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讀書郎》184.第182章 林教諭
  第182章 林教諭

  林家搬入府衙後,就是這個好。不論林伯父是否有休沐,只要陳恆上門,對方總能找到接待的間隙。不用像在老宅那樣,還得特意挑個彼此有空的時間。

  陳恆上門之際,林如海正在書房裡,給廣東巡撫沈廷芳寫信。江南這場大雨,對州內莊稼的收成影響極大。臨時改種土豆等物是權宜之計,能在這基礎上多找些糧食來,才是真正安民之舉。

  好在兩湖、兩廣等四地的夏收沒受影響,算是為大雍留下喘息的機會。林如海也趁機使起自己在官場上的情面,準備給沈廷芳寫一封深情並茂的信,好好嘮一嘮自己的難處。

  沈廷芳祖籍杭州,林如海是蘇州人。自古蘇杭是一家嘛,這交情好論的很,更不用說兩人還是同科高中的進士。找沈兄道道苦水,對方總不能見死不救吧。難不成他韋應宏借的,我林如海就借不得?
  林如海寫的正高興,就見到管事引著陳恆進來。賈敏回來後,他的心情可見的不錯。當即笑眯眯跟晚輩打過招呼,又好奇道:“恆兒,你手裡抱著的是?”

  陳恆抬起青袖,得意揚了揚手中一疊文書,笑道:“伯父,你一看便知。”說完,他就獻寶似的上前,將東西放在林如海的書桌上。

  後者來了興趣,將自己寫好的書信放在一旁。直接拿起陳恆的計劃書,見排頭寫著:秋浦街改治的字樣。林如海就換了個坐姿,以更認真的神色開始翻閱。

  陳恆的文書寫的很厚,頭幾頁是講著從嘉靖開始,江南各地織造局的情況,旁引的數據都有標明出處來歷。又兼之他特意選用的直白敘述,省卻無關辭藻的修飾,讓林如海也能輕易跟上他的思路。

  看完蘇杭兩地的情況,再結合秋浦街面臨的困境,直接讓林如海對全局有了更詳盡的了解。只看到這處內容,他就知道把此事交給陳恆是對的。這小子看問題的角度,跟常人是大不一樣。

  林如海繼續看向陳恆對‘商單少、產量低、品質有差距’等問題,提出的解決手段。應該說,這方面的問題,確實不是林如海的專長。

  這跟聰明才智的關系不大,只因商場和官場用到的思維,是兩套不同的體系,真要說起來也是南轅北轍。

  要真以為靠幾本四書五經,就都能成為經商大家。那當官的人,又何必去想著貪汙受賄呢?這跟權利的便利有一定關系,但根本原因是,大多數讀書人都沒明白商業的運作和邏輯。而這恰恰是陳恆的長處,也是他有信心接下此事的底氣。

  見林如海看的入神,陳恆也沒站著發呆。他來林家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自顧自在書房亂看。書房裡新掛了一副賞菊圖,應該是伯父在重陽節時候畫的。

  畫中有賈敏、黛玉坐在亭內依欄聽風,紫鵑帶著雪雁,正提著食盒從廊上走來。更有手舉風車的玨弟朝著台階下跑過,二三個奴仆追在林玨的身後,似乎在擔心他從台階處摔倒,臉上透著緊張。

  此畫用色飽滿,人物神情惟妙惟肖。哪怕只是一處定格的靜景,可涼爽的秋風還是通過紙張吹拂在看客的臉上,叫人過目難忘。

  林如海看完文書一抬頭,就留意到陳恆賞花的樣子。他笑過一聲,也沒在意。喊了晚輩一聲,讓他給自己解釋文書上的細節門道。

  陳恆也不急,先跟伯父討了一杯茶,潤潤自己的喉嚨,才開始講著自己的計劃。他的解決辦法說起來也簡單,蘇杭兩地的織造局,每季采購的絲量數目極大,光靠當地百姓種植著實吃力。

  大雍吸取了前明‘改稻為桑’的錯誤,對耕地的保護下足了功夫。刨除這些需要保留的耕地後,蘇杭兩地剩下能種植桑葉的土地著實不多。這是蘇杭兩地的短處,卻是揚州的長處。

  揚州的西北方有大片荒地,土質非常適合種桑養蠶。隻這一條,就能讓揚州成為蘇杭兩地的助力。唯一要頭疼的是,織造局的官員願不願意接受揚州送來的原料。

  畢竟古代交通不便利,算上舟車勞頓的運送成本。把揚州的東西運到蘇杭賣,價格漲幅肯定是會有的。哪怕只是一點,算上未來布匹的數量,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無形中壓縮了織造局的利潤。

