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襄王》第490章 朱大帥
  第490章 朱大帥

  “十三爺,快快請起!”宣旨欽差立刻上前攙扶。

  手持聖旨,朱景洪緩緩起身,而後說道:“陣前應以職務相稱……”

  說完這話,朱景洪緩緩轉過身來,面對眾將道:“即刻起,諸位稱我為大帥!”

  “拜見大帥!”侯璟第一個響應,今日他也被上司派了過來。

  有他開了頭,在場眾人紛紛單膝跪地,參拜時皆以“大帥”相稱。

  朱景洪臉上堆滿笑容,自得之意溢於言表。

  他這般喜形於色,也都被傳旨欽差看在眼裡,待其回京自會將此情形上報,幫助朱景洪再次鞏固“心思淺”的人設。

  “都起來吧!”

  “欽差如何稱呼?”

  “十……大帥,臣禮部員外郎應紹章!”

  將聖旨遞給隨行侍衛,朱景洪爽快道:“原來是應大人,你遠道而來馬車勞頓,晚上本帥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多謝大帥!”

  安排好這邊,朱景洪方看向眾人,說道:“都散了吧,回去之後通知各衛、部主官,今晚到我帥帳議事!”

  “遵命!”

  朱景洪人在何處,他的帥帳就會安置在何處。

  所以眾將散去之後,傳旨欽差一行人,就只能跟著朱景洪一道,在荒原上繼續趕路。

  下午這兩個時辰,朱景洪至少接收了上百次情況匯報,內容包含各部位置、敵軍情況、小規模戰鬥、各部遇著的突發情況……

  事無巨細,朱景洪全都命人記錄,同時在其攜帶地圖上更改標注。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朱景洪給自己弄的參謀團隊。

  他從侍衛親軍抽了八名副千戶,專門替他標注和記錄,同時負責分析戰場情況。

  這八個人都不滿三十,在軍中稱得上是年輕一輩,相對來說腦子也更靈光。

  也正是有這些人的參與,才能制定出各種奇謀,讓整個北進大軍有條不紊推進。

  很快太陽落山,各部陸續到位開始安營,準備吃晚飯並早些安寢。

  因有蒙古諸部大力支援,所以整支隊伍擁有大量馱馬,一應物資帶得是相當之夠。

  除了必要糧草拒馬等物,還攜帶有軍帳被褥等東西,可以讓安營之軍踏實休息。

  每天大軍行進越有四五十裡左,現如今北進計劃已執行十一天,大軍距玉門關已有近五百裡,整個北進計劃已執行過半。

  夜間的議事,便是進行一天的總結,以及下一日任務的調整。

  在朱景洪的主導下,各部軍隊成了一部機器,每天都按預定計劃運轉著。

  在各部開始安營時,統兵將領們陸續來到了帥帳。

  朱景洪的帥帳設在羽林左衛,這裡是整個“集團軍”的靠前位置。

  沒錯,朱景洪把所有軍隊編成了一個大集團,下面分別有五個方面軍。

  分別是最前面的青海行都司騎兵、東翼的女真騎兵、西翼的藏地騎兵、靠南的蒙古騎兵。

  最重要的北四衛和京營諸衛,被他安置在了整個集團中央,由他親自負責指揮。

  最先趕到帥帳的,便是北四衛的指揮使,然後才是各“方面軍”統帥和部將。

  帥帳內已布置好座次,眾人皆是各自落座,然後三三兩兩交談著,討論話題涉及軍情戰情。

  而此時的朱景洪,則是騎馬四處巡視,主要是看各部安營情況,尤其是夜間放哨等事要嚴查。

  在眾人都到齊後,他也適時返回了帥帳這邊。

  “十……大帥到!”

  別說一眾將領,連跟在朱景洪身邊的人,也還沒來得及習慣改口稱呼。

  當然了,他的這小小失誤,也算是提醒了在場眾將,知道一會兒該怎麽稱呼。

  喊話聲落下,一身戎裝的朱景洪走進了帥帳,在場幾十號將領都站了起來。

  越過眾人,朱景洪來到了軍帳上首位置。

  “拜見大帥!”眾人齊聲行禮。

  落座之後,朱景洪取下鐵胄,方說道:“免禮,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在朱景洪的示意下坐回了位置上。

  “今晚巡視羽林右衛、驍武左衛,還有蒙古諸部,總的說各部都還不錯,只是有些細節還未盡善……”

  “其一,便是蒙古那木部,還是有人亂安營帳,蘇和你來解釋……”

  朱景洪的目光掃向下方一人,被點到的蘇和神色凝重,此時他根本不知如何解釋。

  如何安營能夠快速迎敵,這都是反覆說過許多遍的事,如今又犯只能認罰。

  “臣管束不嚴,請大帥懲處!”

