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
  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

  回到公寓躊躇滿志的Pony馬不知道的是,他在周新辦公室看到的Matrix樣機,是為數不多的樣機。

  而且Matrix內置的芯片,不是最終的成品,最終的芯片甚至連樣品都沒有,Matrix樣機的芯片用的掌上電腦芯片。

  芯片還停留在圖紙上,為了盡快把Matrix的芯片設計出來,關建英從元旦結束後,到申海開始就沒有停下來過。

  由於周新在舊金山,時差原因導致關建英有的時候晚上還要回郵件。

  和矽谷相比,華國在芯片領域人才上的匱乏是讓關建英感到最無奈的地方。

  缺錢他可以向周新申請,電力、網絡、土地、水資源,這些申海都可以滿足他的要求。唯獨人才上,無論是芯片設計還是光刻機,太難找到合適的人了。

  和芯片代工的中芯國際不同,中芯國際可以大量從彎彎挖人。

  現在這個時間點,彎彎對於芯片設計和光刻機並不擅長,光刻機稍微好點,可以從霓虹挖人,加上申海微電子有少數搞過光刻機的工程師,吸收一下前沿技術可以上手乾活。

  芯片設計是真不行,IC設計的工程師集中在阿美利肯和高麗,高麗主要是三星在芯片設計領域有一定的話語權。

  這些人壓根挖不動。

  關建英憑借著自己在矽谷超過二十年的芯片設計工作經驗,勉強從矽谷招攬了十來個芯片設計工程師,工作經驗從三年到十五年不等。

  但是這點人手遠遠不夠,在他知道周新對新芯半導體的發展目標之後。

  周新和關建英聊過,新芯半導體的短期要設計和掌上電腦類似的芯片,等這一塊業務做好之後再慢慢向其他領域擴展。

  掌上電腦和普通電腦相比市場偏小,這也導致這一領域在芯片設計上的玩家很少。

  就只有英特爾、德州儀器和三星寥寥數家,IBM、蘋果、AMD都做過掌上電腦芯片設計的嘗試,最終都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

  因為當下還在堅持做掌上電腦芯片的廠商都是大廠,想從大廠挖人很難,而且還是是招他們來華國工作。

  至於為什麽不設置一個研發中心在矽谷,辦公地點在矽谷,挖人要方便很多。

  想從英特爾、德州儀器、三星這些大廠挖人,還是從矽谷挖人到張江,難度系數大概是100,而辦公地點在矽谷的話,難度系數會下降到80。

  關建英有提過,分兩步走,先在矽谷成立研發中心,采取兩地雙中心的模式,未來慢慢把研發重心挪到張江。

  前面三到五年,肯定還是得以矽谷的研發中心為主。

  這個方案被周新駁回了,在周新看來,手裡三星的芯片設計方案,足以支撐到2010年前後。

  十年時間足夠培養起一支能打的芯片設計隊伍了,huawei旗下的海思麒麟也只花了不到十年,就把K3V2進化成了980.
  更別說matrix還能佔盡手機芯片的先發優勢。

  如果把研發中心放在矽谷,那新芯半導體和其他跨國巨頭們有什麽區別?
  微軟和英特爾還都有研發中心在華國呢,這些跨國巨頭在華國的研發中心過了二十年依然是邊緣化的地位。

