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襄王》第489章 旨到前線
  第489章 旨到前線
  對朱景洪,帝後二人在擔心,太上皇則是期待,但卻有人對他滿懷忌憚。

  睿王府,內宅書房。

  “八十七加一百二十五就是……二百一十二!”

  “咱王府上下加上侍衛也就五百來人,二百多可就將近一半了,老十三這小子得殺多少人!”

  聽到陳芷拿王府的人來對比數字,朱景淵心裡隻覺得格外膈應,於是對妻子投去了不滿的目光。

  “什麽老十三殺了將近王府一半,說這話你不嫌晦氣?”朱景淵冷聲說道。

  收起奏報,陳芷冷笑了一聲,而後說道:“這你就受不了?”

  “若日後老十三真舉兵而起,咱王府上下都不夠他砍的!”

  “想想靈庶人一家的結局,再想想厲太子和英厄王的下場,別說你我……便是榆兒他們,到時只怕也難逃一死!”

  這些話,每個字都跟針一樣,扎到了朱景淵的心頭。

  良久之後,朱景淵答道:“老十三隻喜軍務,並無奪嫡之心……”

  陳芷冷笑道:“哼哼……他沒有奪嫡之心,跟他一起升官發財那些人,會不會有異心?”

  “虧伱還自詡熟讀經史,連宋太祖黃袍加身的典故都忘了?”

  陳芷最後這一句,於朱景淵猶如當頭棒喝,瞬間讓他後背發涼。

  是啊,無論老十三心思如何,只要他走到那個位置,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了……朱景淵心中自省。

  頭一次在他心裡,朱景洪的威脅直線上升,比之太子也差不了多少。

  剛才陳芷那些話,即使再親密的心腹臣下,也很難毫不顧忌跟他明言,非得同心同德的發妻才能直言不諱。

  所以此刻,朱景淵跟感激眼前的妻子,雖然平日裡絮絮叨叨也挺煩人。

  只見朱景淵起身,向陳芷鄭重一拜:“多謝愛妃提點!”

  “王爺何必如此!”陳芷連忙回禮。

  其實陳芷也不是真的認為,朱景洪有謀奪帝位的之心,前面她說得如此嚴重,只是為起到更好的警醒作用。

  如今見目的達成,她又轉變口風道:“即便老十三野心,可他這般強力之人,太子定會多加拉攏……”

  “有薛家丫頭在,我看老十三遲早會歸心太子,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其它事我且不論,得盡快把薛家丫頭廢了,然後扶婷丫頭上去!”

  朱景淵微微點頭,心裡已在謀劃如何入手。

  關於這件事的大致辦法,他和陳芷此前細細商議過,早已經拿出了大致的方略。

  “是該著手布置了……”

  睿王夫婦細細商議時,最新的戰報也傳到了寶釵耳中。

  得知朱景洪又上了戰場,寶釵頓時憂心更甚至,生氣到直接去了銀安殿,把東側廂房裡的東西一陣霍霍。

  “讓你逞能,讓你逞能……”

  刀槍劍戟這類東西,被寶釵推得七零八落,好幾次她自己都差點受傷。

  絕大多數的時候,寶釵都能很好控制情緒,可當事情關系到丈夫安危,她就再難保持心態淡定。

  所謂夫妻同心,寶釵此時確實非常擔心朱景洪,眼下乃是典型的因愛生“恨”,故而她才會到此處發泄怒火。

  當然了,發火兒發得這般浮誇,她這多少也有演戲的目的。

  一則展現夫妻情深,二則表明毫無城府。

  “我讓你逞能……”

  推倒最後一個木架之後,寶釵總算是停歇下來,心裡也好受了許多。

  “我得給他寫封信,勸他不許再以身犯險!”冷靜下來後,寶釵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簡單整理了衣袖,重新擺好王妃的派頭,寶釵邁步往房間外走了去。

  廂房之外,十幾名官宦侍女盡皆跪伏於地,她們都是今日銀安殿當值。

  寶釵在府裡威嚴深重,剛才狂怒到亂砸東西,著實把這些人給嚇到了。

  以至於寶釵出現時,眾人被嚇得身如篩糠,低著頭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在眾人面前站定,寶釵目光掠過眾人,隨後說道:“裡面東西亂了,你們收拾一下!”

  領班太監當即答道:“遵命!”

  隨後寶釵便離開了,待其走遠眾人方站起身,而後紛紛進入廂房開始收拾。

  東宮,內宅後殿。

  最近太子的身體不太好,全是元春親自服侍湯藥。

  “殿下,該喝藥了!”

  聽到聲音,俯首書案的太子抬起了頭,便可見到他滿臉的倦容。

  見他這幅樣子,元春忍不住勸道:“殿下,別再看了,還是歇一歇吧!”