  陳恆沒有十足的把握,敢保證織造局的官員就有高瞻遠矚的目光,想到提高產能所帶來的利潤。他們本質是官,不是商人。為陛下謀財的同時,考慮更多的肯定是不犯錯。這是官員的屁股決定的事情,改變不了。

  所以他給蘇杭準備了一套更有吸引力的方案,就是揚州主動降價送貨,只要織造局肯把局裡做剩下的布料,通通賣給揚州處理就行。

  這樣裡外一算,蘇杭兩地的織造局可以說贏兩次,既低價拿了原料,讓利潤空間增加。又捎帶手賣了坊內的殘余布料,還能把給揚州的錢收回來,可謂白賺。陳恆相信,他們肯定會同意這個辦法。

  對揚州來說,看起來好像拿上好的原料,出去換別人的次品布匹十分吃虧。可秋浦街如今的定位,又不是瞄著高門大戶,自然不需要把東西弄得盡善盡美。

  與其在這個領域,跟具有先發優勢的蘇杭死磕。不如拿織造局選材時的剩品、次品,做些小家小戶、平民百姓踮踮腳就能買得起的衣物。

  陳恆看中的就是綾羅綢緞跟粗布麻衣之間的空白,只要眼光放低一個檔次,秋浦街這些女工的手藝,就完全能派上用場。可謂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剩下的就是積累好技術優勢,同時靠著織造局的龐大采購量,進一步擴大揚州的桑林種植面積,完成產能跟技術的雙重突破。

  至於以後招商的手段,陳恆也有三份備案。只是這些東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等揚州的秋浦街闖出名聲,其他事情都好辦的很。

  這套方案的設計,陳恆就是把握住兩個重點。避蘇杭兩地的鋒芒,發揮揚州地利、人力的優勢。只要把這兩個因素運用好,秋浦街是完全可以打好翻身仗。

  林如海聽的不住點頭,陳恆這份老道的眼光和思路,確實非常人所有。他想了想又道:“咱們這樣賤賣布匹,是否會對蘇杭兩地的桑民有影響?”

  就跟谷賤傷民一樣,有一方拿出更低的價格,說不影響又怎麽可能。陳恆當即點頭,不過他也解釋道:“短期來看肯定是有的,我們只能把握好度,確保我們賣出去的布料,剛好能買下織造局所有的布料即可,給當地的桑農騰出空間。”

  這世間從來沒有十全十美,方方面面都好的方法。要是有,那一定紙上談兵的空談。陳恆繼續給林如海吃定心丸,“只要熬過中期,等秋浦街的生意起來,說不好就是我們跟織造局的人,搶蘇杭兩地桑農的東西了。”

  這也是一處隱憂,但現在就開始擔心,未免有些因噎廢食。別看朝廷訂的國策一套一套,說開了也是走一步看兩步。真要一上來說什麽功在千秋的事務,也就只有那些利國利民的大工程,才有這種可能。

  林如海顯然沒想到還會有這一天,當下驚疑猶豫道:“還能有這一天?!”

  陳恆想了想,從書桌上拿過紙筆,將江南各省畫了個輪廓,一一指著它們道:“這是江蘇,這是浙江、福建、兩廣,旁邊還有江、徽兩地。再算上咱們上面的山東。伯父覺得,這些地方會有多少人?”

  這份跳出一州一府的商業邏輯,只聽的林如海也是震動不已。他微微喝過一口茶,壓了壓心中的念頭,最後才平和中帶著幾分時代弄潮兒的激動道:“恆兒,就按你的意思辦。”

  “好。”見成功將伯父說服,陳恆也是放松下心情。兩人都是默契一笑,眼眸中隱隱露出期待。

  借著這份空隙,林如海在心中仔細回味一遍陳恆的方案,這上面最打動他的地方,是恆兒從頭到尾的設計,都沒有給府衙本就緊張的財政繼續添壓力。

  隻這一條,林如海就有了嘗試的理由。畢竟不做出改變,真要等秋浦街自己慢慢有起色,他自己還是不是揚州知府都未可知。

  “伱準備找哪家入局幫你?”

