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內法佐平
帶方郡王、百濟王扶余義慈,遣內法佐平(外交禮儀大臣)劦(xié)碟武為正使、將軍遲受信為副使,再貢鐵甲雕斧。
范錚與要朝朱、穆古,在鴻臚寺接待了劦碟武、遲受信。
賀鉤雄那沒滋沒味的茶湯,顯然讓劦碟武覺得受了怠慢,話雖未變,感受卻瞬間惡劣起來。
“奉我義慈王之命,百濟向大唐獻上鐵甲雕斧三十副。”
劦碟武的話倒沒啥問題,就是口氣有點硬,不像是下邦朝貢。
要朝朱眼皮都沒抬:“百濟若對朝貢有想法,也可以不貢。”
當誰沒見過兵甲似的,大名鼎鼎的大唐十三甲了解一下?
雖然那個阜絹甲、白布甲就是個禮儀產品,純純的樣子貨,但明光甲、光要甲、細鱗甲、山文甲、鳥鎚甲、鎖子甲、步兵甲可是貨真價實的鐵甲,布背甲是前半部分鐵甲,皮甲是犀兕皮所製(存疑,至少是牛皮所製),木甲理解起來就略困難了。
馬甲是皮還是鐵,看具體情況。
遲受信打圓場:“上官莫介懷,他是小妾被扒灰了,心情惡劣。”
劦碟武瞪向遲受信,卻被遲受信反瞪回去。
不管你是什麽想法,你現在代表百濟!
范錚吃了一口茶湯,吐出一段茶梗。
啊呸,嘴賤,說要節約非必要公廨開支,結果主簿真弄了五十文一斤的茶葉。
喝還是能喝的,就是梗子的比例略多、茶葉略老。
好比掐個豇豆尖,把整株豇豆連根拌進去煮吃了。
果然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范錚怎不記得當初喝五十文一斤的茶時,有這奇怪的感覺呢。
“小妾什麽的就別來糊弄人了,劦氏是百濟八大姓氏之一,連百濟王都得看他們臉色,猖獗一些也無可厚非。”
“不知道百濟是與高句麗搭上了,還是跟倭國勾搭了,能膨脹成這樣。”
范錚將碗置於茶拓子,無限唏噓。
劦碟武的倨傲盡去,眸中隱隱現出震驚。
這種事,連副使遲受信都不知道,大唐是憑什麽判斷出來的?
要朝朱眼睛一亮:“堂尊,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百濟既與高句麗搭上了,也與倭國搭上了呢?”
范錚嘉許地頷首:“要少卿果然能力出眾,能夠迅速想到其中的關鍵。”
范錚留白的部分,要朝朱很快補了上來。
要朝朱明白的道理,穆古未必就不知道,但他明智地將發言機會留給少卿了。
能在官場上打滾多年的,除了純粹靠余蔭的,就沒一個簡單人物。
遲受信驚疑地看向劦碟武,滿目不可思議。
百濟若真有這操作,倒也並不意外,可為何身為副使、將軍的自己,竟然都沒資格知曉?
朝鮮半島三國,恩恩怨怨糾纏不清,比三角戀的狗血橋段還狗血,正常的話就是:我與另外兩家不共戴天!
但是,勾搭其中一家對付另外一家,那可是家常便飯了。
反正,大不了過後立刻翻臉。
百濟、新羅與倭國也有聯系,但百濟與倭國的關系顯然更密切些。
可百濟同時勾搭上二國,就屬實罕見了。
劦碟武的姿態,帶著一絲愚蠢的倔強,與一絲被揭穿的茫然與羞恥,讓人看上去就覺得,他這個內法佐平純粹是靠家世取得的。
本以為隱藏得很好的住處,被范錚與要朝朱三下五去二地揭了個乾淨。
關鍵,原本想讓大唐收回賜予新羅的“永徽”年號使用權,現在也徹底泡湯了。
大唐與倭國的關系,從來不像某些有心人宣傳的那麽好,高表仁老兄的硬脾氣了解一下。
新羅阿餐裴瘀愚再度入唐,在賓仆的引導下,緩步踏入公房,看向劦碟武的神色不免帶點憐憫。
嘖嘖,新羅討用年號都一年了,伱百濟才反應過來,怎仲秋才來拜年呢?
那麽多年,裴瘀愚依舊不能在官銜更進一步,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因他只是六頭品!
出身,在新羅更禁錮中下層的發展空間。
王族,聖骨;
王族旁支、大阿餐以上大臣,真骨;
中下層官員,六頭品至四頭品;
吏到民,三頭品至一頭品。
各階層之間的隔閡,比天塹還令人絕望。
但是!
偏偏是這種畸形制度下的新羅,還能力壓高句麗、百濟,真德女王還打了百濟一個大耳刮子,把獼猴城等地奪了回去,讓人上哪兒說理去?
“外臣裴瘀愚,奉樂浪郡王、新羅王之命,朝拜大唐皇帝陛下,願尊陛下為‘天可汗’,並送上親手編織珍珠汗衫。”
新羅人的嘴皮子就是厲害,惠而不費的尊個“天可汗”,能讓年輕的皇帝歡喜萬分。
在一些來歷不明的資料裡,說到唐高宗也得過“天可汗”尊稱,但兩唐書沒有這記錄。
故而,新羅這一手可謂投其所好了。
偏偏就那麽一句話,遠遠蓋過百濟鐵甲雕斧的效果,看得劦碟武眼睛都紅了。
真金白銀竟不敵一句奉承啊!
別看新羅天天嚶嚶嚶,下手可狠著呢,漢江平原這一塊膏腴之地,真德女王一拳就打下來了。
新羅掐著蘭花指、扭著小蠻腰,拳打高句麗、腳踢百濟,戰鬥力屬實強悍。
哼哼,看看新羅每次向大唐求救的記錄,哪一次不是求救了一兩年,大唐才騰出手抽一下高句麗?
真要如新羅所稱的那麽慘,新羅王室、官員早就楚囚相對了。
劦碟武能想到,有了新羅的諂媚,百濟這啞巴虧吃定了。
可是,憑什麽?
貞觀天子文韜武略,戰績居世之巔,他為天可汗,百濟縱然嘟囔兩句,依舊心服口服。
永徽小兒,方登大寶,無一功績加身,也配稱天可汗?
遲受信一聲歎,扯著劦碟武,告罪一聲,出鴻臚寺,入住四方館。
“內法佐平,你不該挑釁大唐。”遲受信盤膝,席地而坐。
劦碟武面上浮躁盡去,現出精明之色:“我還沒蠢到無可救藥。事實上,此行的目的,是探一探大唐是否會出兵相援新羅。”
“無論百濟如何伏低做小,大唐隻認慣於花言巧語的新羅,不必自取其辱。”
“百濟有諺語:為家族賣力拚死的子孫,抵不過家主枕邊的輕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