  朱景源擠出一縷笑容,說道:“歇不得啊,各地的情況都要知曉,尤其金陵的事得詳加掌握,以備父皇隨時詢問考教!”

  沒有人願意看這些枯燥的奏報,太子也是沒有辦法才如此,元春當然知曉他的難處。

  “這兩天我召妙玉入府,與她閑敘倒學了不少東西,尤其於養生一道探討頗多,聽她說……”

  聽元春絮叨說著,朱景源從她手中接過了藥碗,忍著難聞的味道喝了起來。

  妙玉與元春關系極好,近些日子時常被元春召入東宮,朱景源也見過她好幾次。

  “所以說,還得勞逸相諧,張弛有度才對……殿下真的該歇歇了!”

  聽元春苦口婆心勸著,朱景源不由露出了笑容,只見他笑著答道:“好吧,便依愛妃所言!”

  扶著太子起身,元春說道:“殿下,去園子裡轉轉吧!”

  “也好!”

  二人相互扶持著,一道往東宮後園走了去,身後遠遠跟著侍女和宦官。

  “殿下可知道,這兩天京城上下,聊得最多人是誰?”元春盡可能找些輕松的話題。

  “你是說十三弟吧,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十三弟如今總算有用武之地了!”朱景源感慨道。

  太子是個厚道人,元春有些話本來想說,但最終還是憋了回去。

  她知道自己說了也無用,何況她也覺得自己是過慮了。

  當然最緊要的原因是,事情都有東宮屬官參詳,她確實犯不著過於多嘴。

  時間流轉,又是兩天時間過去,時間來到了八月二十二。

  在期待了一天時間後,西北的第四份軍報由快馬送進了京。

  “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西北又是大捷,消息在百姓之間傳開,頓時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自打襄王爺主理西北軍務,我大明天兵便連戰連捷,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此前總聽人說,襄王爺不學無術,我看這些人純屬瞎扯……”

  “定是有人嫉妒他的才能,方才編了些故事詆毀,這些人真是壞透了……”

  “皇家嘛,這種事……”

  “誒誒誒,都別說了,巡街的官差過來了!”
    於是乎,巷子口的議論聲停止,然而類似的場景在這京中,卻是到處都能看得見。

  毫無疑問,連戰連捷的朱景洪,再度成為了京城“頂流”,而且會持續很一陣子。

  按照正常程序,奏報經過重重關卡,再度送到了朱鹹銘的面前。

  此時他正練習射箭,得知軍報傳回他可等不及,撂下弓箭就接到了手中。

  今天的內容比較簡單,說的是振威中衛參將石崇,在敵後成功襲擊糧道,致使準噶爾大軍被迫後撤。

  在其後後撤之時,朱景洪命振威中衛大舉出擊,便再度收割了一波人頭,斬首在兩千級左右。

  “他運氣是不是太好了些?”

  合上奏報,朱鹹銘發出這樣的感慨,他承認剛才那一刹那他又嫉妒了。

  他也打了幾十年的仗,可從沒打過這麽順的仗。

  難道這小子真這般用兵如神?

  想起朱景洪滔滔不絕講戰爭,高屋建瓴分析時代和格局,朱鹹銘發現自己確實小看了這小子。

  “如此說來,我真是撿到寶了?”朱鹹銘又冒出了奇怪的想法。

  寧煥祥也好柳芳也罷,只怕都打不出這樣好的戰績,或許還是要重新調整部署……朱鹹銘暗暗想到。

  來回踱步,認真思索後,朱鹹銘目光掃向程英,吩咐道:“你再去翰林院,讓他重新擬旨,讓老十三繼續主持西北軍務,柳芳到任後負責協助!”

  啥啥啥?主上竟下旨讓十三爺主持西北軍務,我耳朵沒聽錯吧?

  程英有這樣的懷疑很正常,因為這樣的安排確實很離譜。

  關於朱景洪去留,這已是皇帝發的第三道旨,這樣是不是太兒戲了?
  “還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去!”朱鹹銘語氣不善。

  “奴才遵旨!”

  程英再度去翰林院傳了旨,學士們再度按照聖意潤色行文,成文後便送到了司禮監。

  司禮監披紅用印後,聖旨便由快馬送出,向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九月初一,西北荒原上,朱景洪駐馬於山坡上。

  山坡之下大軍正在行進,乃是北四衛的軍隊正在開境。

  此時距他完成戰略大撤退,時間已過去半個月,而他的北進戰略也已持續半月。

  這半個月時間裡,他對前線兵力部署做了極大調整,徹底改變了如今的戰場格局。

  總體來說,無論步騎皆整體北移,如今在朝著哈密進發。

  在執行這一戰略過程中,朱景洪還增調騎兵去往土謝圖汗國,配合安西行都司強力打擊了叛軍,安定了大軍行進的東北側。

  看著面前的地圖,朱景洪在上面指點著,同時對左右說道:“今日天黑之前,各部趕到預定位置扎營,這是前天就釘死了的事,任何人都務必嚴格執行!”

