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怎麽做人是種學問
趙氏、魏氏、韓氏和其余有所分潤的中等貴族還在打生打死,智氏卻是用極短的時間高效地完成了接收做業。
期間,智氏只是遭遇到了范氏的抵抗,明確知道中行氏會配合接收之下,集中起更多的兵力針對范氏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不出四個月的時間,智氏將該獲得的城邑捏在了手裡,接下來就是消化的階段了。
“士吉射竟然重新退了回去?”智瑤看到相關情況,老實說覺得趙氏和魏氏要有麻煩了。
不好說是士吉射察覺到不對勁,還是鄭國明確表示沒有援軍才致使士吉射選擇放棄決戰。
鄭國願意支援范氏,某種程度上是能起到一些幫助作用,但是無法避免士吉射走進趙鞅設下的陷阱裡面。
現在好了,鄭國隻願意給范氏提供糧秣,沒有來自兵力上的支援,逼得士吉射撤軍要固守“雍”地,尤其還對依舊歸屬范氏的各城邑下達了死守的命令。
那樣一來的話,趙氏和魏氏就無法在野外消滅范氏的主力,需要一個又一個城邑慢慢地啃過去。
城池攻防戰歷來就很容易給進攻方帶去很大的傷亡,並且消耗的時間也會更久。這就是智瑤為什麽會覺得趙氏和魏氏接下來會很難受的原因。
“依瑤之見,戰事仍是曠日持久,趙氏、魏氏亦會折損甚多?”智躒近日的身體好了不少。
辛虧智躒不是在某天突然變得痊愈,身體變好是一種緩慢的過程,要不然智瑤絕對會被嚇得不輕。
眼見著智躒依然有點小病狀,只是不像之前身體那麽堪憂,有些事情就容不得智瑤繼續在“新田”待著了。
今天,智瑤過來向智躒請安,提到了當前的態勢變化。
祖父的狀況變好了?智瑤覺得可以離開,要去太行山練兵基地,想方設法盡快把精兵給練出來。
畢竟,趙氏和魏氏會被范氏拖著,不止短時間內無法發展內政,戰事一天沒有結束也在損耗兵力與物資。智氏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不懂珍惜就是在犯最大的過錯啊!
接收勝利果實的各種事項,智躒還能夠在大方向上掌控,還有族人和家臣能去各就各位就地管理,著實不用智瑤刻意插手。
另外一點,再怎麽說智瑤現在並不是世子,一些家族內部的利益分配可以進行建議,真正事事乾預則是顯得太過了。
從親情上來講,作為父親的智申已經足夠給臉,身為兒子的智瑤同樣不能讓智申太難堪,是吧?
智瑤重活了兩世,絕對不能犯了“理所當然”的錯誤,一些該注意的事項,比如給智申保持住足夠的臉面,怎麽都不能也不該忽視掉的。
要說智躒在什麽方面對智瑤感到最滿意,應該是智瑤的大局觀以及前瞻性方面了。
“若我家有得有三年,便是我百年……”智躒說著看向了智申,以一種帶著期盼的表情繼續往下說道:“申持家,我亦無憂也。”
平時智躒不會去打擊智申,頂多就是讓智申明白自己的能力。
很明顯智躒的教育方式是對的!
智申不是沒有想過要證明自己,然而一次次都事與願違,值得慶幸的是沒有形成一種鑽牛角尖的心態,同時也沒有因為失敗太多次而自暴自棄,認清了自己的能力,用更平和的心態接受自己就是個“過渡人物”的定位。
那些失敗都是智申自己造成,要說什麽是主因著實一言難盡,跟他不懂善用人才絕對能扯得上關系。
智氏是一個人口很龐大的家族,除了智氏本身的族人之外,還在陸陸續續接納家臣。
說通透一點,智申本身其實也不用掌握多少技能,有正確使用人才的方式,不至於乾點什麽都乾不成的。
然而,不管有沒有學過管理學,不是人人都是成功的管理者。
“我自無恙,你可離也。”智躒對智瑤專門回來陪伴自己很欣慰,更希望智瑤去做自己的事情。
想走還沒有提出相關意思的智瑤聽得一愣。
有那麽一件事,芬嬴待在老智家,智瑤離開合適嗎?
