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襄王》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
  第406章 三堂合議
  正統十一年,九月二十,應天。

  應天府衙內堂,知府賈雨村坐在上首,廳內還坐著二十幾名官員,分別是府衙屬官和下面的知縣。

  拿出一份奏章,賈雨村笑著說道:“諸位,耗費半年多時間,咱們總算不負聖上之重托,把應天土地清丈完成!”

  “原在冊耕地三百余萬畝,現丈得四百五十余萬畝,一應細目皆已列於章奏之中,今日請諸位來便是聯名上奏!”

  賈雨村只有一個人,要完成清丈他主要是起督促作用,具體差事都是由下面的人完成。

  如今聯名上奏,自然是要責任共擔,賈雨村可不是願吃虧的人。

  只見他拿起筆署名後,然後就起身走到了一旁,並將筆遞給了同知張方仕。

  後者也不遲疑,接過筆後快速寫好,然後又遞給了下一人。

  眾人簽押之時,只聽張方仕說道:“府尊……清丈土地三堂也受了皇命,此奏想來三位堂官也該連署!”

  既然要責任共擔,那就該貫徹到底,張方仕這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此事我明白!”賈雨村應了一聲。

  張方仕又問道:“府尊何時將此奏送往布政司?”

  這顯然是信不過賈雨村,以為他是在搪塞,所以才要他給個明白話。

  “就今天!”賈雨村皺眉道。

  “好……卑職願隨府尊同往!”

  聽到這話,在場其余官員心裡安定了許多,而賈雨村卻覺得格外面上無光。

  於是他沒有再接話,而是冷哼了一聲出去了。

  待其離開後,便有知縣伸出大拇指,讚許道:“張大人,可真有你的!”

  “咱們都是奉命行事,天塌了也該有高人頂著才是!”

  “行了,都少說兩句吧,府尊也有他的難處!”張方仕歎息道。

  眾人說話之時,賈雨村來到了衙門後方,這裡便是他起居的官邸。

  “老爺,薛家大爺來了!”

  “薛家大爺?”賈雨村重複了一遍,然後才想起來是誰。

  “他在何處?”

  “就在外廳,說是找老爺有要事!”

  “嗯!”

  賈雨村來到外廳,果然見到薛蟠在內,此刻正把玩著架子上的玩器。

  “薛賢弟大駕光臨,著實令寒舍蓬蓽生輝!”賈雨村迎了進去。

  如今薛家出了王妃,薛蟠成了親王的大舅哥,僅以這層關系賈雨村就不敢怠慢。

  “賈知府,你太客氣了……這次在下過來,是為求您幫忙的!”薛蟠很直接表達了目的。

  示意薛蟠落座之後,此刻已有仆役端上茶來,賈雨村方才問道:“賢弟遇著了什麽麻煩?”

  “倒也不是什麽大事,只是我有一個朋友,前幾日販私鹽被上元縣給扣了,所以想請府尊幫忙轉圜一二!”

  “府尊放心,絕對不會讓您白幫忙!”

  這次薛蟠還真就是受人之托,此刻他拿出的五千兩銀票,便是被抓那人家裡給拿的。

  販賣私鹽這種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如果是別的什麽人來求,賈雨村說不定也就高抬貴手了。

  然而如今整個金陵官場,因有朱景洪特意打過招呼,所以不會有人賣薛蟠的面子。

  不但不能賣,被其找上為自證清白,官員們還會更嚴格按規矩辦。

  “賢弟,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身為朝廷命官……豈能徇私枉法!”

  賈雨村歎了口氣,說道:“賢弟,這些銀票你還是收回去吧!”

  居然又碰壁了,薛蟠心中怒火上湧,收起銀票後直接就走,此番行徑是格外的失禮。

  薛家的生意想要免關稅碰壁,薛家看上某富戶園子想強佔碰壁,如今求賈雨村放人又碰了壁……

  想起最近發生的事,竟比寶釵選為王妃之前還多,連銀票都失去了應有用處,這讓薛蟠想起來就覺得糟心。

  再說賈雨村,在家裡坐了一會兒,感覺心態平複後他便返回了府衙,此刻眾人皆已簽押完成。

  查看確認無誤後,賈雨村方才拿起章奏,就要先往布政司去。

  臨走之時,賈雨村停在上元知縣身旁,吩咐道:“伱們近日抓了販賣私鹽的賊人?”

  “確有此事!”上元知縣答道。

  “此案要嚴辦!”

  吩咐完這話,賈雨村走出了內堂,同知張方仕還真就跟了上去。

  先去布政司,然後按察司,最後才是巡按衙門,雖然這三處相隔不遠,但也夠賈雨村好一陣忙碌。

  且說薛蟠回到府中,此刻的他是越想越氣,然後就忍不住摔了東西,然後就被薛姨媽叫去訓斥了一番。

  在母親面前,薛蟠自是不敢反駁。

  但在薛姨媽訓完之後,薛蟠便問道:“娘……我們何時去京裡?”