  在朱景洪左右,乃是各衛派來同知或僉事,主要目的是匯報情況表明難處。

  行軍作戰處處都難,有些難處可以體諒,而有些難處就必須克服,其中分寸全得朱景洪把握。

  “十三爺,今日下午遇到敵軍襲擾,本部防守兵力捉襟見肘,可否請調騎兵協助防備,我軍便可全力行軍……”

  說話的是果勇左衛指揮同知楊仁忠,他在金陵跟朱景洪打過仗,又在此前支持過朱景洪調軍,與相比於多數人他與朱景洪的關系更近些。

  所以這次,果勇左衛指揮使陳寶祥派了他來陳情,希望能得到朱景洪的寬宥。

  “兵力捉襟見肘?你告訴我現在各衛哪個兵力充足?”

  朱景洪一句話,就把楊仁忠懟了回去,讓他接下來的話都咽了回去。

  朱景洪說的是事實,作為防守方兵力永遠不夠,所以這是必須要克服的事。

  “你回去告訴陳寶祥,讓他務必天黑前趕到預定位置,他如果再說兵力不夠的話,就讓他來把我的衛隊調去!”

  “若還是不夠,我也可以聽他驅使!”

  朱景洪語氣嚴厲,讓在場眾人心驚無比,紛紛告誡自己別再輕易訴苦。

  事實上,在朱景洪掌權之後,這樣訓斥眾將的情況,他自己都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但因他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且歷次功勞全都分給下屬,而且決斷時基本一碗水端平,所以軍中上下對他並無怨懟之心。

  “諸位,再忍耐一番吧,再過半個月……揚威左衛就會趕到,屆時我軍便壓力大減了!”

  揚威左衛也是騎兵,本來是從北方邊鎮輪換回京,被皇帝臨時安排轉道來了西北。

  至於為啥不提前安排,說穿了還是缺銀子鬧的。

  當然,也不是說朝廷真的沒銀子,只是朱鹹銘有個儲備銀計劃,要求內廷銀庫絕不能少於一千萬兩,外庭絕不能少於五百萬兩。

  拋開銀子的事情不提,如今有一支強大騎兵加入,防守起來也就更容易了,畢竟騎兵輻射的范圍會更大。

  “沒什麽事,你們都各自回去吧!”

  相比於寧煥祥,朱景洪明顯更雷厲風行,眾人如今已習慣了他這樣子。

  眾人陸續離開,留在朱景洪身邊的,就只有楊隆山和范長春,這兩位已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和他一起做戰略上的規劃。

  正當朱景洪要攤開地圖,繼續與他二人詳談時,卻有馬隊飛速向他靠近,從其旗號來看……

  竟又是傳旨欽差?老頭子在搞什麽鬼?

  前天和昨天,他已分別接到旨意,第一份讓他立刻回京,第二份又改主意允許他留在西北,眼下這第三份又來了。

  “莫非老頭子又改主意了?我已傳訊給他大軍北上,莫非他真的敢臨陣換將?”

  “難道他是信不過我?還是說是有人煽風點火?”

  一時間,朱景洪想到了很多事,但他臉上卻一如往常的平靜。

  來人下馬之後,來到朱景洪面前說道:“十三爺,煩請召集眾將,臣要當眾宣旨!”

  這話就更讓朱景洪疑惑了,前面兩道旨可沒這般複雜。

  “好!”

  於是朱景洪立刻吩咐,讓人把離開的眾將又找了回來,這個時間裡兩位監軍也到了。

  得知又有旨意到了,將領們比朱景洪還要驚訝,這下旨的密度著實太過了些。

  在朱景洪帶領下,一眾將領盡皆跪下,等待著欽差宣讀旨意。

  只見傳旨欽差當眾出示了勘合,證明了自己身份之後,才從隨從手中取過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今西北戰事紛繁複雜,敵我之間對峙緊迫,臨陣換將實乃大忌,朕思緒再三……”

  “仍以皇十三子洪為帥,以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柳芳為輔,共同總製西北軍務,望爾等……”

  念到這裡,聖旨主要內容就結束了,在場眾人心緒都非常精彩。

  而這其中,又以朱景洪最為激動,他完全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有老頭子聖旨背書,我做主帥名正言順,指揮大軍就更有底氣了……朱景洪如此想到。

  此時他也著實佩服皇帝的氣度,竟然真敢讓他這十七八歲的少年人,來指揮西北平叛如此重要的會戰。

  士為知己者死,接下來我得打得更漂亮,不辜負老頭兒的厚望……此朱景洪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在他心思飄逸之時,聖旨也到了尾聲,只聽宣旨欽差朗聲念道:“欽此……”

  “兒臣朱景洪,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