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760章 封王
  第760章 封王
  撤去了靈堂的垂拱殿,依然是大宋這一片土地最中樞的地方。

  厚重而威嚴。

  此刻,趙德芳頭戴龍冠,正經危坐。

  陳琳一身黑衣,躬身站在一側。

  禦階下。

  趙普、曹彬二人各領一班,坐於殿前。

  其余文武百官, 一個個躬身而立。

  眾人眉宇間,透著一股子難以掩飾的喜氣。

  新帝登基,在追封了先祖,以及已故的親屬以後,下一步就是論功行賞。

  在趙德芳的龍案幾上,擺放著數百份聖旨。

  趙德芳掃視了一下百官,沉聲道:“朕之所以能夠即位,諸位愛卿功不可沒。朕即位之初, 許多政務尚且不純熟, 還要仰仗諸位愛卿……”

  趙德芳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話。

  然後,才對陳琳擺了擺手,淡淡道:“宣讀聖旨吧。”

  陳琳躬身一禮,從龍案上拿起一份最左邊的聖旨,陰陽頓挫的念道:“敕曰……”

  洋洋灑灑一大堆正常人聽不懂的話後,才到了重點。

  “加中書門下平章事趙普,觀文閣大學士銜,太傅銜,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汴國公……”

  一下子加賜給了趙普諸多頭銜,甚至把王爵之下,第一國公的爵位,也賜給了趙普。

  當然了, 這些對趙普而言, 也就是錦上添花而已。

  只要沒有封王, 趙普的地位就沒多大變動, 無非是多了幾個頭銜, 多了幾分俸祿而已。

  敕封完了趙普,趙普微微起身,拱手道:“謝陛下隆恩。”

  趙德芳抬手道:“趙愛卿乃是國之肱骨,更是我大宋的柱石,以後朕還要仰仗愛卿,希望愛卿不辭辛勞,為我大宋鞠躬盡瘁。”

  趙普躬身道:“老臣遵旨。”

  對於趙普的敕封,只是一個開幕,真正的重磅炸彈,就在趙普之後。

  當陳琳拿起第二份聖旨的時候,所有知情人都屏住了呼吸,不知情的見氣氛凝重,下意識的也屏住了呼吸。

  陳琳恭謹的拿起第二份聖旨,開頭兩個字,就讓所有人意識到了不同。

  “詔曰……”

  詔曰開頭的,那是詔書,一般是敕封皇族所用。

  再就是冊封異性王爵,或者是藩屬國主一類的。

  華麗的辭藻念完,陳琳聲音沉重的道:“冊封樞密使曹彬為……雲南王,號大理國主,加封大理兵馬使,賜蟒袍玉帶……願大理與我大宋,永世修好……欽此……”

  詔書念完。

  不知情的朝臣,早已聽的目瞪口呆。

  這可是冊封屬國國主等級的詔書。

  這封詔書落在曹彬頭上,那就證明曹彬成了名正言順的大理王了。

  即便是曹彬在大理稱帝,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曹家什麽時候掌控的大理?

  曹家什麽時候從將門,變成了一國皇族?
  即便是知情的朝臣,也跟著一起處在震驚中。

  從此以後,曹家就從臣,變成了君。

  雖然是異國之君,可一樣是君。

  從此以後,曹家就成了一地霸主,真正的自己當家作主。

  朝堂上的武將們,就算是把將門上升到了極致,依然不能和人家相提並論。

  一些和曹彬相熟的武將,心裡是五味雜陳。

  有感歎曹彬藏得好的,有感歎人跟人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
  當然了,也有人暗自竊喜。

  曹家成了皇族,自然不可能再待在汴京城。

  曹家這個頂級將門一去,空下的位置,他們就有機會了。

  而曹彬本人對這些毫不在乎。

  戰戰兢兢多年,如今心頭大患已除,從此曹家就正式的鯉魚躍龍門了。

  曹彬起身,上前躬身道:“臣曹彬,領旨謝恩。”

  陳琳親自把詔書送到了曹彬手裡,便有宦官送上了蟒袍玉帶等物。

  曹彬也沒客氣,全接下了。

  緊接著,陳琳宣讀第三份聖旨,開頭兩個字一出,不知情的滿朝文武,差點沒驚掉下巴。

  “詔曰……封府州折禦勳為涼王,號西涼國主,加封西涼兵馬使,賜蟒袍玉帶……”

