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兄,眼下形勢危急,你必須要拿定主意,是戰還是走,若是走,我們要去甚麽地方?要是再不決斷,淮軍的兵馬就要兵臨丹陽城下了!”
看到上首的劉義隆沒有說話。
劉牢之就咳嗽一聲,主動的開口。
他帶回來的壞消息太過震撼,導致劉義隆六心無主,劉穆之一直沉默。但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
如今劉宋精銳盡喪,只剩下句容大營的一部分兵馬和用來鎮壓丹陽地界的少數精銳。
而君主戰死沙場後,劉宋就瞬間變成了一個魚腩,淮軍和金陵的兵馬很快就會為了爭奪丹陽等地而碰撞交鋒。
他們連插手的余地都沒有,只能看著自家的基業被其他勢力瓜分。
當聽到淮軍即將兵臨丹陽城下這句話時。
劉義隆渾身微微一顫,主動說道:“道和叔父,我劉氏宗族還有北府軍的眾多將士,何去何從,還請叔父決斷!”
剛才劉牢之在給眾人講述戰場情況的時候,並沒有把劉裕的遺言囑托說出來。
劉裕想要讓自家的子女后代,都隱藏起來當個普通人,不要再去追求權勢。
這是他看了史書,對於自家子女后代的真心囑托。
原歷史中,正是劉宋最後一個皇帝說出,願生生世世不複生於帝王之家的話。當劉裕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中如何想的誰也不知道。
但可以從他最後的囑托中窺見一二。
至於劉牢之為什麽沒說,因為即便是劉牢之也知道,想要讓劉義隆和眾多宗室子弟放棄富貴變成泥腿子,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好不容易成了人上人,為什麽要再回到低賤的泥土裡面任由他人踐踏?
就連劉牢之自己,他以後也不願意成為鄉野人士,他一身武藝韜略,若是埋沒了他死也不甘心。
所以,劉裕自後的托付,在劉牢之口中只是變成了讓他們盡快離開丹陽。
劉穆之微微抬起頭,雙眸依舊暗淡,不過神色勉強恢復了一些。
“眼下我們只能按照陛下的吩咐,盡快舍棄丹陽,如果我沒有猜錯,淮軍在擊敗我軍主力之後,肯定會第一時間去奪取京口……”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只剩下丹陽和湖州等地了!”
“留在丹陽,不過是坐以待斃!”
他淡淡的說道。
劉牢之立刻說道:“那我們向哪個方向離開?還有,我們以後要在什麽地方落腳……我軍在湖州還有一些兵馬,並且湖州周圍還算安全,不如先去湖州?”
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劉義隆也有些讚同,湖州東面是嘉興等地,但西南部分有山川阻隔,可以依靠地勢擋住大軍。
去這裡勉強可以回一口氣。
劉穆之擺擺手,說道:“若是陛下還在,我們去湖州還可以,但沒了陛下鎮壓,不要說是湖州,即便是丹陽城內,那些軍中將校兵卒,會不會繼續效忠都不一定!”
“既然敗了,我們就要認清現實,”
“眼下我們要做的,是收攏家族子弟,召集依舊聽從我等號令的北府精銳先向南,然後穿過東晉地界繼續向西……”
“我等可以前往荊楚落腳,若是荊楚之地沒有雄主,我們便在荊楚再起爐灶,若是有明主,那就轉而向北,進入南陽地界!”
劉牢之心中恍然,說道:“道和兄想要讓我們去投奔光武陛下?”
