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世祖》第964章 齊國大發展
  烈日之下,曾經洶湧的黃河水開始退去,徒留下一片片泥濘之地。

  肥沃的土壤被衝刷帶有,剩余的只有貧瘠之土。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自己的土地可見,但料想沒有三五年,甚至上十年的長期養地,根本就無法恢復。

  只能種一些豆類雜糧,產量極低,交完賦稅根本就沒多少了。

  普通的百姓自然無法承受這樣的成本,中小地主們也只能忍耐,只有那些大士紳,為了子孫計,才會大范圍的買地。

  薑大奎在看到自家土地那一刻,就已然決定賣一半地。

  家裡存糧都沒有,談何種地?

  如今看到齊國招人,他頓時大為激動。

  “咱家有二十畝地,賣掉十畝,在煎熬幾年,剩下的十畝照樣也能活呢!”

  婆娘忍不住勸道:“當家的,咱們苦一苦。”

  “再不濟,就把大姐兒賣了……”

  這一句,她低聲說著。

  薑大奎還沒反應,一旁的二兒子就哭喊著:“娘,不要賣大姐,不要賣大姐,我再也不喊餓了——”

  一旁十歲的大女兒,此時淚流滿面,但懂事的她卻隻哭著,沒有叫喊。

  小臉上的泥巴被淚水衝刷,露出了一條條白嫩,顯得極為可憐。

  小兒子只有三歲,不明白姐姐和哥哥哭什麽的,隻好咧著嘴,一同哭了起來。

  “你這婆娘。”薑大奎見此,惱怒道:“瞎說什麽,要是被別人知道賣女兒,咱要被笑話死。”

  “又不是沒糧食吃——”

  “這不是舍不得田嘛……”婆娘滿臉不自然,低聲說著。

  “就算是這十畝地,想要好生養回來,我得累死才算。”

  薑大奎歎道:“糧食都被衝沒了,家無積蓄,也沒有牛,這地怎麽養?得靠我的血淚來養啊!”

  “我累死,你們幾個哪有好日子過?”

  婆娘低頭不語。

  在明清時期,開荒基本上都屬於家族,一大家人的工程,小門小戶只能靠命來乾。

  農忙時分肯定不行,因為這事關一年的收成。

  農閑時分開荒,就無法賺外快,同樣乾農活要吃乾飯,不然就沒勁。

  故而,一家五口,如果想要開荒一畝地,得積三年的糧食,銀錢,兩年的艱苦,才能獲得一塊地。

  這要是碰到徭役,農閑根本就沒空閑,只能一年年的拖後。

  長期的勞碌,身體會極具消耗,體弱,這時候,病災隨時都可能要了個青年壯力的命。

  養地自然也是極累的,隻比開荒輕松一點。

  清除淤泥、抬高土地、恢復田地排水,到了養地環節,更是需要大量的肥料。

  消耗精力和錢財極大。

  對於他們這樣的小門小戶來說,青壯力真有可能累死。

  “去齊國吧!”

  薑大奎抬頭,摸了摸女兒的腦袋:“河南太苦了,還是南方好,一年能收兩茬,米飯也香。”

  “而且還有一百畝地,咱們幾輩子都沒這福分呢!”

  下定了決心,薑大奎就來到了村裡的祠堂。

  祠堂建立在高處,防的就是洪水。

  如今雖然成了危樓,但卻也勉強能住人,幾個族老住在這。

  城池被縣衙控制,而鄉下則是宗族的天下,即使是那些士紳,在宗族勢力面前也不得不低頭。

  袁世凱當年成了直隸總督,想將生母葬在祖地,但卻被當族長的大哥製止,不允許下葬正穴,也不能與正妻夾棺並葬。

  因為其母劉氏是妾,根本就沒資格。

  袁世凱氣急敗壞,與其兄反目成仇,甚至自己死後葬於安陽,而不是家鄉項城。

  直隸總督面對族長,也得作小。

  這是儒家宗族傳統約束,官爵越大,越難反抗。

  例如,薑奎要賣地,由於是族居之地,其土地只能賣給薑氏一族,而不能賣給他人。

  同樣,大肆壓價也不可能,有礙於名聲。

  所以在古代,被欺凌的基本上小門小戶,或者族群勢力小的。

  宗族勢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在戰亂年代活下來。

  說清了來意後,族老幾人咳嗽了幾聲,就同意了他賣地的請求。

  二十畝地,被一位家產不菲的族親拿下。

  因為人家的土地雖然沒了,但在縣城裡有商鋪,照樣活得滋潤。

  故而,對於土地這種稀缺東西,自然是渴求至極。

  河南雖然在崇禎年間死傷眾多,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人口再次充盈,土地自然都是有主的,就算是開荒也難了。