  又一家將門脫穎而出,成為了一方霸主。

  自此之後,大宋又多了一個屬國,少了一家將門。

  一連兩家將門變成了屬國皇族,滿朝文武有點懵了。

  若不是皇帝和宰相二人穩坐釣魚台,一言不發的話。

  恐怕滿朝文武,都以為自己在聽民間傳說。

  折家無人在汴京,有關於折家的冊封詔書,自然要派遣天使送去,所以不存在接旨一說。

  放下了冊封折家的詔書。

  陳琳再次抬手,直接拿出了兩封詔書。

  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陳琳拿出兩封詔書的時候,滿朝文武心裡同時生出了一個念頭。

  第三、第四家脫離了將門的屬國皇族要誕生了。

  陳琳宣讀的詔書內容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確實是又有將門變成了屬國皇族。

  只是這兩封詔書,冊封的不是兩個人,而是一個人。

  “詔曰……封虎侯楊延嗣為燕王,號燕國國主,加封燕國兵馬大元帥,賜蟒袍玉帶……”

  “詔曰……封虎侯楊延嗣為漢王,號南國國主,加封南國兵馬大元帥,賜袞服龍袍……”

  “……”

  有關於楊七的加封和賞賜,趙德芳很大方,甚至連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袞服龍袍,一並賜給了楊七。

  他心裡清楚,若非楊七,恐怕他終生都沒有機會坐上這個皇位。

  而楊七在他上位的時候,幫他解決了所有的麻煩,還幫他擋住了遼國入侵的危機。

  可以說沒有楊七,就沒有今日的趙德芳。

  而楊七所求的,只不過是一份封王詔書。

  而在這麽多幫助他上位的人裡,他最想感謝的就是楊七。

  楊七麾下精兵悍將無數,足以給他打下足夠的疆土,不需要趙德芳分出一部份土地去憐憫他。

  趙德芳思考了很多天,也沒有思考出一個可以報答楊七的辦法。

  最終,他只能在冊封的規格上,硬生生的把楊七把高一籌。

  兩封詔書,冊封同一人,規格如此之高,這讓滿朝文武趕到意外。

  但是當得知了被冊封的那個人的名字以後,滿朝文武心裡雖然也有吃驚,但並不是針對於楊七被冊封為漢王和燕王的事情。

  而是針對於南國也是楊七的這件事。

  楊七被封王,在情理之中,也在滿朝文武的意料之中。

  以楊七治下的疆土,以楊七手下的兵馬,以楊七手裡的財富,他能封王,那是鐵板上釘釘的事兒。

  四封詔書,四位王爵,三大屬國皇族,就這麽誕生在了大宋的朝堂之上。

  不需要去過多的想象,朝堂上的文武就能知道,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將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縱然之後封賞百官,新貴頻出。

  但是和三大屬國皇族比起來,真的如同米粒之光。

  論功行賞過後。

  兩隊天使,以最高的外交儀仗,浩浩蕩蕩的出了汴京城。

  與此同時。

  三大屬國誕生的事情,像是一陣風一樣的在汴京城裡傳開。

  然後以汴京城為中心,迅速的向外快速的擴散。

  百姓們聞之,有驚愕,有詫異,有謾罵的,有欣喜的。

  而遠在燕雲十六州的楊七,還不知道這件事。

  稻草人的探子和火山衛的探子,好像是特意的隱瞞了這件事,想給楊七一個驚喜。

  時間已至十一月。

  楊七已經從古北口到了幽州。

  十一月的幽州顯得格外寒冷。

  狂風呼嘯、黃沙漫天、枯葉翻飛,一切都顯得很蕭條。

  唯有那山林之中為數不多的松柏,為冬日裡的幽州添上了一些綠色。

  戰後的幽州顯得死氣沉沉。

  唯有幽州中心的幽州城,一片熱火朝天,給幽州增添了一些生氣。

  幽州城舊址。

  近二十萬的俘虜在監工的驅使下,在幽州城舊址上熱火朝天的在搞建設。

  冬日裡不宜築造建築。

  楊七又不願意讓這些俘虜們閑著,所以他腦袋一熱,決定把幽州城推倒重建。

  除了少數知名的寺廟道觀外,其余的地方,全部慘遭了楊七的毒手。

  冬日裡沒辦法建造建築,可是冬日裡拆遷卻沒有顧及。

  幽州城內的百姓,經過連番大戰,被夾裹著四處逃竄,早已逃的一空。

  所以楊七在幽州城搞拆遷,沒有人阻攔,也不需要去賠償。

  甚至連規劃都不用,直接橫推了過去。

  接到楊七的命令,率領著文官們趕到幽州城的寇準,聽聞了此事以後,差點沒把舌頭咬斷。

  他義憤填膺的找到了住在還剩一半城主府裡處理政務的楊七。

  “楊延嗣,你知不知道,重鑄一座方圓五十裡的大城,耗費有多大?你從正月出征,到如今十一月,幾乎打了一年的仗,消耗的糧草有多少,你可曾算過?
  西北四府百姓家裡的存量,我都給掏空了。如今百姓們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你還要在這個時候諸城?
  你是想逼死百姓,還是想把剛到手的燕雲十六州折騰沒了?”

