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143章 開宗立派
  第143章 開宗立派

  美麗的曲江畔,成了喧鬧的工地。

  將作監、少府監、軍器監幾個衙門的監作、典事、府、史等一眾官吏,驅使著皇家奴隸、官府奴隸,還有征召的匠戶、壯丁忙碌著。

  很煞風景。

  一百名神機營右營的千騎,則也在修臨時營房。

  懷玉帶著武胖子到處轉悠,那位祖上養豬的黃瓜侯則明顯不願意奉承,都懶得跟隨,一人自顧自的站在工地上,卻又不知道從哪著手,這裡站站那裡看看,甚至還嫌工地塵土大,髒了他的袍子。

  “阿兄,去跟韋長史說一聲,讓他趕緊去把咱們神機營右營弟兄們的口糧領來,柴鹽油米醬醋,還有馬料,一樣不能少,趕緊去領來。另外這鍋碗瓢盆也不能少,這馬上就是中午了,總不能讓大家一直餓著肚子吧?”

  給無所事事的韋思仁交待了件差事,將他遠遠打發。

  “這事二郎隨便叫個隊頭去便行,你這樣吩咐他,只怕引他不高興。”胖子提醒。

  “無妨,他既然是我屬下,我以後總不能將他供起來?”

  韋思仁叫上了自己的隨從,又喊了一夥千騎,果真進城去領糧了,這家夥辦事效率還不錯,很快就把糧拉回來了。

  韋思仁將一張單子遞給懷玉,居然有幾分居功之意。

  懷玉翻看了下,他去太倉署領了一月的糧,每個千騎的口糧是每月一石粟,一天三升多點,但給的並不全是粟,而是大麥、小麥、蕎麥、粟、米、黍、糜、麻、大豆(黃豆)小豆(赤豆)宛荳(豌豆)等各種糧食折算。

  鹽每人一月一升五。

  戰馬一月馬鹽倒是有九升,日支粟一鬥、支茭草二圍。戰馬一天消耗的乾飼料起碼得三十斤左右,運動量越大,添加的豆、粟精飼料越多,最多時要添一半精飼料。

  太倉署那邊並沒有半點為難。

  一切按規定給的,沒有克扣,一次一個月的量,要是明末的官吏看了,得直呼他們棒槌,過手不得先扣個一半?
  除了右營的一百千騎,軍官們的也額外給了。

  不過也隻給了糧和鹽。

  “菜呢,油、醬、醋這些沒有嗎?”

  韋思仁直接道:“他們說屯營有拔給我們公廨田和公廨本錢,讓我們自己解決。”

  “周將軍答應給我們五頃公廨田,但現在還沒影,就連十五萬公廨食利本錢,也還沒到位呢,千騎的這一百弟兄,總不能吃乾飯吧?”

  韋思仁有些得意的道,“我還帶了些醋布回來。”

  “啥?”

  “醋布,可做湯佐餐。”

  懷玉在隴右軍中的時候見過醋布,一塊粗布放在濃醋裡反覆浸泡,再經過晾曬處理後,便能隨身攜帶,出征打仗的時候,士兵往往拿醋布包醬塊,這種大豆釀造曬乾後的醬塊,是不錯的調味品,易儲好攜不容易壞。

  沒條件的時候,吃點乾糧,添點醬塊,既有鹽份還添滋味。

  醋布既可包醬塊,還可以在煮的粥、湯裡煎一塊,便有了醋味,醋布甚至也還用鹽醃過,也能替代鹽使用。

  不過要說味道,那真是一言難盡,純粹就是個沒辦法的應急物品。

  這現在人在長安,還能用這玩意?

  不過當韋思仁叫人從車上取來醋布時,他才發現,這醋布不是他想象中的醋布,明顯就是海帶。

  或者應當叫昆布。

  這是個好東西,藥食兩用,甚至對長安城的許多京城百姓來說,可能這都是他們唯一吃過的海鮮。

  曬的乾巴,纏卷成團,灰褐色,表面還有一層白霜。

  不過據說昆布跟海帶頂多算堂兄弟,卻不是一種東西,在古代中國沿海還沒有後世那種海帶。

  不過這玩意吃起來其實也差不多,更厚一些。

  尤其是這種簡單采收晾製的昆布,上面滿是鹽霜,可以代替醋布。

  隨帶方便,吃的時候也不用洗,要的就是那鹽鹹味,剪幾塊扔鍋裡一煮,大海的味道!
  這玩意長安也不多見,屬於沿海進貢的一種土特產,韋思仁跟太倉要醬菜,對方不肯給,最後他看到了昆布,就硬要來一車。

