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574章 聖旨
  第574章 聖旨
  夏日炎炎。

  承天之德的熱河堡其實是個很好的避暑盛地,但武懷玉知道自己要回長安了。

  楊慕雲在灤河河谷買了許多地,今年粗耕過後隨便撒下了些種子,她在武烈河畔也修了處莊園別墅,布置的很精致。

  “長安一直沒有動靜,其實就是最好的結果,你不用過多擔心,”

  楊氏一邊為懷玉按摩一邊安慰他。

  都說女大三抱金磚,懷玉相當抱了兩塊金磚,她的按摩手法倒是越來越好了,“你還是跟我回幽州,肚子慢慢大起來,這邊終究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楊氏笑笑,“現在灤河這邊最是安全了,北山奚胡都讓你們屠光了,別說原來灤河南岸的這些,就是北岸好些山奚,也被你們犁了好幾遍,現在別說灤河以南,就是北岸也是百裡之內都無奚胡,紛紛北遷,”

  安東都護府沿著灤河,從最上遊的壩上閃電河、金蓮川一帶開始駐軍,然後一路往東南,這條線上,大大小小的軍鎮守捉堡柵鎮戍烽堡都在開工,
  豐寧、灤平、承德、平泉、寬城,這些堡壘將構築成一道堅固的北疆新邊防,雖非長城,卻勝似長城。

  現在連奚王牙帳,也就是饒樂都督府駐地,安東都護府都派兵駐扎,還在那開始築堡,堡名大寧堡,就在可度者的牙帳旁邊。

  大寧堡駐大寧軍一千,外加城傍奚胡兩千。

  這些人直屬安東都護府,饒樂都督府司馬張文德,緊急情況下可調動,但再緊急,李可度者都沒權調動他們。

  在奚契邊境赤峰,都護府還在築大定堡,駐大定軍。

  “我覺得還是幽州那邊條件好點,我去長安後也更放心你。”

  “你不帶我去長安麽?”楊氏笑道。

  “這兩三千裡路,太顛簸了,”

  “你是怕長安的樊娘子吧?”

  “玄符不是還特意從長安給你送來了一些補品嗎,還有大郎穿過的幾件小衣服呢。”

  “大娘子有心了,我是挺想去長安給她請安問好的,”她問,“你應當還會回來吧?”

  “肯定會回來的。”

  “那我就不去長安了,”

  “天色不早了,早點歇息吧,”

  “我服侍二郎。”

  “你都幾個月了,還是忍忍吧。”

  “輕點就好。”

  “還是算了。”

  “那你去蕭凝珠那裡休息,或是我叫劍一來?”

  “明早要趕路,休息吧。”

  次日一早,武懷玉帶著楊氏蕭氏和李氏一起回幽州,程咬金蘇烈等來相送,灤河畔的承德城和武烈河畔的熱河堡,都已經城牆高高矗立成形。

  告別眾人,沿著灤河先往上遊走,河谷兩岸,如今已經開辟出大片大片的農田,雖然今年大都是粗耕廣種,沒能精耕細作,但盛夏時節,地裡也是鬱鬱蔥蔥勃勃生機。

  砍伐樹木清理雜草,燒荒撿石,牛馬翻耕,
  墾荒屯田仍在繼續,

  那些在管事莊頭們帶領下乾活的,有許多正是北山奚胡奴,在被殲滅了十萬後,仍剩下了幾萬,但也都淪為奴隸,發賣給這些墾荒屯田的豪強世家,或是直接發配到安東都護府下各軍,做為軍屯奴。

  武懷玉騎著馬,楊氏她們乘著奚車,衛隊精騎護從,沿途所過,邊軍、百姓、商人,都紛紛向這位大都督、都護行禮送行。

  奚奴們甚至看到武懷玉的旗號後,紛紛跪伏在地,頭都不敢抬。

  百多天,殺了十來萬,

  北山奚胡是被徹底殺服了,殺怕了,武懷玉的名字,已經能讓小兒止啼。

  承德回幽州,已經建立了兩條驛路,一是檀州經北口,一是平州出盧龍塞。武懷玉走的是北口驛路,

  出承德北行,經打造部落驛館,然後進入灤平縣境,翻墨鬥嶺至臥佛驛館,經偏槍嶺到新館,翻越摘星嶺便到了北口館,

  再往南就是北口守捉。

  這條驛路還算是比較便捷,沿途數站驛館,而且驛路上也有兵站、堡寨,在各個驛館旁,也都是一個個新建的屯莊,
  雖然現在看著人還不多,到處都很簡陋,但這條驛路很忙碌。

  北口驛路到承德後,還可以往南行,與盧龍塞驛路相通,也可以繼續向東北而行,直抵饒樂都督府的大寧城、松漠都督府的大定城,

  承德至北口一百八十裡,其實也並不算遠,但山嶺重重,道路難行,要翻越不少山嶺,溝通各個河谷。

  六站驛館,武懷玉便走了六天,反正走走停停,一天一驛,一驛剛好三十裡。

  北口守捉到幽州城,二百四十裡,還有八站。
    進入檀州,武懷玉特地去了威武軍和鎮遠軍的駐地,兩軍主力覆沒、主將戰死、軍旗丟失,被武懷玉直接撤掉了藩號,威武軍降為了威武鎮,鎮遠軍成了鎮遠鎮,
  大石溝一戰,兩軍主力三千陣亡,甚至還有許多子弟也跟著覆沒了,這對檀州的兩軍家屬們來說,真跟天塌了一樣,哪怕過去了三個多月,這裡也還有一股沉重悲痛的氣氛。

