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豐碑楊門》第759章 趙德芳登基
  第759章 趙德芳登基

  “你沒得選……”

  楊大在楊七身旁唏噓的說。

  楊七目光深沉的獨坐在椅子上,看向楊大,“以後我們還能像以前一樣,不分彼此,不分高低嗎?”

  楊大笑了,笑容很燦爛。

  “我們永遠都是兄弟……”

  楊七也跟著笑了, “那就好……”

  很多時候,地位的不同,身份自然而然就跟著不同。

  當你高高在上,凌駕於所有人之上,成為那個唯一發號施令的人的時候。

  縱然你無心把自己表現的高貴,所有人依然會對你表現出恭敬,並且把你放在最高貴的位置上。

  這是所有人的期許, 也是所有人的希望。

  如果你不願意坐那個最高貴的位置, 那麽一場爭明逐利的大戰在所難免。

  楊七不願意放棄在手的權柄, 也不願意凌駕於他人之上。

  這要是放在後世,楊七一定會是一個親民的首領,可是在這封建王朝,楊七就是一個異類。

  一個異類,是沒辦法真正的融入到一個群體中去的。

  一個異類,也沒辦法長久的在最高的寶座上待下去。

  時間一長,總有人會把你的好心當成軟弱,然後心生歹意,最終聯合其他人,一舉把你推下最高的寶座。

  然後他們中間最有威望的那個人,會踩著你的屍體,成為最高寶座上待著的那個人。

  而他,也會迎合眾議, 凌駕於所有人之上。

  這樣, 他的寶座就會比楊七坐的更長久。

  楊七沒有辦法去改變這種思想, 也沒辦法一時半刻的改變封建王朝這個制度。

  所以他只能選擇改變自己, 努力讓自己成為那個凌駕於他人之上的人。

  如此,才能保證他治下的地方長治久安。

  而在據此千裡之遙的汴京城。

  有人做的就比楊七好。

  布置成靈殿的垂拱殿, 依然巍峨。

  大殿正中擺放著一口巨大的棺槨,形狀酷似小型的宮殿,紅木製,上面刷著金漆,描著龍紋,鑲嵌著各色寶石,蓋著一層佛家萬字錦繡毯,它有一個學名叫做梓宮,乃是帝後下葬時專用的棺槨。

  其形狀雖然和民間用的棺材迥異,但作用是一樣的。

  大宋朝有資格躺進這一口梓宮裡的人,唯有趙光義一人。

  此刻,趙光義穿戴著一身龍袍,頭戴雙翅龍冠,靜靜的躺在裡面。

  在梓宮四周,跪滿了文武百官,一個個如同鵪鶉一樣把頭埋在雙腿之間。

  在靈殿正中,橫七豎八的躺著十幾具屍體,鮮血順著大殿地磚的磚縫流淌的滿地都是。

  趙德芳此刻就站在屍體最前方的位置,手裡拿著一柄寶劍,渾身在顫抖。

  曹彬就站在趙德芳身旁,他手裡握著一柄橫刀,一邊擦拭橫刀上的鮮血,一邊虎目四掃,冷冷的道:“亂臣賊子,人人得兒誅之。

  還有誰想跟他們一樣,做一個亂臣賊子?”

  文武百官們渾身一抖,頭壓的更低了。

  震懾了百官,曹彬又看向了宮門口的大內侍衛,甩了甩手裡的刀,“你們是繳械投降,還是被盡數誅滅?”

  話音落地。

  一隊隊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手持著刀斧,將宮門口的大內侍衛團團圍困。

  “噗呲~”

  “哐啷~”

  有死忠的惡狠狠的盯著曹彬、趙德芳,直接揮刀抹了脖子。

  有怕死的直接繳械投降。

  沒一會兒,宮門口的大內侍衛們就被清理乾淨了。

  曹彬做完了自己的事,看了趙普一眼。

  趙普清咳了一聲,一板一眼的朗聲道:“先帝駕崩之際,曾留下遺旨,還政於趙德芳,由趙德芳繼任皇位。詔書就在老夫手裡,待到先帝梓宮下葬以後,新君登基大典上,老夫自會宣告。”

  頓了頓,趙普提起了聲音,冷聲道:“然,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一眾叛臣,明知先帝有詔書留下,卻依然暗中勾連,意圖篡位,其罪當誅。

