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首富天王》第209章 日本經濟轉折點
  第209章 日本經濟轉折點

  一場轟轟烈烈的推廣行動從沿海城市開始,逐漸向內地蔓延。

  傳奇科技、華人置地、渣打銀行聯合出手,拿地和賣電腦,搞得風生水起。

  短時間內,大陸的計算機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可謂遠超前世。當地官員、學校、科研機構都用上了傳奇科技公司的電腦。

  與此同時,土地收入成為了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考慮到當前人們的收入問題,華人置地雖然賣到了大量的土地,但是並沒有大規模的開發住宅,而是先計劃在每個城市打造一座“傳奇廣場”,建少部分精品住宅。

  老百姓的收入雖然低,但是都有存錢的習慣,主要還是當下的資源比較緊缺,物資匱乏,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買東西都需要各種票,比如糧票、布票、油票等等。

  而超市的到來,則改變了這樣的購物方式。所有東西都擺在貨架上“任君采擷”,買什麽、買多少、怎麽買,全都聽你的。

  張俊曾經在網上瀏覽新聞,九十年代某地開了一家超市,一下幾乎全城的人湧向超市,生意好的簡直一塌糊塗!
  現在是1984年,「傳奇廣場」項目從設計到建設,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屆時快要到90年代,大陸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能力都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此外,這一世的大陸,因為張俊的橫空出世,導致了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遠超前世,不僅僅因為他在內地投入了巨額資金,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影響下,不少的國際資金湧向了大陸。

  張俊是全球首富,而且是全世界公認的,無以倫比的絕世天才!
  千年難得一見,他在小說、漫畫、音樂、電影、科技、遊戲設計、汽車設計、金融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他的每一項投資都會引人注意,甚至於效仿。

  見張俊在內地瘋狂投資建廠,大家自然是紛紛跟進。

  超級天才張俊的選擇難道會錯?

  這兩年,大陸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經濟突飛猛進,年增長率超過了25%,簡直讓人瞠目結舌,難以想象!

  而大陸的沿海城市的經濟相對於內陸而言,則更為發達。

  張俊計劃著,先在沿海比較發達的城市,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建造「傳奇廣場」。前世,萬達集團管理了四百多座廣場,光是收租,就讓王老板晉升中國富豪榜前列。

  張俊作為穿越者,總不能比老王還差勁吧。

  先定個小目標,四百座「傳奇廣場」。

  ……

  ……

  此時,傳奇科技、華人置地在大陸方面實施的計劃進行的比較順利。

  大陸非常照顧張俊,一路綠燈。

  不得不說,張俊的名氣跟實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再加上他一片赤誠之心,為祖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比霍家差多少。

  既然內地的事情已經不需要怎麽操心了,張俊便把馬世民叫了回來,重新主持日本分公司的發展。

  與此同時,也把霍建寧從新加坡叫了回來,讓他跟著馬世民去日本,共同開發日本的房地產市場。

  到了明年,“廣場協議”一簽,日元飆升,日本的房地產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漲。

  只要抓住這一波大勢,絕對能夠賺的盆滿缽滿,身價暴漲好幾倍都沒有問題。

  ……

  ……

  1984年7月12號,馬世民和霍佳寧來到了日本首都東京。

  東京的房地產市場最有發展潛力,華人置地的日本分公司便開設在這裡。

  兩人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在公司召開會議,商討接下來的發展。

  馬世民根據張俊的指示,對其他員工們說道:“從現在開始,華人置地的發展必須加快了,我們要全速在日本各個一二線城市拿地,要在最短時間的時間成為日本最大的地產商!除了集團會大力給與我們支持以外,我們自己也要先辦法籌集資金!”

  馬世民語氣一頓,鼓勵道:“籌集資金的辦法當然是向銀行貸款,我們可以向日本的銀行貸款,不過必須是借日元,還美元!因為我們集團的美元儲備最多,眾所周知,美元一直在貶值,所以總公司持有太多的美元未必是好的……”

  馬世民向眾人解釋了一下為什麽必須是借日元,還美元。

  他總不能跟大家說,日元暴漲,美元瘋狂貶值,因而就找了一個借口,而這個借口也能向銀行做一個交代,解釋這種行為。

  眾人聞言,紛紛跟打了雞血似得,連連點頭。

  “是!!!”

  “明白!”

  “知道了!”

