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長安小坊正》第312章 見笑
  第312章 見笑
  司農寺京苑總監的麥子,在分配了官奴、蕃戶口糧,留足了種子之後,足額入太倉署。

  一番計算之後,得到的產量,遠遠高於粟,幾近翻倍。

  “成功了!”

  沃壟全無形象,在京苑總監公房裡翻了個筋鬥,笑容多有放肆,亭長、掌固指著他大樂。

  他可以盡情的放肆,大半年的辛苦,總算得到了滿意的回報。

  “本官已奏明吏部司,旨授已至。”范錚笑呵呵地拍著沃壟肩頭。

  門下省傳製已經入衙,簡單地宣讀旨授文牒。

  京苑東面監明坦除京苑總監副監,京苑總監丞沃壟除京苑東面監,京苑總監主簿湯儀典除京苑總監丞。

  “除”字,在這裡指的是除舊職履新。

  明坦的品秩未變,卻已跳出京苑東面監這個泥沼位置,實權大了不少,自然心滿意足;
  沃壟縱身一個大跳,從七品下變為從六品下,跳了四級,哪怕明知道京苑東面監是個坑也跳得樂呵呵的,就是袍色依舊綠油油;
  湯儀典由從九品上躍居從七品下,跳了足足七級,青袍換綠袍,在那兒謝天謝地謝總監,只差沒焚香三炷了。

  感謝龍閔,他激流勇退,騰出的位置,立刻讓京苑總監流動起來。

  其他三面監雖然也眼饞副監的位置,卻知道功勞不足,誰能跟明坦似的賣力?
  羨慕歸羨慕,嫉妒大可不必。

  沃壟的右遷,連鳳矗都無話可說,誰能跟這兩個瘋子一樣,全身心地撲上去?
  拜托,這是朝廷的土地,不是你沃壟家中的永業田,那麽賣命幹嘛?
  湯儀典騰出的主簿位置,是一個新入衙的蔭官接手了。

  蔭官名叫郭景,相貌堂堂,而立之年,未語先笑,據說是郭嗣本從(堂)侄,一張口就是濃濃的陳醋味。

  “我就在茶湯裡放了一眼眼(nian)鹽。”

  這還是郭景努力控制著,少說太原方言的結果。

  一眼眼,就是一點點。

  什麽地方人烹什麽味的茶湯,郭景的茶湯,總有一股淡淡的酸味。

  這沒法強求,就像湯儀典放木薑子油,范錚也只能品啊!

  強求之下,弄出四不像的茶湯,更受罪。

  太原郭氏,也是頗具盛名的世家。

  郭嗣本在司農寺,還不好安排從侄,換了衙門之後,李緯自會幫他處理。

  相應的,李緯的族人需要進入民部,只要差得不太多,郭嗣本自然也會照應一二。

  朋黨、羽翼,可不就是這麽來的麽?
  雖然范錚知道,朋黨是不對的,可他也沒能力反對。

  何況,敦化坊學生入朝廷各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朋黨?

  不是太過分、不把庶人上升的渠道堵死,這就行了。

  總而言之,皆大歡喜。

  至於范錚,實現了想法吧,這一點功勞,是不足以升遷的。

  五品以上,升遷就沒那麽容易了,何況范錚才坐上京苑總監位置多久?
——
  不同於太極殿的吵吵嚷嚷,兩儀殿內甚至靜得有些詭異。

  司農卿李緯面帶笑容,矜持地倚著憑幾撫須,一言不發。

  哎呀,見笑、賤笑,司農寺怎麽一不小心就上了天呢?

  什麽粟更養身、麥太粗糙,在產量面前,所有人都像被下了啞藥似的,沒法開口。

  民部尚書郭嗣本揚眉:“嘿,想不到這個京苑總監,還真有點想法。”

  哼哼,不是本官堅持將他要進司農寺,能出這成就?

  這功勳,也有本官一份!
  尚書左丞韋悰撫須而笑,憑你們怎生爭功,韋曲與敦化坊已經達成了合作意願,早晚要從范錚身上蹭一點油水。

  禦史大夫李乾祐哼了一聲:“便宜司農寺了!”

  要不是天子的意願,李乾祐才不想放跑范錚呢,這年輕人折騰得多風生水起啊!

  真依著李乾祐,給范錚一個治書侍禦史,不,禦史中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奈何李世民不願讓范錚久居禦史台。

  這倒不是無事生非,在一個衙門呆久了,難免根深蒂固,形成一個以其為首的派系,這是帝王不能忍受的——哪怕派系是積極向上的。

  工部才是最受衝擊的衙門,誰讓它下轄屯田司呢?

  左衛大將軍、工部尚書、太子右衛率、武陽縣公李大亮思量了許久:“屯田司不敢貿然全面推廣改粟為麥,只能在各屯試行小部分,免得水土不服。”

  李世民敲著憑幾、喝著茶湯,神色透著幾分輕松:“武陽縣公乃老成持重之言。”

  涇陽人李大亮,就是第一個舉薦李義府的貴人,散家資接濟族人,自身清廉如水,當值宿衛兩宮時,即便是困了也只是著甲坐著打盹。

  李世民曾經說過:“李大亮宿衛,朕夜夜安寢。”

  李大亮唯一以私情說話,是因為將作丞張弼。

  早年李大亮隨龐玉為王世充部下,為李密所敗,李大亮與眾被俘,李密部殺俘逾百,李大亮為李密部將張弼青睞,得免死。

  李大亮每每念及張弼之恩,總不能釋懷,偏偏張弼在將作監從不出聲。

  (張弼:當時我怕極了,萬一恩大成仇呢?)

  都在皇城,早晚還是有碰面的時候,李大亮見到張弼,執手而泣,恨不能早日相遇,又以家產送張弼,張弼堅決不從。

  (小吐槽:你家產多散給族人了,還有多少?)

  張亮當然不是惺惺作態,直接稟告皇帝,請將自己的爵位轉讓給張弼:“若無張弼,臣無今日之榮。”

  李世民感李大亮情誼,拔擢張弼為中郎將,後外放為代州都督。

  世人因此盛讚李大亮不忘舊恩、張弼居功不言。

  李大亮的戰功赫赫,人品也極堅挺,是為數不多的純臣。

  改粟為麥,屯田司還是不敢貿然全更的,畢竟有些地方它就隻適宜種粟也說不定,一步步穩妥推進,才是正理。

  李世民瞥了楊師道一眼:“考功司要將京苑總監的功績記錄,不可寒了人心。”

  楊師道叉手:“臣領命。”

  哎,在吏部的位置上,也是越來越不順心了,兩個侍郎拔擢的人都有人才,唯獨本官簡拔的寒門都平平無奇。

  吏部尚書的位置,真的不適合楊師道。

  不是誰都能在每一個位置上如魚得水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