  林如海關心的問上一句,方案是個好方案,剩下就看用的人對不對了。這是林如海的長處,他怕陳恆識不得城中大戶的門路。上錯了門,拜錯了廟,引了些麻煩的人家進來。

  “伯父覺得薛、王兩家,誰更合適?”陳恆對此早有設想,不過他這話說的也是巧妙。自己提了備選項,又把決定權交到林如海手中。

  林伯父一直將他視作自家晚輩,陳恆更不願越俎代庖,全憑自己心意大包大攬。有些事,多請教多問是對的,尤其是在面對肯真心為自己打算的長輩時。

  薛家嗎?他們二房的問題倒是不大。林如海心中過了一遍兩家的情況,只是這個王家倒可以再等一等。如今陛下有意整治戶部,在沒有結果之前,跟戶部糾纏過多的王家不好輕易入局。

  這般想過,林如海就道了一句:“你準備怎麽說服薛家?”言下之意就是否了王家的入局可能。

  聽到這個問題,陳恆這隻小狐狸終於露出笑容,竊笑道:“我想跟伯父討一份權項,方便侄兒處理秋浦街的事務。”
    有些話,說到這個度就好。林如海看到陳恆寫的文書,知道這孩子需要多大的處事之權。他久在官場浸淫,也知道再有才能的人下去辦事,手中無權也是難以使喚旁人。當即點頭應聲,“可以。”

  說完,林如海就開始提筆,在紙上寫著公文,待筆停,又笑道:“你這是準備拿著我的雞毛,去薛家當令箭使嗎?”

  陳恆倒沒有這樣想,他跟薛家的關系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讓他們陪自己入一次局,先不說薛伯父,薛蝌肯定是麽問題。手中有這道文書,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讓薛伯父更安心些。

  “這叫一言可勝百萬師。”陳恆小小的拍了一擊長輩的馬屁。旁的話說的多,都有在‘雞毛’上費力的苦勁。隻此一句,恰到好處,點到即止。

  至於高不高明,他們兩人之間說話,倒不用太在意,要的就是一個親切隨意的態度。

  “耍滑頭。”林如海如何看不出這小子拍馬屁的心思,笑罵一句,又令人從公堂上取來官印,準備給文書蓋章,“趙管事那邊,我會讓人過去傳話。你放心,他不會給你暗地裡使絆子。”

  要能這樣做,那是再好不過。陳恆趕忙點頭,靜聽著伯父接下來的吩咐。

  這是自家孩子第一次正式出去辦事。林如海不免有些患得患失,他拉著陳恆講了講蘇杭官場的門路,又重點提了提蘇州的一些世家大戶。

  林家祖籍在蘇州,對其中的消息自然清楚的很。這些更加具體細致的消息,也是陳恆必須要了解的事情。

  有林伯父這樣提點,他對蘇杭兩地的了解又多上一份。待講完此處,林如海又將城內幾大商戶的底細,也給陳恆說的透徹明白。

  正所謂知己知彼,林如海也不希望陳恆糊裡糊塗的出門辦事。把這些陳恆靠自己收集不到的消息,都轉述給對方後。林如海又寬慰著對方道:“放手去做。就是不成,也不打緊。出什麽事,有伯父在。”

  陳恆聞言,有些感動的點頭,不僅僅是林伯父的提點關心,也因為對方一句‘出了什麽事,有伯父在’。

  隻這句話,就能看出林伯父對自己的照顧。後世多少職場人,對自己上級深痛惡絕的原因,就是對方又想讓自己做事,又不肯主動擔責。典型的‘辦好了是我的功勞,辦砸了是你能力不行’。

  感謝的話,現在說出口不免煞風景。陳恆拱手沉聲道:“侄兒一定全力辦好此事。”

  “最多兩個月,秋浦街就得有起色。”林如海知道府衙的財政情況,眼下揚州處處都要花錢,他也拿不出更多的精力照顧秋浦街。畢竟比起一街一坊的情況,全城攀升的物價,顯然更需要知府大人費心。

  “是。”陳恆沒多話,將情況記在心中,一口應下。事已至此,縱是刀山火海,也得趟出一條路來。

  林如海滿意的點點頭,又示意陳恆留在家中一起吃頓午飯,就把對方從書房裡趕出去,他還要忙著處理物價等事。

  眼下離吃飯還早,陳恆就讓下人帶自己去了府衙的書樓。林家搬進府衙後,把老宅的藏書也搬來不少。

  府衙的書樓比起老宅的書樓要大一些,卻不如林家老宅的精致,少了應景的香爐、盆景之物。只在角落的木窗處,放了幾張書桌,借著窗外的秋日景色裝扮屋內。

  陳恆這些年斷斷續續的借書看,也將林家的藏書看的七七八八,好不容易找到本沒看過的,人在位置上才坐一會,就聽到門外有人走進來。

  “兄長好沒道理。”

  聽到這樣熟悉的念叨聲,陳恆笑著轉頭,就看到黛玉領著紫鵑、雪雁走到面前。

  他滿臉無辜的反問:“妹妹,我怎麽了?”

