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禦煞》第418章 感三重力不從心(求追訂!)
  第418章 感三重力不從心(求追訂!)

  混同諸法,提綱挈領而以周、衡二圖貫之,是以為彼之父。

  懸照天心,一炁周天而化生萬象諸氣樞機,是以為彼之母。

  而今雷池寒潭之中,是此二相接引自然生滅而證性命生息,遂有圖錄,是為道童。

  此時間,楚維陽的氣海丹田之中,伴隨著《道童圖》自那切實的一角開始完整的延展開來,那懸照在氣海丹田之中的玄龍,霎時間裹挾著無量明光直往道圖中灌湧而去。

  而幾乎就在那一道玄龍在虛實變幻之間,切實的映照在道圖之中的時候,自周天經絡之中回湧的渾厚元氣法力,遂也在這一刻,緊隨其後,好巧不巧的像是刹不住車一樣,直直撞入了這卷道圖之中。

  霎時間,兜轉的雷霆之中,是法力的明光迸濺,進而當那卷道圖真個完整的展開在了氣海丹田之中的時候,偌大道圖上,九成九的地方,被那磅礴的玄雷龍相所充斥,那龍相似是在這一刻承載著諸般,承載著遠超乎於龍相本身的意蘊。

  那其中有著太陰雷池開辟寰宇的意象,甚至有著皇華宗五龍開界的朦朧意蘊,那一道道細密龍鱗的交織,好似是將這方道圖之中的寰宇化成了雷霆的天地,那交錯之間,每一道細微的明光,似都是一道微末而又完整的龍相。

  仔細看去時,似是有龍相,追逐天地諸氣之機,不知不覺間,群龍匯聚而演六十四數;有龍相化演諸陰濁煞,七十二而渾一,複又一化七十二……

  繁複至極的變化便在龍相的交疊與諸紋路共鳴之中顯照於道圖上,可這變化本身愈是繁複,便愈是顯得這道圖之中所映照的寰宇完整而圓融。

  但龍相的顯照,似乎只是變化的開始。

  很快,當越來越多的元氣法力以洪流的方式衝刷入道圖之中,衝刷著那玄雷龍相,繼而一點又一點的迸濺出灼灼靈光,當那靈光飛濺開來,化作塵埃,當那塵埃匯聚,化作一朵又一朵的浩渺層雲,當這層雲漸漸交錯著充斥在道圖之中的時候。

  那玄龍的身形於層疊靈雲之間若隱若現,繼而,當最後極盡燦爛的明光凝聚時,在那道圖九成九的龍相身軀之前的那細微余裕之中,在龍相交錯,恰恰於中央天元處展露出來的空處,那靈光凝聚著,並且在黯滅下去的同時,凝聚成一玄袍童子的身形。

  緊接著,是那玄袍童子揚起手來,霎時間,楚維陽的通體骨相在這一刻與之相隔空映照,繼而,繁浩至極的太陰雷篆映照入道圖之中,相互如同龍鱗交疊之間,最後在童子的面前,化作了一柄同樣袖珍的環首刀。

  童子一手捏宗師印,一手握住刀柄,教環首刀橫在膝上。

  這一刻,太陰雷霆法力所具備的毀滅與新生的意蘊,濁煞元氣法力所具備的銷蝕與滋養的意蘊,在這一刻盡皆演化成性命生息的一部分,繼而,在兩種法力盡皆渾厚的連綿不絕的共鳴之中,那種生息的演化愈演愈烈起來,終於在某一刻,似是抵至了某種極限。

  好像是在楚維陽的氣海丹田之中,有著天地自然生滅的力量生息並且流轉。

  這並非是錯覺,而是在切實發生著的事情。

  在這一刻,內外周天的界限仿佛隨之而混淆。

  但是,真正的變化,卻是在始料未及的層面隨之而誕生——

  幾乎就在那天地生滅之力自道圖上顯照,並且將氣韻映照在氣海丹田之中的閃瞬間。

  唰——!
  伴隨著真正的破空與嗡鳴聲,在雷霆法力與元氣法力之後,竟然是虛懸在氣海丹田上空的那道渾圓的劍輪,在這一刻兀自兜轉著,直直朝著道圖墜落而去。

  霎時間,是二十四正劍意組成的磅礴劍氣天河,在道圖之中不斷的吞納著那生滅的力量,開始在不斷的凝練著。

  與此同時,泥丸宮內,《屍解煉形圖》上,承載著二十四正劍印的劍氣天宮齊皆震動,無量辰光隔空洞照而去。

  登時間,那不斷凝練的劍輪,倏忽間內煉成了一枚渾圓的寶珠,仔細看去時,那寶珠上伴隨著生滅的靈光流轉,甚至有著二十四正劍印不斷的交替流轉著。

  寶珠複又虛懸在龍首之前。

  乍看去時,便是濁煞童子持刃而乘太陰龍相,逐劍氣四時之變幻,而演自然生滅與性命生息。

  終至於此刻,一切變化方才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楚維陽虛懸在氣海丹田上空的那小半的思感與念頭,在這一刻也終是松了一口氣。

