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865章 爛柯丹宴全五嶽(二更!)
  第865章 爛柯丹宴全五嶽(二更!)
  楚維陽所凝煉的內景之九天,在如是盛會召開的過程之中,被以這樣不可思議的方式得以真正功行圓滿。

  而也正是在楚維陽的內景九天,徹徹底底的虛實有無相諧之後,其上有玉京山鼎立而渾一,其下有著萬象天人各演妙法神韻。

  當楚維陽真正從這樣的妙境蛻變與升華之中得證圓融與無漏之後,但是楚維陽長久時間裡,那始終宣之於口的輕靈道音,以及其恆久所引動的須彌和堪輿之力所化成的天地熔爐、乾坤法爐,其本身的“鍛煉”之功效卻不曾消弭去。

  更相反,正是因為楚維陽這裡的蛻變與升華,其所宣講至高道法經篇的狀態愈發玄妙,那道音一息更比一息渾厚,甚至不再輕靈,而是有如洪鍾大呂一般聲聲盡都振聾發聵。

  也正是這樣的愈發盛極的渾厚道音,使得那乾坤法爐之中,那無形無相的淬煉焰火愈發洶洶。

  可是楚維陽已經完成了己身的蛻變與升華。

  於是,自然而然,這樣無法言喻,不可思議的道法層面的熔煉,如是無上的機緣造化,則徹徹底底的暈散在了整座乾坤法爐之中,彌散向了這風水堪輿所盡皆囊括在其中的全數生靈。

  一時間,原本的道音洗煉在這一刻盛極,真正的至高道法經篇與神韻開始主動的化作薪柴與資糧,在自然造化的熔煉裡,瘋狂的朝著每一位有道真修的形神道法本源之中灌湧而去。

  這一刻,不再是他們苦思冥想著要去觸動道法那佶屈聱牙的珠璣字句本身。

  而是那至高道法經篇的全數義理在這一刻盡皆毫無保留的展露在了所有人的性命本源面前,進而,這些道法義理開始煥發著靈光,主動的去交織與共鳴著修士所修持的道法根基。

  進而,在道法義理主動的交織與共鳴,主動的碰撞與升華之中,有著曼妙之際的妙法的輪廓、脈絡、框架在搭建,有著道法匯聚成的靈光填補入其中。

  有著陌生但卻教己身熟稔的符籙篆紋凝聚,有著符陣橫布在髒腑之中,有著咒印若星光徜徉四肢百骸。

  而這一切變化的源頭,盡都是那道法義理本源。

  像是一粒種子栽種於道心之中的頃刻間,伴隨著那乾坤法爐的錘鍛,便已經在倏忽間生根發芽,舒展出枝丫,生長出繁葉。

  道中得一法,法中悟一術。

  故辟鴻蒙太一,而得三千大道。

  一切道法演變之精妙,盡皆這樣真切的顯照在了所有人的心神之中。

  這一刻,再沒有甚麽修士去思量甚麽先機,去有甚麽懊悔。

  一切的駁雜情緒本身,在這樣曼妙的道與法面前,盡都是微末而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唯道與法真實不虛,這是真正囊括著整個三元極真界一整代的天驕妖孽的無上仙緣造化。

  沒有人願意在這一過程之中,浪費一絲縷的思感與念頭,浪費哪怕是一閃瞬的恍惚時間。

  這一刻,在楚維陽那持續不斷的道音牽引之下,所有的修士,盡都在這一刻消減去了七情,而如昔日很多時候的楚維陽一樣,忘我的沉浸在純粹的參道悟法之中。

  這山野之間分明有著無算群生在,可是自這一刻起,那真正源自於道心的純粹與通透,卻使得在心音的層面,這漫山遍野之中,盡是澄澈與寂寥。

  而在如是玄妙的萬象空靈之中,甚至連帶著那道音本身的傳遞也更為通衢,那種道音觸碰在乾坤法爐的爐壁上的“回響”本身,也再不曾被七情、心音之類的駁雜所干擾。

  如是,玄境本身愈發玄妙。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裡,造化更甚,連帶著這種玄境本身複返影響到了楚維陽的身上,那些剛剛誕生在內景九天,五髒道宮之中的萬象天人,那原本道法的神韻與法身本身所代表的妙法與秘術,也在這樣的熔鑄余韻之中,飛快的渾一。

  道人不修萬法,而掌萬法真髓。

  甚至從今往後,楚維陽所施展的一應法門與秘術之中,盡皆都直證著最為至高的道法神韻。

  這才是真正萬法宗師的景象!

  那是某種在氣質的層面,已然真切躍升的過程。

  而且正是伴隨著楚維陽幾乎以一己之力造就了這樣的鼎沸法會場面,那無上仙緣降落於世的過程之中,同樣降落在楚維陽身上的,還有著那《玉冊》垂落下來的,幾乎濃鬱成霧靄一般的玉光清輝。

  僅只是觀瞧著如是濃烈的玉光霧靄,偶然的某一閃瞬間,楚維陽也能夠有所醒悟,這樣的玄景意味著之後楚維陽所從《玉冊》之中收獲的饋贈要遠遠地勝過早先時的諸修,也要勝過己身所曾經經歷的任何一次。