  “我回來這幾天,你連一次門都沒來過。”林黛玉去過一次京師,回來之後膽子也是大不少。直接搬來一張凳子,就氣鼓鼓的坐在陳恆身邊。

  陳恆這才明白原因,趕忙笑著解釋手頭的事情。聽明白對方是受爹爹所托後,林黛玉心中的小心思已經消去一半。

  “那麽說兄長以後會去趟蘇杭?”林黛玉滿是好奇,人啊,只要出過一次門。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就抵擋不住。

  陳恆仔細想了想,按道理來講他肯定是要去幾趟的。有些事不親自去辦,他肯定放心不下,便對著妹妹點點頭。這兩人說著話,這頭紫鵑已經泡好茶,擺放在兩人面前後,又退到黛玉身後站著,專心致志的聽兩人談話。

  “那你回來可得跟我說說蘇杭的風景。”林黛玉很是興奮,別看她是蘇州人,可從小到大回去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好。”

  這是件小事,低頭繼續看書的陳恆,答應的很爽快。他今日看的是《李衛公問對》,內容多是兵法、軍事為主。在宋朝被選入武經七書之一,不過陳恆看它隻做閑讀,沒有深究的打算。

  這東西比讀書更講天賦,看個熱鬧就好。陳恆自問沒這方面的才能,只是拿來擴寬下知識面。也是林家不像薛家,薛蝌的閑書可就豐富多了,陳恆也不至於挑本兵書來打發時間。

  見兄長又低頭看書,林黛玉也不在意。隻借著正午耀眼的陽光,述說著自己最近的近況。一會是京師賈府的熱鬧,一會是高門大戶裡奇奇怪怪的規矩。

  陳恆大多數都在默默聽著,一心二用的本事,只要不是全身心看書,他還是能做到的。賈府此刻的盛景,他在原書也看過不少。此刻聽林黛玉說起來,又覺得真實幾分。

  兩人隨意聊著,都沒有去在乎時間的流動。當聽到黛玉現在回到書院,已經給謝師當上助教,陳恆猛地抬起頭,從書上移走的視線,帶著驚喜的看向女孩,道:“竟有這樣的好事?你怎麽說服伯母的,能讓她答應下來?”

  他是沒想到,去了一趟京師,伯母回來就轉了性,竟然能同意林妹妹外出的要求。黛玉也是好玩,手托著腮,露出自得的笑容:“都是我娘教的好。”

  陳恆不知道賈敏在京師教了黛玉什麽,可為對方高興的心思是真的。林妹妹這樣的性子和才情,要真被困在一宅之地,實在太過可惜。

  只是後堂裡都是女學子,陳恆不好打聽過多。就把話題轉到林黛玉幫謝氏備課的經歷上,聽著對方說著準備教案的辛苦,以及其中的樂趣。感受到林妹妹對此事的真誠喜歡,陳恆更是不住點頭輕笑。

  林黛玉則將一些課堂上的趣事,隱去女孩的名諱,也拿來給兄長說道。有些好玩的地方,她自己都未說完,已經笑得樂不可支。

  陳恆一直靜靜聽著,當對方說到疲憊辛苦處時,才出言安慰幾句。他沒有勸林妹妹偷懶放棄,反而鼓勵她好好做下去。人這一輩子,能找到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是件極為難得的幸事。

  兩人說完此事,又將話題轉到林黛玉的話本上。在這方面,後者的問題就多了。她最近正在犯愁故事的編排,將一本類似聊齋的短篇,擴展成長篇故事。個中要考慮的矛盾關系,非簡單幾句話能說清。

  陳恆在這方面,算得上一個行家。寫文章跟寫話本是兩件事,他作為黛玉半個領路人,自然要肩負好教導的責任。索性趁著時間多,把寫長篇話本的要點擺碎教給黛玉。

  一直到賈敏喊他們吃飯前,他們都在熱火朝天的討論。意猶未盡的兩人,隻好相約下次碰面時再繼續討論。

   今天下班晚了,改了幾個版本都不太滿意。先傳上來,保個全勤。明後天爆發的時候,再繼續修改潤色一下。感恩,感恩。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