  華人置地瘋狂擴大,業績飆升的同時,獎金也跟著上漲,大家自然很高興。

  接著,眾人又開始商議具體的細節。

  過了大概一周時間。

  馬世民和霍佳寧等人制定好了計劃,然後開始實施。

  很快,日本各大地產公司紛紛感到錯愕。

  華人置地公司突然間小宇宙爆發了,在日本各地瘋狂拿地,那發展速度簡直就是野蠻式擴張,根本不講道理,除了自身資金雄厚以外,還向日本各大銀行瘋狂借貸。

  既有抵押貸款,也有信用貸款。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華人置地已經在日本地產行業投入了價值一萬億元的投資,相當於六七十億美元!

  日本當局高興的不行,對張俊的好感度立馬上升了好幾個台階,希望張俊能夠繼續投資日本。

  張俊也不負所望,到了1985年初,張俊一看財務報表,好家夥,賺了三百四十多億美元。

  張俊直接向華人置地追加100億美元的投資用於開發日本房地產。

  與此同時,還拿出100億美元用來悄悄做多日元。

  其余資金用拿投資其他領域。

  事實上,做多日元不會太得罪日本,即便是被發現了,也不用過於擔心。不過張俊怕就怕別人跟風,導致自己的收益降低。“廣場協議”是大勢所趨,日元匯率必定上漲。

  而在張俊的大力支持下,華人置地在日本已然成為一家地產巨頭,囤積了大量的地皮,特別是在東京這個城市,瘋狂買地買樓,成為了東京最大的地主。論綜合實力,張俊可能比不了日本那些財團,可是在地產行業,張俊名下的華人置地已經是翹楚了。

  日本財團可不會花費上百億美元去搞房地產。

  ……

  ……

  “張俊最近在日本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實在是太瘋狂了,聽說不算銀行貸款,僅自有資金就花出去了125億美元!”

  一個小型的富豪聚會上,香港幾名地產大佬聊著聊著,話題不由轉到了張俊身上。

  大家都還在香港這個小池子打轉,而張俊卻已經跳到了內地和日本。

  這讓一眾地產大佬們內心極度不平衡。

  “呵呵,銀行貸款也不少,起碼有100億美元,再加上原材料、期房等等,華人置地日本公司的負債率高的嚇人!一旦日本房地產下跌,那損失可就大了!”一男子說完,語氣帶著一絲幸災樂禍,巴不得張俊損失慘重。

  “嘿嘿,是啊,簡直就是豪賭。”一中年男子搖搖頭,暗道,自己還是安心在香港發展房地產好了,1984年過後,香港迎來了穩定局面,經濟發展迅猛,房價暴漲。

  一想到這,男子不由暗罵自己膽子太小,錯失良機,1982年到1984年香港房地產暴跌期間,自己竟然不趁機低價抄底一些土地。反觀華人置地,卻趁機大肆買地買樓,賺了不知道有多少億了!這一次,難道日本房地產要暴漲了?
  不遠處,李嘉城和包玉剛站在一塊聊天,兩人聽到別人談論張俊後,也將話題轉移到他身上。

  包玉剛問:“老李,你怎麽看張俊最近一段時間在日本房地產上面的布局?”

  李嘉城由於被張俊搶走了和記黃埔公司的機緣,財力遠不如包玉剛,目前也還只是地產界的五虎之一。包玉剛沒了九龍倉,但他實力強大,棄船上岸之後,在地產行業混的風生水起,很快就成為了香港華人地產大佬之一。

  “最近幾十年來,日本的經濟一直增長快速,各方面都在直追美國,其中,半導體、汽車等多個領域甚至超過了美國。”李嘉城微微一頓,語氣比較篤定地說道,“我認為,日本經濟繁榮,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日本房地產市場,大有可為!”

  包玉剛聞言,不由點頭說道:“嗯,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況且,張俊那小子的眼光一向不錯,從他創業以來,幾乎很少犯錯,每個決定都取得了驚人的回報。我在考慮要不要也到日本投資房地產……”

  李嘉城聽完,心裡巴不得包玉剛前往日本發展。在他看來,日本房地產再怎麽發展也不可能比得過香港。

  香港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經濟發展迅速,關鍵是地少人多,房價必然會大幅度上漲。