  周新知道,只要他給關建英開了口子,讓他在矽谷成立研發中心,那他一定不會對張江的團隊上心,這是人性的必然。

  就好比後世騰訊牢牢把握華國大多數流量入口,躺在功勞簿上數錢的時候,即便是過去頂尖的產品經理團隊們沒有人再去在乎用戶體驗了。

  KPI取代了用戶體驗。

  這是一種人性,當做簡單的事情取得的短期收益比做困難的事情取得的短期收益還要大時,沒有人會去做困難的事。

  除了這件事,其他的事周新幾乎都無條件滿足關建英。

  關鍵英堪稱芯片設計領域的活化石,對各類技術資料了如指掌。

  在知道周新的目標是掌上電腦之後,又要把研發團隊放在張江,並且聲稱三年內不會有營收利潤上的要求。

  關建英換了一個要求:
  “Newman,掌上電腦和桌面電腦的訴求截然不同,掌上電腦受限於電池容量,加上一直以來對掌上電腦的定位都是辦公工具。

  掌上電腦不太需要考慮娛樂性,所以和對芯片核心訴求是性能不同,手機芯片更多的需要考慮續航和功耗。

  我建議考慮蘋果的牛頓掌上電腦,蘋果雖然已經停產了牛頓掌上電腦,但這款產品絕對是成功的產品。

  蘋果其他業務條線的失敗,拖累了他們無法繼續在掌上電腦上投入費用,他們不得已要砍掉這條產品線。

  單純從芯片設計和產品設計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牛頓非常優秀。

  我們可以從英特爾手裡把XScale芯片的專利買過來,這套基於ARM架構的芯片,就是蘋果采用的芯片。

  全套專利沒有必要,也買不起,英特爾肯定會獅子大開口,買專利授權我有一定的把握。

  XScale在英特爾內部並不受重視,他們最好的合作夥伴牛頓停產了,其他品牌的掌上電腦逐漸轉向了德州儀器和三星的掌上電腦芯片。

  英特爾的高層一直都對移動芯片有所分歧,內部經常有要把移動芯片業務打包賣掉的聲音,所以我們只是買授權的話,價格不會很高,而且他們答應的概率非常大。

  光是XScale這系列的芯片專利授權,能起到鍛煉團隊的作用,我認為錢也是花得值的。”

  周新沒有絲毫猶豫就同意了。

  關建英接著說:“因為我們整個工程師團隊,願意和我回張江創業的工程師只有15人,加上我一共16人的初始工程師團隊裡,有移動芯片設計經驗的只有5個人。

  其中這5個人裡,專注於移動芯片設計的只有一個半,我是那半個。

  為什麽要買英特爾的XScale芯片專利授權,因為現在幾乎所有掌上電腦采取的都是ARM架構,這套架構和我們工程師團隊之前采用的架構有較大的差距。

  相比 x86架構,Arm架構的功耗和成本更低,即便在性能方面難以和X86架構相比,掌上電腦依然選擇ARM架構,隨之而來的是,ARM架構的芯片在個人電腦市場表現非常一般。

  XScale芯片的架構是StrongARM,是支持WinCE3.0-PocketPC系統的RISC處理器,也就是說它能夠很好的成為從其他芯片切換到ARM架構芯片的橋梁,能夠鍛煉團隊。”

  最終新芯半導體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了XScale的專利授權。

  英特爾一度在掌上電腦芯片處於領先地位,後來沿著XScale技術路線開發的手機芯片,更是業界市佔率僅次於德州儀器手機芯片的第二大智能手機芯片。

  最後英特爾卻以6億美元的低價把整個技術打包賣給了Marvell。

  這同樣是人性,在個人電腦上賺得太爽了,壓根看不上移動芯片帶來的這點利益,不如賣掉變現讓公司財報好看一些。

  帶著XScale技術資料、專利授權和15個工程師回國的關建英,心懷忐忑和激動。

  在申海的日子裡,林本堅的進度要比關建英更快,不僅僅是人才的緣故,還有從尼康那裡買了成套光刻機技術。

  基於現在最先進的150nm製程的光刻機,落後兩代,也就是220nm製程的光刻機。

  新芯半導體的第一台樣機已經打造出來了,樣機在華虹半導體進行聯合測試。

  對當下的華國來說,華國科技部已經組織在這個五年的863計劃中添加193nm製程的光刻機研發。

  也就是比最先進的150nm製程落後一代。

  華國也並沒有把所有寶都壓在新芯光刻機上,即便周新表現出了極強的善意。

  專家們也要有項目做,也不是所有專家都能被新芯光刻機挖走。

  只是華國官方的193nm光刻機還停留在規劃裡,要到2005年才完成樣機的生產,而新芯光刻機的220nm製程光刻機樣品已經出來了。

  計劃在明年的上半年就會開始量產。

  一邊量產,一邊技術研發追趕先進製程。

  科技部和申海市是兩條線,科技部有自己的考量,申海市同樣有自己的考量。

  中芯國際在申海落地,新芯光刻機在申海生產了第一台樣機,先進製程是150nm,220nm的芯片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

  更別說這還是國產光刻機,別說技術是從國外買的,工程師以霓虹工程師為主,問題是這是華國公司,背後是華國老板,還是在華國生產的。

  申海方面對新芯光刻機給予了極高的重視,無論是稅收優惠還是市層面的榮譽,幾乎是能給盡給。

  “你準備一下,去劍橋,我已經和ARM那邊打過招呼了,新芯半導體會和ARM簽一個深度合作的協議。”

  周新成為ARM大股東,股份佔比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消息,關建英還是從新聞上看到的。

  他很佩服周新把這些事辦下來總是輕描淡寫,對別人來說值得炫耀的事情對他來說好像不值一提一樣。

  ARM現在還沒有後世的地位,只是在掌上電腦領域小有名氣,和未來佔據智能手機芯片市場超過95%份額不同,但這好歹也是一家頗具名氣的芯片公司。

  而且這種業務形態的只有ARM一家。

  周新把事情說得比較模糊,關建英一直在思考,是什麽樣的深度合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