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襄王》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
   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達恭順的漢城

  正統十三年,十月十五。

  巨濟島海岸邊,一艘官船靠了岸,從船上下來了一隊人馬,引起了岸邊漁民的好奇。

  雖然朝鮮正在經歷大戰,可戰爭並未影響到這南邊的小島,所以這裡的百姓都按正常節奏勞作生活。

  等官船下來的人離開後,漁民們不過隨便議論了幾句,就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民以食為天,對漁民而言,沒有比打漁更重要的事。

  大概半個時辰後,在海岸邊一處簡陋而整潔的院子裡,經過一場不太激烈的衝突,守在這裡的十幾名禁衛被拿下。

  現任忠清道觀察使,崔家家主崔永海在衛士陪同下,出現在了陳泰民的面前。

  “你來做什麽?”

  “可難得有人來看我,莫非殿下改了主意,派你來殺我?”陳泰民拿著書卷,跪坐在茅屋的門口,神色平淡看向崔長海。

  崔長海已年過五十,他的須發之間已見斑白,因久在上位的緣故,看起來顯得不怒自威。

  但在陳泰民面前,崔長海就是個十足的“小弟”,只見他來到陳泰民面前,拜道:“恭喜陳相……您要復出了,在下專程來接您!”

  “復出?”

  李爍不可能改變主意,事情緣由就能猜到了。

  陳泰民放下書卷,起身問道:“竟敗得如此之快?”

  此事出乎陳泰民的預料,同樣也讓崔長海驚訝無比,於是後者歎道:“大明天兵,所向無敵啊!”

  “十月初二,明軍打過鴨綠江,初七安州歸降……”

  陳泰民被軟禁在此,內外消息完全隔絕,所以崔長海要給他講明情況。

  聽完之後,陳泰民瞠目結舌,而後歎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崔長海卻沒心情聽他感慨,連忙提醒道:“大人,如今漢城文武兩班,都等著你回去主持大事!”

  “再過幾日,襄王殿下將駕臨漢城,明川君說唯有陳相,才能上下皆服周全應對!”

  聽到這話,陳泰民盯著崔長海看了一陣,方才問道:“你的侄孫女,是明川君的夫人?”

  被陳泰民如此直白點出,崔長海感到有些尷尬,但他還是老實點了點頭。

  陳泰民早就明白,世上缺了誰太陽都照常升起,唯自己才能周全應對的話,他也只是聽聽而已。

  很顯然,明川君有想法,而且想借自己的勢。

  陳泰民當然想要重返中樞,而且他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因為朝堂上不想他回去的人很多。

  “大人……事不宜遲,咱們立即出發吧!”崔長海再次催促道。

  “好……我跟你回去!”陳泰民沉聲說道。

  國家被搞得亂七八糟,陳泰民對此是痛心無比,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千瘡百孔的朝鮮的恢復正常。

  “好……我跟你們走!”陳泰民極為乾脆道。

  騎快馬隻用了兩天時間,陳泰民就在崔長海陪同下回了漢城。

  在此之前,崔家已極力為陳泰民造勢,在漢城營造了戡亂賢臣回歸的氣氛。

  朝鮮普通的士人階層,得知他要回來都出城迎接,讓想害他的人都沒有機會。

  在大批學子和官員簇擁下,陳泰民回到了漢城王宮,並進了康寧殿見到了李爍。

  此時的李爍,發髻散亂炮服凌亂,已沒有以往威儀氣度。

  “殿下……臣回來了!”

  站在大殿門口,陳泰民一襲布衣,要整個人看起來挺拔無比。

  坐在王位上,撩開額前散落的頭髮,李爍冷冷道:“陳泰民……你竟然回來了,那幫亂臣賊子,他們竟敢違背我的令!”

  “司馬文正有言……君王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

  “殿下棄綱常名分不顧,違逆皇帝招致大禍,上行下效則……”

  沒等陳泰民把話說完,就聽李爍暴怒道:“夠了……”

  “寡人最見不得的……便是你們好為人師的樣子,拿著所謂聖賢先哲的話,名義上是規勸,實為壓製君王余圖私利!”

  越說越氣,李爍直接暴怒起身,朝著陳泰民就衝了過去。

  “殿下……請殿下息怒!”

  守候在此的宦官,上前將李爍給攔了下來,然後把他給拉進了殿內。

  “殿下……事實證明,臣才是對的!”

