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襄王》407.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
  第407章 言談妥當薛寶釵
  十月初三,隻用了八天時間,金陵的消息陸續傳到京城。

  當前金陵的狀態,可以認定為激出了民變,接下來就看朝廷如何應對。

  所謂朝廷如何應對,說穿了就是內閣如何應對,在政事上皇帝如今很尊重內閣意見。

  又過來兩天,來自金陵的消息越多,當情況已變得更複雜時,針對知府賈雨村的彈劾也越多。

  大批官員聯名上奏,希望將知府賈雨村罷免問罪,以此來平息民憤化解危局。

  然而和以往相同,所有奏疏皆如泥牛入海,根本沒有激起半分浪花來。

  文淵閣,位於皇宮東側,與乾清宮相隔不遠,故而被用為內閣值班房。

  此刻在文淵閣東廳內,兩位內閣大臣正在議事。

  面對應天府的局面,兩位閣臣意見並不統一。

  首輔趙玉山的意思是,讓應天府和金陵按察司細致調查案件,將真相公之於眾使百姓歸家,在此過程中令金陵都司嚴加戒備。

  而次輔陳錦昀對此不以為然,他更傾向於現將涉事官員免職,待朝廷派員調查清楚後發落。

  顯然陳錦昀沒安好心,一旦將賈雨村等人免去職務,那很多事情就說不清了。

  對此趙玉山表示堅決反對,而後親自以首輔之位強壓,獨自一人票擬了意見。

  他如今很受皇帝信任,所以才會做出此等行為,正常來說很少有首輔這樣乾。

  “趙閣老,你這樣做……只怕引出更大的麻煩來!”陳錦昀歎息道,仿佛真再為趙玉山擔心。

  “陳閣老……你的辦法也未必是好法子!”

  “那就拭目以待吧……我也是為了你好!”

  面帶微笑,陳錦昀徐徐說道:“伱我身居高位便該有壯士斷腕之決心,小小的應天知府若能平息眾怒,暫時讓他受些委屈也無妨,事態平定後再補償他就是了!
  端起茶杯,趙玉山笑著道:“我只怕一步退,步步退……想必陳閣老也明白,世事猶如風雲變幻莫測,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往後的事誰能說得清楚!”

  “此言有理,有理!”陳錦昀答了一句。

  此刻閣臣僅有他二人,新上任的三輔鄭志清報病在家,近些日子的風暴他並未參與。

  這位三輔此前乃是戶部尚書,其本人對趙玉山的改革談不上反對,但也絕對沒有支持的意思。

  鄭志清覺得應該改,但現如今時機不太對,得等到內外皆定後著手變革。

  但如果按他這思路來,只怕再過五十年都沒機會,因為和平穩定本就是相對而言的,絕對的和平基本很難出現。

  且說趙玉山的票擬遞到司禮監,很自然轉呈到了乾清宮。

  對於此事如何處置,這兩天朱鹹銘也有思考,只是隨著消息傳回來的越多,他的想法也在逐漸轉變。

  如今趙玉山給出意見,雖然和他的看法有些出入,但他還是決定尊重趙玉山的意思。

  其實所謂處理方式,到了這個層次很難有對錯之分,其中關鍵的不過是取舍而已。

  趙玉山選擇力保賈雨村,保的其實是新政的銳氣,保的是天下對新政的看法。

  賈雨村就是新政的一面旗幟,他若是被弄髒或撕攔乃至於倒下,就會極大增強反對派的氣焰。

  但力保賈雨村的風險也很大,一旦應天府局面失控,從民變轉化為叛亂的話,也極有可能在朝野內外掀起風暴,足以將新政絞殺在萌芽中。

  所以此刻,選擇尊重趙玉山的意見,朱鹹銘也等於是選擇了風險。

  “必要時,或可拿賈化泄民憤,如此雖對新政不利,卻也能避免更大災難……”朱鹹銘暗暗想道。

  “只是要把握好時機,等到最後時刻出手拿下!”

  到最後時刻才將其拿下,等於是將最大程度利用賈雨村,最後實在不行才拋棄他。

  為了朝廷大政,讓賈雨村受點兒委屈,在朱鹹銘看來很劃算。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從搖椅上坐其身來,朱鹹銘徐徐說道:“嗯……讓他進來!”

  幾息之後,太子朱景源走進了殿內,正好見到老爹在喝茶。

  “兒臣叩見父皇!”

  “起來吧,何事?”朱鹹銘放下茶杯,而後又躺回了搖椅上。

  起身之後,朱景源拿出懷中奏本,說道:“這是兒子近來的體悟!”

  太子每日翻看舊章奏批答,可不是看了就過去了,每隔一段時間他都得給出體悟,而且是要言之有物的那種。

  從朱景源手中接過奏本,朱鹹銘簡單看過之後放在一旁,而後問道:“近日金陵應天府的事,你可都知道了?”