需要知道的是趙鞅將芬嬴托付給了智氏,楹嬴托付給了韓氏,沒有要事為前提,智瑤和韓庚其實多陪一陪自己的未婚妻反正不會是什麽壞事。
其他人會不會受女兒影響不清楚,趙鞅絕對不是輕易被兒女左右的人。
關鍵的地方在於,有事情做了不一定有好處,沒有做則可能產生壞處。
如果智瑤心思更陰暗一些,不得不思考趙鞅是不是要用芬嬴來拖著自己。只是吧?他還真沒有往這方面思考過。
在後面的第三天,智瑤帶人離開“新田”了。
他走前做了一些安排,主要是智躒的食譜,還塞給了智申一些書籍,對芬嬴的安置肯定也有。
施夷光和鄭旦被留在“新田”。
特意留人照顧芬嬴是作為未婚夫該做的事情,有要事必須做的智瑤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芬嬴顯得很通情達理,沒有因為智瑤要離開而表達什麽不滿,多多少少會因為智瑤要走有些惶恐不安。
情況就是那麽個情況,智瑤是芬嬴的未婚夫,有智瑤在家跟沒有智瑤在家,對芬嬴待在智氏肯定是會產生過思想上的不同。
智瑤這一走,路上肯定是需要護衛力量。
考慮到晉國的內戰重新開打,智躒安排了一個“旅”沿途保護智瑤。
這樣一搞,如果是不是事先從別處調來部隊,老智家在“新田”的武力被抽走了三分之二,危險肯定是會有些危險,對“新田”一些“有心人”的威懾力度也將大大降低。
辛虧“荀”地就在“新田”邊上,緊急一些三天之內還是能抽調部隊入駐智氏在“新田”府宅,智瑤也是等新的部隊過來,才真正啟程上路。
另外,各家族並沒有在“新田”城內大肆駐兵,私兵是一種駐扎在城外的狀況。
在智瑤走前,才從智躒處得知趙鞅拒絕置換“邯鄲”的提議。
說起來,趙鞅針對自家的小宗邯鄲趙,本來就是盯上“邯鄲”了,要的是“晉陽”作為大本營,將“趙”和“邯鄲”連通“晉陽”形成一個聯系,全盤護食北方的同時,又對內部幾個強力家族形成威脅。
其余人有沒有看出來很難說,智瑤也是琢磨了很久才察覺到趙鞅的布局。
要是智氏能夠將“邯鄲”拿到手,不止是破壞趙鞅的布局,同時會演變成智氏威脅到趙氏在晉國東南部的城邑。
所以了,智瑤請智躒提出用智氏某地跟趙氏置換“邯鄲”是試探,也是在告訴趙鞅:俺知道你想做什麽。
當然,也許趙鞅沒有那個布局的想法,純粹是智瑤想多了。這樣的話,智氏提出置換封地也就不存在什麽“警告”一說。
花了十七天的時間,智瑤重新來到太行山,隨行的護衛力量則是轉往“壺口”入駐。
在現階段,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晉國南境,誰都盯著趙氏、魏氏和范氏的各種血拚,很大程度上忽視掉晉國東面其實也跟齊國在打。
這一次齊國出兵可能幫到了范氏,不過他們之所以出兵並不是為了幫助范氏,理由是齊國討要禮器遭到拒絕,怎麽都要“撲騰”一下展示態度。
智氏和趙氏聯合出兵在跟齊軍打。而之所以造成誰都不重視的因素,除了雙方用兵的規模較小之外,齊國一度讓“臨淄”淪陷以及禮器被掠奪才是主要原因。
一國都城淪陷又重新回到手裡,要命的是禮器遭到掠奪。
按照以前的規矩,禮器被掠奪等於亡國,齊國明顯打不過晉國,軍隊方面也折損慘重,對上晉國之外的列國還是能掰腕子。
列國一來不想惹毛齊國,再來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定義齊國是不是亡國了。
諸侯們玩了一手心照不宣,沒有實力去佔齊國的便宜,乾脆就暫時當齊國不存在算了。
而晉國很清楚己方的智瑤乾得漂亮,暫時沒有滅掉齊國的心思肯定不會到處吆喝,一樣進行了邦交上的冷處理。
智瑤這一次只會在練兵基地待上兩個月,隨後就要再次返回“新田”接待作為齊國使節過來的中行寅了。
這是智躒將節奏掌握得很好,趁著趙鞅沒有在“新田”暗示齊國那邊中行寅作為使節才有得談。
急於想要贖回禮器的齊國,齊君荼想用禮器歸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跟他鬥得很凶的公子也不想國之重器遺失在外,捏著鼻子遵從了智躒的暗示。
“公孫,不足兩月,剔除之人四千有余。”
“如此說來,僅剩不足六千?”
智瑤在視察接受訓練的士兵,對於短短兩個月淘汰了四千多人還是感到有些吃驚。
他後面觀看了練兵日志,才得知“羨”跟“士”和“徒”的身體素質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不是征召過來的“羨”不服管教。
練兵日志?這個是新鮮產物。
負責練兵的智徐吾每天都會命人事無巨細進行記錄,為的就是讓不在場的智瑤看後能盡快掌握進度。
而原本也在練兵基地的子路,他中途被智瑤召喚到“新田”去了。
會發生子路半途離開的原因很操蛋,他跟智徐吾對待士兵的態度上衝突很大。
智徐吾要的是練出精兵,不會過多在乎受訓者的心理感受。
子路無法漠視訓練強度過大的“死亡指標”這種玩意,好幾次跟智徐吾發生了爭吵。
得知兩個練兵將領出現了那種情況的智瑤選擇調走子路,美其名曰更需要子路在身邊服務,其實是智瑤清楚更冷酷的智徐吾可以用更短的時間淘汰掉不適合的士兵。
壞人都給智徐吾當了,好人不能是子路來當。
子路也是不懂那個道理,他當什麽好人,適合嗎?到底將要智瑤置於何地呢?
這一次智瑤過來,第一時間要乾的事情就是當好人,乾收買人心的事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