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長生從聊齋開始》第189章 秦子入秦,道德真言出(4k)
  第189章 秦子入秦,道德真言出(4k)

  秦國大殿之內。

  公族卿族匯聚一堂。

  “近日有關竹山道人的流言,諸位怎麽看?”秦國的國君贏孝一身簡樸,仿佛種莊稼地的農民。

  “竹山道人殺羅刹城主,滅蠻神教,這些事情都是真的。近日以來,國中多有流言,說竹山道人本身實力不強,全仗了一身外物,若誰得了他的寶藏,足以稱霸天下。臣以為,當徹查流言來源,傳播流言之人,用心險惡。欲陷我秦國於萬劫不複之地。”秦國的公族公子白出列。

  “臣附議。”

  大殿裡眾臣紛紛附議。

  認為背後有陰謀。

  要麽是針對竹山道人,要麽是針對秦國。

  傳播流言之人,用心險惡。

  即使竹山道人真是仰仗外物,過往戰績做不得假。秦國國大,卻不能平西荒,滅蠻神教。竹山道人卻能為之。

  當此大爭之世,最重要的便是清醒。

  秦國在贏孝繼位之後,短短數年間,君臣同心,國君一聲令下,願為之移山填海,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因此每一道政令,贏孝都會在朝會裡,經過反覆討論,確定風險和利益,才肯慎之又慎的地將其頒布下去。

  在竹山道人的流言這件事上,朝臣很快達成共識。

  竹山道人很厲害,不可輕易招惹。

  流言背後有陰謀。

  贏孝見眾臣達成共識,問公子白,“贏白,那你覺得我們當如何做?”

  公子白道:“竹山道人傳養生之道,其法清淨無為,乃有道之士。我大秦銳意進取之時,正當求訪天下賢才。臣,懇請君上親身前往竹山,請竹山道人入秦,為之供奉。”

  “妙啊。”大臣們紛紛喝彩。

  但是有大臣擔憂,國君萬金之軀,豈能遠離國土,前往西荒。

  萬一竹山道人動起手來,他們能護住國君?

  有大臣建議,派重臣前往請竹山道人入秦。

  還有人指責公子白,鼓動國君離開國土,其心可誅。

  贏孝將話題止住,“寡人早有此心,贏白之言,便是寡人的意思。寡人豈會懷疑他。他這樣說,正是心中無私。往後朝中,不可再有此等誅心之言。君臣相疑,大秦何時才能東出。”

  他於是將國政委托公子白,輕車簡從前往竹山。

  以一國之尊,相請竹山道人入秦。

  大臣們紛紛感慨,君臣之不疑如此,大秦安能不興盛。

  …

  …

  竹山。

  “秦公想請貧道入秦傳道?”秦川微微驚訝,沒想到流言四起的時候,秦國國君居然輕車簡從,想請他入秦傳道,將他供奉起來。

  贏孝:“寡人見真人傳道,恬淡延生,不喜爭競,敢問真人,是否有平息天下紛爭之意?”

  秦川微微一笑,“國君此言何意?”

  贏孝:“寡人繼承秦國國君之位以來,無日不想著秦國東出之事,期待混同宇內,止息天下紛爭。寡人之心,亦與真人傳道之意,不謀而合。還請真人教我,如何平息紛爭,混同宇內。”

  他自信從青帝長生功看出秦川罷息紛爭之意。

  秦川:“使天下平定,乃是大功德之事。既然國君有此意,貧道便有話說。天下諸國紛爭不休,全然敗在封建二字。”