  所以,二十畝地被算作六十塊銀圓賣出,算是實惠價。

  而在市面上的正經地價,每畝也不過六七塊銀圓罷了。

  六十塊銀圓,對其一家人來說,算是暴富了。

  但薑大奎則毫無喜色。

  一家人坐吃山空,這點錢兩三年就能花完。

  所以,必須要去齊國了。

  臨行前,薑大奎去當鋪,買了幾件舊衣裳給家人穿上,又買了幾服藥在身。

  最後,他買了十斤小麥,做了許多饅頭,一家人飽餐了一頓,余者作口糧。

  “你們要來我們齊國?”

  “一家五口,有男有女,很好,非常好。”

  官吏大喜過望,直接登記造冊。

  後則有小吏帶著,來到了一處處木屋。

  雖然是臨時搭建的,但卻能擋風擋雨,比他們之前住的草棚強多了。

  薑大奎見到了誠意,心裡松了口氣。

  過了一個月時間,隨著巡撫開動留貯,大量的錢糧輸入,糧價安穩,被救濟的災民也安穩下來。

  有門路的、家產豐盈的,自然就不會背井離鄉,去往齊國。

  所以在招納一萬人後,齊王府官吏只能結束,帶著這群人直接坐船,從西向東抵達徐州。

  然後通過運河,到達松江府。

  這裡是海關所在,也是大明第二府,極其富庶。

  自然,這裡有通往南洋的航船。

  薑大奎一家見到繁華的松江府時,驚愕的下巴都合不攏。

  寬闊的街道上,商鋪雲集,大量的商販叫賣不停。

  投目而望,絲綢、棉布、瓷器就這般隨著地擺放在商鋪中,幾乎眨眼的功夫就會少上一些。

  來往的行人,即使是販夫走卒,穿著短衣,那也是面部飽滿,腳踏布鞋,一看就是經常吃飽穿暖。

  更別提了,那些身著布衣羅衫的讀書人,公子哥們,更是興致大發。
    甚至,幾個身著長袍的紅發西夷人,也是有說有笑地走看著,行人們絲毫不見怪。

  這一切,讓薑大奎感覺自己來到了另一個國度。

  當然了,滿耳的吳儂軟語,他也根本聽不懂。

  所有人分批從碼頭入城,對於這種能夠容納十萬城池來說,也是一場重要的負擔。

  故而,在官員的帶領下,幾百個大漢作為下手,一起從商鋪中進貨。

  糧食,鹽,布匹,鐵器,瓷器甚至是書籍,被大量的采買。

  兩三日後,海船抵達。

  為了配合齊國,南海水師、東海水師不得不派遣百艘船艦前來,可謂是極其壯觀。

  薑奎一家人被帶入了船倉,與其他人一起住進了吊床。

  東海水師總兵施琅見到吃水如此重,感覺不可思議:“不過才運一些人,怎會有這樣重?”

  一旁的副總兵歎道:“齊國在倉中載了許多貨物,咱們不僅在運人,還得運貨!”

  “真是。”施琅想罵娘,但只能在心裡。

  堂堂的齊王,借用水師船隻就罷了,還當做商船,運人的同時還大賺一筆。

  真是個人精。

  沒辦法,人家是親王。

  待移民抵達齊國時,時間已經到了九月末。

  這時候對於齊國來說,即將到達旱季。

  整個南洋,旱季和雨季分明。

  即使是旱季,只不過是雨水少些罷了,正好是農業的發展時期。

  齊國在蘇祿國擄掠民眾歸國,並且宣布滅蘇祿王國,設峒島、東島兩個縣,分治峒王、東王兩地。

  如此以來,經過近兩年的開拓,齊國轄下,就有了五個縣。

  分別是國都的臨淄,以及根本的即墨、琅琊。

  如今加上峒島縣,東島縣。

  五縣中,以臨淄最為繁華,民眾達到了五萬眾,開拓土地近三十萬畝。

  即墨和琅琊則左右保護臨淄,都屬於沿海平原地帶,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一年能達到兩熟,甚至是一年三熟。

