“大王,臣有一諍言,不吐不快!”
就在這時,沉默許久的太宰計然,終於硬著頭皮站了出來,朝著陛台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
作為百官之首,哪怕是一向推崇中庸之道,無為而治的計然都認為,自己有必要出言規勸一下慶忌,讓自己的國君權衡利弊之後,再做決定。
“太宰有話,但說無妨。”
慶忌緩聲道。
聞言,計然這才昂著頭,慨然道:“大王,臣以為,此時我吳國乾預中原大戰,與晉國爭霸,為時尚早!”
“自晉文公起,晉人的霸業便持續了一百多年,而今雖有傾頹之跡象,然晉國內有智躒,外有趙鞅,智、韓、趙、魏四氏必將‘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若晉人同氣連枝,一致對外,則我吳國伐晉,必當受挫!”
“臣,請大王三思!”
頓了一下,計然繼續進言道:“在大王治下,我吳國固然崛起,成為南方唯一的霸主大國,國力強盛,然也不過二十載!”
“論國力之雄厚,吳國尚不及晉國也,今雖是諸侯欲劃地分晉,一同伐晉,出力者幾何?”
“大王,十年!吳國或可以十年生養,穩固國本,之後再圖謀北上爭霸,必可一戰而下,取晉國而代之,天子致伯!”
“……”
聞言,慶忌沉默了一下,然後凝視著敢於跟自己頂撞的計然,緩聲道:“十年,十年……”
“太宰,汝可知曉,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
慶忌心裡知道,計然之所以提出異議,認為吳國現在應該與民生養,和平發展,都是在為自己考慮,在為吳國考慮。
但,慶忌更加清楚,這一次中原大戰,會為天下格局帶來的巨大變化。
一旦趙鞅主政晉國,必然聯合中原諸侯,一起封鎖吳國,對吳國在軍事、經濟、外交上進行圍追堵截。
這恰恰是慶忌所不能容忍的。
這一次中原混戰,對於吳國而言,可謂是天賜良機。
倘若慶忌不能珍惜這個機會,坐失良機,將晉國肢解掉的話,貽害無窮……
想到這裡,慶忌的眼神漸漸的變得堅毅、銳利起來。
慶忌攥著自己的拳頭,大手一揮,以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高聲道:“寡人,年近四旬,豈可坐等十年?”
“十年太久,寡人隻爭朝夕!”
“寡人決意,定於下月初一,揮師……伐晉!”
“諾!”
朝堂之上的所有大臣,都已經感知到了慶忌的巨大決心,不敢違背,都連忙轟然唱喏。
諸如計然、孔丘、曾點等公卿大夫,心中都哀歎不已。
他們始終是認為,慶忌過於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了。
要知道,現在的慶忌不過是三十九歲,正值壯年,如何等不了十年?
僅僅是慶忌在位的這近二十年,吳國就成功崛起,取楚國而代之,成了南方唯一的霸主大國。
可以說,慶忌完成了幾代人都無法完成的一番偉業。
何以慶忌這般急不可耐的要跟晉國爭霸?
只是不願意坐失良機嗎?
不少的大臣,都表示不解。
……
下了大朝會後,慶忌又將孫武、伍子胥、計然、范蠡等朝中二千石以上的公卿大夫傳召到滋德殿,部署任務。
既然慶忌已經決定出兵伐晉,就免不了要部署好各項事宜。
“計然、孔丘、曾點、文種、吳鴻。”
“臣在(兒臣在)!”
“寡人出征在外之際,朝中的各項政務,由爾等商量,交由王后決定。若實在無法處理,可命人五百裡加急,或八百裡加急,轉呈於寡人!”
“臣等謹遵王命!”
計然、孔丘在吳國的朝廷上都擁有極高的人望。
一個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儒家的開山鼻祖……
弟子都不少,足以分庭抗禮。
當然,實際上慶忌並不擔心,計然和孔丘有背叛自己,對吳國不利的心思。
有他們在,慶忌可以毫無後顧之憂。
國家機器的運行,也能一如既往的暢通無阻。
公子鴻則是一個例外。
慶忌固然已經冊立吳恆為太子,但是,太子恆早在半年前,就已經被慶忌安排到郢都坐鎮。
慶忌的用意,直到這時,也才被廣為人知。
讓太子恆前往郢都,固然是有著鎮壓故楚之地的用意。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慶忌未雨綢繆,在為伐晉之戰,做足準備。
因為,吳國伐晉的話,最近的路線,莫過於從南陽郡出發,借道於鄭國……
當然了,不必借道鄭國的話,吳軍一樣是可以從南陽郡、漢中郡出兵,侵入晉國的疆土。
“伯噽。”
“臣在!”
“你負責安排使者,出使蔡、徐、鍾吾、唐等我吳國的九個附庸國,讓他們隨寡人一起參加中原會盟,並各自出兵,至少一千人。”
“諾!”
伯噽立即答應下來。
吳國現在的附庸國不少,有蔡、徐、鍾吾、唐、薛、滕、莒、邾、郯整整九個附庸國。
這九個附庸國,實際上跟吳國治下的郡縣差不多。
因為自從十幾年前,慶忌定下的規矩。
凡是吳國的附庸國,都會派遣吳國的大臣執掌其國政,為執政大臣,然後國都附近還駐扎著吳軍。
甚至於該附庸國的軍隊,還是吳人一手操練起來的。
這些年來,吳國不斷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吳法也在九個附庸國中,被廣泛推行。
這就導致,作為吳國附庸國的國君,早就是大權旁落。
慶忌若是要取締這些附庸國,在那裡置郡縣,成為吳國直接統治的城邑土地,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現在,慶忌只是需要這些附庸國出兵,為自己一方壯壯聲勢而已。
“陽虎。”
“臣在!”
“你負責出使秦國。請秦伯出兵,一起伐晉!”
“諾!”
這一次的晉國內亂,可謂是晉國自建國以來的最大危機。
吳國也好,齊國也罷,或者是秦國,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徹底打垮老牌的霸主晉國,取而代之。
毫無疑問,現在的晉國已經成了眾矢之的。
任何國家,哪怕是宋、魯、衛、鄭這種國家,都想要從晉國身上撕下一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