  李嘉城笑了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沒有去回復包玉剛。

  ……

  ……

  八十年代的日本,經濟有多恐怖?
  這麽說吧,日本當時的GDP相當於中國的10倍,相當於美國的60%~70%。

  日本GDP相當於世界第三、四、五經濟大國(德、法、英)之和。

  那個時代,日本超乎想象的繁榮,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度讓他們奢靡成風。

  一位作家在巴黎旅行時,聽到不遠處的日本旅行團大媽們,對著巴黎的幾處高樓指指點點,嘴中談論著考慮到底該買幾棟,還是全部買下來;去夜店的見面禮,是一塊手表,年輕女孩每天出入都有豪車接送,甚至BBA在當時的日本人眼中只能算一般的家中車;被視為富豪才能玩兒得起的高爾夫,迅速平民化;1990年,梵高自殺前創作的《加歇醫生的肖像》,被一個叫齋藤了英的日本人用8250萬美元的天價拍走,當時西方藝術界的評價是:他出的價格是荒謬的、毫無根據的,嚴重扭曲了市場。

  日本的經濟隱隱要超過美國,美國慌不慌?

  這個時期的日本就相當於後世的中國,堪稱“世界工廠”,所生產的產品物美價廉,可以把競爭對手按在地上摩擦,比如美國挖掘機行業的龍頭卡特彼勒,1980年,這家公司的海外銷售額一度達到33億美元,然而僅僅過去三年,銷售額縮減到了17億美元。卡特彼勒公司被日本的小松公司完虐。

  卡特彼勒公司的董事長李·摩根經過調查之後認為,自己家的推土機各方面性能都比小松公司的好,之所以競爭不過,是因為美元對日元的匯率太高,美元太堅挺了,自己家的產品沒有價格優勢。總裁李·摩根忍不住放出一句狠話:“只要美元貶值20%,我的推土機就能推到日本帝國首都!”

  美國產品出口不給力,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

  於是就有了“廣場協議”!
  1985年9月22號,日本跟西方國家簽訂了“廣場協議”。

  張俊時刻關注日本的局勢,這個“廣場協議”的簽訂時間,竟然也跟前世一樣,張俊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麒麟金融公司。

  “老板,此時,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是1:250上下波動。”趙文開口介紹道,盡管語氣很平靜,但是卻還是難掩臉上的興奮之色。

  張俊投入了100億美元用來做多日元,隨著“廣場協議”的簽訂之後,稍微懂點經濟的人都知道,美元要貶值,日元要升值了。

  “嗯,繼續保持關注!”張俊淡淡一笑,心中也是極其激動和高興。

  轉眼間過了3個月,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20%。

  張俊手上的大部分美元都開始拿去投資了,損失不太大。反而因為做多日元而大賺一筆。

  趙文點點頭,隨後又說道:“美元貶值嚴重,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面虧損。我斷定,大量資金為了躲避匯率風險,肯定會進入日本國內市場;而日本因為日元升值,出口產業肯定會受到打擊,政府會拿出補貼,實行金融緩和政策,於是產生了過剩的流通資金。這麽多的資金肯定不能閑著,必須要拿去投資,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投機氣氛,而房地產恰恰是投機者最青睞的產業!!!”

  張俊聞言,不由感到震驚,趙文的推測,完全正確。

  “老趙,你的推斷我非常認同,1986年,日本房地產應該就起飛了。想來,這個時候看出這一點的不止我們兩個,眾人拾柴火焰高,日本的房地產肯定非常瘋狂!”

  張俊說完,忍不住開心地笑了起來。

  趙文點點頭,心中對張俊的布局佩服萬分。他自己只能說是馬後炮,而張俊卻是很早就對局勢做出了準確的判斷。

  果不其然。

  到了1986年,日本房地產徒然爆發,大量的資金都湧向了房地產行業,一下就推高了日本的房價。

  此時此刻,大家不由想到,華人置地前一兩年在日本野蠻式擴張的舉動,現在看到,簡直是精妙布局,賺大發了。

  “張俊不愧是投資天才,華人置地低價購買的地皮,少則增值30%,多則增值了一兩倍,唉,我之前還明裡暗裡笑話他,事實上,我卻是一個小醜,措施了這麽大的一個機緣啊!”

  “唉,別提了,我跟伱也一樣,誰能想到日本會簽署’廣場協議’,要不然房地產也不會增長這麽猛……”

  無數人後悔不已。

  不過現在還有機會,只是沒有張俊賺的多而已。

  李嘉城等一眾香港地產商也都驚呆了,心中暗罵張俊走狗屎運,又發財了。

  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比日本差多少,再加上他們資金有限,又沒有人脈關系,怕在日本混不開,所以並沒有涉足進來。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