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華娛璀璨時代》第632章 突發輿論
  屬於《希望》第二階段的展映結束,楚軒、劉藝妃和劉小麗出了電影院便直奔塞納河,繼續一家子未完成的巴黎旅行計劃。

  文木野他們也在外頭走了走,並不與一家三口一道,不想當電燈泡的同時,也是不想去打攪一家三口的美好家庭氛圍。

  《希望》第二階段的展映和第一階段的展映如出一轍,現場的反響依舊是那麽熱烈,優秀的作品不論換多少批次的觀眾來看,好的鏡頭和故事會一如既往的符合大眾審美的品味。

  帶著這份被更多觀眾認可作品的愉悅心情,雙方在巴黎放松的遊玩了一天,在傍晚的時候才回到了酒店。

  楚軒、劉藝妃和劉義他們坐在沙發閑聊,等待服務員把劉小麗的點餐送上門。

  文木野拿著筆記本電腦單獨坐一邊,在歐洲的網絡上看看戛納方面有關《希望》的新聞。

  其余評選的要素把握不住,媒體和觀眾在網上對《希望》的評價則能較為清晰的作為參考。

  如果沒有資本的運作,沒有帶有惡意和成見的偏向性媒體,沒有故意帶節奏的網絡發言組織者,那麽任何網絡新聞都會得到很真實的反饋。

  國際電影節,比較公正的地方就體現在這裡。

  每一屆入圍的作品都是不同的,入圍的導演和演員也大不相同。

  更遑論只有新人導演拍的短片,去年入圍的是這十來個新人導演,今年入圍的又是另外一批新人導演。

  沒幾個人認識新人導演是誰,也沒幾個人認識新人導演怕的作品裡的新人演員是誰。

  一切都是陌生的,那觀眾們的喜好就是最真實的,所謂的偏見暫未形成,潛藏的利益紛爭更無從談起,即便有紛爭也上不了層面。

  沒有資本間的紛爭,那大部分媒體們在報導新聞的時候也就不會有傾向,更不會沒事找事的將國家背景什麽的去故意放大。

  畢竟戛納的主題隻談電影,沒誰會無聊去扯上國際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在網上的新聞和評論情況很友好。

  臉書和VK作為歐洲第一和第二的社交平台,相當於國內的微娛和貼吧,《希望》在歐洲這兩大社交網站上的評價,不說清一色好評,正向的評論也佔據了大多數。

  還有很多熱心影迷給《希望》提出一些寶貴建議,字裡行間可見這些影迷是對《希望》發自內心的喜愛。

  甚至是楚軒和劉藝妃在小范圍內還圈了一波外國粉,各種自由奔放的言論充斥在屬於《希望》的新聞評論區裡。

  “這女演員好美。”

  “這男演員是誰,酷!”

  “朋友們,我戀愛了。”

  “誰有這個男演員的聯系方式?100歐元求。”

  “雖然他是華國人,但我不介意嫁過去,比基尼自拍照.jpg。”

  歐洲是自由奔放的地方,很多國家都把這種自由奔放奉為浪漫。

  學生時代就戀愛自由的浪漫,劈腿自由的浪漫,離婚率高達56%的浪漫。

  總的來說,網上對《希望》的新聞和評論態勢一片利好,即便歐洲排外主義者不少,對《希望》及非歐洲入圍影片進行著毫無理由的排斥,這類跟作品沒任何關聯的評論直接忽略就好,沒任何去爭論的意義,也沒有任何瀏覽的價值。

  自《希望》第一天展映以來,文木野這些天看到這樣的新聞和評論的利好風向,心中也很高興、舒坦。

  可忽然刷到的一則新聞,讓他倏然間皺起了眉頭。

  “怎麽了?”劉義看他笑著笑著就皺眉,肯定是被什麽所影響到了,於是探頭看向電腦屏幕。

  這是一則一個小時前發出來的新聞,新聞內容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很詳細看過《希望》的媒體或別的什麽人寫出的文案。

