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朕非漢廢帝》426.第417章 百姓忙過年,皇帝定新俗;鞭炮
  第417章 百姓忙過年,皇帝定新俗;鞭炮驅邪祟,火藥終登台!
  “還有十二個時辰,是不是有些太倉促?”李壽遲疑著問道。

  “恐怕是小將軍已經得到了什麽消息,恐怕已經到了不可再等下去的地步,再不走,恐怕就走不脫了。”

  霍雲說完之後,就與霍山一起沉默了下來,不由得想起了這大半個月來吃的苦頭。

  要是他們不能從這長安城走脫,逃到匈奴去,那他們吃的苦頭可就都白吃了。

  那一日,范明友在陰槃城下兵敗被殺之後,霍雲和霍山就一起逃出了亂軍,一路向南逃竄。

  為了繞過戒備森嚴的北山咽喉,他們二人在北山那莽莽山嶺之中,連夜走了好幾日的山路。

  狼蟲虎豹,冰天雪地,差一點沒能從北山回來。

  進入三輔之後,情況卻沒有任何的好轉,仍然要小心萬分。

  大漢對百姓們的管理非常嚴格,沒有符傳而四處遊蕩的流民隨時有可能被捉去吃牢飯。

  霍雲和霍山兩人的身上帶有偽造好的銅節符傳,應對普通的盤問、混過尋常的關隘自然沒有問題。

  但他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睡覺的時候都要輪流來,生怕哪一日在睡夢中突然就被捉拿起來。

  到了長安城,二人與李壽等人接上頭之後,才總算稍稍安生了幾天。

  就在他們開始聯絡死士,為霍禹交代他們的事情做準備時,范明友在陰槃兵敗的消息傳回了長安城。

  天子雷厲風行,立刻開始對霍黨大肆搜捕捉拿,一時間風聲鶴唳。

  隨後就開始血流成河了,死的人一日都沒有斷過。

  承蒙列祖列宗,霍雲和霍山活了下來,並且把該謀劃的事情大部分都謀劃妥當了。

  但是越到年底,長安城的氣氛就越緊張:霍宅已經被查抄了,但每日仍然不斷地有人被捉到詔獄裡面去。

  霍山和霍雲混跡在北城郭,已經到了惶惶不可終日的地步。

  尤其是這幾日來,他們發現自己已經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就拿躲在李壽家這件事情來說,霍雲和霍山雖晝伏夜出,來往也十分小心,又有李壽遮掩,但裡長這兩日仍然開始來旁敲側擊了。

  再接著拖下去的話,他們要麽是事發被捉到詔獄裡,要麽恐怕會被逼到瘋癲。

  所以,絕不能再拖下去了。

  “既然小將軍那麽說了,我等依計行事即可,不必再猜測,小將軍不會有錯的。”霍雲當下就拿好了主意。

  “對,這幾日霍宅的劍戟士撤去了許多,廷尉寺的屬官吏員也已經懈怠了下來,正是舉事的好時機。”李壽說道。

  “好,那明日就依計行事!”霍山也狠狠地說道。

  當下,三人湊到了一起,立刻就開始謀劃了起來。

  他們的方案很簡單,就是拚盡全力,讓整個長安亂起來,然後趁亂將霍家三口救出來,再從朔方的方向北逃。

  只要他們逃得足夠快,就可以搶在消息傳出長安之前,搶先穿過整個朔方。

  等一路到了五原郡,那裡自然有他們的助力,可以幫他們迅速離開漢塞,並且和匈奴人取得聯絡。

  一旦進入大漠,身後遲至的漢軍就只能望塵莫及了。

  一快遮百醜,只要動作迅速,打得那癲悖的天子一個措手不及,就能成事。

  ……

  然而,當霍雲等人在燈下密謀最後的細節時,戴宗立刻就將手中的消息送到了溫室殿。

  除了今夜劍戟士截下來的消息之外,戴宗還將這幾日來由繡衣衛探聽到的消息巨細無遺地上奏給了天子。

  和劉賀想得一樣,霍禹真的要行險了!

  “陛下,微臣還是認為現在就將霍禹等人拿下,更為妥當!”戴宗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可,長安城猶如一個巨大的魚池,霍家養的雜魚躲在邊邊角角,朕要激起他們……”

  “然後再全部撈起來,這霍光和霍禹就是誘餌……”

  “更何況,唯有讓霍光和霍禹在眾目睽睽之下北逃匈奴,才能讓大漢的百姓看清這霍家人的狼子野心!”

