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貞觀俗人》第452章 諒山楊家將
  第452章 諒山楊家將

  諒山下,越王降。

  鎮南關雖險,可也僅是據守一道山隘,周邊群山連綿,駐軍有限,且供給不便,又能以屯墾自給。

  諒山則不同, 雖然周邊也被群山高地環繞,地形險峻,可左溪上遊左流的窮奇河穿流而過,使的這片山區裡也有了一片肥沃的山間盆地平原。

  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鎖鑰之地,守住它,可將北面之敵擋在越北山地, 拿下經, 便一馬平川,順著河谷大道能直趨交州河內。

  鎮南關相比諒山,頂多算是一個前院門,諒山才是大宅正門。憑著難得的河谷平地,諒山完全可以屯田自給,也能建起一座規模較大的城池,屯兵、儲糧等都能滿足,使的這裡能夠長期駐扎一支不下萬人的軍隊。

  這才是秦琅一直盯著諒山的原因所在。

  諒山這麽好的一塊地方,自然不會是無主之地,也正因這塊地方的優越,向來是爭奪激烈。如今控制著這塊地方的是楊家,祖上也是來自中原。當家人楊季元,在隋朝劉元出兵討伐李佛子時被俘,於是投降朝廷,被授予了軍職。

  後來平滅李佛子勢力後, 又隨劉方征討侵攏交州的林邑國, 隨後還曾入長安拜見天子,又曾在長安任職。

  隋末大亂後, 回到交州老家,招募鄉勇蠻少等, 組織了一支人馬,當時諒山蠻周叔玄做亂,自稱黑帝,劫掠楊家。於是楊季元帶人馬與周叔玄交戰,最後擒殺黑帝周叔玄,於是交趾太守丘和乾脆授楊季元為交趾郡假兵曹參軍事。

  當時中原大亂,嶺南也很混亂,楊季元於是乾脆在諒山原黑帝的賊剿老寨,開始建立塢壁,招集流民,聚攏宗族子弟,又收納了許多俚僚蠻部,於是一時間倒也是勢力極強,遠近不敢來犯。

  連交趾的太守丘和,都對他十分客氣。

  後來丘和歸附勢力進入嶺南的蕭銑,只是他派去朝貢的官員們還沒到達江陵,唐軍已經在李孝恭和李靖的率領下滅亡了蕭銑,於是丘和轉而歸附大唐。

  交趾改交州,丘和先是做了交州總管,再改都督府,又做交州都督,數年間,丘和依然統領著交州地區,而與丘和關系密切的楊季元,也一直控制著諒山一帶。

  丘和受征入朝後,楊季元也沒再擔任官職,而是致仕歸家,可諒山塢壁,這幾年不但沒有解散,反而越搞越大。

  “楊季元怎麽說的?”秦琅問。

  楊季元這種家夥,一把年紀了,但更加難以對付,這些人就是老江湖滾刀肉,見過各種各樣的場面,所以對付蠻子們的那一套,有時對他們並不管用。

  最重要的在於,楊家的諒山塢壁很有實力。

  塢壁這種東西,也叫塢堡,最早其實是中原流行的,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時,北方中原地區因戰亂多,故此許多有實力的地方大族豪強們,紛紛選擇一些險要之地,或高山,或深谷,建起塢堡。

  這種塢堡,就是一個小型的城堡,有圍牆有壕溝,甚至有角樓。

  塢堡外就是開墾的田地,塢主在堡內還有大量的部曲和家兵,也有許多塢民依附。

  這種塢堡雖然漢光武帝曾經下令摧毀禁絕,可是屢禁不絕,尤其是當時西北邊地,羌蠻襲擾,邊民於是自發修建塢堡,抱團自衛。

  到了西晉末年,北方五胡亂華,百姓更是民不聊生,於是漢人地主豪強們,紛紛建立塢堡,組織鄉兵,屯聚堡塢,據險自守。

  這種塢堡在面對一般的流賊饑民,或者是小股的胡人兵馬時,往往能夠自守,對方若想強攻下這些守備森嚴的塢堡並不容易,所以要麽繞過,要麽勒索點錢糧。

  在五胡亂華最黑暗的那段歲月裡,整個北方曾經一度只剩下了三百萬漢人,而這些漢人又有大半是依靠這些塢堡存活下來的。

  後來這些中原漢人豪強們的塢堡,也為那些胡蠻們所看中,於是也有樣學樣的搞起塢堡來聚居。

  亂世之中,塢堡很有用,但到了隋唐之後,塢堡已經慢慢的減少了,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已經形成很大規模的大型塢堡。

  比如隋末時,李世民跟劉武周在河東的柏壁大戰,柏壁,其實也叫柏塢,就是一處大型塢堡。

  而在邊地,塢堡則傳承下來。

  特別是如諒山塢堡這樣的塢堡,因為處於蠻荒之地,不是朝廷正管,所以這裡也沒有什麽法律之類的,塢主就是土皇帝,他們不向官府納稅,也不受官府法律管轄。

  塢中自有一套規矩,塢主其實也就是地主,塢民們就是塢主的佃戶、部曲,塢中也組建有鄉兵、部曲,備有武裝。

  諒山塢堡裡,主體其實是楊氏家族,故此楊家許多人都是地主。

  只是因為隋亂時,楊家也征討了不少小蠻垌,故此堡裡也還有許多依附於楊家的蠻子。

  塢中有房屋也有集市,連倉庫、監獄都全齊備。

  特別是因為近年來已經趨於安定,諒山又守在交邕之間,陸路入交州,諒山是必經之處,故此這裡近年商業交易也挺熱鬧。

  楊家的勢力更是進一步擴張。

  相比起蠻子們的垌寨,塢堡的顯著區別是其防禦能力很強,不比有些蠻子們的寨子,其實也就是簡易的村落。塢堡有大有小,小的塢堡如後世的客家土樓,其實就是簡易版的塢堡,大的塢堡,能容納數千人,成為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堡。