  文案從鏡頭、場景、道具三方面充滿了對《希望》的讚美,只是在最後才拋出一個小小的疑惑。

  【《希望》是華國製作團隊的作品,其中那幾段地球災難CG特效畫面大部分都是歐美地區,華國災難部分隻佔很小比例。

  我對華國很是向往,歐美的建築文化和地形地貌也見多了,如果能多展現些華國的大場景畫面,這會不會更好?】

  “總覺得這最後一個建議有點不對勁。”文木野說道。

  “管它對不對勁,琢磨這個幹嘛。”劉義沒所謂地道,在沙發上擺正身形不再關注。

  他作為編劇,這個行當也屬於完全幕後的狀態,他從沒受到過網絡流言的困擾,也不在意網上那些七七八八的東西。

  孔生和黎雪作為導演算是半幕後,曾經年輕的時候受過報刊的惡意指責等干擾,但這些年積累起來的閱歷讓他們放平了心態,對新聞媒體這些玩意的報道不太在乎。

  楚軒和劉藝妃自“韓流門”後,對網絡上的一些事也不再關注,無聊的時候興趣來了就上網看看,多半時候電腦就是他們處理公司公務和玩遊戲放松的工具。

  如此情況,就導致文木野是這群人中,唯一一個特別關注《希望》在網絡上動態如何的人。

  劉藝妃看了看文木野,雖然文木野比她年紀大,但出道的時間可比她少幾年。

  看文木野如此關注網絡動態的樣子,她不由回想起自己在《金粉》和《天龍》那兩年才出道不久的歲月,也是對外界的看法非常在意,任何一條針對她的長評都要研究半天,因惡言而傷心,因欣賞而高興。

  文木野當下這狀態,就跟當初的她一樣,都是踏進這個圈子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過兩三年心態放平了也就沒所謂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劉小麗起身去開門,是服務員送來晚餐,她道:“吃飯。”

  文木野把筆記本電腦蓋合上,見眾人對新聞都不怎麽在意的樣子,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他也暫且放平了心態。

  可是心中的疑慮仍是未消,就一個展現全球災難的CG畫面而已,目的是表達全球性的破敗和恐怖氛圍,這也要分歐美和華國?多展現下華國的災難畫面更好?
  相比於鏡頭、場景、道具、表演等方面的建議,這個建議毫無建設性,對影片的質量提升毫無幫助,一點都不像專業人士能夠提出來的。

  但這個新聞裡的文案,對《希望》各方面的讚美,語術又十分的專業。

  一篇專業的報道,最後提出一個很不專業的建議,這看起來就很矛盾。
    和大夥兒吃了頓晚飯,把這份疑惑壓在心底,文木野回房看了會兒電視後便早早休息。

  只是當他第二天醒來,再次打開電腦看看新聞情況時,頓時大驚失色。

  #來自華國的戛納入圍科幻短片《希望》,災難場景不體現華國,體現在他國,《希望》製作團隊有何居心#
  #來自華國的侮辱,《希望》以為隱藏得很好,但細節揭開了他們的真實面目#
  #全球性的災難,唯獨不影響華國,這就是今年戛納入圍短片《希望》#
  #本以為它是今年戛納短片單元最大的驚喜,卻沒想到竟然帶著深深的偏見@《希望》#
  “這什麽情況?!”文木野腦袋有些宕機,就一個晚上的時間,睡了一覺醒來就來了輿論,且很明顯是在針對他們的《希望》。

  昨天的網絡上還一片利好,今天怎麽就一片叫罵了呢?
  “這樣的作品也能入圍?”

  “滾出戛納吧!”

  “強烈建議咱們歐洲的電影節禁止華國任何影片流進。”

  “《希望》哪裡好了?看到那一群黃皮膚演員就出戲!”

  好家夥,明明《希望》只有男女主兩個角色,何來的一群演員?
  這一看,明眼人都知道,這些惡言相向的人多半是沒看過《希望》的水軍。

  “一個晚上就逆轉了《希望》在網上的局面,這背後沒人操控都有鬼了。”楚軒雙手環抱,低頭看著屏幕裡的輿論情況做出定論。

  “特麽的誰啊,神經病吧,我們得罪人了嗎?”文木野氣急敗壞,他是看著《希望》的網評好局面一天天積累起來的,可這一切在一夜之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希望》的導演,又肩負著華國第一部科幻在國外拿下大獎榮耀回國的使命,這如何能讓他不氣?

  “我們沒得罪人,估計是《希望》得罪人了。”劉義說道,雖然從不在意網上的是是非非,但見有人操控評論對他的編劇作品惡言相加,他心裡也很不舒服。

  《希望》得罪了?得罪誰了?
  文木野想不通,猜道:“《烈日余暉》?”