劉穆之點點頭。
從丹陽前往荊楚,一路行程萬裡,若是再從荊楚前往南陽,不知要奔波多久。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能在野外趕路數百裡就很了不得。
要知道,此時荒野之中多是異獸妖獸,山林深處危險重重。即便是練成罡氣的武士,也不敢獨自在荒野之中停留太久。
但對於劉宋殘剩下的眾人來說,荒野山林並不算太危險,有劉牢之這個九階武將,還有擅長望氣的劉穆之,只要中途沒有大軍攔截,他們遲早能達到目的地。
這時候,劉牢之反而變得有些沉默。
在他心中,他更想和劉穆之以及剩下的北府軍精銳前往湖州,無論是以湖州為根基繼續獨立存續,還是投奔南宋,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當他聽到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後,他不由自主的陷入了糾結。視線也一下子從江南,上升到了整個神州大地。
沒辦法,對於一個武將尤其是歷史級的名將來說,夢寐以求的便是投奔一個明主,並且是能和元勳功臣善始善終的明主。
在歷史上,能做到這點的很少。但凡是開國之君,在立國之後都會對麾下的驕兵悍將下手。
名聲最好的自然是劉秀和李世民。
並且劉穆之、劉牢之都是西漢宗室之後,投奔其他諸侯,總歸沒有投奔一個名聲極好,有文武兼備的同姓明主好。
當劉牢之想著自己在光武皇帝麾下效力時,不僅沒有抵觸,反而有些放松時,他便明白了自己潛意識下的抉擇。
“罷了,如今陛下戰死,劉義隆並非能爭霸天下的雄主,能成為光武陛下的大將,也不錯!以光武陛下的能力,定能鎮壓中原……”
劉牢之想到了這裡,徹底轉變了念頭。自動放棄了在荊楚另起爐灶的選擇。
劉秀遠在萬裡之外,就有一文一武兩大名臣名將,準備拖家帶口的前去投奔。一個君主的名聲能起到什麽作用,從這裡就能看出來。
“好,道和兄說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兄長說的辦!我這就去召集精銳,少主也去收拾行裝,準備出發吧……”
在下定決心後,劉牢之立刻雷厲風行。
“這……好吧!”
劉義隆還有些遲疑,他和劉牢之不一樣,對於直接前往萬裡之外有些抵觸。
不過和劉穆之的目光碰了一下後,他有些無奈的答應。
在父親死後,他自認是劉宋之主,劉氏家主,但在劉穆之和劉牢之這兩個長輩面前,只有聽從兩人決定的份。
“對了,不要召集太多兵卒,只要一千精銳即可,荒野之中,不方便補充糧草!並且太多人容易被追擊!”
劉穆之最後提醒了一句。
在他們做出決斷後。
本來陷入驚慌動蕩的丹陽城,動蕩的更加厲害,因為城內還沒有逃走的世家豪族,赫然發現劉氏子弟也在收拾細軟。
這是準備棄城而走啊。
連劉宋的君主都放棄了城池,可見形勢有多麽危急。
那些還沒走的世家豪族也開始調動家兵,拉攏城內的兵卒,準備拖家帶口沿著太湖西側前往湖州,然後進入南宋地界安家。
江南的這些諸侯當中。
淮軍和明軍對於世家豪族都沒有太多好感,淮軍還好一點,只要遵守淮軍和王景的規矩,世家豪族也能平穩度日。
但在明軍治下,世家豪族受到了極大的打壓,在朱元璋的眼中,這些世家豪族本身帶著原罪。
對世家豪族態度友好的東吳、東晉,一個已經覆滅,一個馬上要覆滅。
只剩下南宋一個選擇了。
“南宋,面對北面的淮軍和大明,不過是魚肉而已,早晚必滅!現在去南宋境內安家,將來還會落入這兩家勢力手中!”
“只是不知道,淮軍和大明誰的手段更高一籌!從現在的情況看,淮軍已經佔據了上風!”
劉穆之自然能察覺到這些世家豪族的動靜。
不過他此時冷眼旁觀,任由他們亂動,甚至還打開了城門讓他們出城。
人心惶惶的丹陽城,在混亂加劇的情況下,開始有很多青皮混混渾水摸魚,打砸搶掠,街道上亂成一片。
在走出丹陽皇宮的時候,劉穆之看到了城內的景象。
他微微搖頭。
這些事他已經無法管束了,不過淮軍的先鋒人馬速度很快,要不了多久就能來到丹陽,這座城池落入淮軍之手後,此時渾水摸魚的混混青皮,少不了被斬首示眾。
“道和兄,已經準備好了!”
劉牢之親自催馬前來。
在街道上,上千北府騎兵護著數百輛馬車,一部分馬車上,是劉氏的女眷,還有劉穆之、劉牢之以及北府精兵的家眷。
另外一部分馬車,裝著糧草器械。
這時,一個騎兵奔來,稟報道:“稟丞相、將軍,劉鼻帶著數百護衛,從南門朝著湖州方向走了……”
“劉鼻走了?”
