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864章 鼎立玉京鎮造化(一更!)
  第864章 鼎立玉京鎮造化(一更!)

  內景洞開九天,盡皆兼具虛實,凝練內周天而依憑於五蘊天羅法傘,在乎於此,在乎於彼。

  但真個論及起來,內景九天之中,五髒道宮與三元道宮之天,最是真切,蓋因為這八天同樣是五髒脈輪與三元丹田化生而成,切實不虛。

  而真正靈虛之天,實則是泰一玉皇天,畢竟真正論及起來,這一天的洞開,是完完全全依憑著楚維陽的三道法相,依憑著楚維陽純粹道法與靈韻的凝煉而成。

  同樣兼具著虛實,但似乎更偏向於玄虛的那一面。

  當然,那是原本的泰一玉皇天。

  但是在這一刻,當長久的靈光化礦脈裹挾著繁盛的神韻映照入內景九天之中去,當那輕靈道音的余韻裹挾著自然造化之力的洗煉,終於在這一刻抵至了蛻變與升華的門檻處的時候。

  一切盡皆要在這一刻變得徹底不同了。

  借由著輕靈道音的貫穿與無上繁盛道法神韻的洗煉,這一刻,當那一道完整兼且真切的先天靈光化礦脈朝著泰一玉皇天之中“墜落”而去的時候。

  這電光石火之間,似乎昔日裡《玉冊》將之攫取,並且將之饋贈給楚維陽的時候,某種靈韻之間的牽系便已經被貫連。

  這一刻,連帶著楚維陽的部分天機靈犀也隨之而被觸動,那是屬於上清玉平之界所饋贈而來的渾厚天機靈犀。

  也正是在這種觸動之下,原本蘊藏在先天礦脈之中的靈韻被得以完全的激發,於是,幾乎同一刹那之間,礦脈的本源便已經自然而然的,和輕靈道音,那諸般繁盛的道法神韻所交織與共鳴在了一起。

  無需煉化,事實上在這礦脈被楚維陽所掌握的那一刻起,便已經被煉化得通透。

  進而,在那“墜落”的過程之中,伴隨著斑斕的光雨灑落,隨著這偌大的泰一玉皇天之中,真正的無量玉華驟然間變得繁盛。

  倏忽間再看去時,仿佛是夢幻泡影也似的幻術一般,倏忽間沒了礦脈,沒了光雨,沒了玉華。

  那恢漠一天界之中,便已經有著一座連綿起伏的恢宏玉質山嶽顯照,山嶽的最頂峰刺破雲海,直抵一界穹頂也似。

  仔細看去時,那山嶽的側旁有著一面陡峭的玉璧,其上正以至高級數的琅嬛篆紋書就二字——

  玉京。

  而在玉京山頂,巍峨的紫金蟾宮洞開,前所未有的碩大道宮之中,則是三道法相一如往常一般顯照。

  乍看去時,似是渾無變化。

  但是一切景象已經盡皆不同,那是真正虛實與有無之中最為平衡的相諧。

  而且,也正是伴隨著泰一玉皇天之中的變化,那鼎立在其中,與這一天界徹底熔煉為一而不分彼此的玉京山,則在這一刻,因為那熔煉渾一本身,而徹徹底底的的成為了某種錨點,某種真正順暢無阻的接引著漫天的輕靈道音與自然造化之力的錨點。

  下一刻的時候,自泰一玉皇天伊始,真正籠罩著了整個內景九天的光雨,霎時間瓢潑傾盆灑落!

  真正的靈韻匯聚而成的汪洋之中,莫說本就已經縹緲莫測的三道法相,便是居於三元道宮之中的九道靈形,也在這一過程裡,在進無可進的圓融之中,仍舊被海量的靈韻衝刷著,重新竭盡全力的梳理著那些最是微末之中,可能存在有的不諧。

  在愈發的圓融與無漏之中,那靈韻化作的滂沱光雨,便這樣在衝刷過去之後,裹挾著三法相與九靈形的渾厚道法氣息,洶湧若洪流汪洋也似,澆灌入五髒道宮的同一時間,將那懸照在五髒脈輪之中的玄真寶鑒也同樣的衝刷而過。

  於是,這一刻乍看去時,便更像是得到了靈韻澆灌的萬象法身,在這一刻借由著那種道法神韻之中建立的緊密牽系,開始與玄真寶鑒本身,相互拉扯著,在“奪取”真正對於那寶鏡之上通幽符陣的掌控權。

  事實上,通幽符陣並非是玄真寶鑒本身的道法禁製,那一道符陣,不過是昔年楚維陽熔煉成了玄真寶鑒之後,複又烙印在其上的一道圓融符陣而已。

  它們之中所趨同的,僅只是那陰冥氣韻而已。

  而且在這一過程裡,事實上,當更多的道法神韻灌湧入其中,當一道道陰靈承載著這些而化生成身形,事實上,這一道通幽符陣裡,那與玄真寶鑒本身所趨同的陰冥氣韻,都已經在一點點的消弭去。

  誠然,萬劫陰靈難入聖。

  可如是的道法神韻的蘊養,如是的自然造化的澆灌,如是的天地靈韻的點化。

  那已然非是陰靈入聖的范疇。

  那是天人在化生!
  而天人的錨點,那化生的依憑所在,便是那同樣貫連著的道法神韻,以及那一道道萬象法身。

  於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伴隨著那靈韻光雨本身的澆灌愈發的豐沛,愈發的洶湧,在這場“拉鋸戰”之中,萬象法身的優勢便愈是明顯,而同樣的,這一道通幽符陣與玄真寶鑒之間的牽系,便也變得愈發孱弱。

  真正變化的根由是從甚麽時候開始的?