  說完這一句,陳泰民轉身離開了,接下來他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一個是恢復自身影響力,尤其是掌握朝堂權力,這件事不辦好他就不能安心。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召集門生故吏議事,拿出方案爭奪話語權。

  轉眼又是兩天過去,在陳泰民強大的聲勢下,他被再度推舉為領議政,成了朝鮮文武大臣之第一人。

  然後陳泰民就帶著犒軍禮物,離開了了漢城去迎接朱景洪到來。

  在他走之前,明川君李暉被其解除軟禁,專門負責漢城這邊的招待活動。

  說來也是可笑,明明之前兩邊打生打死,眼下朝鮮又開始精心籌備,來招待朱景洪這位征服者。

  十月十九,陳泰民在坡州遇上了朱景洪,此地距漢城已不過數十裡。

  “外臣陳泰民,叩見襄王殿下!”

  坡州府城外,陳泰民跪在了朱景洪面前,在他身後跟著大批的官員。

  台階之上,朱景洪問道:“陳泰民……伱就是那個犯言直諫,被罷官流放的陳泰民?”

  “正是外臣!”

  “你心懷忠義,陛下對你多有褒獎,說朝鮮若多些你這樣的人,也不至於惹出這些大亂!”

  皇帝對陳泰民多有褒獎,這是對他的極大肯定,更是他往後地位的有力保障。

  只有掌握了絕對權力,他才能夠真正做到一言九鼎,在朝鮮發揮自己的施政策略。

  只聽陳泰民答道:“陛下重托絕不敢忘,臣必當竭力而為,使朝鮮士人忠於陛下!”

  “很好!”

  “聽說李爍已被你們拿了?”

  捉拿自己的君父,這種事當然不能直接承認,於是陳泰民答道:“啟稟殿下,我們殿下身患癔症,如今在康寧殿靜養!”

  “哦……”

  應了一聲,朱景洪隨即回頭,看向陳雲泰說道:“你先去一趟漢城,把人直接帶回金州,和李暄一道押送京城!”

  “是!”陳雲泰答道。

  此時他極為興奮,因為在完成這件差事後,他有極大把握升個副千戶,甚至於千戶也不是沒可能。

  “臣領命!”

  “那好……你跟這位陳卿一道回去!”

  “是!”

  作為朝鮮領議政的陳泰民,覲見朱景洪隻持續了幾分鍾,就只能帶著一幫官員離開。
    他可以感受得到,對他們這些人朱景洪並不看重,陳泰民也承認人家有這個資格。

  隻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把朝鮮打得丟盔棄甲,大明戰神果真名不虛傳……陳泰民如此感慨。

  在離開之後,陳泰民才意識到一個問題,他連朱景洪的樣子都沒看清。

  這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氣場實在是強得過分,讓陳泰民根本不敢直視。

  以至於剛才的情形,讓他想起了二十幾年前,自己到大明參加殿試的情形。

  那一天世祖親臨,得知他是朝鮮來的學子,還特意問了他兩句話,可惜陳泰民因緊張只顧著思索如何回話,就沒想過抬起眼皮直面天顏。

  回想著舊事,陳泰民帶著官員們離開了,下返回到漢城去。

  “陳相……別來無恙啊!”

  陳泰民正想要騎馬離開,卻被身後一個聲音叫住了。

  他回頭一看,發現來人是順川君李炯。

  “原來是順川君,沒想到在此處能遇見!”陳泰民拱手道。

  對這位暴虐的順川君,他歷來都看不順眼,有好幾次還在朝堂上彈劾過他。

  李炯上前說道:“此前得知陳相造貶,我還為你抱不平……如今你官複原職,實在可喜可賀!”

  對李炯近期做的那些事,陳泰民基本都已了解,也讓他對這人更是厭惡。

  此刻這廝來攀交情,其意在染指國君之位,對此陳泰民是洞若觀火。

  “多謝順川君,在下還有些事……告辭了!”

  陳泰民非常的有禮貌,卻有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感覺,這讓李炯非常的不爽。

  他確實想得到陳泰民支持,所以他有怨氣和怒火,也只能老老實實憋在心裡。

  李炯微笑說道:“陳相慢走,過幾日我們再聊!”

  簡單行禮後,陳泰民打馬離開,李炯只能去做自己的事。

  朱景洪這一路趕來,期間籌備糧草和設置營地,都是李炯在協調和張羅,所以他要忙的事情也非常多。

  這是非常複雜繁瑣的差事,李炯本人則是樂在其中,因為這不但可以巴結朱景洪,還能在各地官員中施加影響。

  再說朱景洪這邊,當他打算用午膳時,便有宦官稟趙成武回來了。

  從進攻日本船隊到現在,期間過了七八天的時間裡,趙成武及其率領的艦隊,一直是處於失聯的狀態。

  對此,朱景洪大為憂心,如今得知趙成武回來,他便立刻起身迎了出去。

  才走到門口,朱景洪就看到了趙成武。

  “臣叩見殿下!”