  道童一圖,不同於道周與道衡二圖的極盡於形而上的晦澀與抽象。

  諸般道與法的印證,在這卷道圖上甚至變得更為切實與具體起來,變成了真實不虛的外象,甚至著重於外象的變化。

  這看起來是因為命府寒泉與丹田氣海,恰好以這樣緊密的牽系,各自養煉出了一種無上而又渾厚的法力。

  但真正歸咎內裡,則是因為若要深種性命之根髓,則要於此間統合諸般,而統合諸般的第一步,不在於道法如何,而在於諸般法力的熔煉一爐。

  如此,方才有混煉諸法的可能,而唯有奠定了這一點契機,才得以有以混煉諸氣之法力,滋養性命根髓的可能。

  因而,在這一步,是太陰雷霆法力、濁煞元氣法力、劍氣天河法力,三者於氣海丹田之中的熔煉一爐。

  繼而,當那純粹的混朦法力自道圖之中再度顯照的時候,當這法力一面徜徉於四肢百骸之中,以免反向灌湧入命府寒泉,繼而顯照脊柱龍相,滋養骨相血髓的時候。

  前所未有的輕靈感覺由內而外的自楚維陽的身形之中生發開來!
  這是那些楚維陽未曾關乎的細微沉屙盡去的表現,但蓋因為鍛體之道已經被楚維陽修持的太過於盡善盡美了些,這道圖凝練之後的最後一步滋養,反而顯得尋常了些,聲勢還不如道圖凝練時的震動。

  甚至,這種變化的感觸,還未曾有二十四正劍印吞納融合了自然生滅之力的變化帶給楚維陽的感觸更明顯一些。

  冥冥之中,楚維陽似是有所感覺,自己好似是在劍道之上叩開了一道兼具虛實,並不真切的門扉,但這種感觸本身倏忽間便潰滅了去,繼而那一切感觸又好似是錯覺一般,伴隨著潰滅本身而消隱無蹤。

  但是“道童”之意,本就是於此間生息變化之中,緊緊地庇護著肉身道軀之菁華。

  到底,這樣的意蘊在楚維陽身形之中的徜徉,還是教楚維陽的鍛體之道被觸動。

  於是,幾乎是下意識並且不受控制的,楚維陽開始於地宮那蒸騰的水汽霧靄之中,顯照出了沐浴著雷霆與焰火的磅礴之象。

  那是霧靄煙霞之中都顯得渾如龐然大物一般的輪廓。

  白玉雲床、天心靈台、雷池寒潭。

  在乎於現世,在乎於此,在乎於彼。

  又或者,是彼此於同時間,處處皆在!

  三重感觸自身形與神形之中接連的生發與映照。

  霎時間,自此之後的良久時間之中,那婉轉的鳥鳴聲戛然而止,消隱無蹤後,是很長時間連綿不竭的有如幼獸的嗚咽聲音。

  只是很快,連著嗚咽的聲音都似是教人難以聽得真切了。

  道場的滂沱大雨之中,此刻是渾厚至極的元氣朝著楚維陽立身所在之地瘋狂的灌湧而來。

  真真瘋狂的灌湧。

  霎時間,偌大的地宮內,竟是疾風驟雨一般的凌厲呼嘯聲音!
——
  乾元劍宗,截雲一脈。

  諸峰,道殿之中,此時間,唯清河道人趺坐在高台上,屏氣凝神,渾似是在靜養煉法一般。

  可就在此刻,當楚維陽以二十四正劍印熔煉成寶珠,或者說是虛浮的劍丸,進而將自然生滅之力吞納與熔煉的閃瞬間。

  清河道人的袖袍之中,忽地,是一道劍光倏忽間顯照出來,再看去時,竟又是那《四象劍圖》懸照,隔空之間有所感應。

  而清河道人仰起頭來的閃瞬間,似是有所詫異,但很快,便像是較為平靜的接受了諸般一樣,想也不想,直接便隔空眺望向了外海,眺望向了鎮海道城的方向。

  他像是因之而震驚,但許又因著種種經歷而麻木,不曾全然震驚。

  但好似是下意識的一般,清河道人一揚手,將《四象劍圖》自半懸空中一摘,緊接著,當清河道人已經走到了道殿門口處的時候,他整個人的身形忽地猛然間頓住。

  再回首看顧去時。

  道殿的高台上,四座蓮花法台一字擺放開來,一脈四金丹,昔日裡是何等的鼎盛聲勢,如今駐足在門扉處再回望去時,高台上隻蓮花法台而已,空蕩蕩,不見分毫人影。

  “唉,力不從心,力不從心呐……”

  這般感慨著,清河道人似是很艱難的想要揚起手,卻終究,終究不曾推開那道殿緊閉的門扉。
——
  寶瓶江畔。

  劍宗承乾一脈一行六位嫡傳道子,正蹈空步虛之間,直往外海的方向凌空飛渡而去。

  遠遠地,寶瓶江的粼粼水光已經映照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等渡過了這條江,眾人也算是抵至了鎮海道城的地界。

  可也正此時,斜地裡,忽地有一道烏光驟起,就在諸修反應不及之時,破空聲中,水汽蒸騰,一道切實的帷幕垂落,便似是要將諸修的身形相割裂開來。

  “誰?好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