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不枉不濫
(第二百零二章因為被屏蔽,自動訂閱的書友需用手動訂閱才看得了,汗。)
正五品上中書舍人柳奭(shì)出班:“殿下用意甚佳,只是細節還需磋磨,不如權且擱置?”
這一個圓場,打得到位,李承乾的顏面也兼顧到了。
柳奭出身河東柳氏。
親叔父是光祿少卿柳亨,與李世民有交情;
族兄弟是禦史台察院首席監察禦史柳范。
柳奭的阿耶柳則,隋朝的左衛騎曹,隨行出使高句麗而卒,柳奭親到高句麗,哭喪迎槨,極為悲痛,高句麗人都羨慕(死者)有這樣的孝子。
柳奭還是瓦崗出身,想不到吧?
他能在唐朝混得風生水起,起點是曾經為李密的府掾,在李密敗給王世充之後,勸說李密歸唐,這才是一大功。
瓦崗出身的人其實不少,但就是在瓦崗期間,他們也有不少派系的,所以柳奭與程咬金他們幾乎沒有往來。
現在的柳奭,還多了一個身份,晉王妃王氏的親舅父。
同安大長公主為媒,說動了太原王氏,同意將祁縣房、羅山縣令王仁祐之女,嫁給李治為晉王妃。
事情看似不起眼,卻是皇室與五姓七家的破冰之舉。
貞觀年大唐蒸蒸日上,官吏的數量卻捉襟見肘,朝廷幾乎沒有閑置的官員。
嗯,那些完全沒能力的、純享受待遇的文武散官不算。
這麽說吧,如果朝廷再從西州旁邊另擴一州,恐怕一時還湊不齊足夠的官吏去安置。
原因也很簡單,李世民兄弟鬩牆時,五姓七家是旗幟鮮明站李建成的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結果一朝雞飛蛋打、全部成空。
投李建成很正常,人家是嫡長子、太子,有大義的名分,贏面多高啊!
哪曉得李世民太逆天,居然翻盤了!
加上貞觀初年,因為一些政務多少影響了五姓七家的利益,於是各家統一意見,不與皇室聯姻,家族中的優秀後輩子弟,暫緩入仕。
所以,李承乾的太子妃出身武功蘇氏,小世家;
李泰的魏王妃閻婉,前前朝外戚血脈。
李承乾掃了柳奭一眼,默不作聲。
警惕,警惕啊!
昔日乖巧可愛的雉奴已經長大了,開府了、娶王妃了,可以威脅到孤了!
最重要的是,雉奴的王妃,有太原王氏與河東柳氏的背景,對他的支持力度可以讓人驚心!
這儲君的椅子啊!
舉目四望,四面皆敵,孤不知道能撐到什麽時候!
范錚看到柳奭的出場,恍惚了一下。
哎,李泰危矣!
即便是李承乾敗了,位置同樣輪不到李泰,哪怕如《舊唐書·李泰列傳》記載,沒有《舊唐書·褚遂良列傳》那“殺子傳弟”的蠢話,同樣看不到一絲希望。
但是,褚遂良列傳裡的話,是李世民的轉述,不是李泰親口說的。
這就值得玩味了。
飽讀詩書的李泰,怎麽嘴就禿嚕了呢?
但是,李泰,是不是可以挽救一下?
畢竟,李泰與范錚多少有些交情。
與李治?
抱歉,不熟。
別以為當年救治長孫皇后的情分,可以用很久。
李泰兀自沒有察覺形勢的變化,只是倔強地望著顯德殿上,那把其實並不怎麽舒坦的椅子。
謀劃了十余年,眼看兄長就可以退下、頓頓去吃驢肉了,偏偏兄長的身子搖搖晃晃,看著危如累卵,就是不倒下!
他不倒下,倒下的人就是本王!
——
沒滋沒味的朝會散了,各回本衙,范錚隨唐臨去了一趟台獄。
台獄裡的犯官十余人,經過唐臨的審訊、判決,居然連判秋決的那個都心悅誠服地認罪,這才是真本事。
按犯官的說法:“罪過屬實,侍禦史斷罪,不枉不濫(用刑),有什麽可說的呢?”
“學會了?”唐臨似笑非笑地看了眼范錚。
這個後輩同僚啊,雖然會一手酷刑,卻未濫用,今日在東宮更強拒太子定量的意圖。
毛病還是有一點的,好在大節無虧,可以好好栽培一下,過兩年來接手嘛。
范錚心悅誠服:“唐公斷案,大公無私,明察秋毫,居心持正,范錚佩服!”
佩服歸佩服,學會變學廢。
要范錚不濫用刑可以,如唐臨這般幾乎不用刑,真沒那個實力。
學識什麽的不說,閱歷這一塊,范錚是沒法跟唐臨相提並論的。
不知道該不該說范錚年輕氣盛,反正他砍蕭灞毗腦殼的時候,根本就沒考慮濫不濫殺的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唐臨所擔心的。
負責司法的是人,當然不可能沒有傾向,偏偏禦史台的人需要將自己的傾向壓製到最小的程度,以免影響了公正。
唐臨笑道:“老夫著手,將這些錄入《冥報記》,以告誡後人。”
范錚只能表示欽佩。
《冥報記》著手時間很久,真正成書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後在中國亡佚已久,1959版人文出版社刊印的《冥報記》,還存在爭議。
唐臨的親兄長唐皎,任吏部侍郎,幾番告訴唐臨,可以右遷了,奈何唐臨沒找到合適的人接手台院,一直蹉跎至今。
帶范錚兩年,唐臨便可以放心離去了。
禦史台三院,台院是真正管理院中雜事的機構,是禦史大夫與監察禦史的直接助手,“端公”的雅稱就說明了地位。
入公房,烹茶湯,一股淡雅的江米香味撲鼻而來。
范錚確定,唐臨剛才加的料,就不是江米,是糜子啊!
清朗的笑聲自門外而入,兩肩上聳像鴟、面有紅光的馬周踏了進來。
這個形容,是中書侍郎岑文本說的,一語雙關,有指馬周升遷太快的意思,也指馬周有恙。
“唐公此茶,是加了極南茫部的江米香吧?”
馬周抽了抽鼻翼。
別看馬周前半生窮困潦倒的,可好東西是真沒少蹭,畢竟他雖狷狂,文采是真有的。
江米香不容易明白,換個詞就好了,糯米香。
這東西後來擴散栽培了,但此時只有茫部林邊有它的存在。
茫部……
范錚終於想到了,可不就是“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的西雙版納麽?
這東西到長安,委實不易,從茫部到濮子部、昆彌國,才能入劍南道,豆腐都盤成肉價錢了。
“馬周重回禦史台,可是頗懷念唐公風采!”
這話不虛,馬周可是監察禦史起步,乾過侍禦史,才遷的中書舍人,這是為升遷治書侍禦史安排的台階,雖快,卻極穩當,可見皇帝對他的回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