  “情況如何?我軍傷亡可大?敵軍損失如何?”朱景洪連忙問道。

  “回稟殿下,幸不辱命,前日追至深海,已將敵艦全部擊沉!”趙成武稟告道。

  “我軍傷亡如何?”朱景洪接著問道。

  提到這件事,趙成武神色黯然了些,緩緩答道:“乙等艦被擊沉一艘,丙等艦被擊沉兩艘,合計陣亡……三百六十九人!”

  在以上損失的情況下,遼東水師擊沉運輸船三十多艘,擊沉戰艦二十一艘,另俘獲船隻二十三艘。

  聽完趙成武的講述,朱景洪神色逐漸放松,因為整體來說這是一場大勝。

  “殿下……還有件事,臣要稟告!”

  “你說!”

  “臣等追擊的最後兩艘日本戰船,上面都有英法夷人!”

  這裡面消息量可就大了,於是朱景洪問道:“這些夷人……可有活口?”

  日本艦隊出現英法的夷人,這件事實在太過詭異,所以朱景洪想要問個清楚。

  然而趙成武尷尬答道:“全都死了!”

  對此朱景洪不著急,畢竟岡本英傑還在他手上,實在不行問他也可以。

  “一路辛苦,你且去休息,明天隨我一起到漢城去!”

  “是!”

  除了趙成武,安東行都司都指揮使祁延澤,以及女真的幾名將領,也跨越上百裡趕了過來,隻為在入城時能亮個相。

  畢竟征服一個國家,是人一生中可以不可求的事,既然遇上了那自然要享受勝利的喜悅。

  朱景洪這邊摩拳擦掌準備駕臨漢城,
  而為了迎接朱景洪的到來,李暉也是絞盡了腦汁。

  為營造出百姓歡迎的場景,李暉發動了漢城及周邊所有人,包括貴族士人和普通百姓。

  十月二十,一大清早。漢城周邊的百姓們,被各自所轄的士人地主帶著,來到了他們應該出現的地方。

  官道兩側,已密密麻麻站滿了人,從城門延伸出了好幾裡,可見李暉和朝鮮的官員們,對朱景洪的到來是何等歡迎。

  只不過此時官道的內側,已被明軍士兵嚴密把守,這些百姓被他們隔絕在外。

  昨天陳泰民回來,帶來的錦衣衛把李爍帶走時,李暉就在康寧殿外默默看著,現場情形讓他心裡在打鼓。

  為表達絕對恭順,李暉本打算迎出二十裡,可卻被朱景洪給叫了回去,所以他只能在城門外迎接。

  “大明不需要功勞大的王,而是要聽話的人坐那把椅子上,所以你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這些話,是李暉之妻崔氏所言,對此李暉牢牢記在了心裡。

  “明川君……來了,已經來了~”有宦官提醒李暉。

  於是李暉立即整理儀表,他要把做完美的姿態表現出來。

  在他身側和身後的官員們,此時也都神色緊張起來,他們對自己的命運並不確定,只因叛亂之事他們多少參與其中。

  終於,朱景洪的儀仗出現在了遠處,讓李暉更是神色緊張起來。

  而在朱景洪所經過的地方,沿途歡迎的百姓們,已經非常恭順跪在地上,口稱“大明萬歲襄王千歲”。

  馬車內,看著跪出老遠的人群,朱景洪露出了笑容。

  很快,他的車隊來到了城門處,並在這裡停了下來。

  “臣等叩見襄王殿下!”

  隨著李暉跪倒在地,大批的官員也都跟著跪下,再然後便是現場士人和百姓們。

  這一刻,在朱景洪目光所及之處,整個世界都仿佛在他腳下。

  “免禮!”朱景洪吩咐了一句。

  隨後余海傳達他的意思,李暉等人才小心起身,隨後很自覺的讓到了兩邊。

  朱景洪的馬車通過了,然後便是蔡傳勝等高級將領通過,再然後便是參謀團隊,以及更後面的普通軍陣。

  大隊人馬通過時,明軍肅殺的氣氛,更是讓漢城百姓驚顫,暗探大明天兵果真不同凡響。

  在一番自我PUA之後,這些人神色更為恭順。

  統領天兵連戰連勝,讓凶悍女真人俯首帖耳的朱景洪,漢城上下越發生出敬畏之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