  現已被樞密使曹彬就地正法,爾等當引以為戒。

  待先帝下葬以後,須當盡心竭力,共同輔佐新君。

  新君仁厚,不虧怠慢諸位的。”

  曹彬暗中拽了拽還在發懵的趙德芳一把,趙德芳渾身一震,這才從驚愕中清醒了過來。

  聽到了趙普的話裡的尾音,他趕忙道:“只要爾等盡心協力輔佐朕,朕必定不會虧怠諸位的。”

  文武百官們緩緩抬起頭,相熟的對視一眼,各自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決定。

  當即,文武百官們再次低頭,齊聲呼喊,“臣謹遵陛下旨意。”

  李沆抬頭挺胸,大步流星的走到趙德芳身前,躬身道:“臣李沆,請奏陛下,這些亂臣賊子的屍身,以及他們的家眷,應當如何處置,還請陛下定奪。”

  趙德芳愣了愣,沉吟道:“元佐等四人,皆是朕的堂兄弟,如今已然身死,過往的罪孽就一筆勾銷。賜他們親王爵,讓他們到地下去為先帝守靈吧。

  其子嗣,免受株連之罪,發配太原府。

  其女眷中,凡朝臣之女,可領受回府幽禁,其余人等,一律發配教坊。

  其府上家丁、仆人、丫鬟等,盡數發配到邕州,終生不得入汴京城。”

  趙德芳越說聲音越大,說到最後,終於在百官面前,找到了一點兒皇帝的威嚴,他擲地有聲的繼續道:“至於那些隨同元佐等人叛亂的叛臣,依律,誅九族!”

  “咳咳……”

  突然,趙普咳嗽了兩聲,略微拱手施禮,低聲道:“陛下,此番北伐一戰,我大宋損失慘重。那些個叛臣自然該死,可其九族多有無辜之人。

  老臣以為,不如隻誅惡首全家,其余的人盡數發配到邕州,陛下以為如何?”

  趙德芳聞言一愣,心中頓時生出了一絲不甘。

  趙普的話看起來是在為那些無辜之人爭活路,可是實際上是在他這個新帝掌控了權力以後,在告誡他。

  士大夫與皇帝共天下。

  掌天下權柄,是何等榮耀、何等霸氣、何等尊貴無比。

  如今這個權力到手了,卻要分出去一半,趙德芳真的有點不甘心。

  人恰恰就是如此。

  在得到某一樣東西之前,會顯得很大方,並且會跟身邊的人許諾很多好處。

  可是當他真的得到了那一樣期盼已久的東西以後,就不願意與人分享。

  然而,不願意歸不願意。

  趙德芳在趙普面前依然得低頭,士大夫與皇帝共天下,這是趙普等人支持他的條件。

  而且他的地位尚不穩固,還要仰仗趙普等人的支持。

  趙德芳裝作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然後點頭道:“趙愛卿言之有理,那就依趙愛卿的辦。”

  趙普滿意的點點頭。

  宮內的宦官和宮娥們用最快的速度清洗了垂拱殿。

  垂拱殿從一個殺戮場,又重新變成了一個莊嚴肅穆的地方。

  趙德芳換上的象征儲君的黃袍,站在趙光義梓宮前。

  陳琳甩著拂塵,高聲喊道:“聖諭,明日三更起靈,五更下葬……”

  歷經一個月的奪位爭鬥,就在陳琳這一聲聖諭中落下帷幕。

  自趙德芳一行人護送這趙光義的靈駕出了燕雲十六州以後,一路上走走停停,嚴防趙光義身死的消息傳到汴京城。

  一個多月的行程,他們愣是花了兩個多月。

  並且一路上還散布著戰敗的消息,想要以此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即便他們嚴防死守,趙光義身死的消息,終於還是傳回了汴京城。

  汴京城內,當即就有朝臣,擁護太子為帝。

  並且還召集了守在汴京城外的禁軍,入汴京城護衛聖駕。

  趙德芳一行到了汴京城外以後,硬生生的被擋在了城門之外。

  值得慶幸的是,性情耿直的大皇子和性情軟弱的二皇子,二人協商以後,拒不接任皇位。

  他們明確的告訴了那些擁護他們的朝臣。

  他們必須等到趙德芳回來以後,搞清楚一切,再定奪皇位的歸屬。

  同時,他們還下令給朝臣,皇位的歸屬以他們父皇的遺詔為準,絕不能挑唆他們兄弟之間的關系。

  對於他們二人的做法,很多朝臣不理解,甚至還有人以死相逼。

  可是他們二人性情如此,一旦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最終,趙德芳一行到了汴京城以後,被擋在了門外。

