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魚不服》第249章 人作獸行
不管有多少人慌張的喊叫、躲藏, 或者敲打著器皿, 太陽依舊在一點一點的消失。

 在閏縣城郊的一座廟宇裡, 擠滿了神色驚惶的人。

 一邊焦急地張望外面的天色, 一邊在佛像前胡亂比劃著禱祝。

 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比較虔誠,神情也安定一些,他們叱喝著晚輩,阻止他們跑到外面。

 天狗食日是不吉利的,人們相信即使被那種光照到也會患病, 敲鑼打鼓的人在廊下站著,不跨火盆不能進屋子。天黑得時間越長, 就越是不祥。

 風行閣主秋景披著一件素袍,站在廂房裡隔窗看著廟宇前殿鬧哄哄的景象。

 她的額頭、肩膀、後背都受了傷。

 傷勢不算重, 只是後背那一處灼傷,皮肉潰爛難以愈合, 即使上了藥看起來也很駭人。

 “閣主,這裡缺醫少藥的,早知請墨大夫開個藥方也好……”

 “昨夜情勢急迫,哪裡有求醫問藥的工夫,區區小傷, 不吹風見雨, 養著就是。”

 秋景口中說得輕松,她的屬下可一點都不敢輕松。

 傷口難以愈合,就容易起瘡,一旦化膿反覆發作, 神仙都救不回來。

 雖然他們是江湖人,隨身帶有上好的金創藥,對治外傷十分拿手,不至於像尋常百姓或者兵將那樣因為一處小傷口就送掉性命,但是燒傷就麻煩了,不止疼痛,連包扎都很難。

 “閣主,不如我們先去荊州療傷。”

 秋景的屬下憂心忡忡的建議道。

 昨夜過後,風行閣的高手幾乎是人人帶傷,都需要好好休養。

 可這局勢偏又不能歇著,他們需要馬不停蹄地調查孫掌櫃這群人的底細,調查他們風行閣分布在附近暗樁、分舵有沒有淪陷或者被監視控制。同時還要大動乾戈,把阿芙蓉的消息迅速傳出去,傳到所有應該知道的人耳中。

 秋景一夜沒有合眼,這座廟宇是她父輩的一位故交出家的地方,既安全可靠,又不牽涉到江湖勢力。

 但,不能久留。

 西涼人所圖甚大,還有更多的勢力隱在暗中,任何地方他們都不該久留,否則可能會引來災禍。

 看著這些僅僅因為日食就驚慌不安的百姓,秋景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胸口,極其憋悶。

 “閣主?”風行閣的人大驚,還以為秋景暗傷發作。

 “無事。”

 秋景慢慢放下按心口的手,忽然問道:“若百姓人人識字,能讀幾本書,知曉聖蓮壇這等邪教的危害,知道阿芙蓉不能碰,明白太陽不是被天狗吃下又吐出,這天下會是什麽模樣?”

 這可把秋景的屬下問住了。

 自商周秦漢以來,官吏皆為“牧守”,說白了百姓就似牛羊,除了聽話不鬧事,只需要百姓多多生養代代繁衍,這樣讓田地有人可耕國庫有糧能收打仗有丁能征,統治者才能更好的統治下去。

 誰會費心教百姓懂得更多東西呢?

 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後來歷朝歷代的人可以讀書,可讀書本來就是一件費錢的事,普通的農人子弟既讀不起,也沒處學。

 “天下興盛,需要百姓。可惜坐著皇位的人,戴著官帽的人,給這句話添了兩個字。”

 即天下興盛,需要百姓聽話。

 朝廷缺人丁,就多多生孩子,朝廷要錢糧,就好好種地。

 人心多變,易生叛逆?那就三綱五常壓一壓,國治天下,宗族治家,層層疊疊的管著、拘著……啥都不必想,啥也用不著想,聽話就完了。

 秋景慢慢握緊雙拳,聽著屬下的哀聲抱怨。

 “齊朝陸璋竊國篡位,他的兒子永宸帝弑君奪位,世家望族對陸氏陰奉陽違,偏遠地帶的官吏不聽王命,隱伏種種禍端。再趕上雍州三年大旱,聖蓮壇居心叵測煽動愚民,西南一帶戰禍將起。南面遺楚三王不是偏安一隅醉生夢死,就是蕭牆內鬥,眼高手低……原想著或者這就是天命,天命未至,蒼生無福。若能勉強維持現狀,倒也不錯,結果又冒出一夥西涼人。”

 有人發了瘋的想要建功立業,自然也有人不願兵戈再起。

 一旦打仗,看似枝繁葉茂人手眾多的風行閣會瞬間潰散,因為他們麾下最多的還是略通拳腳的普通人,只因不想江湖漂泊沒飯吃,又不願投身軍伍處處受轄製,這才乾起賣消息的行當。或許他們看起來比一般百姓強很多,能打會跑,可真要天下大亂的話,一支冷箭一群亂兵的馬蹄,同樣會要了他們的命。

 風行閣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分布在各地的消息鏈條,以及探知情報,搜羅米價鹽價的渠道。

 戰火一起,這些渠道跟消息鏈條就會煙消雲散。

 “……閣主,有閏縣那邊新傳來的消息!城隍廟那一帶出事了!”