  寇準站在楊七書房門口,就像是一個潑婦一樣,雙手叉腰,破口大罵,一點兒顧及也沒有。

  楊七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扔下了楊大派人送過來《新軍改》奏疏,揉了揉眉心,不鹹不淡的道:“還有沒有個上下尊卑了?你這是在跟我說話?”

  寇準聞言,臉上表情一僵,不情不願的躬身施禮,“下官寇準,參見虎侯……”

  施禮過後,寇準重新恢復了剛才的嘴臉,罵罵咧咧道:“楊延嗣,你別用上官的身份壓我。你是這一片疆土的主人沒錯,可是我寇準向來隻認理,不認人。你若是亂來,縱然你是天王老子,我寇準也不服你,一定要找你辯一辯。”

  楊七翻了個白眼,從桌上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沒好氣道:“行了,別跟個潑婦一樣站在門口罵街。好歹你也是我楊延嗣麾下的第一文臣。

  若是讓人知道你是這副德行,誰還服你?”

  話音落地,楊七癟嘴皺眉,茶放久了,有點涼了,喝起來苦味很濃。

  不過楊七並沒有因此怪罪誰。

  現在在這幽州城內的都是大老粗,一個個打仗、搞情報都是一把好手,伺候人全是棒槌。

  放下了茶杯,楊七擺了擺手,讓寇準坐下。

  寇準冷哼了一聲,坐到了楊七對面,冷臉看著楊七。

  楊七雙手疊在一起,放在桌上,笑眯眯的道:“我要是告訴你,這一次重建幽州城,不僅不需要花錢,還能賺到錢,你信嗎?”

  寇準癟了癟嘴,一臉不屑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看看我……”

  “看什麽?”

  “你看看我傻不傻?”

  楊七搖頭一笑,說道:“我可沒有把你當成傻子,我說的是事實。”

  寇準惱怒的喊道:“重建一座不屬於汴京城的雄城,你告訴我不需要花費,你當我是白癡嗎?”

  楊七緩緩坐起身,幽幽道:“寇準,今日我就教你一件事。只要能花錢的地方,就一定能夠賺錢。”

  寇準緊皺眉頭,看向楊七。

  能讓楊七把一件事認真的向他重複兩遍,那就說明有可能是真的。

  寇準試探的問道:“真能賺錢?”

  楊七點點頭,“自然能……首先,咱們算一算建城用的花費。建城最花錢的,無非人力、石料、木料三項。人力方面,我們用的是俘虜,除了要付出一些糧食外,基本上不需要多余的花費。

  石料方面,舊城拆下來的石料,已經足夠建造一些應有的建築。此外,有火藥之利,我們可以輕易的開山取石。花費也不是很多。

  花費比較多的,就是木料。

  檀州境內的山林裡,多樹木,我們可以輕易的去砍伐取木。

  一些珍貴的木料,往返南國的商人、軍卒,會幫我們押送過來,我們只需要付出少量的運費。

  最後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花銷。”

  寇準皺眉沉聲道:“你瞧著這些是零零碎碎的,可是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知道你手裡有南國錢行,不差錢。

  雖然我不懂錢行的運作,可是我也知道,一直從南國錢行裡取錢,而不往裡面存錢。

  最終南國錢行也會支撐不下去,到時候受苦的還是那些把錢存到南國錢行的百姓。”

  楊七搖搖頭,沒好氣道:“剛才我說的只是花錢的地方,我還沒說賺錢的地方呢。”

  寇準強忍著和楊七辯駁的衝動,咬牙道:“你說……”

  楊七半躺在椅子上,悠哉遊哉的道:“你知道嗎?光是這一次拆除幽州城的舊建築和深挖地基,所挖出來的金銀珠寶,價值就超過了一千三百萬兩……”

  “噌!”

  寇準猛然站起身,震驚的叫道:“這不可能!”

   感謝‘156******13、177*******16’五百八十八書幣打賞!感謝‘渚清嘯衰、MIO’一百書幣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