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789章 萬象青絲凋零盡(一更!)
  第789章 萬象青絲凋零盡(一更!)

  並未曾有太長時間的入定與坐忘。

  事實上,在丹開七竅,進而將楚維陽昔日所煉的第七道真形圖錄化成真形道種,深深地栽種入這一道大竅之中去後,楚維陽便緩緩地從入定與坐忘的狀態之中清醒了過來。

  那天地之間,那兩界之間,陰陽輪轉與輪回的變化仍舊微末至於纖毫一般的被楚維陽所感應與掌控著,但是這樣的道法自然的流轉與變化,卻已經很難再引動楚維陽有著怎麽樣的道法層面氣息變化。

  畢竟,修道煉法至於今日,製約著楚維陽在金丹境界再有所抵近的,已然不再是道與法的進益本身,不論是書經的著錄,還是己身道途於此境的真形道種之磋磨,早已經至臻至妙,盡善盡美。

  真正尚還在製約著楚維陽於此間有所晉級的,實則是靈韻本身。

  是楚維陽倘若想要徹徹底底在這金丹境界之中夯實基礎,所需要的豐沛靈韻,而且,因為楚維陽前所未有的將真形圖錄化成道種栽入每一道洞開的大竅之中的緣故。

  幾乎楚維陽每一層境界的躍升,都等於有著新的一道道種需得汲取靈韻,更意味著早先時的諸竅“余裕”變得更為開闊,同樣需得汲取著靈韻。

  那是每有寸進,便等同於靈韻的需求本身也得更上層樓的同樣“寸進”。

  誠然,這樣的修持,幾乎注定意味著楚維陽的靈韻之累積與沉澱,將在楚維陽走過金丹九竅的修持之後抵至無法想象的地步。

  但這也意味著,饒是楚維陽這樣的高卓才情與渾厚底蘊,漸漸地隨著修為的晉升,也有著無法支撐著如是靈韻的攫取,修為境界的進益愈發的遲緩,需得借助著有類於駐足悟境,引動《玉冊》,以及而今這般洞見天地輪轉的獨特之契機。

  而今一朝歷經而過,楚維陽再想煥發更為渾厚的靈韻,便需得找尋更為玄妙的裹挾有沛然靈韻的機緣。

  於是,當楚維陽真個在審慎的思量著這些的時候,道人已經恢復了身形,緩步從雲海之上的穹頂處折返回那已然大變了模樣的靈浮大陸。

  琅霄山,南北二嶽,陰陽輪轉,玉蛇已經將楚維陽道場的陰陽輪廓與框架梳理的甚為盡善盡美。

  而接下來,真正接引著諸道靈脈,依循著框架與輪廓完整的填補入其間,以真正的風水堪輿之道來壯大這道場的底蘊卻又不至於喧賓奪主,便須得是楚維陽這個地師一脈的宗師親自來。

  於是,隨著楚維陽的身形降落,原地裡,那玉蛇便盈盈一笑之間,倏忽間身形兜轉時化出了原形,玉蛇吐著蛇信,發著歡鳴聲音,輕輕地環繞在了道人的臂膀上。

  進而,待得道人再度搖晃起金紅幡旗來的時候,伴隨著無算的琅嬛篆紋牽引著諸道靈脈裹挾而至,霎時間,那諸氣渾一與龍鳳呈祥的氣韻,旋即在這樣的牽引過程之中複又大盛,並且緩緩地在數息間抵至了氣韻勃發的巔峰!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終於複又在楚維陽入定坐忘之後的許久時間,齊飛瓊與允函這才相繼從蛻變與升華的過程之中漸漸地回過了神來。

  她們已經借由著氣韻的勃發與牽引,穩穩牢牢的駐足在了金丹境界的領域之中,只是伴隨著蛻變與升華的結束,她們相繼立身在此間時,不過是緩慢的呼吸過程之中,便有著修為氣息的極緩慢的細微波動。

  這是尚還未曾得以鞏固根基的緣故。

  而三人相互對視的頃刻間,許是有著太多人隔空將目光看向此間的緣故,向來生性最是冷清的允函,終是沒甚麽言語,僅只是朝著楚維陽報以溫柔的目光與溫和的笑容。

  反而是齊飛瓊,在不由自主的看了那玉蛇一眼之後,這才頗感慨的笑道。

  “主人,妾身與允函師姐閉關還未經年罷,這道場洞天竟有這樣滄海桑田的變化?”

  聞言時,楚維陽遂也笑了笑,僅只是看著齊飛瓊與允函,楚維陽的思緒便不自覺的朝著三元極真界時的經歷回憶而去。

  “滄海桑田的驚變並不僅僅只是在這道場洞天之中而已,飛瓊,還有允函,正逢著這罕有的機緣,你們先各自鼎立道場好了,待得道場鼎立,根基鞏固,這真正滄海桑田的變化,自有你們隨著貧道來一同見證!”