  這件事如今在朝廷影響極大,東宮學士們自然也有議論,所以朱景源不但知道而且對此有思考。

  此刻皇帝問起,明顯又是一次“隨堂測驗”,朱景源打起精神答道:“兒臣知道一些!”

  “此事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朱鹹銘問得很直接。

  朱景源也不遲疑,按照學士們提出的對策進行回答,卻聽得朱鹹銘皺起眉頭。

  如果朱景源開了上帝視角,就會發現他的辦法和陳錦昀類似,都是要先將賈雨村拿下平息事態。

  東宮學士們這樣想很正常,他們就是代表士大夫利益說話,這也是太子擁有廣泛支持的根基。

  這一點朱鹹銘也明白,於是他又問道:“這是你的看法,還是你手下那些人的看法?”

  “是……是學士們的意見!”

  “你就沒自己的意見?”朱鹹銘不滿道。

  還別說,朱景源真有自己的看法,於是他答道:“兒子覺得,或可從朝廷派出欽差查案,如此一則可使朝野信服,二則能盡快協調各方,將此事平息下去!”

  客觀來說,朱景源的想法還算妥當,可見其本人絕非一無是處。

  但可惜的是,即使他的設想中規中矩,但其說出時仍顯底氣不足,看得朱鹹銘格外的不滿。

  距應天爆發民變已有十幾日,消息延後至少有七八天,如今情況究竟如何朝廷根本不知道。

  朝廷派欽差也好,依趙玉山的意見也罷,等安排傳到應天時可能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這意味著,朝廷必須把各種情況考慮到,然後做出充分的安排。

  “太子既有此念,那便由你舉薦一人前往金陵,全權負責處置此事!”

  去年朱景源去金陵,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顯示出他做實事能力有欠缺。

  但做皇帝,更重要的是學會用人,此刻朱鹹銘就在考驗太子的用人水平。

  “你不必著急答覆,明天……明天再說結果!”

  “是!”朱景源松了口氣。

  “好了……沒事你就退下吧!”

  “兒子……還……還有事!”

  難得見太子還有事,朱鹹銘便問道:“何事?”

  “十三弟忙於農事,兒子想去看看他!”

  太子縱然有諸多不足,對兄弟友愛卻是難得的閃光點。

  所以當他提出這一請求,朱鹹銘只是稍微考慮一番,便點頭允許了。

  …………

  應天府的民變,從九月二十五爆發,其實隻持續了五天時間。
    也就是消息傳回朝廷前的兩天,這些人因為食物等各種原因,以及賈雨村所代表的官府好言相勸,此事稀裡糊塗就被化解了。

  歸根結底來說,士紳們敢弄出民變,卻未必敢真的造反。

  如果他們那樣整,那麽無論朝廷頂著多大壓力,都會把他們全部追究清算。

  可即使百姓們退了,卻也給應天府衙落下口實,朝野上下的反對者皆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對賈雨村的彈劾風暴。

  在隱忍大半年後,這場本就注定的政治風暴,終究是還是無法避免發生了。

  只不過這些個破事,跟朱景洪半分關系都無。

  此刻的他正坐在地裡,看著遠處朱景淳二人鋤草翻地。

  近十天他已很少乾活兒,起到的是監工的角色,任務全派給了朱景淳二人。

  每天累死累活的乾著,朱景淳二人最盼望的,就是寶釵來送茶水,那樣他們可以輕松一些。

  正常來說,這個時候寶釵也該來了,可今天連個人影都沒有,所以此時他們望向了住處。

  雖相隔不過百米,但因為中間有樹木遮擋,小院的情況根本看不清楚。

  “又偷懶?”朱景洪呵斥道。

  被他訓斥之後,朱景淳二人立馬又幹了起來,這段時間他們可被朱景洪訓怕了。

  見這二人忙碌起來,朱景洪也看向茅屋方向,嘀咕道:“寶釵也該來了!”

  然而此時茅屋處已有宦官到來,通知寶釵太子和睿王來了。

  本來是太子求的恩典,睿王得知後也一道過來了,沒有人能指責他友愛兄弟的行為。

  “四哥,前面就是了吧!”

