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襄王》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
   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

  九月初三,在經過十天趕路之後,李暄終於返回了漢城。

  大批的官員前來迎接,他們都很迫切想知道,此番出使談出了什麽結果。

  沒錯,這次李暄出使的情況,沒有向朝鮮官員們通報,其父子二人是用秘報聯系。

  “邸下,大明大軍調動,兵鋒直指朝鮮……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邸下……莫非是因為咱們改製的事?”

  “邸下……此行確實僭越,朝廷震怒也在情理之中……”

  官員們七嘴八舌議論著,一個個顯得惶恐不安,這些人裡多數都是應聲蟲,為了上位選擇了支李暄改製。

  “大明天兵降臨,我等便是死路一條……”

  “邸下,您要勸諫殿下,定要……”

  眾人七嘴八舌的聲音,把這迎接儀式搞得很亂,也讓李暄內心非常焦躁。

  最終他實在沒忍住,便從轎子裡走了出來,然後一眾官員們圍了上來。

  老實說,這些官員當下的行為很無禮,眼下火燒眉毛他們已顧不得那麽多。

  “諸位……”

  “諸位……”

  連喊了兩聲,現場才安靜了下來,眾人都焦急的看著李暄。

  “諸位……那些是襄王殿下賜給我的禮物,我給諸位帶回了安定與和平,你們都可以高枕無憂!”

  一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松了口氣,於是紛紛誇讚李暄賢德睿智,這一刻他們是真心實意感激。

  “諸位……既已安心了,按製該列班迎接了!”李暄笑著說道。

  眾人都跟著笑,然後便有禮官主持現場儀式,將李暄迎進了漢城的南門。

  進了國都李暄徑直趕往王宮,途中他打量著街道兩側房屋,不自覺便跟金州城內的繁華相比,很自覺就認為漢城和鄉下差不多。

  一路進了王宮,李暄第一時間趕往康寧殿,要去覲見自己的老爹。

  “兄長……你終於回來了!”

  “四弟,你才見了父王?”

  “本想要來迎接兄長,但父王身體有些不適,所以臣弟才進宮來問安……還請兄長寬恕!”

  在崔秀青的指點下,李暉這廝也學會了立人設,這段時間趁著李暄不在,可是沒少進宮在老爹面前盡孝。

  在李暉看來,世子李暄觸怒大明,被廢黜是遲早的事,所以他這是為接任世子做準備。

  其實不需要崔秀青提點,李暉這廝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本就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你來父王跟前伺候,我豈會怪罪……”

  李暉行禮致謝後,緊接著說道:“兄長出使歸來,可別讓父王久等,咱們還是盡快進殿吧!”

  其實李暄想要單獨覲見匯報,但一想到所報內容正大光明,所以也就絕了支走李暉的想法。

  “走吧!”

  康寧殿點,朝鮮王李爍已到正殿就座。

  雖然他要跟大明脫鉤,想著驅逐漢學明製,但在這正式覲見的場合,他仍穿著大明賜予的四團龍袍,前後看來多少顯得可笑。

  “殿下,世子和明川君在外求見!”

  所謂明川君,就是李暉的封號。

  “讓他們進來!”李爍平靜答道。

  他的身體確實不好,但還沒有到糊塗的地步,朝鮮實權仍被他牢牢掌握。

  “是!”

  幾息之後,李暄兄弟二人進得殿內,然後按照《大明會典》規定的禮節,向自己親爹行了大禮。

  “詳細說說此番出使的情況!”李爍沉聲道。

  雖然已經知道結果,但李爍更想了解細節。

  李暉也很想知道,所以此時他也豎起了耳朵聽。

  於是李暄便把此行遼東的情況,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

  而話裡的主題只有一個,大明很強朝鮮很弱,還是別折騰老實過日子為好。

  啥?大哥你竟變了想法,這讓我哪還有機會……李暉非常失望。

  李暄做了大明的舔狗,他李暉就得靠邊站了,畢竟做舔狗也得有論資排輩,顯然他的資格比不上世子李暄。

  這時李爍卻說道:“世子……莫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父王……這不是長誰的志氣,這是……”

  沒等李暄把話說完,李爍就看向李暉問道:“老四,你說是不是這樣?”

  李爍的這一舉動,其實是在警告李暄,自己不只他一個兒子。

  李暄讀懂了,所以他沉默了。

  相比於李暄,李暉在政治上還小白了些,此刻沒有洞悉其中內涵。

  但他也滑頭,當即答道:“我聽父王,父王說什麽就是什麽!”

