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選拔鹽兵
開皇四年(584年)正月十九,清晨,東陽城外。
昨日趕工搭建的臨時校場內,人馬喧囂。
馬是崔澈帶來的,用於選拔能騎馬的優秀人才。
只是看著他們一個個灰頭土臉的摔下馬來,澈哥兒也放棄了。
仔細想想也是,一群常年在田裡耕種的農民,又上哪去學騎馬。
自己麾下那三千騎,還是練了好幾年,才有如今的水平。
算了,步卒就步卒吧,真要再組建一支騎兵部隊,開銷也不小。
如果不是在白道之戰中俘獲大量牲畜,有行台尚書令楊廣、兵部尚書李雄大開方便之門,崔澈哪能為博陵騎卒搭配一人雙馬。
鹽兵選拔標準正如崔澈昨日所說,就是檢驗力氣,崔澈從府庫了調來一批強弓,又派遣了二十名吏員擔任考官,將一萬三千名鹽工平均分配給他們檢驗。
能夠拉滿一石弓,也無需射得準,便能入選。
能開兩石弓,將由崔澈親自提拔為鹽兵軍官。
可別小看了這個標準,古人以30斤為鈞,四鈞為石,一石弓便是120斤的拉力,兩石弓則是足足240斤。
《梁書》、《南史》吹噓羊侃用二十石的大弓,騎在馬上也能開六石弓,過於駭人聽聞。
如今軍中步卒通用一石弓,騎卒通用八鬥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個規格,勇力絕倫的將領們另算。
也有不增反減的,崔澈當初射傷攝圖,用的便是六鬥騎弓,到了今年,年歲稍長,力氣也大了些,才換的八鬥騎弓。
周三郎不會騎馬,但他是獵戶出身,自認為開兩石弓,謀個軍官應該不是難事。
可看了一眼不遠處試弓的消瘦年輕人,見他鉚足了勁才堪堪將弓拉開,卻弄了滿頭大汗,更別說是拉滿,周三郎不得不收起了輕視之心。
那消瘦的年輕人放下弓,抱怨道:
“這弓我真能拉滿,只是喝了數月的粥,身子乏力而已。”
卻沒人理會他的抱怨,沒拉滿就是沒拉滿,達不到標準就得老老實實去當鹽工。
消瘦年輕人垂頭喪氣的離開了校場。
周三郎顧不得為年輕人惋惜,聽見考官呼喊自己的名字,他趕忙上前,領了一石弓,深呼吸後,用力將弓拉至滿月。
“不錯。”
吏員點頭,隨即在周三郎的名字上畫了個圈,又道:
“再試試二石弓。”
周三郎依言更換了二石弓,他調節好呼吸,使出渾身的勁,終於將弓拉滿。
“可以了!”
吏員提示道,又向身旁的差役吩咐道:
“帶他去靶場。”
周三郎聞言,趕緊卸力,向吏員道過一聲謝,便隨著差役向靶場走去。
崔澈就站在靶場。
“可會射箭?或是舞刀弄槍?”
崔澈問道。
“回稟總管,小民願意試射。”
周三郎回答道。
“一石還是二石?”
崔澈追問道。
周三郎自信道:
“二石弓!”
崔澈聞言雙目一亮,笑道:
“好!給他二石弓,十支箭。”
能開二石弓,只能說明有一股子蠻力,與能用二石弓射中目標,這是兩個概念。
周三郎持弓的手略微顫抖,他知道今天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若能得總管青睞,自有大好前程。
興許是過於緊張,第一支箭就脫了靶。
崔澈也看到了他雙手顫抖,提醒道:
“集中精神,莫要多想,你已經拉開了兩石弓,能在軍中任職,無非是職位高低而已。”
周三郎將所謂大好前程全拋在了腦後,他心靜如水,眼中只有箭靶。
接連九次拉弦、松弦,遠處的箭靶也釘上了九支羽箭。
“好!好箭法!你恐怕不是務農為生?”
崔澈好奇道。
周三郎恭敬答道:
“回稟總管,小民以前是個獵戶。”
崔澈感歎道:
“難怪有這麽好的射術,你叫什麽名字?”
“小民周三郎。”
“三郎的名字可配不得這麽好的箭法。”
崔澈笑道。
周三郎心中一動,趕緊躬身道:
“還請總管賜名。”
崔澈稍作沉吟,才說道:
“前梁有善射之將,名為羊侃,今日我為伱取名周侃,如何?”
周三郎不知道羊侃是誰,但他清楚,總管為自己賜名,他再也不是那個卑微的獵戶周三郎,而是能被青州總管記在心中的鹽兵軍官周侃。
周侃趕忙跪謝,崔澈將他扶起,轉頭對裴秀道:
“裴參軍,你且記錄,由周侃統領第四營。”
鹽兵團共設校尉一人,由崔澈自己兼任,分為營、隊、夥、什四級。
十人為一什,五什為一夥,三夥為一隊,五隊為一營,每營750人,合計共有四營。
第一營由秦瓊統率,第二營、第三營交給了從博陵調來的兩名騎卒,王慶與張恆。
雖說是私相授受,但好歹把第四營主官的人選公開選拔,也不算吃相難看。
“總管為我賜名,又有提攜之恩,此恩此情,侃永記在心,沒齒難忘!”
周侃激動地哭拜道。
崔澈再次將他扶起,好生寬慰了幾句,才讓他先下去休息。
周侃離開靶場的時候,正巧望見一人打馬而來,瞧著眼熟得很,卻沒有想起究竟是誰。
來人正是趙文,好在他昨日故意塗了滿面灰塵,才沒讓人給認出來。
趙文來到崔澈身邊,輕聲道:
“家主,人快到東陽城了。”
崔澈聞言頷首,他將選拔剩余隊、夥、什三級軍官之事交給了裴秀與秦瓊,自己則帶了些親隨,同趙文前去迎人。
東陽城外涼亭,崔澈舉目眺望,只見遠方塵土飛揚,不久就有十余騎奔馳而來。
“朔州一別,終與劉兄再會,劉兄別來無恙!”
來人離得近了,崔澈走出涼亭,爽朗笑道。
今日他來接的並不是楊麗華等人,她們還要過些時日才能抵達,而是楊堅為他派來的總管府司馬劉方。
劉方年約四旬,其父是東魏大將劉豐,就是跟東魏名將慕容紹宗在潁川城下同坐一艘船的那個倒霉蛋。
北齊滅亡後,劉方仕周,跟隨韋孝寬平定尉遲迥之亂,又在白道之戰中,與崔澈一起跟隨李充夜襲突厥大營。
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