  話音落下時,楚維陽更是緩緩地揚起手來,接連兩道靈光法印,朝著齊飛瓊與允函的眉心處刷落而去。

  兩女不閃不避,徑直接引著那兩道法印映照在己身的泥丸宮內。

  熟悉的屬於楚維陽的神韻氣息延展開來的頃刻間,那更為高卓的道法的氣息便旋即得以映照在了齊飛瓊與允函的心神之中。

  在齊飛瓊的思感與念頭之中,霎時間,是楚維陽借由著心神的力量,完全複刻與拓印出了那帛書經篇的原本,連同著珠璣篆紋與最為正統的道法神韻,那承載著萬龍奉聖的皇華宗至高經文的全貌,便這樣被齊飛瓊所洞見。

  而同樣的,亦有著繁盛的雷篆之經篇文字,相繼映照在了允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神宵宗乃是三元極真界中,後立之聖地大教,但是五行雷法卻是諸世鼎盛之雷法,西土的正道諸宗之中,便有著修持五行雷法的宗門。
    楚維陽將這一宗的完整經篇映照在了允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去,經篇本身的神韻同屬無上,至於如何在五行攢簇之中,走出天心雷法的路,便須得允函己身一點點的推敲與參悟,畢竟,有著九煉的真形在,不論甚麽時候,允函的道法根髓都不會有所偏頗。

  而這一刻,也似是因為著這樣過分高卓的道與法的觸動,教允函從那種過分的含蓄的冷清狀態之中掙脫了出來。

  “師兄,妾身亦有些期待……期待見一見那真正的滄桑變化了……”

  而饒是被道法觸動了心境,可是說及此言,已然渾似是允函的極限。

  旋即,兩人相互對視之間,便已經匆忙蹈空步虛而起,一面將己身道法的氣韻貫穿在天地之間,牽引著那一道道或是明亮或是黯淡的靈光。

  而再看去時,齊飛瓊直飛遁向靈浮大陸之北的方向,那裡更近乎於北嶽山陰之北,抵近著酆都門扉所在,抵近著那另一界的萬龍天魔奉聖道宮。

  而允函則徑直往東面而去,此五行輪轉之中,木行所在之處,而所謂雷霆者,甲木之變種也,此地雷炁最盛。

  而原地裡,楚維陽靜靜的瞧著諸修各自相繼安穩與鼎立著道場的過程,那一座座島嶼環伺與拱衛著靈浮大陸,於更為廣博的范疇之內,形成了更為相諧的風水堪輿之流轉。

  愈近於道,愈近於天地自然。

  而也正在這樣的愈漸於遼闊與廣博之中,楚維陽樂此不疲的搖晃著幡旗,接引著諸般靈脈,或是直往靈浮大陸而來,或是往汪洋大海的某一處飛遁而去。
——
  與此同時,連番的驚變,已然從一兩座山頭的地龍翻滾,及至於那連綴成一道狹長痕跡的連綿山水之間的地氣勃發。

  等到真正的天地乾坤驚變,那似是要毀滅一切的氣息將更多的寰宇乾坤囊括在其中,這樣的轟隆聲勢,也終是驚動了坐鎮在西土的正邪兩道山門之中的金丹境界大修士。

  起先時,這些金丹境界大修士接連的朝著那驚變生發之處凌空橫渡而去。

  要知道,一場正邪之間諸宗的對峙,諸宗真正能夠扛鼎與傳續宗門法脈的天驕弟子,還有在戰力與攻伐之上手段最為精妙的金丹境界長老,都以白鹿山為源頭,貫連著這狹長的戰場而相繼坐鎮於其間!

  甚至因為那古界須彌碎片洞開的緣故,更有著尋常時候幾乎作為底蘊存在的那些經年老道人,也前往白鹿山中坐鎮。

  而今一朝驚變,毀的不止是西土的天地乾坤,更是諸宗近乎泰半還多的底蘊!

  只是還不等他們真正的飛遁至那變故接連生發的連綿群山之間,及至須彌壁壘真個在道法的牽引之下開始了彼此重疊的過程,當那壁壘折疊過程之中,皺褶凝聚之中,真正的貫穿天地萬象的純粹毀滅的氣焰自白鹿山,自連綿群山朝著更為廣博之處暈散開來的過程之中。

  那些原本飛遁至於這狹長驚變范疇之內的諸修,更是以更為迅疾的速度,狼狽至極的飛渡處那深灰色的風暴甬道的籠罩之外。

  及至一切變化的邊沿處,諸修方才狼狽的停駐下身形。

  待得他們相繼回首看去的時候,那足以毀滅一切的氣息本身,在貫連了寰宇萬象的過程之中,已經切切實實的化成了一道帷幕垂落下來。

  除卻毀滅本身,他們已經再感受不到甚麽別樣的氣息變化了。

  而且,伴隨著那毀滅風暴的愈發繁盛本身,漸漸地,諸修所駐足在的邊沿處,也在這一過程之中,不斷地延展著,不斷地逼迫著諸修往更後面退卻去。

  而也正是在這不斷退卻的過程之中,人群之中,諸修相繼施展著手段,或是以秘法傳續玉簡,或是以道法神韻相繼隔空感應。

  甚至已經有人回首,隔空洞照向那宗門之中耄耋老道人所遴選的道場所在,當那同樣崩裂的山嶽以及滿目的斷壁殘垣被得以觀照的時候。

  幾乎所有人的面色,都映襯得如同那風暴本身一樣的灰敗起來。

  “完了,全都完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