  各自有萬人左右。

  當然了,圍繞著三縣大大小小的附庸部落,數以百計,規模達到了十萬之多。

  如今再加上峒島縣、東島縣,其民眾有五六萬人,對於齊國來說,不亞於吃了一個大補丸。

  真正意義上治下之民,就有十二萬。

  一萬漢民湧入齊國,齊王可謂是大為歡喜,帶著一眾大臣來到碼頭迎接。

  看著絡繹不絕的人頭,齊王感慨道:“就算是蘇祿人再多,我心中都無喜悅,只有恐懼,而漢民雖少,只有萬數,但我心中卻安生下來。”

  作為齊國首相,顧源雖然是個駝子,但卻受到齊王的信賴,經營齊國近兩年時間,可謂是勞苦功高。

  此刻聽得齊王言,他看著這群拖家帶口的移民,道:“齊國的漢民,就像是風浪之中海船的壓艙石,自然是越多越好。”

  “是啊!”齊王微微搖頭:“在大明時,還不覺得百姓如何,一旦海外就是覺察其重要了。”

  “不過,壓艙石並非越多越好。”

  “顧卿,咱們齊國還需要多少漢民?”

  顧源思慮些許,就立刻答道:“如今三縣開拓七十萬畝耕地,至少還要兩三年才能成為熟地,故而可再養民十萬。”

  “還需要十萬漢民即可。”

  “十萬?夠嗎?”

  齊王輕聲問道。

  顧源自然知道其自然,果斷道:“夠了。”

  “雖然野人不識禮節,但經過兩年的教化,不少人已經會說漢話,取漢名,只要有十萬漢民,教化起來事半功倍,三五年時間,就能讓這群附庸成為真正的百姓。”

  齊王認同了他的話。

  如果這樣算,多上十萬漢民,就等於教化十萬野人,到時候齊國人口輕易能增至三十萬。

  這在大明,也是一府百姓了。

  “這一萬百姓,有近三千戶,每戶百畝,也就是三十萬畝。”

  齊王算著數量,驚訝道:“十萬人,起碼兩萬戶,那就是兩百萬畝,齊國有那麽多土地嗎?”

  張春瘸著腿,昂首道:“大王,這數量雖多,但齊國有近三萬野奴,加上耕牛和鐵器,一年能開拓三十萬畝。”

  “如果再捕捉一些野奴,五萬野奴,旱季就能開墾五十萬畝。”

  “四年時間,就能完畢。”

  “也就是說,還要四年時間?”

  顧源聽倆人問答,不由笑道:“大王,無論如何,百畝地僅一戶人家是種不完的。”

  “所以,臣下命人畫出百畝之地界,做好石碑,讓野奴開荒三十畝,余下則每年開墾二十畝。”

  “如此一來,兩百萬畝,只須六十萬畝即可,緊趕慢趕,一年足以。”

  齊王感慨道:“你們就算是有那麽多田,本王也求不來那麽多的人啊!”

  “此次受災十余人萬,殃及三縣,但卻隻招來萬人,除非朝廷強製,不然很難。”

  “大王,還得是金子。”

  這時候,張春忽然道:“有錢能使鬼推磨。”

  “如果朝廷能入十萬兩黃金,十萬百姓又算什麽?”

  一兩黃金等十塊銀圓,也就是百萬塊銀圓。

  而工部鑄金圓,含金量只有九成,純賺一成,也就是能賺一百一十萬銀圓。

  金圓在市面上流通較少,每年鑄造量受限制於黃金產量。

  如果齊國一次性貢獻百萬塊,內閣怕是得立馬同意了。

  “除了黃金外,白銀、生銅,也是朝廷急需的……”

  “開礦,立馬開礦。”

  齊王大聲道:“父皇在位,誰敢搶我的金礦?”

  “等到齊國百萬眾,十萬兵,也沒誰敢搶。”

  “張春,我給你一萬野奴,立馬去那叫蘇裡高的地方,開金礦去,我等不及了。”

  平緩下心情,齊王恢復了冷靜。

  這時候,顧源繼續道:“這萬人中,識字的有六十七人,充任官吏倒是頗好。”

  “秋稅能有多少?”

  突然,齊王扭過頭,滿臉認真。

  “大王,齊國今年出口白糖、稻谷、黃麻三類,稻米和黃麻至呂宋,荷蘭人、西班牙人則要白糖。”

  顧源笑道:“稻谷二十萬石,得銀十六萬,黃麻五萬石,得銀三萬塊。”

  “白糖出口三萬石,每石可得銀三塊,也就是九萬塊。”

  “合計二十八萬塊,而倉庫中還有五萬石的存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