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人賞一個大嘴巴子
范錚在尚乘局折騰完,打算複命交差,新的聖命又來了。
啊!
崩潰!
居然在大唐找到了福報的感覺!
查太子仆寺?
范錚估計,憑自己與東宮的關系,進去得脫層皮。
一身阜(布)絹甲的張阿難站到范錚身後,一言不發,卻讓范錚迅速穩了下來。
張阿難除了一個內謁者監的差使,還是汶江縣侯、左監門將軍。
唐玄宗時期的高力士牛,張阿難比他更牛。
阜絹甲的出場極少,是因為這種甲是布料所製,純粹的樣子貨,就是在朝堂穿,充個儀仗。
要不然,以太極宮的熱度,武將們穿其他甲容易中暑。
從張阿難嘴裡,范錚撬出了一些重要消息。
太子仆寺,你可以參照朝廷太仆寺的微縮規模來對比。
太仆寺除了管馬,還管皇帝的馬車,五輅車,且五種輅車都有副車,這是效仿秦始皇故事了。
太子仆寺管太子的車輿、騎乘、儀仗及其政令,並負責喪葬之物及車輿的保存。
太子的車輿有三種:金輅車、軺車、四望車。
四馬並驅的金輅車外飾金色,黃繒車蓋,車上描繪有巨大鳥獸圖案,車轅是伏著的小鹿圖案,車上憑扶的軾上是龍車與金鳳的圖案,一般是祭祀、元日及冬日大朝會、納妃才乘用。
一車驅動的四望車,絲網、各部件末端飾為金色,紫油色的幔和裡色,吊唁大臣喪葬專用。
軺車與四望車相比,獨獨少了一個絲網,是太子日常乘坐的馬車,車廂沒有遮擋,速度也輕快。
(車製的翻譯不知道有沒有錯。)
太子仆寺還有一個下轄單位,廄牧署。
太子仆寺管車,他們管馬,以及車駕的使用,使用完畢要歸還太仆寺。
張阿難輕描淡寫地說出讓范錚肝疼的話:“對了,隴右牧群,有好些歸廄牧署管。”
范錚站在皇城安上門街,連走動的力氣都沒有了。
別說福報,就是零零七都沒那麽玩人的。
開玩笑,跑了鄜州跑壁州,結果還要我跑隴右,你們是逮著一隻羊可勁的薅毛呐!
張阿難笑了:“隴右那邊,朝廷會另外遣人去。”
這還差不多!
萬幸,太子仆寺等機構,一樣在皇城裡頭,不用看到那個妖豔的衛君子。
三種馬車整齊地擺於庭院中,范錚仔細檢查輿、輪、轅、馬、槽、傘蓋。
范老石就開著范氏木器作坊,范錚雖然手藝不行,眼光還是過得去的,至少哪個部件是什麽作用的,他一目了然。
拿棍細木棍輕輕敲打各處,范錚終於站直了身子。
“將軍,金輅車與四望車沒有問題,唯獨軺車,這是多久沒換伏兔了?都有裂隙了,到時候車速一快,伏兔突然崩了……”
范錚棍子一指輿下兩塊狀如伏身兔子的物件。
這東西,連接車輿底板與車軸,保持軺車的穩定,用後世的話形容就是“減震”。
坐過車子的人都知道減震壞了是個什麽滋味。
軺車最大的優勢是四面不擋視線,可優勢也可以在特定條件下變身劣勢。
張阿難一揮手,幾名左監門衛翊衛上前,放過太子仆,捉住了寺丞。
因為,從四品上太子仆是掌總的,也是務虛的,太子仆寺的日常事務是寺丞管理,但凡車輿、儀仗有缺失,需要及時移交有司修繕。
問題就來了,范錚都能發現的問題,你個寺丞為什麽沒有發現?
到底是何居心?
……
延康坊,魏王府。
李泰氣息亂了,心也亂了,手中的《括地志》第一卷都拿反了,兀自不曾察覺。
這就是好阿耶啊!
兩兄弟,一人賞一個大嘴巴子,且安靜!
真要讓我與兄長爭儲,伱不應該是坐看嗎?
正四品上門下省黃門侍郎韋挺安慰道:“大王勿憂,區區從七品上寺丞,沒了就沒了,於大局無礙,優勢在我。杜荷的直長之位,不也沒了嗎?那可是杜如晦之子。”
李泰放下《括地志》,深呼吸,平緩了一下心情:“本王沒事。圖窮匕見,可惜沒能製造一點動靜。讓他奪我鄜州都督!”
雙方打了個有來有回,總的來說,李泰兌子更佔優勢,誰讓他擁躉眾多呢?
只可惜,明確支持李泰的高官有限,除了杜楚客是正三品工部尚書,其余人多為中下官員,十六衛更不願介入奪嫡這種糊糊事。
記室參軍蔣亞卿忽然開口:“大王注意到,事情是監察禦史范錚查獲的嗎?”
范錚不能算李泰一系的官員,卻也淵源頗深,為什麽會出手對付李泰的棋子呢?
李泰微微搖頭:“這事,是阿耶的主意,范錚只是他撥動的棋子,只看看他身後的張阿難就知道了。”
從五品上秘書省著作郎蕭德言讚道:“大王心胸寬廣,果然是……之選。”
這些人,之所以明目張膽地出現在魏王府,是因為奉了聖命,協助李泰編撰《括地志》。
東宮的曲室裡,收到消息的李承乾大發雷霆。
杜荷那個妄人,別說是免了直長,就是拉去絞了,李承乾也不會心疼半點。
李承乾怒的是,太子仆寺丞,竟然是青雀的人,軺車的伏兔竟然有如此大的隱患!
無法想像,當軺車疾馳時,伏兔崩壞,自己會不會摔出軺車!
一股怒氣充斥了太子全身,他忍不住抓起身邊楚楚可憐的人兒,鞭笞之。
宮城之北,玄武門外,有一著軟腳襆頭、圓領袍的漢子,自稱是魏王府典簽,聲稱要上奏請求為魏王加官進封。
不合規格的“奏書”,小半天才抵達李世民手中,在紫微殿中靜坐品茗的皇帝,眉眼冷峻地打開。
什麽請封,這上面,書寫了魏王各種罪狀,多達二十余條,然而多為紅口白牙地誣陷。
魏王在長安,欲奪蝦蟆陵為王莊,還有比這更荒唐可笑的事嗎?
李泰被賜芙蓉園,地盤已經極大,看得上區區蝦蟆陵?
身為雍州刺史的李泰,至少在雍州范圍是極注重名聲的,乾不出與民爭利的事來。
“滿口胡柴!令千牛衛將人拿了,下獄嚴查!”
然而,千牛衛的回稟是,人已不知所蹤,口音也非關中人氏。
報一下成績,在書友的支持下,均訂已經過了五百。
因為今天上午實際上還處於上架24小時內,承諾的強製加更放到明天。
叉手,多謝各位的支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