  “去京裡?你不是說……要在金陵打理家中事務?”薛姨媽冷聲道。

  那是薛蟠此前的想法,他覺得仗著親王的大舅哥,可以在金陵地面上吃得開,可現實卻狠狠給了他一巴掌。

  所以現在他又覺得,自己應該到京城去,那裡或許能借親妹妹的勢,至少不會比在金陵更差。

  見親娘心有疑慮,薛蟠又說道:“母親可別忘了,兒子也老大不小,如今婚事也該加緊了!”

  “而且戶部官身之事,到現在也還沒個結果,兒子若繼續在金陵廝混,又如何對得起祖宗!”

  你說這廝不聰明吧,他又知道找這些理由。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此刻薛姨媽很自然被說服。

  無論薛蟠娶親還是獲得官身,對她而言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那你收拾打點一番,把各項事情安排妥當,咱們就入京城去!”

  “孩兒遵命!”

  此刻十七八的薛蟠,就真跟個大男孩一樣,哈哈笑著往外跑了去。

  但等他把族人召集起訓話時,卻又是另外一番樣子,至少薛家沒人敢輕視他,更無人敢質疑他的安排。

  大房出了個王妃,無論薛蟠在家裡怎樣胡來,所有人都只能忍著再忍著。

  當薛蟠安排人手準備進京時,他卻不知因自己一番插手,導致官府嚴格進行審案。

  然而這一審可不得了,竟牽出了通倭舊案來,導致錦衣衛金陵千戶所介入。

  而最終的結果則是,那位初次參與家族事務的公子哥,死在了金陵千戶所大牢裡。

  本來因為清丈的事,金陵就變成了個火藥桶,此事一出暗中就有人推波助瀾,最終竟鬧成了官府殘害良民,以至於在應天府激出了民變。

  九月二十五,大批在清丈中損失利益的平民,外加大戶人家煽動的佃戶們,好幾萬人出現在了應天府城外,要求官府給個明白說法。

  好在官府反應及時,關閉了城門才沒讓亂民闖入城內。

  群情激憤之下,應天守禦千戶所的兵卒,外加各官署的差役們,全都被派到了城牆上去。

  而此番蝴蝶效應的始作俑者薛蟠,早在三日前就踏上了進京之路。

  金陵都指揮使司,內堂值房之內。

  “大人,按察司又來了公函,希望咱們從鎮江衛、滁州衛盡快調兵,加強應天防務!”

  聽到下屬稟告,都指揮使王全義不為所動,只是說道:“那就回復他們……就說調兵之事關乎重大,如今局勢還在掌握之中,不宜妄動刀兵!”
    如今百姓圍城,但局勢依舊可控,只需令各衛加強戒備即可。

  安撫百姓乃是官府責任,王全義根本不想摻和此事。

  如果因為增派兵力,導致情況失控乃至發生沒必要的死傷,禦史言官彈劾下他王全義就得出來擔責。

  所以即使按察司第二次來函,王全義仍毫不猶疑拒絕。

  “是!”

  待這書吏離開後,都指揮同知孔金山開口道:“大人,只怕咱們也要早做打算!”

  “若真讓暴民佔了城池,咱們可沒法兒交代!”

  “那就先傳令給滁州衛和鎮江衛,讓他們各準備兩千軍士待命,一有情況立刻開赴應天!”

  正常情況即使都司也不能隨意調兵,眼下暴民圍城卻不在此列,所以王全義才能下這道令。

  緊接著孔金山又說到:“或許還可知會孝陵衛,讓他們也準備好守城!”

  “嗯!”王全義也很讚同。

  孝陵衛不歸金陵都司管轄,所以他們不能直接發令,而是要相互之間配合。

  “這幫人,搞出亂子來,給咱們也惹了麻煩!”王全義忍不住痛罵。

  應天府近半年發生的事,王全義大致也清楚,他明白是士紳富戶在搗鬼,把百姓的仇恨引向了官府。

  …………

  此刻按察司衙門內,藩臬二司長官和在衙屬官們,此刻都聚集在了內堂議事。

  “諸位……眼下引出了民亂,這可是了不得大事!”

  “輕了說是我等教化無方,重了說就是作亂造反!”何顧謹語氣格外嚴厲。

  “無論怎麽說,你我都辜負了聖上重托,都該為此事承擔責任!”

  話雖是這樣說,但肯定是何顧謹與鄭顯林責任最重,所以在場屬官們並不緊張。

  “百姓本在鄉野,如此迅速集結起來,背後定然有人煽動,我所慮者……是你我之間出了蠢人,和這本地士紳穿一條褲子!”

