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百聖齊鳴(4k)
主考官的房間內,眾多考官坐在一起。一開始還莊嚴肅穆,但是考試時間太長,到了後面,大家都放松下來。
這次的主考官高震作為禮部尚書,平日裡待人溫和,大家上朝往來時,也是見慣了的。
因此放松下來,高震也沒說什麽。
只是告誡他們,不要大聲喧嘩,免得給言官風聞參奏。
大家也隨聲附和,表示一定謹記大宗伯的話。
其實言官和這些考官們,多是交好的,科考會試不成文的規矩便是選擇清流擔任考官。
清流和言官總是密切相關的。
大家上朝可能互相爭執,下朝之後,說不得在哪個胡同就碰見了。
朝堂嘛,吵吵嚷嚷是在所難免的。
朝堂上不吵起來,精通帝王心術的梁帝怕是要心裡犯嘀咕,你們這些文臣是不是私下聯合起來,想幹什麽大事?
朝堂吵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弄起全武行都是有過的事。
這時帝王才能拉架勸架,展示權威。
下了朝,兩個在朝堂上唾沫橫飛,恨不得一拳給對方乾死的人,說不得就在哪個胡同一起喝上花酒。
文官們向來認為政見不合,不影響私交。
前朝兩位一前一後做過宰執的大官,朝堂上爭得你死我活,可後來人們整理遺書,發現兩人私下頗有往來,信件裡自稱為弟,朝堂上連乃公都叫出來,而且十分關心對方身體。
其中一位先下野後,生了重病,在朝宰執的那位大臣聽聞後,急忙寫信問候,後來也力主給了對方上等的諡號。
高震的為人,頗有古風。
既是傳統士大夫的秉性,也能容納新學見解。
他對路萬裡這等偏向儒門新學的人,其實不太排斥。只是近百年來,儒門雖然有新學出現,試圖顛覆理學,可總是不成體系,漏洞太多。
高震始終認為新學在沒有統合的情況下,容易使人陷入投機取巧之心境中,高談闊論還行,對國家幫助不大。
理學雖然腐朽,到底還能裱糊一二,粉飾太平。
自古哪有不滅的王朝。
大梁立國快兩百年,難免走上下坡路。
歷史上有些王朝,立國七八十年都不複太平盛世景象,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那是沒法阻止的事。
哪怕他這樣的人,也不能阻止族人打著他的名號,兼並土地,甚至那些百姓還求著被高家兼並,逃避稅賦。
因為高震始終要老,要死的。他如果對族人要求太苛刻,死後是進不了祠堂和祖墳。而且他還膝下無子。
年輕時還敢於任事,年老時,顧忌身後事,許多壯志都不敢作想。
只能寄希望後學。
在無情歲月前,連夫子都要感慨一句,“逝者如斯夫。”
何況他這等微末凡塵。
其他考官竊竊私語,聊天打發時間。
路萬裡見高震有些意興不高,主動過來湊趣,指著考棚,笑著道:“大宗伯學問精深,應該看得考棚上的文氣,上萬舉人匯聚,可謂國朝未有的盛事,這一科在大人主持下,賢才必定眾多,歷代大儒心心念念眾正盈朝的場景,怕是能再現。”
高震笑道:“但願如此,不過連周……”
他本想說連周汝賢這等舉世聞名的清官都不能留在神都朝堂上,哪裡可能眾正盈朝。
可是此言,未免有損君父的威嚴。
路萬裡悠悠道:“大宗伯近日忙於科考,不似下官這般喜歡偷奸耍滑,卻是不知,吏部剛下了文書,令周汝賢轉任巡鹽禦史。”
高震訝異,“當真。”
“這事吏部發文時,比較低調,據說是顏閣老舉薦的。”
“顏中介年輕時也是大有抱負的,可惜……”高震想起年輕時,這位年近八十的內閣首輔,抨擊官場黑暗,反對浮華之風,何等剛正,沒想到這三十多年來,竟成了諂媚於上的權臣。
