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禦煞》第650章 一粒金丹吞入腹(三更!)
  第650章 一粒金丹吞入腹(三更!)

  那是遠超往昔時楚維陽任何經歷的幽寒。

  渾似是一場散漫而且悠長的昏沉睡夢之中,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在半是昏沉半是清醒的狀態裡,感觸到了太陰煞氣所帶來的沛然衝刷。

  從精氣神再到道與法,楚維陽朦朧模糊的感應裡,一切的一切,盡都渾似是被這股幽寒所籠罩,所冰封。

  或許是因為已經運轉開來太陰煉形妙法,感受到了太陰煞氣從道與法根源的層面對於自己神形衝刷的緣故。

  楚維陽總覺得那種思感與念頭之中的昏沉並非是源自於自身,而是伴隨著太陰煞氣的衝刷,自然而然的暈散在自己思感與念頭之中的某種極陰氣韻的殘存。

  但不論到底是甚麽樣的因由,在起初的時候,這樣的昏沉感覺,長久的教楚維陽的神念無法維持空靈與澄澈,他開始時常在思索與體悟的過程裡陷入到幻夢之中去。

  進而配合著那徜徉在自己精氣神、及至於一切形神之中的太陰煞氣所暈散的寒氣感觸下,那種被歲月光陰所貫穿的感覺再度湧現在了幻夢之中。

  那凡所神念洞照之中的無垠幽霧,還有幽霧的衝刷所帶來的寒意,盡皆讓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回憶起昔年鎮魔窟中,楚維陽借由著相類的濁煞淤積的衝刷,在痛苦的感觸與體悟之中,迷蒙間洞見了森然鬼蜮的經歷。

  起初時很是膽怯,在生與死的帷幕前膽寒而失去一切掌控能力,乃至於七情暴走,不知心神之所在。

  但是及至後來,當長久的連番經歷教楚維陽幾乎時時刻刻都盤桓在那森然鬼蜮的門扉之前的時候,少年時的楚維陽開始變得麻木起來,甚至很多時候,他開始嘗試著在原本煉氣期的修為一點點凋敝了去的過程之中,朝著那森然鬼蜮的極深處窺視而去。

  可惜,所謂森然鬼蜮本身便非是甚麽實相,而是某種玄虛的感觸,楚維陽對於那森然鬼蜮極深處的概念,最後便像是他時常回望的鎮魔窟的洞窟極深處一樣。

  是深邃而無法暈散開來的黝黑。

  直至此刻,當楚維陽的身形徜徉在這無垠的幽霧之中的時候,往昔與今時的記憶開始在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的籠罩下重疊。

  那森然鬼蜮從本身的玄虛開始一點點具備著實相,而昔年楚維陽曾經心神記憶力的深邃而無法暈散開來的黝黑,也和著徜徉在身周與形神之內的幽霧相互重疊。

  玄棺即是鬼蜮。

  太陰即是森然。

  而這樣的感觸,陡然間之間,好似是將楚維陽昔年時,那長久時間恆定的麻木之下所隱藏的驚懼,在這一閃瞬間陡然貫穿歲月光陰,進而在楚維陽的心神之中爆裂開來!
  無關乎境界,甚至無關於而今的心性。

  幾乎是下意識的,楚維陽的精氣神三元在這一刻,伴隨著心神之中炸裂開來的昔年之“驚懼”,陡然之間打了一個寒兢。

  而也正是隨著這一閃瞬間的驚顫。

  霎時,楚維陽整個人渾似是從昏沉的睡夢之中清醒過來。

  一切的有關乎於記憶的幻夢盡皆煙消雲散去,楚維陽思感與念頭之中盤桓的昏沉感覺亦隨著幽霧的衝刷而遠去。

  他的神念長久的留駐在了空靈與清醒之中。

  進而在道人的神念感觸裡,唯有那長久回旋徜徉著太陰煞氣的玄棺世界,唯有那森然的鬼蜮。

  而似乎也正是因為這楚維陽的陡然間清醒。

  那種無法遏製的寒意,在這一刻像是將楚維陽心神之中的“驚懼”取而代之,並且隨之在肉身道軀,在形神之間陡然爆裂開來!
  道軀的內外以這樣的方式相互通感。

  楚維陽更是在那前所未有的炸裂開來的幽寒之中近乎失神!

  無上妙法的施展之中,即便是那種寒氣本身,都代表著某種直指金丹本質的力量。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楚維陽終是在頃刻間,生生承受了那太陰煞氣本身衝刷而過的“洗煉”力量。

  從皮囊,到筋肉,再到骨相,最後及至血髓。

  還有蘊藏在一切身形之中的神形。

  在這一刻刹那,道人的一切有相,盡皆在幽寒的冰封與煞氣的衝刷過程之中,被層層的揭開。

  太陰之中,一切盡皆不存。

  這裡分明並非是玄虛兼且形而上的領域之中,但是在這頃刻間,楚維陽卻陡然間被消減去了形神。

  一切有相徹底潰滅的那閃瞬間。

  或許是極致幽寒的冰封過程本身甚至將楚維陽的痛感一同冰封在了其中。

  總而言之,那幾乎酷刑的一閃瞬間的形神崩滅之後,楚維陽的一切有相便自然而然的在靈光塵埃的彌散與再度聚合的過程之中,凝聚成了有類於真形圖錄的符籙篆紋框架。

  那不是楚維陽九煉過程之中的任何一道圖錄。

  但那些符籙篆紋的交織與共鳴,則是每一道真形圖錄的要旨與關隘的熔煉一爐,是楚維陽一切形神的根基在這一領域的自然顯照,是那昔日著錄的書經典籍《琅霄山主說九法三相真形妙經元典》的總綱呈現!