  “管束不嚴,伱又嚴管過嗎?這是行軍作戰,講究的是軍令如山,你的部下……”

  雖說是對事不對人,但被朱景洪訓斥起來,那滋味兒也不是真的好受。

  在場多數人都被他罵過,每到這時眾人都會心有余悸,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蘇和被批了一通,最終極為尷尬的坐了回去,心裡已想著回去後如何整肅部下。

  “其二,便是驍武左衛,李順義你威風啊……”

  被點到的李順義,便是驍武左衛指揮使,此刻他已走出班列聽訓。

  一連訓斥了好幾人,把發現的幾個問題點了出來,朱景洪才正式開始了軍議。

  他的“參謀”們搬出了地圖,上面標注了詳細的敵我態勢,並有其中一位參謀講解著。

  今天負責介紹將領名叫馮紫英,其父乃正一品神武大將軍、太子太保長寧侯馮唐,五年前從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卸任。

  馮唐本有四子,長子早年間隨朱鹹銘北征戰死,次子任京營參將死在輪戍路上,三子在十二年前扈從朱鹹銘戰死,所以眼下就剩馮紫英這根獨苗。

  皆因朱景洪對原著不熟,加之馮紫英未走龍禁衛的路子,所以他倆是最近才認識。

  事實上,馮紫英本也和賈璉一樣,前二十來年都是浪蕩子弟,每日不是青樓就是梨園。

  馮唐爵位夠高不怕敗家,加之家中就這一個獨苗,所以也沒對小兒子嚴加管束。

  按道理說,馮紫英會一直紈絝下去,事情的轉折在賈珍被打斷腿。

  他是親自去賈府看過賈珍,知道賈珍被打得有多慘,於是他就決定不再混日子了。

  所以馮紫英決定投軍,被他父親從皇帝處求了恩典,被補入侍衛親軍做了副千戶。

  一個從未投軍的人,直接到侍衛親軍做副千戶,足可見皇帝對馮唐的體恤。

  馮紫英也確實爭氣,到了軍中努力研習兵法,並向同僚上司多多請教,倒也提升迅速進步極快。

  在朱景洪掌兵時,他抓準時機大膽獻策,才有他今日當眾宣講的機會。

  當然了,和他共事得其他幾位“參謀”,也都有著各自的傳奇經歷,他們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大概過了幾分鍾,馮紫英介紹完情況自覺退下,此時朱景洪乾咳了兩聲。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爺馬上要發表看法,於是皆屏氣凝神靜聽起來。

  和剛才訓人不同,此時朱景洪和藹了許多,只聽他不疾不徐說道:“方才馮千戶所言,可見敵軍各部有收縮意圖……”

  “我以為,想來這一路襲擾之後,如今路途過半……敵軍應是想大戰一場了!”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大多在點頭,他們也有這樣的預感。

  如今大軍出關五百多裡,已算得上是勞師遠征,這個時候動手正合適。

  起身來到地圖前,朱景洪用手在己方兵力分布上劃了一圈,而後問道:“諸位以為……他們會主攻那裡?”

  眾人沉默了一陣,只見孫紹祖起身開口道:“大帥,臣以為……敵軍皆為騎兵,不會直攻我中軍步兵,故其應會首攻我軍騎兵!”

  “如此一則可以剪除我軍羽翼,二則可以削弱我軍防禦,若我軍騎兵損耗太大,我步軍也就難以前行了!”

  騎兵提供了七八十裡警戒防禦傘,讓步軍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行進。

  其實孫紹祖的這些話,在場楊隆山等人也能想到,只是他們答話沒這麽積極罷了。

  不是所有人都如孫紹祖這般,過於的渴望加官進爵,多數人還是以穩為主。

  “你們怎麽看?”

  對這件事感觸最深的,便是頂在前面的青海行都司諸部。

  即使今晚朱景洪不提此事,負責指揮的楊隆山也要主動上報。

  所以當朱景洪詢問時,楊隆山就站了起來回話:“大帥,四方騎兵之中,我軍兵力最強,但也強不過對面數萬大軍!”

  “若將我之所部重創,於我軍戰略部署,則為極其不利之局!”

  走到軍帳中央,朱景洪提示道:“以當下態勢,你以為敵軍會怎麽打,說些具體的看法……”

  “敵軍三個主力萬戶,如今分別部署在……”

  楊隆山仔細講述著,在場眾人也都認真聽著,另三位方面軍主將則在認真思索。

  朱景洪繼續繞著軍帳走,一邊走他也仔細聽著,這種軍事會議基本每天都有。

  群策群力,每個人都發表不同的看法,把各個方向的問題都分析透徹,才是他一直取得勝利的基礎。

  楊隆山的話講完了,在向朱景洪行禮後坐了回去。

  “大帥,臣有話要說!”