  經過雙方協商,趙光義的靈柩、趙德芳、趙普、曹彬、李沆、陳琳,五人被允許了護送趙光義靈柩入汴京城。

  入了汴京城以後。

  趙普和李沆借故脫離了護送的隊伍,私底下去聯系其他同僚。

  曹彬也借故脫離了護送的隊伍,私底下去接觸守衛汴京城的禁軍將領,以及各個將門。

  最後就趙德芳和陳琳二人在宮內派出的大內侍衛幫助下,護送趙光義的靈柩入宮。

  陳琳一入宮,就如同魚歸了大海。

  他憑借自己在宮內多年經營,再加上安撫司人手的幫助,一下子就掌控了皇宮。

  而在陳琳掌控了皇宮的時候。

  大皇子和二皇子二人,還在趙光義的靈柩前哭訴。

  他們泣不成聲,幾近暈厥。

  最終還是他們手下的長史,提醒他們檢查趙光義的屍身。

  經過檢查,他們發現是趙光義死於中毒,於是把矛頭直接指到了趙德芳身上。

  趙德芳在汴京城外的時候,就提前得到過趙普的指點。

  所以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他一推三五六,一臉坦然的把所有問題推到了遼人身上,最終還撤出了趙普、曹彬、李沆等證人。

  從頭到尾,趙德芳都沒提皇位的事情。

  大皇子和二皇子二人,被趙德芳的瞎話給糊弄到了。

  他們二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翌日到垂拱殿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公審趙德芳,揭開趙光義被堵死的真相。

  就這樣,到了次日,他們派人去請趙普、曹彬等人。

  二人皆稱病不出。

  這一拖,就是大半個月。

  大半個月後,塵封了許久的垂拱殿開啟。

  大皇子、二皇子召集了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準備公審趙德芳。

  然而,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

  趙普等人上朝以後,證實了趙德芳的說法。

  趙光義是在跟遼人會盟的時候,被毒死的。

  同時,趙普當即拿出了遺詔,宣布了趙德芳繼位的權力。

  一下子,朝堂炸鍋了。

  忠貞耿直的,揚言趙普一幫子人是亂臣賊子。

  準備了大半個月的趙普,早已拉攏了朝堂上近九成的文臣,剩下的那一成叫囂的,又豈是這些人的對手。

  等到大皇子、二皇子想要召集禁軍入宮的時候,才發現,曹彬大半個月也沒有閑著。

  大半個月的時間,足以讓曹彬遊說各個將門。

  拋出北伐戰敗的真相,再許下高官厚爵,加上曹彬這個樞密使作保,近一半的將門,全部倒戈。

  剩下的一些死硬分子,早已變成了汴水裡的魚料。

  就這樣,趙德芳搖身一變,從待審的嫌疑人,變成了帝國的繼承人。

  大皇子、二皇子被趕出了皇宮。

  沒有合適的借口,趙德芳沒辦法去正大光明斬草除根。

  回到各自府上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在府上謀士的分析下,慢慢的分析出了趙光義被毒死的真相。

  他們兩個暗中聯合了五皇子、八皇子。

  聚集了一批人手,在趙光義發喪這一日,發動了一場針對趙德芳的刺殺。

  事實證明。

  他們謀劃的刺殺很失敗。

  早已暗中知曉他們布置的曹彬,提前做了反布置。

  這就有了垂拱殿上喋血的一幕。

  刺殺一開始,就被曹彬扼殺在了搖籃裡。

  大皇子四人,也被當場斬殺。

  對趙德芳皇位最有威脅性的四個人,被曹彬斬殺,趙德芳登基稱帝,也就成了鐵板上釘釘子的事兒了。

  轟轟烈烈的大葬過後。

  趙德芳以儲君的身份,守陵七日。

  七日後。

  趙德芳在汴京城內告竭了祖廟以後,正式登基稱帝。

  改名為趙崇,改年號為乾佑。

  追,趙光義諡號為至仁應道神功聖德睿烈廣孝皇帝,廟號太宗。

  追封趙德昭為晉王,諡號恭憲。

  此外,還追封了已故宋皇后為太后,已故生母孝惠皇后,追封其祖父,祖母等等許多已故的親人。

  並且正式宣旨昭告天下。

   感謝‘魏天琪’五百書幣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