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禦煞》第788章 門關一道抵尺壁(四更!)
  第788章 門關一道抵尺壁(四更!)

  昔日的七口太陰煉形玄棺,而今已經七去其六。

  那六口太陰煉形玄棺,那六口盤王宗古寶,而今已然在巫覡祭火的熔煉之下,化作了那墨玉的道宮,化成了玄黃寶兵的一部分。

  但是,那種須彌之間關聯的牽系仍舊存在。

  甚至因為那寶兵之中陰冥一界的切實洞開,那玄黃雲海的繁盛,及至那從道法至於須彌的蛻變與升華,那種昔日太陰煉形玄棺之間的牽系,反而更上層樓,更為緊密了些。

  只是終究,那種牽系本身不再是玄棺與玄棺之間的,而是變成了這一口太陰煉形玄棺與那寶兵之中太陰一界的牽系。

  甚至因為那六座墨玉道宮在真實意義上掌握著那太陰一界之中的六道風眼漩渦,掌握著那連綿山巒湖泊的六分之一輿圖,掌握著乾坤六合之力。

  借由著這種須彌與道法之間的貫連,而今在古寶在無需歷經煉化的前提之下,便已經成了那真實意義上的太陰一界的一道“門扉”。

  而此刻楚維陽所需要做的,便是將這一道門扉真正的延展在天地之間,真正變成靈浮洞天之中的一道門戶。

  在最初的時候,楚維陽最早的謀劃裡,實則並沒有以玄黃寶兵來吞噬那陰冥古界的謀劃。

  道人一路走來,希冀著能夠將一切的涉及須彌以及底蘊的那一部分,盡都全數夯實在那靈浮洞天之中。

  在起先時知曉那古界須彌碎片的時候,楚維陽便在做著這樣的思量。

  但是很快,當楚維陽真個涉足到那一界的時候,看到那入目所見的腐爛淤泥,那幾乎“一點就透”的太陰神韻。

  楚維陽便深刻的意識到,這樣的死寂一界,並不適合被熔煉入道場洞天之中去。

  這將會切切實實的在道法的陰陽輪轉之外,造成天地間純粹陰陽二炁的失衡,會汙濁現有的萬象諸法的氣韻。

  在這之後,不論是五蘊、太陰二炁的相繼點化,還是六道風眼漩渦以及六口玄棺的熔煉,及至於與寶兵熔煉為一,都是在一步步的恰到好處之中,楚維陽順水推舟的選擇。

  但這並不意味著兩件寶兵的割裂。

  事實上,反而愈是如此渾一之後盡皆被道法掌控的大界,反而與有著貫連的必要。

  就像是陰陽兩界的相互剝離之後的複又貫連。

  一界是陽世之萬象,一界是太陰諸煞之輪轉。

  而唯有如是兩界的相互貫連,才是真正的陰陽輪轉,在道法本源的層面上生生不息。

  直覺告訴楚維陽,就像是靈浮島蛻變成靈浮大陸一樣,這將會是楚維陽的道場洞天蛻變與升華的契機與關隘所在。

  哪怕並非是今日的一蹴而就,也將會因為這樣的陰陽兩界之貫連,而為真正的洞天之蛻變奠定道法根基。

  於是,這閃瞬間,伴隨著如是的思量,立身在這己身道場之中陰氣最為繁盛的北嶽山陰之處,在山腳下的幽深谷地之中,伴隨著楚維陽在一揚手間,引動著南明離火垂落,將那最後一口的太陰煉形玄棺包裹在其中。

  玄光再度顯照,但是還未曾將那玄棺包裹,引動著道法的氣韻與須彌之力從玄光之中顯照而出的時候。

  一切明光的變化,便忽地隨著楚維陽的法印打落,而接連被楚維陽略顯得粗暴的打破。

  再看去時,那繚繞的翠玉焰光之中,是琅嬛篆紋相繼顯照,是反向的須彌之力在朝著那洞開的太陰煉形玄棺之中灌湧而去。

  漸漸地,哪怕伴隨著那玄棺的外象在這一過程之中被熔煉成了玉髓膏脂,但是那須彌的神韻卻自始至終的恆久懸照著,並且隨著篆紋的繁盛,而愈發圓融,那氣息的牽系與貫連,也愈發的悠遠。

  漸漸地,在那熊熊燃燒著的無上法焰之中,好似不再是那玉髓膏脂被生生牽引著重塑出另一般的外象,以及煥然一新的形與質。
    那更像是楚維陽在純粹以無上法焰煆燒著其中的須彌道法之靈韻與菁華,進而,好似是那無形無相的道法所化成的符陣,那符陣交疊夠了成的門扉形狀,方才是這一般熔煉之中的“主材”。

  進而,在楚維陽那高卓才情與底蘊的曼妙傾灑之下,當那法焰之中的“主材”被在無形無相之中先一步打磨成了圓融無漏的至臻至妙的狀態之後,漸漸地,那墨玉的玉髓膏脂,這才像是輔料一樣,浸潤在那符籙篆紋,那貫連的道法氣息,那繁盛的靈韻之中。

  尤是,像是那玄虛而形而上的道與法,披上了現世的外衣,化成了有相的形與質。

  而也正是伴隨著這樣的變化,沒有了早先時熔煉那古界碎片時的繁複變化,楚維陽幾乎以一己之力,生生在道與法的層面,先一步將那須彌通道得以貫連,於無聲處聽聞驚雷之後,待得那墨玉門扉真個在焰火之中凝練出來的時候,便真真已經是最後的收尾之步驟了。