  或許在昔日楚維陽重新教鍾朝元越過死生帷幕,還陽而去的時候,這種“天人化生”的造化機緣便已經在醞釀。

  再之後,不拘是因為著渾厚的功德而在上清玉平之界中所收獲的饋贈,還是今日定鼎玉京山之後,在靈韻的衝刷之下,那通幽符陣本身自然而然與玄真寶鑒之間的相互割裂。

  一切的因由,盡都在昔日時,便已經埋下了變化的種子。
    一息,兩息,三息……

  終於,某一刹那,伴隨著長久時間裡,靈韻洪流持續不斷的滾滾衝刷而過。

  伴隨著某種變化本身的累積,終於在這一刻,由量變引動質變。

  天人化生的蛻變與升華徹徹底底的開啟真切的進程。

  伴隨著第一枚蝌蚪文字在顯照的過程之中搖搖欲墜兼且若隱若現的頃刻。

  那陰冥道宮洞開的閃瞬間,真切看去時,是一道完整的神形,在這一刻沐浴著靈韻本身的衝刷,進而複又在衝刷的過程之中,絲絲縷縷的神形靈光裹挾著神魂之力,乘著靈韻洪流本身,朝著五髒道宮灌湧而去。

  並且在下一瞬間時,借由著原本道法神韻的牽系,倏忽間,便與一道萬象法身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了一起,並且正是因為著自然造化之力的煥發,這種牽系本身圓融而無漏,渾似是原本便如此一樣。

  原地裡再看去時,僅只有著那一道微茫的真靈本身,在愈漸得微茫與黯淡之中,複又裹挾著那原本凝練成陰冥道宮本身的力量,在這一刻差地化作了陰冥鬼物,超脫了死生輪轉的概念,徹徹底底的的成為了鬼蜮之物的顯照之後,複又沒入了玄真寶鑒之中去。

  而這樣的變化本身,便在這一刻之後,倏忽間從一道蝌蚪文字,驟然間朝著整個通幽符陣彌漫而去。

  這一刻,伴隨著整個通幽符陣的崩滅,取而代之的,是五髒道宮之中,原本一道道純粹是法門秘術映照而成的萬象法身,在抽象的道法輪廓之中,沐浴著靈韻,熔煉著神形的力量,而真正在兼具虛實的輪轉之中,變化成純粹的內景生靈。

  此是為天人也。

  而同樣的,事實上,這一刻伴隨著那一道無上的通幽符陣的崩滅本身,玄真寶鑒非但不曾有所氣息頹靡,更相反,其陰冥神韻本身反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像是駁雜盡去一樣,愈漸得精純,愈漸得純粹、質樸、古拙。

  那渾一的道法神韻本身,在這一刻同樣的化成了某種錨點,某種五髒脈輪正中心處的錨點。

  內景九天盡皆是造化所在,但是在造化的另一面,則是崩滅,則是殞亡。

  死生輪轉的概念無所不在,就像是任何高道妙法,總也會伴隨著歲月光陰的變遷,不斷的被人更易,被人舍棄,被人埋葬在歲月之中那樣。

  道與法也是需要“死生輪轉”的。

  而就像是道場洞天之中有北嶽山陰洞開酆都門戶。

  這一刻的玄真寶鑒,便也像是內景九天的“懸孽鏡”一般,從道與法的層面直指太陰諸魔奉聖天,直至那萬道龍相之上所顯照而出的各不相同的氣韻。

  仿佛是那萬道龍相之中一旦磋磨出了足夠將某一道化生之天人的道法所取而代之的至高神韻之後,某種道法之間的死生輪轉,便會從中誕生。

  天人癲狂墮落而去,而陰冥之中,則有困龍飛升……

  而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楚維陽凡所參道悟法,凡所動用思感與念頭的時候,再也無需借由著玄真寶鑒而與諸道神形所痛感。

  伴隨著這一道道身形盡皆在五髒道宮之中化生而成萬象天人,這萬道神形也徹徹底底的與內景九天所不分彼此。

  這萬象天人便是楚維陽,但楚維陽不僅只是萬象天人。

  就像是那磅礴的靈感念頭本身,而今已經是生發於楚維陽己身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去了一樣。

  同樣的,而今只要楚維陽想,他凡所參道悟法的閃瞬間,便是萬眾之數的“楚維陽”在同一頃刻間,從不同道法的領域之中參悟著同樣的珠璣字句,並且將不同的感觸渾一之後,映照入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碰撞在那靈感念頭裡。

  而這一刻,伴隨著楚維陽有著這樣的變化本身,感觸最為明晰的,反而是這漫山遍野之間,靜聽著楚維陽在宣講至高道法經篇的諸修。

  那頃刻間,輕靈的道音大盛,諸修再靜聽去的時候,仿佛已經不再是某一人在宣講道法,而是真正純粹的道法本質在延展在雲海之上,被諸修所觀瞧,所參照。

  而也正與此同時,當萬象天人渾一的磅礴神韻,無上造化,反向化作另一道洪流,湧入三元道宮之中,複又湧入向泰一玉皇天之中去的時候。

  那蜿蜒巍峨的玉京山之中,先天氣韻裡,有著似是經年累月沉澱的渾厚菁華,在這一刻終是被觸動。

  那是神通玉果行將誕生。

  但是在這一刻,沒有甚麽輕靈道音再來叩問甚麽。

  這內景九天的演變本身,便已經是最好的叩問,最好的回答。

  幾乎伴隨著三道法相的最為純粹質樸的氣息傳遞入那其中去的時候,漫天的玉華便驟然間得以收束,再看去時,一枚紫金玉果從玉京山中脫穎而出——

  法相天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