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陛下真棒》第783章 王甫不愧是本王的心腹謀士
  第783章 王甫不愧是本王的心腹謀士
  但問題是現如今遼國糜爛,軍隊招了一批又一批,被俘了一批又一批。

  遼國北院契丹諸部越來越不願意聽這位騷操作百出的大遼天子的話。

  面對著這樣的情況,耶律延禧甚是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不過很快,他便想到了那位業已經戰死沙場的南院宰相張琳之前的上奏所獻之良策。

  張琳上奏的遺表有言:“前日之敗,失於輕舉。若用漢兵二十萬分道進討,無不克者……”

  是啊,遼國北院諸部都不聽話,但是南邊的大遼治下的漢人,卻一直都很老實。

  不像那些契丹諸部一般,動不動就鬧妖蛾子,逼急了甚至造個反給你看看。

  有鑒於此,蕭奉先向大遼天子獻策,如今北院既然已經有些不安寧,倒不如按那張琳之策,按戶產出軍。

  畢竟之前北院諸部,皆是有雜畜十頭以上者皆從軍。

  那麽,燕雲十六州的漢民不養什麽牲畜,完全可以按照財產的多寡來計算,例如一戶的財富在兩百貫以上者皆從軍。

  這等良策,甚得耶律延禧之歡心,畢竟北部契丹諸部不少已經開始陽奉陰違,再抽丁也拉不出多少兵馬。

  倒是南邊北雲十六州,莫要看地盤不過是大遼的十分之一,卻足足有四五百萬人口,佔到了整個大遼人口的一半。

  從燕雲十六州搞出一二十萬漢軍,肯定沒有什麽問題。

  所以耶律延禧甚是欣慰地接受了這份良策,下達詔令,命南京留守燕王耶律淳即刻起,從燕雲十六州之地募軍,按戶產出軍。

  耶律淳真心不想這麽乾,可是皇命難違,再加上他身邊的兩位南院重臣:宰相李處溫,副宰相馬植,都算得上是那蕭奉先的鷹犬。

  於是乎,按戶產出兵制度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轟轟烈烈地在整個燕雲十六州推行開來。

  一時之間,鬧得整個燕雲十六州怨聲載道,無數百姓跳腳罵街,卻也無可奈何。

  僅僅兩個月之後,耶律淳就率領著南京禁軍三萬,與招募到的十五萬漢軍向北進發,直奔遼東。

  只不過,十萬八漢軍,剛抵達遼東沒多久,就已經有超過三萬人馬逃散而去。

  這令耶律延禧十分生氣,而且這樣的軍隊如此士氣,如何能戰勝女直反賊?
  還是覺得心裡邊沒底的耶律延禧經過了反覆思考,又與一乾遼國大聰明商議之後。

  終於又想到了一個妙招:招募遼東饑民,取報怨於女真之意,謂之“怨軍”。

  耶律淳只能硬起頭皮繼續搞,前前後後又招募到了三萬余眾。

  南京禁軍、燕雲民兵和怨軍組成這支遼國大軍,朝著那黃龍府進逼而去。

  而現如今,金國的第二位皇帝完顏斡帶當然很清楚,這是自親哥完顏阿骨打翹辮子之後的一場國戰。

  勝之,自己這位大金國皇帝的位置也就能夠變得更加的牢固。

  若是一旦戰敗,不但自己的位置會受到威脅,甚至還會令那遼國看到勝利的希望,瘋狂反撲。

  所以,完顏斡帶毫不猶豫地決定興舉國之兵出擊,又聽從了國相完顏撒改的獻策,遣人以金銀武器等,賄賂遼國東北部諸蕃,共同出兵,以擊遼國。

  #####
  裹著滿身的風雪,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心,蕭奉先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

  大帳內,幾個鐵爐子燒著泥碳,令整個大帳內溫暖如春。

  可是蕭奉先的內心卻一片寒涼,就連那端上來的美味佳肴也如同嚼臘一般。

  “大哥你就別擔心了,這一回,陛下興兵數十萬,定可一戰而定女直反賊。”

  蕭奉先掃了一眼那志滿意得溜達進來的小老弟蕭嗣先,自然也看到了那蕭嗣先身邊的心腹謀士王甫。

  這位一頭黃毛,中過宋國的進士,當過西夏國主心腹,而今又成為自己身邊不可或缺謀士的王甫。

  這一年多來,可是為了蕭奉先籌謀劃策,乾出了不少的成績。

  這也讓蕭奉先、蕭嗣先弟兄越發地信任於他。

  蕭奉先沒搭理愚蠢的親弟弟,而是朝著那王甫頷首一笑,溫方言道。

  “王先生來得正好,本王正好有一些疑難之事,要與先生相商。”

  “不敢,不知大王有何吩咐?”