  要是有豬腳,昆布燉豬腳倒是挺香。

  看著這些乾巴的海帶,懷玉頭痛。

  他一抬頭,剛好看到面前那大片曲江池水面,沿岸邊水裡還有大片的荷葉。

  有荷葉,那不就有蓮藕。

  既然有這麽大一片水,肯定還有魚啊。

  “許二杆子。”

  “二郎,”

  “你馬上進城,去買幾副魚網來,咱們一會下網撈魚,今晚喝魚湯。”

  又叫來其它千騎,讓他們把領來的糧食馬草都搬運入帳儲存好,然後下水裡去挖蓮藕。

  都八月了,這蓮藕也已經正鮮嫩。

  看著韋思仁在那又杵著,懷玉覺得很礙眼,這家夥那鼻孔朝天骨子裡的傲氣,確實讓人很不爽。

  要是跟盧懷讓他們一樣,他還是願意交個朋友的,可這家夥明明就是另一個柴哲威。

  這種人,懷玉也懶得巴結。

  “韋長史辛苦了,這樣,勞煩你再跑趟北門屯營,找右屯衛將軍再去把答應給我們屯營的十五萬公廨錢取來,再找周將軍討要一些鍋碗瓢盆什麽的,咱們千騎營新立,總不能啥也不給都讓我們自己去買吧?

  咱難道要拿手捧飯吃?”

  “醬醋柴炭也要些來。”

  韋思仁不想去。

  站在那不肯邁步。

  “韋長史,伱是千騎營長史,本就總判曹務啊。”

  “要不我去跟周將軍說一聲,就說咱千騎營廟小容不下韋公子?也是,堂堂黃瓜縣侯,殿中省可是近侍內臣差事,跑我們這裡,跟這些粗人混,確實有辱斯文。”

  這話一出,韋思仁臉色不太好看,他畢竟年輕,雖瞧不起武懷玉,但頭一天到任,就讓上司這樣打小報告,也是極不好的。

  “我去。”韋思仁忍了,“還有何吩咐,一並說了,免的我來回跑。”

  “暫時這就些,去吧。”

  看著這家夥氣衝衝的離開,武胖子道,“二郎你這頭一天就把他得罪了,這以後如何相處啊。”

  “怕個鳥,我才是上官。”

  忙完千騎營這點事,他又去了煙波島上,許敬宗一直在那忙碌著,比起韋思仁這長史,人家許監丞可是表現的賣力多了。

  真正能屈能伸,堂堂秦王府學士,現在淪落到在工地上跟一群奴仆民壯打交道,可人家絲毫沒有半點情緒。

  “二郎,你要的那些材料、工具,我都已經都準備好了。”

  “嗯,辛苦許學士了。”

  懷玉叫來那十位皇家奴隸匠人,帶他們來到煙波島北面不遠的一處更小的島上。

  懷玉帶著十人乘船上島,這個很小的島,將暫時充做他的火器教學點。

  一個佔地頂多兩千平的小島。

  島上有一座三層樓閣。

  登上小島,懷玉先上了閣樓三層,站在這裡能將周邊曲江的風景都收入眼中,挺好的一處觀光點。

  十個工匠老頭,一直遠遠跟隨著,他們心中很激動。

  雖然是皇家奴隸,也一把年紀了,但如果真能掌握現在外面傳說中的這掌心雷秘法,那以後可以傳給子孫,就算世代為奴,但有本事,也能比其它奴隸過的好。

  “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吧,”

  十老頭輪番上前自我介紹,都是皇家奴隸,且都是掌握著手藝的匠人,有打鐵的有造甲的有製弓的,甚至有煉丹、製藥的,李世民也不知道從哪弄這麽些人來。

  其實製火藥挺簡單,難的是應用,尤其是大規模的應用,真正製約這玩意的還是產量,和提高黑火藥的純度質量。

  十人自我介紹完後,很認真的要給懷玉行拜師禮。

  他們恭敬的跪拜,喊懷玉師父。

  武懷玉也算是開宗立派了,他之前對李世民也稱火藥是他師門煉丹秘法所得。

  看著這些頭髮花白,最年輕的估計也快五十,年紀大的得六十多了。

  “都快起來吧,既然你們拜我為師,學習這火藥煉製之法,我也跟你們講明白,我師父樓觀道逍遙子,開創龍門派,我是龍門派第二代弟子,也是現任掌門,你們拜我為師,以後也就是樓觀龍門派三代弟子了,以後就專心學習這火藥煉製之法,