  周邊再附聚著許多簡單點的寨子,於是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勢力。

  東漢末年和西晉末年,是中原塢堡林立的時代。

  楊家就是把當年祖上在中原的塢堡,在交州諒山重新發展起來了,甚至已經遠超了當年祖上的塢堡許多。

  楊家諒山主塢內,就有幾千人居住,周邊還散聚了十二個塢寨,若再邊上偏遠一些山裡依附於楊家的俚僚蠻垌和一些漢移民的村落,楊家在山區,是有兩萬多人實力的。

  來交州之前,看朝廷戶部的記錄,交州總共也就兩萬來戶,可真到這邊才發現,那個記錄根本不準確。

  那個兩萬來戶,只是交州城和幾個縣城的人口,加上城外一些漢人村子的人口,根本就沒算上那些蠻夷們,也沒算上山裡那些楊家這樣的漢移民後代了。

  事實上,山間溪畔,人很多。

  一個金雞垌部落聯盟,就有萬余人口,現在一個諒山楊氏,也有兩萬多人。這還只是在山區裡。

  秦琅派人去請楊季元來鎮南關參加他的納妾禮,楊季元沒來。

  派了幾個人送了點禮來,阿黃說起那禮物就氣不平。

  “他娘的就送了幾個王八腳,幾壇著柳漿,還有一些叫土肉的玩意,這啥意思?打發叫花子嗎?”

  “哦,對了,姓楊的老烏龜還讓人送來了一個長著黑牙齒的女人,人也又黑又瘦的。”

  秦琅南下,那些蠻子們不是送珍珠就是送黃金的,要麽就是象牙或是犀角,又或是沉香啥的。

  送烏龜腳、柳漿、土肉和黑齒女的秦琅還真沒碰到。

  楊季元也算是有見識的俚帥漢酋了,怎麽的這是啥意思?
  “把你說的那王八腳啥的拿來我看看!”

  “有啥可看的,我都讓人扔了。”

  “還是先拿來我看看吧,我不相信楊季元真送我幾個王八腳。”

  阿黃罵罵咧咧的回去又把扔掉的東西又找了回來,提著過來還一臉嫌棄。

  “咱們長安來的,啥好東西沒吃過?要吃王八腳?”

  秦琅讓阿黃取出他說的王八腳來放在桌上他觀看,獨孤燕雲等聽說後,都跑來圍觀。

  幾隻很奇怪的東西擺在桌上,看形狀確實像烏龜,可腳又像是螃蟹,可他有十二隻腳,都長在腹部。

  把它翻個個,腹部上還有子,又密又小。

  這時儂存信湊過來,“這叫黌魚,母的背著公的走,肚子下的這些芝麻似的子兒,挑出來可以做醬吃,非常鮮美。”

  秦琅覺得這玩意長的確實很有特點,可細看著好像類似於折疊魟魚,這種魚俗稱魔鬼魚,很扁平有花紋。魔鬼魚有很多分類,但一般的與這種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秦琅覺得就算這不是魔鬼魚,也應當是近親。

  說人家楊季元送王八腳,看來是冤枉人家了。

  而儂存信說這叫黌魚,很鮮,尤其是那腹下小子做醬更好吃,看來這是交州土特產了,諒山雖是山區,可畢竟離海也不遠嘛。

  “那土肉臛又是啥玩意?”

  楊家派人送禮的人告訴秦琅,這土肉臛是用土肉做成的肉醬。

  “土肉又是啥玩意?”

  “一種沙蟲,沙土是挖穴而居,如蠶蛹,無頭無腳,前後尖窄,渾身軟軟的,蠕動而行。”儂存信趕緊說道,“這東西很好吃,可以烤的吃。”

  而楊家來人則一臉自豪的道,“我家這個土肉臛可不是一般的土肉做成的肉醬,這是我家塢主當年在諒山窮奇河邊修建塢壁,挖土築基時,挖到一個沙穴得到的,是個土肉王,長數十丈,粗丈余,有如一座土肉山,我家塢主便將此土肉王先是飼喂各種名貴藥材,飼養三年後,方才宰殺,做成了土肉臛,這可是絕無僅有的珍肴,僅此一批,這些臛歷經三年方才,開封後食用,既香且鮮,而且還有強身保健之用。我家塢主特意給宣相送來了九壇。”

  秦琅聽完解釋,心裡直呼臥槽,若按儂存信所說的,這土肉也就是普通的沙蟲一類的玩意,能吃,味道還不錯,可這楊家人說的就太誇張了。

  長達數十丈,粗丈余,這可真就是土肉王,甚至是土肉帝王了,只是秦琅覺得不太可信,一條沒殼的沙蟲,怎麽可能長這麽大?

  還挖塢堡地基時挖到的,這個老家夥,還真會唬人啊。

  至於另兩樣禮物,柳絮汁和黑齒女,其實也沒那麽誇張,柳絮汁並不是拿柳絮榨的汁,而是用柳絮包裹的種子磨成漿,再用這漿釀成酒,別有風味。

  而黑齒女嘛,其實也是諒山一帶山蠻女子們的一種傳統,把牙齒染成漆黑,她們以此為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