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長生從聊齋開始》第213章 李世民
  第213章 李世民

  “克明,我來看你了。”

  黃昏時,李世民輕車簡從來到杜府。

  杜如晦在病榻上見到李世民前來,想要下榻參拜,這時李世民親自過來扶住他,沒讓他下拜。

  但杜如晦還是在榻上行了一禮。

  李世民見他憔悴的神色,歎口氣,“讓克明披肝瀝膽至此,都是朕的過錯。”

  杜如晦:“陛下,臣能效忠於陛下,是臣這輩子最大的福分。”

  李世民:“你好好養病,若是不好,絕不許關心朝政。”

  杜如晦:“陛下現在被尊為天可汗,只是名分有了。但大唐尚未真正令四夷臣服,國家尚有許多事要處理。可惜臣的身體不行了。好在臣最近認識一個人,必能幫到陛下。”

  “誰?”房玄齡一向以來,向李世民舉薦過不少賢才,其中有不少都是杜如晦提出,讓房玄齡來舉薦的。杜如晦親口舉薦的人,寥寥可數。

  杜如晦這樣說,足以證明那人是關系貞觀四年以後,能建議國策的人才,若非真有大才,杜如晦是不會開口的。

  杜如晦:“臣這裡有二十多條建議,都是那個人給臣看的。看了這些建議,臣的心病去了大半,可以安心養病了。臣本想等身體好一點,親自進宮向陛下舉薦他。現在陛下來了,臣便放下心。這位賢才,陛下必然要大用才行。有他在身邊,只怕陛下往後想起我的時候,就少了。”

  說到最後,杜如晦自嘲一笑。

  李世民:“如果是這樣,克明就能安心養病。朕知道,你的病,都是為朕累出來的。跟隨朕打天下的人,就屬伱和玄齡最為辛苦。玄齡他比朕還要大二十歲呢。”

  杜如晦蒼白的臉色露出笑容來,古往今來,唯有陛下,名為守城之君,實則開拓之祖,克成大業,有秦皇漢武的武功,眼下缺的便是文治。

  他何嘗不知道這是李世民最大的心結。

  杜如晦從榻上取出一個冊子,紙張已經磨損許多,墨跡褪色不少,想來是翻過許多次。

  雖然孫思邈再三叮囑,讓他不可勞累心神,他依舊用心揣摩,發現其中字字句句切中貞觀治國的要害。

  許多角度,都是他和房玄齡這個位置看不到的。

  這人之才,如蜀漢的蔣琬,思慮縝密,有諸葛武侯之風,看問題十分尖銳。

  李世民接過冊子,仔細翻閱,上面有二十多條建議。

  每一條都是李世民沒聽過的。

  魏征有善於進諫之名,但對政策的見地,實是不如寫這個冊子的人。

  他越看越想見這人。

  看到一半,已經合上,“克明,快告訴我,這人在哪裡?”

  杜如晦微微一笑,“陛下現在耐心更好了,臣原本以為,陛下只看得一小半,就要急迫地詢問臣。”

  “治大國如烹小鮮,陛下當耐心才是。前隋之亡,在於煬帝太急。”

  李世民笑道:“克明,這些事我都知道。你快告訴我那人是誰。”

  杜如晦:“其實臣也不知道他是誰,但是臣府中有人知道,這冊子也是他給臣的。”

  “他是誰,快去請他來。”

  杜如晦搖了搖頭,“陛下,這人是個方外奇道,我也不知來歷。但和孫真人交好,如今居住在別院裡。他脾氣有點怪,怕是得陛下去見他才行。”

  李世民哈哈大笑,“是個怪人麽?朕這一生,就愛結交怪人。你告訴我你家別院在哪,我這便去。”

  杜如晦於是叫來管家。

  李世民吩咐對方,不要通報。

  這樣一來,他身邊的護衛不免戰戰兢兢。

  李世民見到護衛們擔心的樣子,忍不住心裡一笑,想當年在虎牢關,他去偵察敵情,其他護衛都是這樣,唯獨尉遲敬德面不改色,見到敵軍追擊出來後,跟他一起斷後。

  他對尉遲敬德說“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那時當真是年輕啊。

  還有秦叔寶。

  記得每次他與敵軍對峙時,見到對方有人耀武揚威,便會呼喚秦叔寶,叫他將對面那耀武揚威的人乾掉。

  於是秦叔寶便躍馬挺槍,刺敵方驍將於萬軍之中。

  沒有一次失手!(史料記載,李世民讓秦瓊裝逼這段確實是用的槍。)
  …

  …

  李世民來到別院,這時夜色降臨。

  他旁邊的人打起燈籠,正護送他到別院的亭子裡。亭子裡有兩個道士打扮的人,一個年紀很大,他認識,那是孫思邈。另一個年紀很輕。這時見亭子裡,一年輕道人拿出一張紙,撕出一個鏡子的形狀。片刻後,那那紙變成一輪明月照亮室內,光芒四射。

  李世民見狀,不由大感好奇。

  他讓護衛止步,走進亭子裡。看到年輕道士的面目,更是心中一讚。這道士,目若星辰,清氣朗然,如同日月。

  有他年輕時的風采了。

  其實他現在也才三十多啊。

  不過他們李家,自來就少有人活過五十的。

  何況,他南征北戰,見慣民生疾苦,知曉普通人家,能安穩活過四十,已是不易。

  三十出頭,確實不算年輕了。

  孫思邈顯然認出李世民,起身作揖。

  旁邊的年輕道士,卻笑道:“良宵美景,其樂無窮,不能不共同享受。大唐皇帝陛下,請坐下共飲。”

  李世民見他大袖飄飄,氣度頗有春秋戰國諸子般的古風,雖然不見禮,心裡也大生好感。

  他這人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看他怎麽都順眼。

  不在意小節。

  年輕道士自然是秦川。

  他取出一個巴掌大的玉壺,先自飲了一大口,再遞給李世民:“陛下,請暢飲。”

  李世民心想:“這玉壺就巴掌大,你喝一大口,怎麽還有我的。”

  他倒是想看看有什麽古怪。

  護衛很是害怕,雖然見秦川先喝過,依舊不放心,要上來先試酒。李世民擺手,“當初建成、元吉用毒酒害朕,朕尚且不懼。何況今日。再說有孫真人在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一飲……

  他本想一飲而盡,結果玉壺之酒,如同源頭活水,流之不盡。

  他一口喝了不知多少,硬是沒有將巴掌大的玉壺喝乾。

  無奈下,隻好將玉壺放下,他苦笑道:“道長,你這壺裡有多少酒。”

  秦川微微一笑,“這玉壺的酒,視人而定。”

  李世民一奇,“如何視人而定?”

  秦川悠悠道:“玉壺的酒有多少,全然在喝酒的人酒量有多少。陛下胸有四海,這玉壺便有四海之量。”

  李世民聽了這話,不禁大是高興,他本想直接問寫冊子的人在哪,可現今實在覺得秦川有趣,實在扯不開話題。

  反正今天已經晚了,好好放縱一下吧。

  李世民指著紙裁出的月亮道:“道長將月亮用來照明,實在是好神通,但這樣飲酒,還是有些寂寞,我再叫些舞姬過來,以為助興。”

  秦川笑道:“那樣太麻煩了。怎麽能讓陛下等太久呢。這樣吧,陛下貴為人皇,比天帝也差不到多少,我呼喚月宮仙子來助興。月亮就在近旁,她馬上就能來。”

  李世民聽了這話,酒意上湧,心中大生知己之感。

  這人怎麽比他還能裝!
  這味就對了。

   感謝書友140831121153375的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