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979黃金時代》566.第562章 騷動的樂壇
第562章 騷動的樂壇《文匯報》。

報館內,編輯們正在緊張忙碌,記者背著包來來去去,采寫新聞。別看香港面積不大,每天的破事可不少,不然也養活不了70家報紙。

“米行搶購的稿子寫好了沒有?”

“不行不行,不要從民眾恐慌的角度,好像我們大陸是洪水猛獸一樣!”

“港英政府對港幣狂跌表態了麽?”

“鄧麗君12月要在紅磡連開6場演唱會,香港第一次,追蹤一下!”

一片忙碌之中,一個編輯偶然抬頭,瞧見有個家夥晃晃悠悠的走了進來,蹭的站起身,像一隻快樂的猹跑過去:“陳奇同志,你怎麽來了?”

“我寫了幾篇東西,麻煩你們發一發,我專欄還有吧?”

“有有!一直給你留著呢,伱好久都沒撰文了!”

“最近太忙了。”

其他人一聽,也化身瓜地裡的猹,紛紛跑過來。《文匯報》的性質決定新聞不能太過八卦,但專欄寫文章就沒問題,陳奇滿足了大家扭曲的快感,也帶起了銷量。

每次他噴人,報紙銷量都會猛漲。

千字200港幣的稿費不是白拿的!

“這次你罵誰啊?還是麥稼麽,別罵他了,他的頭越來越禿了,我們都看膩了。”

“我先寫了三篇短文,分三天發吧,然後我再寫。”

陳奇取出稿紙,眾編輯一瞧,咦?這次不寫香港電影,改寫音樂了?再看行文,用詞皆是誇讚,極盡稱頌,向往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第一篇,第二,第三,別搞亂順序。”

“放心,我們知道你弄人都是循序漸進的。”

“我這可是誇人!”

“都一樣都一樣!”

陳奇走了,編輯樂呵呵的討論,他發表了文章,報紙帶來了銷量,樂壇得到了讚美,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

次日,許久未見的陳奇專欄更新了。

他一反常態的沒有談論電影,而是說起了音樂:
“東方公司81年駐港,經營2年多,在各方親朋的關照下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績。

年初,公司成立了音樂部門,在大陸發了兩張專輯,一張銷量剛破200萬,一張僅有80萬,成績平平,不足為外人道也。

做音樂是出自綜合發展的考量,是公司戰略重要的一環。

大陸10億人口,有最大的華語市場,音樂的環境比電影寬松很多。我們可以引進海外音樂,與港台歌手合作錄製專輯發行,也有版稅分成。

前不久主動投誠的台灣音樂人侯德劍,正在為大陸一個歌手製作專輯,版稅分成超過了10%。

香港現在流行粵語歌,但粵語歌也有市場,廣東人口5千多萬,是香港的十倍。國語歌更不用提,我聽說香港歌手往往會出國語專輯,面向台灣和新馬。

何苦來哉?

費那麽大力氣,去討好那三瓜兩棗的台灣?

關於電影,我說過台灣不值一提,我們應該出海賺美刀。關於音樂也一樣,真正的金山在大陸,港台樂壇人才資源雄厚,我們歡迎每一位音樂人回大陸看看,以音樂架起友誼的橋梁……”

除了文章,陳奇大搖大擺的把《春晚金曲》《李玲玉甜甜甜》的專輯封面貼了上去,連歌曲目錄都列出來,一個200萬,一個80萬,碩大的字體,加黑加粗那種。

本來呢,他發文章,全港電影人心驚膽戰。

結果一瞧,這次沒有電影的事兒,是說樂壇的,遂又幸災樂禍,因為這個套路太熟悉了。

香港樂壇注意到了這篇文章,不過他們經驗少,沒意識到這代表著什麽。而緊跟著,第二篇文章也出爐了,依舊是優美動人,情真意切。“最近買了一張譚詠麟,一張梅豔芳的專輯,唱片店老板說這是最紅的。我問賣了多少張,老板與有榮焉的告訴我,一位是4白金,一位是5白金。

這個我了解一點,美國賣出100萬張叫白金唱片,1000萬張叫鑽石唱片。

我也聽了聽,確實很棒,難怪能賣出幾百萬張,我為我華語歌壇出現這麽優秀的歌手而驕傲。後來有人告訴我,香港標準不同,2.5萬張是金唱片,5萬張是白金……白歡喜了。

聽說台灣標準也一樣,台灣好歹2000萬人口,怎麽有臉皮跟500萬人口的一樣?
大陸現在最受歡迎的港台歌手:

鄧麗君獨一無二,你們身在香江,真是不知道大家有多喜歡鄧麗君的歌,她本人可能都不知道。

劉文正、潘安邦也有很多人聽,羅文受歡迎,甄妮也知道,今年引進了《大俠霍元甲》,一首《萬裡長城永不倒》已經傳遍大江南北。

還有好聲音唱的林子祥《成吉思汗》,也有很多人喜歡。

我不太清楚這些歌手的具體銷量,但我誠邀你們來大陸發展,五萬張的白金唱片,有點太低弱了。

譚詠麟、梅豔芳、許冠傑、陳百強……唱粵語的來廣東啊,過個關就到了,離得近。台灣歌手也歡迎,鄧麗君如果在大陸發張專輯,賣一千萬張都有可能哦……”

這下樂壇反應過來,然後就不開心了。

實話最傷人。

多少歌手為了一張白金唱片而奮鬥呢?多少歌手發專輯,隻賣幾千張甚至更少?能拿到1白金,說明小有名氣,2白金就能開慶功宴了,3白金4白金不得了,紅歌星啊!

甄妮的《奮鬥》賣了80萬張,香江無出其右者!
李玲玉也賣了80萬張,李玲玉是誰啊?
大家捧著報紙,看李玲玉專輯的歌曲目錄,什麽《童年》《踏浪》都沒聽過,全是翻唱的台灣歌,這都能賣80萬張?

當然了,香港出專輯是黑膠唱片+磁帶一起出,磁帶的銷量按一定比例折算進唱片銷量,即便如此,那也比不上。

還有什麽《春晚金曲》200萬,天方夜譚一樣。

而被點名的那些人,一個個惶恐不安,他們大多有電影事業,看到報紙之後,馬上向各方面詢問。

“大陸那個發瘟的陳先生點我了,你有經驗,我該怎麽辦?”

“等著總會找你啊,你掏點孝敬,寫個保證書就OK。”

“那我音樂方面有沒有影響?”

“應該不會吧,我不清楚,我又不搞音樂哈哈哈!”

“你笑個鬼哦?”

“我幸災樂禍不行麽?那家夥終於搞到你們唱歌的了,你現在知道我們的感受了?”

…………

左右派的報紙,每天都要互相看的。

把重要消息收集起來,發回京城、台北,以供領導們參考。陳奇這文章一發,自然引起右派注意,別人無所謂,但他提到了好幾次鄧麗君。

台灣中央社駐香港分社。

負責人叫謝忠侯,他放下報紙,問:“鄧麗君12月份要在香港開演唱會?”

“是的!”

“眼下在不在香港?”

“不在,下個月會過來。”

謝忠侯點點頭,開始寫報告,他倒不是覺得左派一說,鄧麗君就會去大陸,而是這件事要從根本上杜絕,台灣哪個藝人都可以跑,唯獨她不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