  《烈日余暉》是《希望》在第二階段的競爭對手,是一部戰爭題材的文藝短片。

  若說真要搞《希望》的事情,《烈日余暉》來自意大利製作團隊的人嫌疑最大。

  “也有可能是菲利普。”孔生說道。

  《黑洞》導演菲利普,很明確不喜華國的一個人,也很可能成為《希望》在最終獲獎階段的競爭對手,從這個理由上考量確實有搞《希望》的動機。

  但不止《黑洞》可能成為《希望》的對手,進入第二階段中的六部作品中剩下的三個作品的團隊也有搞《希望》的動機。

  《希望》第一階段45票的成績太耀眼了,這很明顯代表著評委會對《希望》的非常認可,這種黑馬屬性的作品成為所有入圍作品的眼中釘也很正常。

  “也有可能是不喜華國的媒體的自發行為,也有可能是哪位不想讓《希望》獲獎的評委,甚至有可能是某資本。”楚軒說道。

  他放下環抱的手,走到一旁拿起水杯喝水,道:“事情即然已經發生了,誰想搞我們已經不重要,猜這些沒有意義。”

  不說根本就不知道輿論背後的人是誰,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樣?

  如果璀璨時代有歐洲這邊的資源渠道,那還可以想想辦法。

  可目前這就是空談,他這個華國娛圈資本的身份在這也不頂用。

  而且輿論已經傳出來了,就算知道了背後的人也改變不了輿論繼續傳播的局面。

  “真的好氣,不看了。”劉藝妃蹙著眉頭看了看新聞和評論,其中一些侮辱性的言語刺激到她了,未免被氣壞索性不看,自顧自往沙發一坐拿起牛奶喝著。

  “好好的一個影片評選,硬是上升到了國際話題層面,無語。”劉小麗搖了搖頭。

  “師哥,有什麽辦法麽?”文木野抬頭看楚軒,這裡就屬楚軒能量最大,看著《希望》在網絡上的形勢變得不利,他不由看向楚軒看看楚軒能有什麽辦法。

  看眾人投來的目光,楚軒想了想,拿起手機給微娛前來戛納的媒體記者打了個電話。

  可惜,對方也沒辦法。

  “楚總,針對這種情況,由華國媒體來反製的話根本沒用,我們的這類新聞在歐美壓根發布不出去,一發布就會被秒刪拉黑,鬧大了甚至有些傳媒公司還會取消跟我們在國際上的合作。”

  璀璨時代是微娛由話語權的第三股東,這位來自微娛的媒體記者也沒必要忽悠楚軒。

  楚軒也明白這個事實情況,只是經由傳媒方面專業人士確認下,掛斷電話便衝眾人搖了搖頭。

  劉藝妃、劉小麗、劉義等人也心知肚明,楚軒能量再大也限於國內范圍,在國外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是被動的局面。

  文木野的心情很糟糕,《希望》是他第一部問世的作品,也是第一部華國科幻,更是第一部以科幻題材入圍戛納的華國作品,他亦是人生第一次來到戛納這個國際舞台。

  很多個“第一”,注定了此次旅程在他心中的意義十分巨大,他也是這群人中最最希望看到《希望》利好局面的人。

  可是《希望》利好局面的急轉直下,又看楚軒也沒任何辦法的只能處於被動,他的心情一下變得沉重起來。

  “王導那邊呢?”他急道,卻又眼睛一亮:“對了,網上的評論只是作品評選的因素之一,按照專業性來看也不會對《希望》造成多大影響吧?”

  眾人默然不語,網絡上的正常評論作為評選因素,確實對作品的綜合評估影響不是太大。

  可如果是大量不利評論呢,這要放在國內如果不把輿論消除的話,這部作品鐵定不可能獲獎了,國內的影視節很在乎市場的反響,哪管輿論是怎麽引起的。

  就是不知道戛納會怎麽看待這件事,這方面他們就不清楚了。

  楚軒拿出手機找到王佳衛的號碼,他不太想麻煩王佳衛,畢竟這個電話打出去,不管王佳衛能幫上多少忙那都是一個人情,欠一個大導演人情這以後就很難掰扯。

  但看文木野這麽急切的樣子,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心意想要守護《希望》,他也來氣。

  一是氣不知哪個神經病在搞《希望》,二是氣自己在國外面對這種情況的無力,這讓他對璀璨時代殺出國際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

  只是現在,他也只能給王佳衛打電話問情況、求幫忙了。

  得到楚軒的電話,王佳衛很顯然已經知道這個情況,隻回了一句話:“對評選會有點影響的,具體影響多大還不清楚,等消息。”(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