  輦轎上,朱景淵起身看向前方,不遠處就是兩處另類的茅屋。

  “嗯!”朱景源應了一聲,此刻他不想搭理朱景淵。

  他倆後面跟著兩輛馬車,分別是元春和陳芷,這次他們是兩家人過來,隱約間又有較勁的意思。

  當寶釵迎出茅屋時,朱景源一行已經靠近,乃至於此刻他們都已下了車轎。

  看著遠處迎出農婦裝束的寶釵,在場幾人雖早有心理準備,可親眼見了還是有些吃驚。

  寶釵乃是皇家娶回的親王妃,如今卻是這般的窘迫模樣,讓朱景源幾人皆有物傷其類之感。

  他們雖貴為太子親王,可若一旦繼承不了大位,往後結局只會比朱景洪夫婦更慘。

  “拜見四哥,四嫂,見過六哥,六嫂……”

  雖然寶釵是布衣荊釵,但在場宦官宮女都認得她,自然無人敢阻攔她上前來。

  此處寶釵的稱呼也很細膩,稱哥嫂是為了拉近關系,只是太子要更尊重一些,所以他說的是“拜見”。

  “哎喲……我的妹妹,你何故這幅打扮,這裡的奴才未免太放肆,竟敢如此怠慢於你!”

  此時稱寶釵為“妹妹”的,不是元春而是陳芷,後者為此刻先聲奪人,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元春不甘落後,立馬上前拉住寶釵另一隻手,說道:“寶釵……近日你可受苦了!”

  沒等寶釵答話,陳芷緊接著說道:“四嫂……我們住在皇城外,好多事情都力有未及,你和四哥就該多看顧些差事,人家寶釵可是你姨表姊妹!”

  陳芷什麽目的元春知道,夾在中間的寶釵更是明白。

  “六嫂……我和王爺能為全父皇歸農之意,乃是承受了天大的恩典!”

  寶釵隻用一句話,就化解了兩位嫂子的爭鬥,這一手當事人還不覺得有啥,卻讓旁觀的朱景淵二人心生驚異。

  有此女在,再想引誘十三弟做蠢事,只怕就沒這麽容易了……朱景淵如是想到。

  和他的損人心態不同,太子隻為老十三感到安心,慶幸對方娶到心愛且聰慧的女子。

  “十三弟如何不在?”朱景源突然發問。

  “回稟四哥,王爺他此時在地裡乾活兒,我現在就去叫他回來!”

  寶釵正要轉身離去,卻聽朱景源開口道:“不必了……我去地裡看看,他在何處?”

  “這……”

  “說吧!”

  “王爺就在那邊樹林處!”寶釵只能道出。

  “好!”

  朱景源往地裡去了,朱景淵也只能跟過去,這個時候他就不可能缺席。

  等這兄弟二人離開,寶釵正想著接下來如何應對時,便聽元春說道:“寶釵……你們就住這裡?”

  “正是!”

  沒等元春接話,一旁陳芷開口道:“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此處雖顯簡陋,卻又半山先生高雅之意趣!”

  明明自己跟寶釵說話,你這賤人來插什麽話?就你知道王荊公的詩文?顯得你有學問對吧?

  拉著寶釵往茅屋走去,元春笑著說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寶釵這般品格高潔寄居此處,雖是茅簷草舍卻也熠熠生輝!”

  “兩位嫂子,你們可別誇了,我本愚陋之人……豈敢與先賢相比!”

  “能與王爺打理好這些土地,能讓莊稼順利豐收……我就心滿意足了!”

  寶釵說話之間,她們三人已來到小院外,裡面此刻已被宦官宮女佔據,他們正在擺放座椅陳設等物。

  進了院子裡,地上滿是泥土,陳芷和元春都覺得難以下腳,而寶釵已處之如平常。

  “實在是簡陋,兩位嫂嫂還是站外面吧……屋子裡更沒法看!”寶釵難得有些窘迫。

  “這有個什麽,我們雖未能同住,但看一看你們的難處,總還是應該的……”

  走到門口掃了一眼,陳芷回過頭說道:“此後回了宮去,我等也好稟於母后跟前,讓他老人家知道你們有多難!”

  這時元春也不甘示弱,當即答道:“寶釵……為了搭救你們,太子可沒少跟父皇求情,今日我們能來探望你們,就是太子獨自求來的恩典!”

  “多謝太子,多謝四嫂!”寶釵行禮答謝。

  我居然輸了一籌……陳芷暗暗說道。

  緊接著陳芷說道:“寶釵……聽說你們都是粗茶淡飯,今天我專程帶了府上大廚來,各樣食材也帶了新鮮的來,你要吃什麽都說出來!”

  這次她帶了八名廚子,順道還帶了爐具案板等物,可以同時間做八道菜。

  “來來來……我們先入座吧!”

  說話間,陳芷從元春手中“搶”過了寶釵,拉著她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此刻用餐的桌椅已擺放好,為了防風四周還擺了帷幕,上方拿起頂棚為防下雪。

  “來……先喝一杯茶!”陳芷親自給寶釵遞了茶水。

  作為太子妃,元春不可能如此禮遇寶釵,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吃虧了。

  “多謝六嫂!”寶釵接過了茶杯。

  雖是象征性的喝下一口,但寶釵也不得不感慨,已許久沒喝過這樣的好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