  劉賀冷酷地說著,下意識地又咬緊了牙,昨日斷掉的那半截牙齒,又尖銳地疼了起來。

  “可是,倘若霍光和霍禹真的跑到漠北去,恐怕會有後患。”戴宗再次進諫道。

  “有孝武皇帝和孝昭皇帝在天之靈的庇護,有你等在長安城內外謀劃,更有忠志之士奮力用命,不會出錯的。”

  “微臣明白了。”戴宗不再有疑問。

  “去吧,按照之前的謀劃做準備,等魚自己冒頭。”

  “唯!”

  ……
    第二日,就是臘月二十四了。

  小除一過完,就意味著大漢的百姓們要開始準備過年了。

  大雪又紛紛揚揚地下著,但過年的氣氛是越來越濃了。

  和後世過年喜慶的氛圍不大相同,大漢過年的氣氛更為莊重和肅穆。

  因為在大漢百姓的心中,仍然覺得“年”是一種真實存在的不祥之物。

  所以過年的許多風俗習慣都與辟邪祛穢有關。

  跳臘鼓驅疫,掛神茶鬱壘驅邪,燒爆竹除山魈……

  雖然孩童們覺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在上了年歲的老嫗老翁眼中,都是不可馬虎的大事。

  稍有不慎或者是不敬,就會給闔家帶來巨大的災禍。

  除了祛穢之外,自然還有祈福。

  為保來年生活的平安和順,人們還要祭祀大大小小許多的鬼神以及自家的祖先。

  在眾多的鬼神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至高無上的泰一神和保佑一家平順的門、戶、井、灶、中這五神了。

  要祭祀的鬼神祖宗很多,那麽自然少不了祭品,所以過完小除之後,家家戶戶就要著手準備各種各樣的祭品了。

  富者要準備山珍海味,王侯之家甚至會擺同色的三牲,尋常百姓用一個豬頭和幾條束脩亦可,赤貧者貢豆飯也行。

  總之,大漢的鬼神都知道要體恤百姓,不會向人間需索過多。

  那些對祭祀犧牲要求太多的鬼神,反而早就被人間拋棄了,大漢百姓雖然信鬼神,但前提一定是省事和實用。

  今年,長安城的百姓們給鬼神祖宗準備的祭品格外多,倒不是生活變富足了,而是因為這一年長安城殺伐太重。

  尤其是這兩個月,長安城裡因謀逆而被梟首磔刑的人成百上千。

  負責行刑的劊子手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北城郭最繁華的地方沒有一日是不死人的。

  剛開始看還有幾分新鮮和激動,看多了,就變得心驚膽戰了。

  人們不禁就會擔心那些死去的鬼魂會尋錯路,上錯門。

  多備一些祭品,討好家裡的鬼神,守住自己的門戶,這是一件上算的事情。

  反正,鬼神享用之後,百姓也還能吃到自己的肚子裡。

  當然,今年到了年底其實也多了一些新氣象,平添了一份喜慶。

  天子通過《長安月報》向民間推行了不少“新風俗”。

  貼宣紙寫成的對聯,給十四歲下的孩童發壓歲(穢)錢,要吃寓意來年生發的年糕,還有名為舞獅的百戲……

  而最令百姓津津樂道並好奇萬分的,是正月初一要在北闕燒的“鞭炮”——一種聞所未聞的東西。

  過年的時候,大漢百姓要將竹子放到火中去燒,用竹子爆裂發出的聲音來驅除邪祟,名曰“爆竹”。

  而《長安月報》上說得很清楚,鞭炮點燃之後,會燃燒發出巨響,比“爆竹”的動靜大萬倍,更能驅邪避祟。

  比爆竹的動靜大萬倍,這是一個什麽動靜呢?

  真有這樣的神物,那倒是不用害怕邪祟了。

  所有的這些新風俗,都讓百姓們對新年多了一些向往。

  總之,不管是準備著給人過年,還是準備給鬼神過年,只要是過了小除,就都越來越忙了。

  割肉量酒、準備吃食、寫買對聯、更換桃符、趕製新衣……四處都熱鬧非凡。

  不管是北城郭還是北闕甲第,又或者是尚冠裡和戚裡,處處都人頭湧動、摩肩接踵。

  在這來來往往的行人當中,夾雜著一些神色匆匆、鬼鬼祟祟的人影。

  這些形跡可疑的人都是二三十歲的壯年男子,他們雖然把頭上的鬥笠壓得很低,卻難掩凶狠的眼神。

  在他們那肮髒的袍服下,都有凸起的地方,一看就知道下面藏著硬物或者利器。

  這些可疑之人從偏僻的小巷竄入街道,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又隱藏回了陰暗中。

  而在長安城北城郭一處不知名的田莊裡,也有縱馬的騎士不停地進入,似有六七十人。

  尋常的百姓們自然注意不到這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但是仍然有人在更高的地方,冷冷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年中的最後幾日,注定要在動蕩中度過的。

   求訂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