劉牢之頓時皺眉。
劉鼻是高祖劉邦的親侄子,在劉氏宗親當中,他是長者,若是帶著他前往南陽,多少有些好處。
劉牢之正要下令將之追回。
便聽劉穆之說道:“由他去吧,人心離散,我等之過,何必強留他人!眼下時間緊急,不要多費口舌,走吧!”
“走!”
既然劉穆之開口,劉牢之自然沒有意見,當即厲喝一聲,帶著一千精騎護住家眷族人,馬車開始滾滾而行。
他刻意展現出九階強者的氣勢,一馬當先,本來混亂的街道立刻四散。
在離開丹陽城門的時候。
劉義隆轉頭看向城門上刻著的篆字,心中猛然浮現出一絲失落和悵然。
他和兩個九階文武不一樣。
他是真正當過皇帝,體驗過說一不二,一聲令下,千萬生靈命數改變的滋味,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勢,就像是毒藥,讓人體驗過就難以忘懷。
可惜。
他能力不足以在這亂世中爭霸,無法和淮軍、大明對抗,什麽樣的野心,都被殘酷的現實澆滅。
以後就算投奔了劉秀,他也只能宅在家中安享富貴。
……
大地震蕩,數萬騎兵恍如席卷一切的潮水。
賀若弼一馬當先,帶著宇文成都、甘寧和數萬精銳奔馳不停,一路上,越過了一座座混亂的縣城村鎮,穿過野外的荒原沼澤。
在拿下丹陽,徹底覆滅劉宋的刺激下,整支兵馬都處於亢奮狀態。
自古以來,滅國之功少有。
但凡能覆滅一國的大將,都能名留史冊。
名垂青史,傳唱千古,這是對一個武將最好的褒獎。
雖然劉宋覆滅的主要功勞,分別是陣斬劉宋武帝的淮王,以及圍住常州的傅友德。但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次功、以及平定劉宋各地城池的功勞沒人認領呢。
而他賀若弼,就要拿下覆滅劉宋的次功!
百萬淮軍南下以來,他賀若弼先是橫掃東吳南部,然後包圍嘉興、兵逼蘇州……論功勞只在傅友德之下。
如今加上劉宋的功勞,淮軍第二大將的地位,就開始穩固了。
史萬歲還想和他搶功勞……呵呵,據說這廝已經被送回揚州修養,已經無法參加接下來的戰鬥。這種情況,還有臉和自己爭鋒?
賀若弼想到史萬歲的下場,心中不由得生出幸災樂禍的情緒,一陣暢快。
“將軍,兩百裡外便是丹陽……”
散在大軍前方數十裡的探哨返回來稟報道。
賀若弼聞言,精神陡然一震。
“好!終於到了!”
“此外,小人還看到,有許多豪族趕著馬車向南,像是在逃命!”
探哨最後有些遲疑。
“肯定是丹陽的世家豪族知道城內危險,所以帶著家眷逃命……哼,無論在什麽地方,所謂的豪族都是如此!”
“將軍不妨給我一千騎兵,末將可以保證,將這些豪族堵住,全部給抓回來!”
甘寧嘴角露出一絲冷色,主動請命。
賀若弼微微皺眉,想了一下,擺手道:“不必了,大事為重!”
甘寧並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惱怒。
因為他也知道,他們這支兵馬的任務,便是拿下丹陽。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
轟隆!
越過了這些小插曲之後。
數萬淮軍騎兵一路飛奔到丹陽城郊外。
讓賀若弼有些奇怪的是,分散出去的探哨,沒有發現任何阻擋的兵馬,甚至連丹陽城頭都沒有了守軍……
“這是……空城計?”
賀若弼心中下意識湧出這樣的念頭。
不過他很快就將之壓住。
“我淮軍鐵騎之下,不管你是不是空城計,都沒用!”
賀若弼沒有猶豫,繼續率兵一路來到丹陽城門外。
在城門外面。
數萬淮軍騎兵終於停下腳步,賀若弼三人朝著城內望去,隱約能看到城內湧出的火光,以及混亂的喊叫聲。
他們來得太快,沒有什麽世家豪族出城相迎。
“入城!”
賀若弼沉聲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