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貞觀清閑人》500.第494章 武力保證
  當然,他們認為大唐很好,人更好。

  儒家為了在這封國林立的大唐新時代能更好的生活下去,他們選擇把儒家變的有形象起來。

  他們的行為大概就是給儒家子弟設置身份證明,規范儒家子弟行為。

  讓他們變的和宗教差不多。

  不過儒家子弟可以娶妻生子當官,只是儒家禮儀行為被深深刻入行為規范中。

  如傳播真善美,治病救人,竭盡所能的為百姓謀福利等等。

  這是一群儒家大儒為了保證儒家影響力所做的決定。

  他們認為,如今這以大唐為主體,周邊封國為附庸的唐人勢力,未來必定會出現新一代的百家爭鳴。

  他們儒家這個古老的存在,如果不想被擊敗,被替換,就一定得讓自己變的優秀。

  這個優秀不光是隻被皇帝接受,被皇家接受,是指被所有人接受。

  歷史證明過,不被掌權者接受的學派不一定會滅亡,但是不被百姓接受的學派一定會被滅亡。

  儒家在春秋戰國時並不被人所喜歡。

  甚至於可以說,講究周禮的他們簡直可以說是被人厭惡。

  畢竟,戰國七雄原先都是周朝的臣子,現在周朝亡了,他們還在,多多少少有點背叛主子的嫌疑。

  而儒家在那個時代天天講究一個周禮,可以說是天天在扇戰國七雄的臉。

  就這樣他們還活了下來,只能說那個時代的儒家子弟確實有點東西,確實優秀,確實牛逼。

  其余的,什麽都說不了。

  當時儒家靠的是什麽,就四個字,有教無類。

  大儒是真的廣開大門,招收各個階層的學生。

  這也是他們後來跟墨家爭,跟楊朱爭的基礎。

  所以儒家對於如何在百家爭鳴時代生存下去,是非常有經驗的。

  關鍵詞就在於讓百姓接受他們,真心的愛戴他們。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他們還有著自己的優勢,國家認證。

  以孔家為首的儒家大佬們給儒家訂下了兩條生存的基準點,一如既往的有教無類,和摹仿宗教學來的儒家弟子道德純潔度。

  前者的執行方式是想辦法壟斷教育行業,把儒家和老師兩個字結合起來。

  後者的執行方式更簡單,就是嚴格考察儒家弟子的品德教育。

  務必讓大家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儒家弟子道德是高尚的,是可以相信,可以信任的。

  李寬得知儒家做法後,忍不住嘖嘖笑道:“不愧是能在諸子百家時代活到最後的學派,就是厲害,手段很是超凡。”

  李寬是支持儒家行為的。

  你們儒家要是真牛逼,真的把儒家弟子的道德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你們侵蝕教育部門也不是不行。

  畢竟你們道德素質高了,就代表著你們不會對孩子進行坑蒙拐騙。

  尤其是孔子的有教無類,針對每個孩子特長進行培養的教育觀念,李寬更是非常喜歡。

  他覺得,這是真牛逼。

  這是真真的牛逼。

  這樣的老師,是真的厲害。

  孔聖人這樣的老師,是必須得推崇的。

  其他建立封國的世家們,他們在看到儒家的所作所為後,都若有所思起來。

  他們覺得孔家如此打造儒家,近乎帶頭統一儒家,絕對不是什麽好心。

  要知道,現在的孔家也是有自己封國的,雖然不大,但有和沒有是兩件事。

  有些大佬們忍不住推測,孔家的那幫老家夥,可能是想把孔家封國和儒家結合起來。

  以此達成孔家借儒門長生的目的。

  這個是有可能的。

  他們覺得,只要孔家能夠做到孔家族人和儒家弟子一樣高潔。

  孔家封國並且對百姓真心的好,擁有好名聲,讓別人撐攢。

  那麽就有可能讓孔家封國成為儒門弟子的朝聖地。

  到時候哪天天下大亂後,孔家只要心不野,不想著爭霸天下,是可能把孔家封國變為世外桃源的。

  畢竟,沒人會想和負責教育行業的儒門進行戰鬥。

  猜測到這一行為的世家大佬們忍不住感歎孔家真是啃的一手好老。

  儒家是孔子建立的,他們的行為說一句啃老並不為過。

  世家覺得他們是真牛逼啊。

  不過他們也很好奇,為何孔家會這樣選擇。

  李寬也好奇,所以他後來把孔穎達找了過來。

  孔穎達對此並沒有隱瞞,直白的道:“很簡單,我們就是認知到,我們孔家在爭霸天下上,是真心沒有什麽實力。”