  “封土建國,乃天下舊製。沿用至今,其弊大矣……”秦川繼續徐徐說道。

  他言談間,將封建論的論點融合裡世界的格局和歷史重新闡釋。

  不知不覺間,有紫氣在竹山顯現。

  諸子之道,在此顯化。

  秦川早知此世無諸子,那他就是諸子化身。代替傳道。

  裡世界依舊是封建制度。

  他已經傳下元神之道,完成對神霄道祖的因果。那就該做聖人該做的事了。

  替諸子百聖傳道,其中聖德,豈會少了?
  正是他有如此定計,才殺羅刹城主,滅蠻神教,揚威夏邦。

  而那些關於他的流言,秦川豈會沒有耳聞。

  他體察到,這個世界還有一股股針對他的暗流。

  只是沒想到暗流之下,秦國國君依舊保持清醒,前來拜山,求賢之心若渴。秦川自是順水推舟。

  昔有荀子入秦,今有秦子入秦。

  昔有老子出函谷關,紫氣東來三萬裡。

  今有秦子入秦,紫氣西來……

  他是尊敬太清老子的,就不跟太清老子比紫氣的長短了。

  大道之論,不在長短。

  秦川對秦國講封建論,明郡縣製。

  這些理念,中原諸國有嘗試過,但沒有秦川說得那樣系統明白。贏孝銳意進取,天縱英明之輩。

  比梁帝不知高到哪裡去。

  一點就透。

  贏孝也由此知道了竹山道人姓秦,雖是道士,也是上古隱士那樣的人物。乃是賢者。

  贏孝尊稱為秦子。

  秦子之秦,豈非秦國之秦。

  秦子入秦,乃是天命也。

  贏孝認為是祖宗顯靈,求肯上蒼賜下秦子這樣的人物。

  贏孝一路殷勤,請秦子入秦,有紫氣相隨。

  到了一條寬廣無比的河流。

  贏孝早教人備下船隻,準備渡河。這時候,一隻漁船靠近,乃是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

  秦川認得出,乃是他當初結發授長生的鬼船水手。如今在通天河擺渡,人稱河上公。

  河上公在通天河素有賢名,國君素來求賢若渴,秦國的護衛便沒有阻攔。

  “老祖東入大秦,弟子想請老祖留下真經,弟子整理注釋,使後世之人,莫忘老祖之道,曲解老祖傳道之意。”

  “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五千言?”秦川想起一個典故,沒想到在這個裡世界中,同樣會有類似的事發生。

  讓他留下真經。

  豈不是又和老子西出函谷對關尹子留下五千道德真言重合?

  此方世界雖有道門,卻無老子的道德經。

  那些道門鬼仙的道經,並非此方世界之物,因為沒有道德經作為綱領,以至於這方世界的道門分裂比外世界還要嚴重許多。

  秦川淡淡開口,“你既與我有緣,有心弘道,我便將五千道德真言傳與你,伱且聽好了。”

  不等河上公再開口。

  有宏大之音響起,滌蕩天地。

  通天河水都泛起波瀾,似有怒意,似有讚歎,似有不甘……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五千道德之言,在宏大之音下,一一顯現出來。

  天地間飄蕩起無數黑白之氣,融入秦川的身體裡,同時化生出一身黑白流轉的道服。

  天上還有玄黃功德。

  文氣大盛。

  震動世界。

  贏孝聽到五千道德真言,心中大有明悟。

  秦子跟他說郡縣製,變法圖強,可那是打天下的事。

  現在五千道德真言乃是治理天下的事。

  其實這是秦川總結天漢的經驗。

  天漢繼承秦製,可統一之初,用黃老治國,乃是天下紛爭許久,剛剛統一,不能太過耗損民力,導致民怨沸騰。

  以黃老鎮之以靜,才能緩緩消化。

  不過此方世界也不能照本宣科。

  秦川只是提供黃老道經,並不做評論。

  讓贏孝自己去悟。

  畢竟治國的不是他。而是贏孝。

  他其實想著,若是贏孝修煉青帝長生功,得道長生,不知會帶來什麽樣的氣象?
  秦國統一天下,能傳多久呢?

  贏孝聽得如癡如醉,並不知秦川的心思。

  河上公同樣如癡如醉。

  他從其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老祖對天地自然之道、人道的見解,遠遠超乎他的想象了。

  “當真是大道玄音。”