  “去年錢瑞明的下場,想來諸位還沒忘記,現在收手還來得及!”

  即便現場有人與本地士紳勾結,此刻也不可能主動承認,所以何顧謹只希望能勸這些人收手。

  “諸位……你我皆為外官,實話說與本地士紳全無乾系!”

  “何大人推心置腹,是沒把諸位當外人,你們可得考慮清楚!”

  鄭顯林環顧眾人,接著說道:“現在收手還來得及,等事後錦衣衛嚴查,只怕就無轉圜余地了!”

  這時底下一人說道:“鄭大人既把話說明了,那卑職也有話要說!”

  此人是布政司參政王信,管著一省的土地田籍,對應天清丈之事了如指掌。

  “你說!”鄭顯林平靜道。

  “今日之事,表面是因私鹽案和通倭案,實則卻是本地士紳撩撥,意圖攪亂應天清丈之政!”

  “所以卑職的意思是,擒賊先擒王……只要拿下了應天那些大戶,此劫或可迎刃而解!”

  “無憑無據抓人,如此難以服眾!”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此議或可參詳!”

  聽著底下人議論起來,鄭何二人心中皆感憤怒,這些人很明顯是看熱鬧的心態,否則不會提出這等莽撞的要求。

  如今只是應天地面上動亂,真要是把城裡這些大戶平白抓了,自絕於士林到還是後話,只怕整個金陵都得亂起來。

  “你怎麽看?”鄭顯林看向何顧謹。

  “此事說穿了,百姓是被人蒙蔽,方才把矛頭指向官府,只要把事情解釋清楚,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百姓定是損了利益,你如何能解釋清楚?誰又能解釋得清楚?”鄭顯林沒好氣說道。

  他二人談話時,下方幾人也都安靜下來聽著。

  當何顧謹目光掃來時,這些人都把頭轉到了一邊,生怕此時被點了將去安撫百姓。

  “那自然是誰引來的禍水,就讓誰去!”

  “你是說賈知府?”

  “嗯……還有上元那個知縣!”何顧謹點了點頭。

  “可若他們勸不下來,又該如何?”鄭顯林問道。

  如果賈雨村勸不下來,又要繼續勸的話,就得要更高官職的人出現。

  而在場所有人的官職,都比賈雨村要高。

  幾位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看向了屋頂,這個時候沒人願意趟這渾水。

  “賈雨村勸不下來,我再去勸!”何顧謹冷著臉說道。

  “暴民行事蠻橫,若是有個差池……”

  沒等鄭顯林把話說完,就聽何顧謹說道:“既然如此,老鄭……還是你去吧!”

  “這……我就更不行了,你瞧我這身子骨……”

  見鄭顯林擺事實講道理,何顧謹也就沒跟他多廢話。

  “對了,如今之事得向聖上陳奏,你我聯名上奏吧!”何顧謹沉聲說道。

  “本該如此……”說完鄭顯林又補充道:“還應讓趙巡按署名!”

  “正是如此!”

  眾人各自忙碌起來,大概半個時辰後,賈雨村收到了三堂聯合簽押的公函,要求他向百姓解釋情況,並設法勸其回鄉歸家。

  “哼……這幫人,一個比一個是縮頭烏龜!”

  “此事緣起如何,他們難道不清楚?解釋……案子解釋得再清楚,這些人難道就會回去?”

  此刻他不在府衙,而是在相隔不遠的巡鹽禦史衙門,他的抱怨林如海全都聽見了。

  林如海歎道:“他們就是太清楚,這背後牽涉的乾系……所以才一個比一個躲得遠!”

  他的身子一向不太好,前些日子還暈死了過去,這一年他又是熬過來的。

  “林兄,你說我該如何處置?”

  “勸吧……能勸走固然好,勸不走再上報三堂,讓他們傷腦筋去!”林如海答道。

  按此前皇帝給的權限,賈雨村可以揪出幕後黑手,繩之以法以儆效尤。

  但如今上司不給力,他也就只有依令而行,蠻乾或許可以化解危局,但風險卻會陡增到壓垮他的地步,賈雨村自然不會走這條路。

  只聽林如海笑著說道:“賈兄,此番清丈之事辦妥,只怕你也該高升了!”

  賈雨村搖頭道:“唉……能安穩度過這次劫難,我就謝天謝地了!”

  收起公函,賈雨村起身道:“林兄好生歇息,在下先去辦事了!”

  “我送送你!”

  “留步留步!”

  看著賈雨村離開的背影,林如海歎了口氣,而後說道:“官場越來越不好待了,今年再上一道疏辭官吧!”

  跟一幫鹽商鬥智鬥勇,林如海本以為就夠難了,但和賈雨村如今相比卻又算不得什麽。

  至少他不用擔心士林風評,不用擔心事敗而後被清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