  起身說話的人名叫譚世武,本官為青海行都司都指揮同知,如今負責統領西翼女真諸部。

  “你說!”此時朱景洪站在軍帳東側。

  “三個主力萬戶調動,弄得大張旗鼓生怕人不知道,臣以為……或許是其聲東擊西之計!”

  “臣所統帥之女真諸部,相較楊大人所部要弱,如敵軍以先易後難而部署,則我軍……”

  女真諸部領兵將領也在,聽到譚世武的這番話,他們都感到了安心許多,總算自己這一塊被重視到了。

  接下來,譚世武講解了自己的判斷,且是根據現有情報做出的合理推測,只是結果與楊隆山所言大不相同。

  除了譚世武,統領藏地諸部的孫紹祖,返回南線統領蒙古諸部的周全輝,都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位方面軍主將說過之後,朱景洪又問了在場眾人意見,只有羽林左衛指揮使江慶盛發表了看法。

  到此時,整場議事已過半個時辰。

  “剛才的議論總結起來有三點,準噶爾要麽打青海行都司,要麽打兵力更弱的女真諸部,要麽打靠南的藏地諸部……”

  “依你們各自的策略,可把青海行都司、女真諸部和藏地諸部比作首、身、尾……”

  “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身則首尾具至……”

  這話總結得很到位,眾人也都非常認可。

  回到位置上坐下,朱景洪接著說道:“現在我想問問諸位,擊其首時尾能不能到?多久能到?”

  “擊其尾時,首又多久能到?”

  戰略計劃設想得再美好,最終還得看執行環節,執行不到位說再多都是空話。

  眼見眾人不說話,便聽朱景洪說道:“近期我嚴查了軍紀,對你們及屬下各部,也調了好些次緊急作戰!”

  “結果……著實讓人不太滿意,下來讓你們多加改進,也不知道你們改了沒有!”

  改進當然是改了,可改得有沒有效果,可就很難說得清了。

  “現在我命令……”朱景洪語氣陡然嚴厲。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站起身,面向朱景洪聆聽訓示。

  “首尾之間相隔四十裡,無論敵軍擊首還是擊尾,隻給支援所部兩刻時間,做不到的各自下去想辦法!”

  二十公裡給半個小時,如今騎兵標配一人三馬,完成這一任務雖有難度,但也處於可以克服的范圍。

  這確實給騎兵將領提出了難題,回去之後夠他們頭疼的了。

  “各方面軍主將、北四衛、京營將領留下,其他人可以回去了!”

  眾人紛紛告辭離開,現場頓時少了多半的人。

  “想必諸位很好奇,剛才明明有人提過,可讓各方面軍收縮防線,如此便能讓敵軍無機可乘,我卻並未理會此事!”

  在場眾人確實很好奇,若是以往他們定會再度提醒,可這個把月來朱景洪屢戰屢勝,讓他們對朱景洪已有充分信任。

  “我覺得……他們的目標,很可能不是騎兵!”

  朱景洪也不買關子,直言道:“對我軍來說,勞師遠征最重要的便是糧草供應!”

  “我軍的糧草,除各部隨行攜帶,大頭都由京營兩位押送!”

  京營兩個衛的一萬戰兵,押送著整個大軍三分之二的糧草,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諸位且看,京營兩衛處於尾部,最近只有藏地諸部騎兵,相比而言防守較為薄弱!”

  “準噶爾人在前方大舉調撥,我看很有可能是聲東擊西,只是他們的真實目的是我軍糧草!”

  眾人點了點頭,這樣更高一層的戰略構想,他們確實還沒有設想過。

  “所以我認為,咱們不能收縮兵力,就是要露出破綻,引他來攻將其圍而殲之!”

  “所以你們騎兵各部,要做好支援京營兩衛的準備,但消息暫時不要透露出去!”

  “是!”眾人皆答。

  吩咐完這件事,朱景洪又露出笑容,說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開戰前仗怎麽打誰也說不清,但只要我們做好萬全準備,便一定能夠克敵製勝!”

  這時孫紹祖第一個接話:“大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此戰我軍必勝!”

  一時間恭維之聲四起,現場氣氛輕松而歡愉。

  “哦……對了,今晚招待傳旨欽差,諸位都留下一起吧!”朱景洪笑著說道。

  “是!”

  【ps:章末彩蛋,最新的戰場態勢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