但有時候他也不得不佩服對方,大梁朝到處漏風,這位首輔倒也拆東牆補西牆,勉強糊弄住了。
這份本事,他這等在權力中心遊走的人,著實看得很清楚。
路萬裡扯開話題,指著那些考棚,“下官近年來,學問亦是有些進益,看得如今貢院文氣聚集,頗為燦然,今科的進士,要在這麽多舉人中,殺出一片天來,著實不容易。”
高震笑道:“我看你對伱的得意門生,十分有信心,否則也不會在這跟老夫閑聊。”
路萬裡微笑:“就怕國師的小徒弟那裡,會有些妨礙。”
高震搖頭,“我看過你那得意門生的文章,頗有古風,通達大義,只要發揮正常,這一科至少是二甲靠前的位置。我看你是想著他中會元,再中狀元,好連中六元。”
“大宗伯明察秋毫,我這點小心思是瞞不過你的。”
高震笑了笑,“做人不要期望太高,而且高處不勝寒,難免遭人妒忌,你何必做如此期許。”
路萬裡心想:“儒門要想有新學取代舊學,自得有參天大樹,擋盡風雨,不是我期許太高,而是世道需要這樣的人出現。”
不是諸子那樣的存在,如何帶領儒門走出現在的死胡同。
路萬裡含笑道:“凡事總有萬一。”
高震搖頭。
隨即臉色一變。
但見貢院西面的考棚,一股青華文氣衝霄而起,在上空匯集成一隻青鳥形狀。
“誰做的文章,竟文氣凝為青鳥,通達上蒼。”高震失聲道。
青鳥是居於仙界的神物,為往來天界人間的仙使,文氣能凝結為青鳥,百年來,也不過發生過數次,無一不是進入書院,成為教書的先生,甚至坐上副山長的位置。
其他考官也紛紛出現。
文氣青鳥盤旋貢院上,而且聚集的青華文氣越來越多。
所有考官都大為震驚。
向來文氣是肉眼瞧不見的,可現在這些青華文氣,愈發凝實。稍有學問,或者有些定境功夫,都可見到。
而且文氣凝聚的速度沒有絲毫衰減。
“八股文條條框框太多,決計出不了這般肆意的文氣。想必是某位考生在寫策論。”
“這是何等策論,才能引動聚集如此多的文氣。其他考生的文氣都黯然失色了。”
“一枝獨秀。”
“神都文氣今日共一石,此文怕是要獨佔三鬥。”
“或許不止,那文氣還在增加。”
此刻許多舉人都抬頭看著天上。
越是學問精深的舉人,面對這樣的衝霄文氣,越是難以落筆,心神不寧。
黃夢已經擱筆,面露苦色,“定是秦兄,真是教人高山仰止。”
他頗有些無奈。
可一想到自己居然從童生試開始就和秦兄交手,雖然次次落敗,也心裡不免泛起與有榮焉的感覺。
他每次都和秦川在同一考場啊。
…
…
神都城外,玄都觀附近有座桃山,桃山另一邊便是書院。
這時書院的學生以及講師們,趁著今日春試,登桃山春遊的人很少,登上了桃山。
桃山正好對著神都東華門,登上桃山,一眼看過去,依稀能見貢院的輪廓。
這些學生、講師不是歷年科考選拔出來的精華。
書院規模一向不大,學生有定額,不能超過七十二名。大多時候是不足額的,講師一向也不足十個。
最多時也只有十個。
這七十二人個個神光內斂,有幾名講師,氣息莫測,眼神裡偶有一絲電光閃爍,令人生出對天道般的敬畏。
這是學問觸及到天道的表現。
目光生電,連陰神大成的修士,甚至顯聖修士,都未必敢在這等人物面前顯露陰神。
這些學問精深,放出去多是一方大儒的學者,此時登山望貢院之氣。
“今年舉人挺多的。”
“確實很多。”
“僅僅是很多。”
“如今書院名額只差兩個就滿了,不知道這些人能不能填滿名額。”
“大抵是不能吧。”
“先生的名額還有一個,我們努力努力,爭取當上先生,空出一個名額來。”
“如今九個先生個個都身負浩然正氣,大先生更是養氣四十年,沒養出浩然正氣,反正我是沒臉當先生的。”
“哎,浩然正氣確實太難了。”
“咦,那是什麽?”
“文氣?”