  而伴隨著這樣的一步完成,伴隨著那墨玉門扉的凝煉,旋即,在這北嶽山陰的谷地之中,這一道緊緊閉合著的門扉,便被楚維陽牽引著道場的自然造化之力,在鑲嵌在那平整岩壁的過程之中,遂引動著自然之力,熔煉為一體!
  在看去時,那緊閉的門扉之上,是最後楚維陽以承載神通經篇的古篆文字,在其上書就的兩個大字——

  酆都。

  此通陰冥鬼蜮太陰所在之門徑也!
  尚還未曾真個打通彼此之間的須彌壁壘,這是完整的道法與本源盡皆圓融無漏的兩方大界,以須彌道法的隔空貫連,一者門戶洞開在道場的陰陽本源之一處,一者門戶一分為六洞開在道法與天地的本源之中。

  這甚至是比須彌壁壘的關聯更為緊密的氣韻之牽系!

  而事實上,也正是在這一刻,伴隨著這一道門扉的鼎立,這陰陽兩界開始在更為高邈恢宏的大道本源的層面上,開啟了陰陽的輪轉與相諧。

  哪怕門扉仍舊緊閉,這一刻,卻已經有著陰冥之氣透過那門扉的縫隙,一點點的暈散在楚維陽這道場的太陰所在之地,進而,借由著道場南北二嶽的陰陽流轉,使得那純粹的陰冥氣,化成萬象群生的斑斕道法,暈散在天地之間。

  而同樣的,楚維陽這道場洞天之中,生吞猛嚼也似的,將昔年三元極真界,將古之法舟,將這寶仙九室之界的古老原貌的天地須彌之力,將這一切盡都生冷不忌的匯聚在了一路。

  那道法根髓之上,那靈韻與靈韻之間,實則切實存在有著細微的不諧。

  這一刻,那一切有悖於這道場洞天之道法的那些“駁雜”氣息,盡皆在這一刻,隨著天地間陰陽流轉的篩選,進而被透過門扉的縫隙,灌湧入那諸陰濁煞的陰冥一界。

  彼端一界方是真正的天地熔爐所在,一切的駁雜也好,再如何“硌牙”與“難以消化”的氣息,盡皆在彼端一界之中,熔煉成純粹的陰冥煞氣,複又歷經這般的輪轉之後,或是化成純粹的玄黃二色融入雲海之中,或是歷經輪轉,以溫馴而契合陰陽的姿態,回返入洞天之內。

  “天地、乾坤、陰陽、死生……輪轉……輪回……”

  在這樣輕聲的誦念聲之中,楚維陽所勃發的並非是單純觀照了這一切變化的感慨,這二者盡都是楚維陽所完整掌控的陰陽兩界,這一刻,楚維陽是真個在用自己的思感與念頭,用道法氣息,用神韻去感觸那極致於微末分毫的變化。

  道場洞天之中,一切的不諧,一切拚湊的痕跡,開始一點點消隱了去,哪怕在這一過程之中,仍舊持續不斷的有著須彌之力灌湧而至,有著靈脈融入天地之間,但是那種陰陽的磨礪輪轉不休,使得那不諧哪怕短暫存在,也在朝著消弭而趨近了去。

  而隨著如是駁雜的諸氣匯聚到陰冥一界之中去,那些在道場洞天之中“駁雜”的一切,卻在這一界裡,盡都是“諸陰濁煞”概念的有益之補充,諸陰、濁陰、太陰、陰冥的概念,開始因為愈發駁雜氣息的融入,而愈漸得鮮明與鮮活起來。

  而也正因此,這古老一界開始漸漸地煥發出更多的活力,那曾經在歲月光陰之中早已經深深地葬下並且徹底掩埋的底蘊,也在這樣的磨礪之中,逐漸的延展,逐漸的化作一界的潛力重新釋放!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真切的變化感觸的驅動之下,在那酆都門戶鼎立的頃刻之間,楚維陽的身形便不由自主的憑空升舉,直至了洞天的雲海之上,穹頂漩渦之所在。

  楚維陽立身在此間,當那陰陽流轉的圓融神韻,裹挾著沛然精純的,比往昔時任何時候都滿蘊自然造化之靈韻的元氣,朝著楚維陽的身形灌湧而至的時候。

  一切便像是那陰陽輪轉不休一樣,道人自然而然的,那修為氣機在丹開六竅的層階不斷的攀升而去,並且不斷的鼓動著楚維陽的修為,去觸碰藩籬,進而去躍出藩籬。

  而也正此時,隨著道人的修法,《法相天地·服氣》的神韻也透過那穹頂的漩渦,進而映照在外,映照在那螺殼寶塔之下的須彌漩渦之中。

  於是,一時間,那天地變色的晦暗與昏沉之中,那幾乎滿蘊著天災之力的狹長風暴甬道之中,一切的龍脈靈光與須彌之力的灌湧,愈漸得繁盛起來!

  轟——

  某一瞬間,伴隨著楚維陽身形極致於微不可查的輕輕震動之後,隨著那自然而然的入定坐忘,道人輕易的越過了那境界的藩籬,穩穩牢牢地駐足在了丹開七竅的境界之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