  “雖然我們也有兵法,軍隊,封國,人脈,巨大的財富。”

  “但我們當一個老師還行,當一個統帥,不,是當一個皇者,我們孔家人,是真心沒什麽天賦。”

  “如今問統率一個兩百萬人的小型封國就已經很艱難了。”

  孔穎達把孔家的實際情況全盤托出。

  在他的話裡,他們孔家,是真的具備了一切資格,但是他們家也是真心沒有天賦。

  既然如此,他們還是想辦法保命吧。

  李寬和孔穎達關系不錯,畢竟娶了人家的孫女嘛。

  從倫理上來說,他應該叫人家一聲爺爺。

  關系不錯的李寬推了孔家一把,把孔家的想法借著一次宴會傳遍唐人世界。

  是的,是唐人世界。

  所有唐人世界的大佬們得知後忍不住歎息一聲,孔家,真是握著一手好牌,發了一個上上知冊。

  他們明白,孔家的計劃一但成功,那未來必然是穩坐唐人世界頂尖家族之列。

  其他家族或許能夠超越他們,但絕對不會有他們這麽穩。

  當然,為此孔家也需要嚴格要求孔家弟子的行為規范,要努力保證儒家不墮落。

  要不然,孔家也會在頃刻間遭受恐怖的打擊。

  付出和回報,永遠都是成正比的,大家都只是羨慕儒家的行為,思考過後,還是沒有模仿。

  他們覺得儒家這條路,能容納的家族有限,要求也很高。

  主要是大多數家族都無法保證自己的族人能夠全部達到品格高上這一點。

  敗類多多少少都會有。

  而儒家和孔家的行為又相當於在變相的立人設。

  要知道,人設是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原因瞬間崩塌的。

  他們賭不起。

  他們不像儒家有經驗。

  武媚想在儒家中插一手,他想讓儒家和自己兒子李晨勾搭一下,為李晨拉攏一個巨大的輔助勢力。

  最後被李寬阻止了。

  李寬覺得儒家和孔家的道路並不算太好走,危險性很大。

  他看過後世明星因為人設塌房。

  這是真的恐怖。

  人設塌房,是會影響一切合作者的。

  萬一哪天儒家塌房了,李晨極有可能會因為和儒家合作過,被百姓集體封殺。

  沒辦法,大唐百姓太過彪悍,其他人不敢做的事,大唐百姓敢。

  東羅馬帝國搞的民主裡面有虛假成分,大唐百姓是真敢真刀實槍乾一仗的。

  最簡單的例子,你在大唐搞詐騙,是會被追錢的百姓砍死。

  再加上李寬在儒家之前,親手處置了一起皮包公司被百姓追錢的事件。

  事件不大,就是一群大唐百姓想外出創業,自己搞了一個團隊,然後工部下屬某個官員的親戚就當了一把中間人,想賺一筆中介費和工資。

  工部雇工是有工錢標準的。

  官員給自己親戚最高標準工人工資,這個親戚給百姓一個中間工資標準,賺個差價。

  不太過分,不是常年搞的,朝廷還有錢,追究探查的就不多,一般探查官員都是假裝二五眼一下就過去了。

  可這個親戚幹了一把皮包公司的行為。

  在工程完了之後,領完工錢把公司破產處理,跑了。

  等那批百姓反應過來之後直接暴怒,大家追工頭,追公司負責人,一層一層的自己探查下去。

  最後查到還沒跑路的官員那裡,直接堵住他,問他要錢。

  官員也還在懵逼。

  在這中間,百姓私設刑堂,自己查案。

  事情鬧的很大,刑部和大理寺都不知道怎麽處理。

  總不能把百姓也乾掉吧,人家可是最初的受害者。

  李寬隻得把百姓進行的組織解散,把工錢補給他們,另外把賠償給了,把涉事官員和他的親戚收監,該判的判。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