“青鳥形狀的文氣。”
許多書院的儒生不淡定了。
他們太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這科進入書院的名額,已經確定一位。”有書院儒生感慨。
“怕是下一次的聖人試,此子當在前十之列。若是入眾聖殿進修一次,穩定榜首,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講師搖頭歎息。
後生可畏啊。
…
…
皇城大內,摘星樓上。
梁帝如今沒有立皇后,后宮以東魯候之女靜妃為首。靜妃入宮十數年,梁帝對其甚是寵愛。
宮闈中,一向有陰私傳聞,說靜妃三年多前生過一場大病,幾乎去鬼門關走了一趟,但是閻君沒有收她,才還陽複生。
又有一說是大國醫李世靜出手,靜妃才能死而複生。
能從鬼門關回來,反正是一場天大的福氣。
但也有陰謀論,靜妃之所以能執掌后宮,乃是因為她背景深厚,且入宮多年沒有子女,不會陷入奪嫡事件,才會得梁帝信任。
如今梁帝有三子,太子是皇后所出,名位最正,可是做了四十年太子,令梁帝十分忌憚,扶持了晉王、齊王與其對立。
晉王、齊王都已經及冠,梁帝硬是用各種借口,將他們留在神都,沒去就藩,對太子的忌憚,哪怕神都的路人,都知曉了。
越是如此,太子越是戰戰兢兢,不敢露出絲毫不滿。
梁帝帶著后宮妃嬪,以及太子、二位親王等登上摘星樓。
還有身著白色僧衣的大涼國師亦在其中。
梁帝指著貢院,“這些舉人選拔出來後,都是朕留給太子的賢才。”
太子:“……”他這話每次會試都聽,從少年時,聽到如今四十多歲,孫兒輩都有好幾個了。
“兒臣叩謝父皇天恩。”他還是要裝作很是歡喜的樣子。
“靜妃,你出身聖人之鄉,知書達禮。可瞧得見那些文氣?”
靜妃溫婉恬靜,柔聲道:“跟在陛下身邊,怎麽也能瞧見的。”
梁帝哈哈大笑,“這次的舉子中有兩人比較有意思,國師你的小弟子,還沒開始落筆麽?朕還沒見他文氣嶄露頭角。”
他修煉有一種望氣術,那是梁帝作為人王,在受到天道限制後,幾乎是唯一能修成的道術。
國師笑了笑,“小孩兒磨蹭,陛下再等等。”
他話音剛落,有青華文氣衝霄而起,聚成青鳥形狀。
連梁帝都驚詫不已。
晉王恭賀道:“父皇總理山河,成就超邁古之聖皇,才有如此的盛世文氣出現。”
太子、齊王等反應過來,跟著恭賀。
眾人正恭賀文華盛世時,國師低聲念了幾句咒語。
在青鳥文氣旁邊,有一隻類似猛虎的文氣出現,虎虎生威。
青鳥是王道文氣,猛虎是霸道文氣。
交相輝映。
眾人更是祝賀不已。
而猛虎文氣出現在青鳥文氣一側,亦再次震驚了書院、貢院的眾人。
原來不是一枝獨秀,而是鳳爭虎鬥。
青鳥有傳說是鳳凰的前身。
青鳥本來已經佔據貢院文氣半邊天,猛虎一出,虎嘯山河,大有與之分庭抗禮的架勢。
梁帝在眾人恭賀聲過後,向著國師微笑道:“國師的小徒弟,果是不凡。”
他又對太子道:“如此二位賢才,朕都托付給你了。古之伏龍鳳雛,汝今已得之,自當勉勵。”
太子隻好又磕頭感謝。
得到伏龍鳳雛不就是漢昭烈帝麽。
三分天下得其一,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離皇帝近的人都是人精,不是人精早就被明槍暗箭弄死了。
大家都聽出梁帝對太子的苛刻無情。
晉王、齊王心中更是泛起喜意。
…
…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聖賢生於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為之也。豈聖人之製使至於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秦川終於落筆收工。
桃山後的書院眾聖殿,諸子聖像俱生出一道道聖道氣息,齊齊顫鳴。
聖道文氣注入盤旋上空的青鳥,青鳥忽地膨脹,仿佛充斥天地,將旁邊的猛虎同化,接著猛地爆開,天空中有上百隻青色鳳凰似的神鳥盤旋飛舞。
這異世古今,甚至能爭第一的策論雄文,引發了中古諸子的聖道之氣,仿佛聖人親口述說微言大義。
如中古諸子親臨!
廢除封建,本就是中古諸子的努力成果。
秦川的封建論,正是在繼往聖絕學,開宗明義,決不許有人開歷史倒車。
百凰朝聖!
聖道氣息同時在虛空顫鳴。
連帶貢院供奉的諸子牌位,以及神都各處的夫子聖像,都響應顫鳴。
百凰朝聖!
百聖齊鳴!
…
…
哪裡是伏龍鳳雛。
分明是聖人出世,來輔佐聖王。
梁帝臉色鐵青。
他剛才說過,這大材是留給太子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