  王甫笑眯眯地朝著蕭奉先一禮,討好地笑道。

  作為大宋小權臣高璋指派進入皇城司的優秀乾探,現如今,很喜歡刺激性挑戰的王甫也已經達到了乾一行愛一行的程度。

  畢竟落入了皇城司之手後,原本還以為自己有機會在西夏成為權臣,稱王稱霸,遠離大宋對自己的魔爪。

  結果踏馬的自己不但被死死地控制住,被迫提供了不少的假情報,還不得不老老實實地將那西夏的動向傳遞往皇城司。
    原本還以為,自己說不定有一天,能夠成為西夏權臣,到了那個時候,自然哪怕是不能擺脫大宋的控制,好歹也能夠談談條件。

  結果沒多久,跟大宋糾纏百余年屹立不倒的西夏就沒了,就連國主都變成了大宋的階下之囚。

  而自己,甚至連恢復身份的機會都沒有得到,就被扔去跟那遼國戰俘蕭嗣先同囚共枕。

  從那一刻起,王甫再沒有其他的想法與野心,隻想著怎麽老老實實地完成任務,渴望有朝一日,憑借著自己為國為民立下的這些功勳,能夠回到大宋頤養天年。

  當原本就很有才乾的王甫開始認認真真地當奸細,自然也就是事半功倍。

  現如今,他業已經成為了蕭嗣先、蕭奉先弟兄二人最信任的心腹兼謀士。

  而自己多次為蕭奉先出謀劃策,屢屢化解那些朝臣對蕭奉先的攻訐,讓蕭奉先能夠穩固住他權臣的地位,可謂功莫大焉。

  例如之前獻策以增燕雲之稅賦以充軍資,以及那按戶產出兵等騷操作,皆是王甫所策之“良策”。

  如此一來,讓蕭奉先在陛下的跟前,多了一個睿智知兵的形象。

  這也是為何蕭奉先會不搭理自己愚蠢的弟弟而對他和顏悅色的原因。

  “如今陛下招募大軍,可是現如今武備軍械不足,光是冬衣的缺口就足足有七八萬套。

  更不消說甲具兵器,陛下命我籌措,一時半會又能去哪裡弄那麽多來裝備將士。”

  “大王何必心憂,國中雖然難以籌措,但是南邊的大宋,卻不會缺,以大王與那位宋國高相公的交情……”

  蕭奉先不由得眼前一亮,撫著濃須想了想。

  “這倒是件良策,我大遼不缺馬匹,以馬換那些軍械裝備,再加上我那位賢弟的本事,定然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只是現如今,國中不寧,想要將那些馬匹安然運抵宋國,又從宋國得到這些軍械輜重,一來一去,所耗之時間必定不短。”

  “倘若耽誤了陛下征討女直反賊之大計,陛下必定會責怪本王……”

  “大王不必擔憂,大王想必不知,那宋國海運十分繁榮,便是可載成百上千人的五千料巨艦都有十數艘。”

  “而且這些舟船,便是從蘇州進抵遼東所耗時間也不過十余日,遠比陸路迅捷。”

  “只要大王知會那高相公,將交易之地點設在沿海有良港之州縣,如此一來,不但不需擔憂軍馬長途運輸之困局……”

  “好好好,王先生當真不愧是本王的謀主,此事,就有勞王先生襄助我二弟。”

  說到了這,蕭奉先這才轉過了頭來,看向蕭嗣先,對這位做事不怎麽牢靠的二弟一番耳提面命之後,這才靠在榻上眯起了兩眼仔細盤算起來。

  如今遼國的情況越發地糜爛,各地的起義,叛亂此起彼伏。

  至於陛下,呵呵……哪怕是禦駕親征,被那金國一個大逼兜抽在臉上之後,疼了一段時間。

  卻不懂得什麽叫知恥而後勇,他隻憤憤地喊打喊殺,卻把事務都扔給了蕭奉先去處理。

  對於大遼國越來越糜爛,戰事對大遼不利等種種惡劣的情況。

  陛下只會在遊獵的間隙大發雷霆,對滿朝文武一通痛罵,然後繼續遊獵。

  蕭奉先當真恨不得揪住陛下的衣襟,兩個大逼兜抽過去,讓這位昏君清醒一點,這可是你的大遼,不是老子的。

  蕭奉先忍不住幽幽一聲長歎,如今自己的外甥耶律雅裡長得那麽的乖巧可愛,對自己這位親舅舅十分的敬重。

  可是陛下卻一直未能下定決心,封其為太子,這讓蕭奉先甚是蛋疼。

  因為在耶律雅裡之上,他還有一位兄長晉王耶律敖盧斡。

  只要未定太子之位,耶律敖盧斡不死,乖外甥就很難成為大遼天子。

  偏偏蕭奉先還不好開口勸陛下趕緊立儲,畢竟要避嫌。

  可惜啊,陛下身體甚是強健,怕是活上一二十年毫無問題。

  可是現如今大遼糜爛如此,再繼續讓陛下如此折騰下去,本該屬於自己外甥的大遼江山,怕就要被折騰沒了。

  或許,自己也該做些什麽,也好早日讓陛下確定儲君,唯有如此,自己也方好執宰天下。

  而不會像現如今這些勞心勞力,嘔心泣血地伺候這麽個昏庸無道的君王。

  也許……自己是應該做些什麽,先將那晉王耶律敖盧斡除掉,當然還有他的得力臂助他的舅父,還有他的母妃文妃……

  “來人,速速去請王先生,就說本王有要事相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