  相比起野狐嶺戰死的那三千多將士,大石溝覆沒的五千將士,是有些不同的。

  因為獨孤彥雲違抗軍令擅自出擊導致全軍覆沒,這使的這場大敗,就又籠罩了一層有罪的紗衣。

  花了幾天時間,巡視了降級為鎮的兩軍,又慰問了下戰死者的家屬們。

  帶著幾分沉重心情回到幽州,幾天后果然長安的使者到了。

  來宣旨的是秘書郎長孫衝,長孫無忌的嫡長子,李世民嫡長女長樂公主的未婚夫,
  這位皇后外甥、未來女婿,雖然很年輕,但仕途順暢,年年晉升,一年還要升幾級,前年還是八品,去年便是七品,今年已經是從六品上,按這勢頭明年那就是五品了。

  等到過三四年完婚尚公主,估計到時起碼也得是位列四品少卿。

  “小侄拜見叔父。”

  長孫衝比武懷玉也就年輕幾歲,但見面還是很客氣,武懷玉兒子跟他妹子訂婚,他喊武懷玉叔父倒也合適。

  “趙國公近來可好?”

  “家父自用了叔父的方子,如今在家調養,身體越來越好。”

  寒喧過後,長孫衝向武懷玉宣旨,宣的是皇帝的口諭,並不是經中書門下發出的明旨。

  皇帝口諭也只是宣他進京面聖,沒有多說其它。

  “獨孤公之事,其實誰也沒想到,聖人如今將其長子獨孤謀已經養在宮中,”長孫衝道。

  安康公主跟高陽公主都是今年出生的,李世民特意把安康公主賜婚給表弟獨孤彥雲的兒子獨孤謀,然後派他來幽州做安東副都護、檀州刺史。

  誰料到他剛到幽州沒一個月,就戰死了,還是不聽將令擅自出擊,甚至連下十三道軍令召他回,他都不回而中伏戰死,還拉了五千將士陪葬,這個事情,傳到長安的時候,李世民都不敢相信。

  所以一直壓著,等到越來越多的報告到長安,各方面都佐證了確實是獨孤彥雲的錯,導致此敗亡。

  皇帝是既驚又難過。

  這是自己表弟,雖然他家不是真正的獨孤家的人,可打小一起玩耍,多年來一直跟隨自己身邊,玄武門之時更是忠勇九將之一。

  剛把女兒許給他兒子,給他安排到幽州,寄以厚望,這就樣死了。

  李世民甚至都覺得沒臉處置。

  一直擱置著。

  長安知曉了大石溝戰敗詳情後,許多人彈劾武懷玉,但更多的是彈劾喪師辱國的獨孤彥雲。

  在潮水般的彈劾中,李世民下旨將獨孤謀收養宮中,也算是做了某種表態。

  對獨孤彥雲的正式處置還沒出來,諡號、封贈等也還沒安排,
  “此次北征山奚,斬首十萬,俘虜數萬,繳獲牛羊牲畜二十余萬,拓地三百裡,功在社稷,聖人召叔父回京,定是封賞。”

  武懷玉笑笑。

  獨孤家,那是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關隴軍事貴族門閥,甚至他家以前在北魏也是世代將門,雖說做了獨孤信家臣,改信獨孤,但並不影響他們家族如今在大唐朝中的地位。

  獨孤彥雲的死確實怪不得別人,但他突然空降幽州,然後突然就戰死,要說皇帝沒點懷疑是不可能的,估計這麽久沒有動靜,皇帝肯定是派出了諸如六扇門、百騎司這些秘密特務機構在暗中調查。

  武懷玉是不怕查的。

  他也不怕獨孤家族歸罪於他,這事他才是被獨孤彥雲牽連受害的。

  只能說獨孤彥雲運氣不好,誰能想到會在北山奚雜胡手裡翻車呢。

  若沒有獨孤彥雲這一敗,整個征討北山奚胡的戰事其實是非常完美的,戰果豐盛,向北拓地三百裡啊。

  而且乾掉十幾萬北山奚胡後,曾經燕北強蕃奚族,也是元氣大傷的,經此戰,奚人沒個二三十年,都恢復不了元氣,對大唐沒了威脅。

  可惜,遺憾的是獨孤彥雲死了,還覆沒了五千將士。

  這就好比武懷玉準備了無數珍稀食材,精心烹飪了一桌好菜,結果獨孤彥雲酒喝多了,直接吐了一地,還濺壞了幾個菜,
  雖然其它菜都還好,可大家都無法忽視那一地嘔吐物。

  “幽州都督府和安東都護府的事務,移交給誰?”懷玉問。

  皇帝沒有說要武懷玉把幽州這邊的事務交接,只是讓他回長安一趟,盡快,不過朝廷已經委派了右驍衛將軍、武水縣公上柱國、實封四百戶的李孟嘗前來接任安東副都護兼檀州刺史。

  李孟嘗,趙郡李氏出身,不過隋朝時已家勢破落,淪為饑民,後來入太行為盜,還成為王君廓的部下,歸附朝廷後便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效力,也是玄武門九將之一。

  這是個很年輕,但也很猛的悍將。

  玄武門九將之一的獨孤彥雲戰死山北,李孟嘗前來接任,武懷玉若有所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