  而楚維陽這畢生所養煉的法力本身,遂也顯照成了斑斕的光暈,被這道渾圓無漏的符籙篆紋的框架輪廓所囊括在其中,饒是長久的太陰煞氣的衝刷,那斑斕光暈本身即便微茫如燭焰,卻始終未曾有分毫的潰散。

  但是那直指著金丹本質的太陰煞氣的衝刷仍舊未曾停歇,在潰滅的楚維陽外相的閃瞬間,持續不斷的搖晃著楚維陽所顯照而出的符籙篆紋。

  也正是此刻。

  遠遠地,無垠的幽霧之中,忽地一道明黃色的靈光撕裂開來諸般,看去時,卻是道童子的法相洞照在了楚維陽的符籙篆紋之近前。

  若說本質,歷經過三煉而渾一的道童子法相,切實的具備著同樣金丹境界的本質。

  幾乎僅隻頃刻間,那法相本身在懸空之中潰散而去。

  接連三道真形道途的符籙篆紋以渾一的狀態融入了楚維陽的形神所在。

  進而,再看去時,那愈漸得繁浩的符籙篆紋的纏裹之中,明黃色的靈光混同著那原本的斑斕光暈本身,一同在那太陰煞氣的衝刷過程之中磋磨與醞釀著,並且在一點點的依循著道與法的交織與共鳴,渾似是血肉填補框架一樣,充斥在那些符籙篆紋的纖毫細節之中,滋養著一切。

  而且,這一刻,仔細看去時,伴隨著《琅霄山主說九法三相真形妙經元典》的總綱顯照,伴隨著第一道真正的法相回歸形神之中。

  此刻楚維陽所運轉的,已經遠遠非只是《太陰煉形》妙法本身!
  同樣的《法相天地》的妙法,伴隨著法相的融入而圓融兼且精妙的在真形圖錄的層面施展開來。

  只是這一回,沒有甚麽沛然的元氣從四面八方灌湧而至。

  這無垠的玄棺世界之中,太陰煞氣便是唯一存世的“元氣”!
  而他同一時間運轉開來的,還有著《天人五衰》術法的內煉之法。

  於是,那些繁浩至極的符籙篆紋在交織與共鳴,在其上靈光的接連流淌之中,開始在幽霧衝刷的過程之中,主動的將太陰煞氣牽引而至。

  吞納,煉化。

  既然同是直指金丹本質的力量,那麽沒道理楚維陽法相加身的狀態下,無法撼動這太陰煞氣本身!

  而倘若一道法身還顯得孱弱了些。

  那麽……

  頃刻之間,接連兩道遁光破空而至。

  道衡子的法相與道周子的法相相繼在顯照的閃瞬間潰散開來,進而與楚維陽所顯照而出的符籙篆紋徹徹底底的熔煉為一。

  在太陰煞氣洪流衝刷的巨壓之下,在楚維陽主動“挑起”的愈演愈烈的更強勁的巨壓之下,楚維陽的九煉丹胎之功果,便第一次這樣完整而渾一的顯照於世!
  一切預演之中的良性的蛻變與升華開始在那朦朧身形的輪廓之中顯照開來。

  三具法相,九煉道圖。

  幾乎無垠的明黃靈光在那原本斑斕法力的光暈牽引下,在《法相天地》與《天人五衰》高道妙法從不同領域的熔煉之下,徹徹底底,完完整整的走向了渾一。

  這過程恢宏,但卻終未曾見得有分毫的波折。

  因為一切最為辛勤的努力,早在楚維陽著錄書經結束,落筆於《玉冊》之上注名的時候,便已經徹底做盡!
  而今,不過是那攫取道果的最後養煉一步而已!

  於是,在某一閃瞬間倏忽逝去的頃刻,那無垠的明黃色靈光之中,在煉化了這樣多的金丹道果之力後,第一縷,那真正的鎏金神華倏忽間從中湧現開來。

  這一湧現,便渾如金丹本性的恆昌不易一樣,自顯照伊始,便長久的縈繞在那裡,以其本質為中樞,統禦著諸明黃氣,而將道人的形神所顯照的諸真形圖錄盡皆囊括在其中。

  漸漸地,長久的太陰煞氣的衝刷之中,反而愈漸得顯現出了楚維陽的人形輪廓來。

  明黃與鎏金的靈光在交織之中泛起波瀾。

  這一刻,連最後可能失敗的隱患都在那鎏金神華的洞照下煙消雲散了去。

  幾乎隻頃刻間,《太陰煉形》、《法相天地》、《天人五衰》,三部高道妙法齊皆施展至了絕巔。

  洶湧的太陰煞氣湍流之中,一切不再僅只是衝刷而已。

  那是漩渦,是風暴,是四面八方的灌湧而至!

  明光愈盛。

  而徜徉在這明光裡,一切的進程,遂也依照著楚維陽早先時的演繹進行下去。

  在諸般的高道妙法相繼施展之後,一切複又回歸到了《太陰煉形》本身上去,進而,在《琅霄山主說九法三相真形妙經元典》的道綱統禦之下,混同在《太陰煉形》本質修法之中的,則是《玄龍臥眠睡夢功》的道法義理。

  從初入丹胎境界,及至此間躍出丹胎絕巔的藩籬。

  這九煉渾似是一個回環,從最後回歸最初。

  於是,幽霧與明光交織的天地間,這一次不再有幻夢,但徜徉著一切,楚維陽的形神,一切的一切,安然的睡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