  五千道德真言聽完,河上公深深讚歎。此後他遊覽齊地,成為開創方仙道,統合道門,奉秦川為此方世界的道德天尊。

  …

  …

  夏京,帝陵之中。

  九幽派人進入裡世界傳道,化名幽冥教。

  慕容也先為教主。

  宇宙二人為護教法王。

  三人俱得了九幽之主的恩賜,進入裡世界之後,實力比原來更上一層樓。

  他們暗自傳播幽冥教,在各國高層流行。夏人事死如生,故而幽冥教的教義很受歡迎。

  但是中土道門佛門依舊有高人存在。

  他們在中土傳教沒有名目張膽,而且發現秦川比他們還先到。

  於是放出流言,想要禍水東引。

  沒想到秦國作為西荒最近的大國,並不上當。

  反而國君親自上竹山親自迎接秦川,進入秦國傳道。

  西陲之地,確實不受中土重視。

  慕容也先認為大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定下中心開花的策略。

  現在看秦川留下五千道德真言,在秦國公然傳道,心中悔恨不已。

  五千道德真言乃是公開的,裡世界的道門同樣大有受益。

  對秦川的敵視感減弱許多。

  而且秦川已經和秦國合作,其他道門沒必要為了蠻荒之地的利益,跑去招惹秦川。

  秦子之名,便轟傳大夏諸國。

  但是秦川的路,他們走不了。哪怕慕容也先知曉五千道德真言,甚至諸子百家的經文,也不敢傳道出去。

  那樣置九幽之主於何地?

  九幽之主要的是同化整個裡世界,將其吞噬。

  其掠奪道種霸道無匹,容不下諸子百聖的道統存在。

  所有道門、佛門。

  包括秦川立下的諸子百聖道統,黃老之學,通通都是幽冥教的敵人。要不是如此霸道,慕容也先和宇宙二人,也不會偷偷發育,準備支持夏邦,重振朝綱。

  夏邦的體制,和草原部落類似。

  所以慕容也先上手容易,準備慢慢轉到明面上來。

  幽冥教確實能讓人死後的鬼魂保留很長一段時間。

  而且裡世界是沒有陰曹地府的。

  能保留鬼魂之身,讓許多貴族王公頗感興趣。甚至夏邦的公卿裡,已經不乏有家主以鬼身的方式,繼續統領家族。

  夏京內外,漸漸人鬼混雜。

  人鬼莫辨!

  “玄,那個秦川對我們的威脅很大,你的計謀不成。他還成了秦國的上賓,我們該如何解決他?”宇開口詢問。

  慕容也先比他們兩人要厲害一點,而且有和秦川交手的經驗。

  九幽的核心其實只有天地二人,其余人都是湊數的,隨時可以找人替代。

  “你們不了解此人,這人便是天地二位首領來了,都很難解決。可惜我們不能隨時出去,只能通過祭祀的方式,讓天地二位首領繼續派人進來支援。另外,我們多發展幾位大國的國君進入幽冥教,讓他們通過香火祭祀的方式,實力迅速增長。”

  “早該這麽幹了。楚國好幽鬼,我和宙打算去楚國發展幽冥教。而且楚國地方廣大,一旦被我們佔據,再對付中土的道門佛門就容易許多。”

  “不錯,這些道門佛門,都是精義殘缺的。他們也應該是天外勢力滲透進來的。可惜精義不全。沒有四次雷劫以上的人物存在。但是道德真言一出,他們說不得有人能領悟大道,衝擊第五次雷劫,給我們造成天大的麻煩。”

  第五次雷劫在外世界也是不能招惹的存在。

  因為這類人物有個特征,那就是領悟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哪怕遮掩天機,一旦涉及自身安危,便沒法蒙蔽,可以提前預感。所以到了第五次雷劫,就很難被殺死。

  除非布下必殺之局,讓對方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否則必然提前感應逃走。

  當然,這種感應,一旦離開土生土長的本方世界,就會失去效果。

  只是五次雷劫的鬼仙真人,還不夠格能離開本方世界。

  而且沒有證得天仙,哪個修士會想著離開出身世界,去遨遊星河大千?

  天仙遨遊星河,那也是為了找尋渡過天人五衰的機緣。而不是閑得慌。

  不過他們成為九幽之主的手下,力量還能提升,只是想成為天仙也不可能。但聊齋世界,道途斷絕。所以這一點沒什麽影響。

  何況要修成天仙,正常的一方世界中萬年內,也只有寥寥可數的人,有這個成就。

  聊齋世界的荒古時代特殊,也不過翻了兩三倍而已。

  那些人都可以說是本方世界的萬古人傑!
  所以別說宇宙二人,便是慕容也先都沒有如此奢望。

  宇宙二人去南方楚國傳教。

  慕容也先留在夏京的帝陵中。

  他們帶進來一口九幽神棺,現今已經長出許多紅毛,那是九幽之主對裡世界的侵入越來越深了。

  等到信仰積蓄到一定程度。

  九幽之主的化身便可破關而出。

  起碼有七次雷劫的鬼仙造物主的實力,足以橫掃裡世界。

   生病了,今天先欠一更。看明天精神能不能好點補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