  李爍笑了笑,然後就沒理會李暉,而是繼續說道:“前幾日,羅刹使臣維克多和日本使臣伊藤來拜,跟為父聊了很多!”

  聽到這話,李暄就知道情況不簡單,所以他沒有隨意插話,他想先聽完再說。

  “當下,大明和破屋一樣四面漏風,正是推倒他的大好時機!”

  “安南不穩,西北有大戰,明國自顧不暇……這正是我們掌握國家,乘機崛起的好時機!”

  李爍苦口婆心般的說著,他確實想要說服兒子,讓他跟自己一條心乾下去。

  他李爍,不想被士大夫挾製,不想王室權力被篡奪,就一定要跟大明脫鉤才行。

  也是這個時候,李暉才知道朝鮮改製,竟是自己老爹幕後推動,他一直以為是李暄的意思。

  情況變成這樣,讓李暉一時間很糾結,此時他是真不能確定,自己對此該是什麽態度。

  “父王……一旦撕毀約定,大明震怒調兵來伐,如何抵擋?”

  “羅刹國和日本能幫我們?”李暄說出關鍵問題。

  “羅刹國會在西北增兵牽製,日本會派兵來協防!”

  前半句完全是廢話,所以李暄直接忽略掉,隨後他便問道:“日本人能派多少人增援?”

  “數萬精兵!”李爍答道。

  日本有精兵嗎?比之大明如何?李暄表示懷疑。

  “父親……此事你當慎重!”李暄嚴肅提醒。

  “你以為我瘋了?”

  “兒子是覺得,父親低估了大明的實力!”

  “我看是伱高估了明國的實力!”

  “我意已決,改製等事照舊,且訓名正音正式頒發!”

  訓名正音修成已有數月,李爍偏選在這個時候頒發,其挑戰大明的意思已非明確。
    “父親……您得三思!”李暄焦急勸道。

  殿內沉默了一陣,好一會兒後李爍才開口:“世子,你若怕了就回府上好生讀書,政務之事無須你再理會!”

  這句話,表明了李爍的堅定意志,廢掉李暄他也要一意孤行。

  同意老爹的意見是絕路,但反對更是絕路……李暄知道自己沒得選。

  “兒子……願遵父王訓示!”

  李爍露出了笑容,隨後說道:“既然如此……初五朝會,便由你正式頒布法令!”

  “是!”李暄鄭重答道。

  既然勸不住老爹,且跟著踏上了不歸路,李暄覺得有必要盡己所能,把這條路走得更長一些。

  於是他答道:“父王……既要如此行事,我朝必早做準備,以應對不測!”

  “此事我已有安排,前些日子以應對明國調兵為由,我已將南方軍隊調往北方各道,且軍糧軍械準備充足……”

  順著這思路,這父子二人繼續商議起來,好一會兒他倆才意識到,還有李暉這個家夥待著旁聽。

  這畢竟是朝鮮最高機密,即便是親兒子李爍也信不過,於是便讓李暉趕緊退下。

  李暉當然不想走,但也不敢違逆老爹的意思。

  出了康寧殿,回想起剛才聽到“談話內容”,李暉隻認為父兄已經瘋了。

  是誰給他們的自信,讓他們以為大明很弱?李暉不禁問自己。

  “他們知道京軍十二營嗎?見過親軍二十二衛嗎?知道這些軍隊有多強嗎?”李暉心中在怒吼。

  他出使過大明,知道這些軍隊有多生猛,所以他可以清醒判斷出,父兄二人會把朝鮮帶入深淵。

  “他們一意孤行,李氏王族只有死路一條……”李暉如此想到。

  歎了口氣,李暉自覺人微言輕,對此事根本沒法插手,所以他已經在想如何避禍。

  “以我跟十三爺的交情,想開發他會救我一命!”

  “乾脆……這幾個月開采的黃金,全部都送給他好了!”

  心裡盤算著這些事,李暉走出了王宮,以最快速度往自己府上去了。

  見他愁眉苦臉,崔秀青便問起了情況,李暉便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唉……如此大禍,咱們得想辦法,逃得一命才是!”

  李暉才把話說完,就聽崔秀青道:“我看這不是大禍,而是你一飛衝天的機會來了!”

  “機會?”

  “這個時候,你若把實情報給襄王,朝廷平叛這就是大功一件!”