  天地靈根?又或者是天地靈根之上的某種饋贈?
  楚維陽無從有所知曉。

  但是在這一刻,對於如今的楚維陽而言,或許他所需要的,僅只是一份天地靈根而已。

  畢竟,道人已掌三神通,但卻僅只有著兩份天地靈根,尤還缺著一份,以全神境之圓融。

  但是很快,楚維陽便不再去思量這些。

  天地的饋贈,盡皆由《玉冊》本身所決定。

  而楚維陽所能夠做到的,便是同樣沉浸下來,用全數的心力,來有始有終的做好這場最是鼎盛的法會。

  於是,時間便也在楚維陽如是的沉浸與忘我之中一點點緩緩地流逝去。
    一日,二日,三日……

  十余日,二十余日,三十余日……

  再是如何鼎盛的瑤台丹宴,也終有著終末的那一頃刻。

  當最後一日到來,當那最後一部的至高經篇本身的最後一句珠璣字句被從楚維陽的口中以道音所宣出。

  霎時間。

  道人分明不再置一音,但無端的,那翻卷的層雲之中,有著雷霆震蕩,煌煌雷音在這一刻,像是轟碎了那乾坤法爐。

  進而,伴隨著須彌和堪輿的屏障在這一刻悄然破碎開來,原地裡,更為廣博的天地氣韻在這一刻灌湧入這方山野之中,倏忽間,以真正的高原與遼闊,天地以最為自然與溫柔的方式,將所有沉浸在了參道悟法之中的修士盡皆喚醒。

  而也正是這樣的煌煌雷音之中,諸修相繼恍惚與清醒之後,方才驚詫的發現,那入目所見時,真正遼闊的山川湖河,以及真正高遠的雲海天穹。

  僅僅只是百余日的時間。

  他們僅僅只是沉浸了百余日的時間。

  可卻像是徜徉在道與法之中,歷經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一樣。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恍惚之中,三元極真界的天地,便已經朝著原始古貌大界的恢復,瘋狂的接連邁出了疾馳的數步。

  那種延展與開闊本身,甚至勝過了昔年時那天地皺褶本身在轟隆震動裡驟然間延展與鋪陳出來的那些。

  而也正是這樣的認知,伴隨著那連綿不斷的煌煌雷音炸響,幾乎所有的修士也盡都被這樣的方式所通知到了天地大勢的變化——

  黃金大世降臨了,便這樣在無聲息之中,已經降臨在這天地之中了,沒有甚麽準備,而今他們所立身的,便已然是那黃金大世!
  如是感觸的得以被認知的頃刻間,幾乎所有人盡都同樣明白,這天地驚變的源頭。

  從道法,到大勢,再到天地。

  是那個巍巍乎高坐於雲海之上的身形,從始至終的掌握著、推動著諸般的變化。

  而伴隨著這樣的心音相繼從每一個人的思緒之中響徹的頃刻間,海量的香火之力便已經朝著楚維陽這裡灌湧而至。

  “道與法,能留下的,這百余日裡,貧道已經竭盡全力的傳下來了,至於這黃金大世之中,有幾多天驕崛起,有幾多妖孽蓋世,列位,這已經是你們的時代,盡都看你們自個兒的造化了。”

  說罷,楚維陽施施然站起身來,這一刻,像是那玉光清輝在托舉著楚維陽凌空而立。

  進而,道人含笑看向立身在雲海之中的無算群生。

  “諸位,貧道在道途的前路上,等著你們!”

  話音落下時,楚維陽一翻手時,九節竹杖握在手中的頃刻間,第一次,真切的,那九疊螺殼寶塔便已經顯照在了楚維陽的身側。

  在幾乎所有的修士盡都目不轉睛的看著楚維陽所掌握的真正玄奇而妙不可言的洞天世界的時候。

  道人手中的九節竹杖輕輕的敲下。

  霎時間,九疊螺殼寶塔之下,洶湧的須彌之力兜轉糾纏成了海眼漩渦也似,進而,隨著杖尖垂下的頃刻間,洶湧的須彌之力便也旋即裹挾著一枚枚琅嬛篆紋,在以天師道法神韻,與整個完整山野的風水堪輿之力所交織與共鳴的頃刻間。

  在楚維陽道場洞天的牽引之下,整座乾元山便已經在無聲息間拔地而起。

  靈浮大陸之上,琅霄山自正中拔地而起,白鹿山列分南北二嶽,東極有昔日悟道之紫金山玉皇頂,而今西極之處,合該有這昔日劍宗山門坐鎮,這是楚維陽以萬法宗師,宣講諸道之所!

  而同樣的,當楚維陽在切實牽引著乾元山的同一時間,那托舉著楚維陽的玉光清輝便倏忽間共鳴著那懸照的《玉冊》。

  輝光流轉之間,有著斑斕的靈光相繼湧現,並且在頃刻間,極致斑斕的輝光凝聚成了墨色玉華,倏忽間遁入了楚維陽的道果鏡輪之中。

  此是天地靈根之饋贈。

  當然,也正是不出道人所預料的那樣,伴隨著天地靈根的賜下,那《玉冊》的輝光非但不曾有所消弭,更相反,這一刻,那《玉冊》上的輝光大盛,並且在這一過程裡,像是在隔空感應與錨定著楚維陽的諸般氣息,甚至在這一過程裡,連帶著那道場洞天也被感應了在其間。

  下一刻時,忽地,楚維陽猛然間仰起頭來,道人微微眯起眼眸看去時,那極致的輝光之中,忽地,有著三道金玉顏色在凝練與顯照!

  “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