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官學與私學
不論是儒家大臣也好,法家大臣也罷,最根本的出發點,所作所為,就是要維護慶忌的統治地位。
在毀鄉校的事情上,為何鄧析與孔丘截然不同,勢成水火?
毀鄉校,只是明面上的事情。
背地裡蘊含的深意就一個——
控制國人的思想!
或者說,統一思想!
鄉校中,甚至是民間遊學的士子公然聚眾議政,並抨擊慶忌的所作所為,的確不該。
短時間內還好,長此以往,輿論的走向就會變得難以控制,慶忌就會被醜化,吳國的各種法令,也會遭到抹黑。
這是慶忌絕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而鄧析主張搗毀鄉校,嚴禁民間開設私塾,聚眾議政,並禁止遊宦之民,使他們安於本業。
這樣的方法,未免過於激進。
這跟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有什麽區別?
當然,秦始皇可能是焚書坑術士。
但,為了統一思想,秦始皇的確乾出了燒毀民間的《詩》、《書》這些諸子百家的典籍著作,並藏於博士館。
士子們要求學,可以吏為師!
“大王,鄉校所教出的士子,終究不是‘正統’。”
鄧析緩聲道:“尤其是中原士子,深受古禮文化之熏陶,他們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則我吳國的統一大業可能遭到破壞。”
“再者說,如《詩經》一般,皆有對歷代君王歌功頌德之詩篇,這讓士子心懷故國,而不認為自己是吳人,恐不利於人心歸附!”
“請大王三思!”
一聽這話,孔丘頓時吹胡子瞪眼,指著鄧析道:“鄧析,你怎敢在大王面前,妖言惑眾?”
“我孔丘有教無類,早年就在魯國開設私塾,有鄉校之屬,我門下的徒子徒孫,何止數千人?”
“鄉校比起稷下學宮,的確不是正統。然,普天之下,一般士子都不能輕易入選稷下學宮!”
“若無千百見鄉校私塾,我吳國何能在這二三十年的時間,栽培出這麽多的人才?”
“若毀了鄉校,禁遊宦之民,恐怕人心離亂,我大吳將不複人才濟濟之景象!”
鄧析淡淡的道:“右丞相所言,大繆。”
“毀了鄉校,國人以吏為師,我吳國可在各地開設官校,如稷下學宮一般的模式,招收貴族、庶民入讀。”
“這樣栽培出來的人才,不會忤逆王意,更不敢公然聚眾議政,誹謗王上!”
“你!”
孔丘一時間,居然無言以對了。
因為,以吳國現在的國力,的確能進行公辦教育了。
開啟民智嗎?
早在多年前,慶忌就考慮過這個事情。
當時是礙於吳國要大力發展軍力,恢復民生,所以在文化領域就一直放任自流。
總的來說,吳國要開啟民智的話,有利有弊。
利處是能讓吳國人才濟濟,文化鼎盛。
壞處就是一旦士子們長了見識,可能居心不良……
封建時代的王朝,一般來說,都是要控制國人思想的。
耗費最低的成本,莫過於使用愚民政策。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同時,宣布天下要以吏為師。
並不是說讓官吏去教庶民讀書識字,而是說往後他們有了糾紛,爭執不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時候,就去找父母官評理,官員說的話就是標準答案。
要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有諸子百家,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一大波人,都廣收門徒,著書立說,徒弟們對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老師的話就是標準答案。
他們那一套,都是一家之言,屬於“私學”,跟街頭巷議差不多,故而秦始皇的要求是一切聽官府的。
當然,官吏也不能任意是非,官吏要按照國家政策法規來行事,小官聽大官,大官聽皇帝,最後皇帝的話就是世間唯一真理。
說白了,以吏為師,就是以帝王為師!
漢承秦製,在統一思想方面一脈相承。
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就是說,往後士子們都來學習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經。
因為這六經都屬於久經考驗的經典,承認皇權至上,所有國人都必須當“順民”。
東漢經學名家,從其學者動輒成百上千,甚至門徒上萬,私學的學生,遠超於官學。
所以說,官學與私學,殊途同歸!
“太子,你對此有何看法?”
慶忌將目光放在了坐在陛台一側,臨朝聽政的太子恆身上。
慶忌不在鹹陽的時候,太子恆作為儲君,負責的就是監國攝政。
在這種大事上,慶忌不過問太子恆的主張,說不過去。
太子恆想了一下,便道:“回稟父王,兒臣以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昔日,三皇五帝時期,大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與夏伯,負責治水。”
“鯀治水以堵,多年來一事無成。大禹治水以疏,終於成功,故而堵不如疏也。”
“現在,鄉校士子們非議國政,非議父王,兒臣認為,毀鄉校,禁遊宦之民,尚且不足以遏製此類事件,反而會使民怨沸騰,加劇國人對大吳的惡劣印象。”
“為此,父王應當廣開言路,在民間設立官學,以此跟鄉校對立。”
“使士子學習忠孝節義之操守,忠君愛國!”
聽到這話,孔丘、曾點、顏回、子路等一眾儒家出身的大臣,立即嘩啦啦的跪了一地,深表讚同。
“太子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等附議!”
“……”
開設官學,對於吳國而言,是一筆巨大而且有著不小風險的投資。
投入大,回報也高。
不過,可能會為“吳帝國”日後的覆滅,埋下禍根。
當然了,說不定還能培養出那種愚忠之人,誓死捍衛國家和君主。
“茲事體大,寡人要再考慮考慮。”
慶忌最終還是沒有立即做出決斷。
按照鄧析的主張,以吏為師,日後可能會導致吳國人才匱乏,不過能堅決維護吳國王族的根本利益,控制思想。
按照孔丘的主張,廣開言路,放任鄉校進一步“野蠻生長”,勢必對吳國統一思想大為不利,不過能讓吳國的文化鼎盛,人才濟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