  其實這火藥啊,一點就透,捅破那層紙就沒什麽稀奇的了。

  凡火藥,以硝石、硫磺為主,木碳為輔。

  硝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於無隙可容之中。”

  對這十個徒弟懷玉也沒打算隱瞞什麽,這東西說實話最好本來別現世,既然現世了,就得完全交出來,否則就算李世民這樣偉大的帝王,估計也會睡不安穩。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十老頭都非常認真的記在心裡。

  太子曾召見過他們,要求他們把火藥之法學會,但又要求他們不許把火藥秘方泄露半字,既不許文字記錄,也不許告訴任何人。

  “其實火藥的穩定和威力,都與其提煉的純度有關。尤其是其中的硝石,製硝也稱為熬硝······”

  “炭,用杉木炭效果最好,普通草木灰則要差的多······”

  懷玉沒保留的教授,教完基本的,便直接開始實驗課。

  有現成準備好的硝石、硫磺、炭等,懷玉檢查了硝石,發現這硝屬於毛硝,需要提純。

  “先把這毛硝中的雜質人工挑出,然後放入鐵鍋中,一斤毛硝,咱們加半斤水,一次可以煮五十斤毛硝,加熱煮沸,過兩刻後再加少量冷水,再沸騰時停止。”

  一個用心教,十個用心學。

  “你們看,現在二次沸騰後,這時大部份雜質是不是都浮在表面,我們再把這些雜質撈起來,

  這個時候注意了,我們要在表面加上少量的魚鰾膠水,這樣可使溶液表面粘度增加,以便更容易的取出雜質,如此反覆操作數次,雜質全部清雜,然後靜置。

  待溶液澄清後,將它盛入陶瓷缸中,使其自然降溫結晶便可。”

  老頭們學的無比認真。

  火藥提煉的辦法很多,懷玉知道的也是比較簡單的。

  結晶的毛硝,其中含有結晶水,還需要再脫水。

  “咱們把結晶硝再放入大鐵鍋中加熱,使其水份蒸發,呈熔融狀態的結晶硝,水份很快就會蒸發掉,得即刻用鐵杓將毛硝盛在鐵板或石板上,讓其再次自然冷卻,便能得到無水精硝。”

  冷卻後的精硝成為塊狀,這時再用銅錘敲成碎塊,最後再用碾子壓成細粉,用篩過濾,使粒度一致。

  粉碎後的火硝,還需要再乾燥降低水份,但不能直接用火加熱,得用火牆式乾燥室,隔牆在室外燒火加熱,把硝鋪在乾燥盤上,送入乾燥室內,在特定的溫度下乾燥三四個時辰,經過乾燥後,還要再用特定的篩子進行篩選,然後就能拿去配製了。

  “如果我們以後以後製火器多,需要的硝量大,那麽就得尋找天然硝洞,以提高毛硝的供給,否則無硝難成火藥······”

  第一天,武懷玉基本上就把能教的都教了。

  接下來的配藥,懷玉也已經說明了關鍵,他們自己慢慢摸索配製就行了。

  老頭們感覺腦袋似乎都要爆炸,沒想到這師傅一點不藏著掖著,一次教完。

  那是既興奮,又有些懷疑。

  “秘法都教給你們了,接下來你們可以兩三人一組,或者是各個去提煉配製,只要能夠熟練掌握方法,那就可以研發應用於武器之上了,
  火藥是根本,但提純更重要,配製比例雖然也很重要,但純度會影響配比和效果。”

  懷玉劃著小船離開小島,那十老頭留島上,他們要在那裡消化剛學來的知識,也要在那裡進行試驗,摸索配方。

  任何人不得登上小島,更不許與他們接觸。

  每天他們的食物,由幾名神機營士兵劃船送到岸上,然後直接回來,等神機營兵走了,他們才能去取。

  送去的飯食,收回的飯盒等,還要回專人檢查。

  懷玉劃著小船回到岸邊,發現二杆子許繼祖已經騎馬從長安城買回來漁網,這會正跟一些千騎在水裡網魚,還有不少千騎士兵脫了衣服在水中淤泥裡挖蓮藕。

  “二郎,已經網到不少魚蝦,還挖了許多蓮藕,今晚有魚蝦有蓮菜,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