  聽到這話,李暉訝然道:“你是要我背叛朝鮮?背叛自己的父兄?”

  崔秀青冷笑道:“是你父兄背叛了朝廷,背叛了朝鮮!”

  這話也有道理,李暉稍微平複了心情,但他還是說道:“那可是我親爹,親哥哥!”

  崔秀青平靜問道:“比起活命,比起朝鮮王位……孰輕孰重?”

  “這……這……我得好好想想!”

  知道李暉需要時間接受,於是崔秀青也不在逼迫,只是告訴他要盡快決斷。

  九月初五,這是李暄返回漢城第三天,今天是朝鮮大朝會的日子。

  已有消息傳出,今日將有重大情況宣布,這讓朝鮮文武個個充滿好奇,所以早早的就來到了勤政殿外。

  時間一到,在禮官引領下,文武官員在丹陛之前排班站好,等待著大朝會正式開始。

  眾人沒站一會兒,就聽到樂曲之聲響起,然後便見到世子李暄如往常一般,來到丹陛之上主持朝會。

  李暄的位置在王座之前,待他落座後眾人紛紛參拜,然後李暄根據制度叫眾人平身。

  因今天要做的事太重要,所以李暄沒有多浪費時間,直接便讓一旁的宦官宣“詔”。

  “大王詔命……”

  “朝鮮古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禮儀傳頌……”

  “乾載歲月,國運昌盛,國富民強,繁榮興旺……”

  這份“詔”書,以非常直白的語句,把朝鮮誇成了當世第一,聽得現場官員都很懵逼。

  但最終,還有讓他們更懵逼的事。

  “於今日頒布訓民正音,以教化萬民,保萬世之基……”

  詔書還在念,因為除了訓名正音,一些禮製也要進行更改,這可讓官員們炸了鍋。

  一方面,大家學漢文寫漢字用漢禮,隨意更改不但影響生活,更會動搖他們的統治基礎。

  沒錯,就是統治基礎,在如今的朝鮮,士大夫是和王室共天下,這都得益於他們有聖人之訓站台。

  另一方面,更改制度和文字必定引來大明討伐,這完全是要絕大家的活路。

  即便是以前支持改製的官員,到這真刀真槍執行的時候也慫了,於是跟著其他官員一起上前勸諫。

  這一刻,不需要任何人組織,多數官員都達成了一致,明確表示反對此“亂命”。

  好在現場將領沒說話,這給了李暄很大的底氣,也暗讚自家老爹對軍隊掌控之強。

  “都退下,你們要造反嗎?”李暄大聲呵斥。

  既然勸不住親爹,他就只能加入這場豪賭中,所以如今他的態度也很堅決。

  “全都退下!”

  李暄的呵斥沒有作用,不但官員們沒有退下,反倒有更多人加入了進來。

  “邸下,此為亂命……臣等實難奉詔!”

  這個人李暄很熟,乃是他提拔起來的親信,此前還參與過訓民正音的修訂,如今在司諫院任職。

  這人站出來反對,理由其實非常簡單,皆因其家鄉是在平安道,直接與大明遼東接壤。

  換句話說,只要大明官軍一到,他的家鄉很可能會被打成廢墟,其家族基業也將毀於一旦。

  “邸下……還請勸諫殿下,收回此詔命吧!”

  “邸下,此等亂命,乃是藐視朝廷,藐視皇帝陛下……會遭天譴!”

  宣詔之前,李爍就知道會有人反對,所以他一直在偏殿靜聽,以備隨時出面穩控局面。

  現場勸諫的話很多,唯獨最後這一句讓他心中刺痛,於是他決定正式出面了。

  隨著鼓樂聲響起,現場官員們安靜了下來,然後眾人便看向了東側,李爍被宦官和侍衛簇擁著出現了。

  這是近五年來,李爍第一次出現在朝會上,現場官員一個個都深感意外。

  這個時候,很大一部分人都還覺得,今天的事跟李爍無關,完全是李暄一個人搞出來的。

  所以現場官員們都期盼著,李爍出場來撥亂反正,澄清玉宇。

  然而等李爍升座,問出第一句話後,現場官員們就都傻眼了。

  “一口一個朝廷,一口一個陛下……你們究竟是朝鮮的臣子,還是朝廷的臣子?”

  下一刻,一直沒開口的領議政陳泰民出班,在眾目睽睽下義正言辭道:“殿下,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