 秋景振作精神,接過屬下送來的情報。

 ——陌生高手的交戰導致一條街的房頂消失,人們看到疑似妖蛟的旋風,縣城裡的人驚慌地衝擊城門逃出去。

 秋景先是倒吸一口冷氣,隨即露出了凜然之色。

 “那個幕後之人現身了。”

 殺手組織的真正首領,西涼人的主心骨,刀客宿笠的恩公。

 盡管沒有接到秋景的命令,風行閣的人還是在第一時間開始調派人手,探查孫家商行撤離後的情況。

 “不知此人與孟戚的武功相比,誰高誰低。”

 “孟戚身邊不是還有墨大夫嗎?”

 “要這麽說的話,那人還是殺手組織的頭目,他能培養出一個刀客宿笠,沒準還有第二個。我聽說昔年西涼國摩揭提寺的武學相當高深,不比衡長寺跟天山派差,如果西涼人圖謀已久,我怕他們的高手數量極多。”

 秋景聽著自己屬下七嘴八舌的發言,神情愈發凝重。

 最後,他們互相看了看小心翼翼地發問:“閣主,要不然我們先回去吧,請您的父親出面……事情已經涉及到天下大勢,這不是我們能夠輕易扭轉的,必須要得到其他援助。”

 秋景眉頭緊鎖,沉聲道:“人是要找,但我們不能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西涼人在閏縣的勢力被孟國師攪得一團糟,他們不得已才放棄,這會兒如果走了,誰還能抓到他們的狐狸尾巴?”

 看著風行閣的高手們遲疑的表情,秋景加重音調說了句話:“你們不要忘了,孟戚是前朝國師,雖然是楚朝滅了西涼國,但楚朝這時候基本已經沒了,只有遺楚三王而已。如果西涼人志在復國,只要他們的首領不是傻子,就不會浪費精力去找孟戚報仇,而對於孟戚而言……他有什麽必要非得阻止這群西涼人嗎?”

 眾人聞言一驚,隨即色變。

 秋景歎口氣,沉聲繼續道:“孟戚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像他這樣的高手很容易隱居山林讓人再也找不到他的蹤跡。之前許多年他不就是這麽做的?這天下是姓陸還是姓李,是西涼人掌權還是天授王得位,他會在意嗎?真正受到威脅,會被影響的是我們,不是孟戚。”

 “但孟國師……”

 風行閣的高手欲言又止。

 他們想說,孟戚應該不是坐視不理的人?

 青史留名的楚朝開國功臣,曾經是什麽樣的人大家都清楚。孟戚出現在人前時他們下意識地懷疑,等遇到危險狀況他們又本能的相信這個人,這可足夠矛盾的。

 秋景沒有吭聲。

 是啊,孟戚或許不是“牧守”,不是把百姓當做牛羊的人,然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大亂將起,誰能力挽?當是天下人協心同力的時候,倘若一味地指望別人遮風擋雨,貪圖些許喘息之機,來日我等怕是死無葬身之地。”

 秋景神色凝重,她的意思眾人聽明白了。

 西涼人得了天下,孟戚會死嗎?墨鯉會死嗎?

 不會,甚至沒什麽影響,絕頂高手只需要銷聲匿跡隱居山林即可,真正遭殃的是他們。

 如果風行閣這時候退縮,不及時出力……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閏縣不是盛傳妖蛟現世嗎?加上如今的日食,我們就從這裡下手。”秋景的眼中有堅毅篤定的信念,她從容不迫地指揮道,“傳出謠言,禍起西北,及至西南,狼子野心,意吞日月。”

 ***

 俗話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其實跟揚州毗鄰的荊州,在鹽商興起之前繁華更勝前者。

 荊州古來就是名士輩出的地方,土壤肥沃,轄下八郡二十七縣。可惜在楚朝覆亡之後,南北分江而治,荊州被硬生生地分割成了兩塊,北面的那塊兒比較小,南邊的較大。

 這樣一來,大片大片的土地就改為軍營,駐扎著兩方人馬。

 其中大半是水軍。

 齊朝軍隊多是北人,不擅水戰,盡管勉強建成了水師,可是從將領到兵丁沒有一個願意主動跟南面遺楚政權開戰的。

 水師兵丁不願,乃是因為他們多為本地招募強征來的,祖上跟江那邊的沾親帶故;將領不願,是不服陸氏得來的皇位,憑什麽要為一個篡位奪權的小人打天下?浴血奮戰,拚光家當的打下南邊,最多也就得封賞,還要提防被齊帝鳥盡弓藏。

 再說了,自從陸璋得位之後,為了避免其他人掌握兵權逼宮謀反,他對武將一再地打壓,加上朝廷裡那些不乾人事的文官煽風點火,齊朝武將集團早就怨聲不斷了。

 荊州守軍的待遇雖然比邊軍要好,但也沒好到哪裡去。

 沒餓肚子,飯粥裡沒沙子,棉衣不是填紙塞充——糧餉一樣是要被克扣的,將領不吃空餉養不起家,長此以往可不就往歪路子伸手了。

 南邊有人想賺錢,北邊齊朝缺錢,兩方駐軍一拍即合,隔三差五地就有兩條船偷偷渡江,運茶葉生絲細布私鹽。

 “……嗨,打什麽仗呀!沒人想打仗,除非嫌命太長?”

 江水悠悠,蘆葦蕩裡藏著兩條小船,船工生得五大三粗,身上沒有半點魚腥味,看著像是行伍出身,一張嘴就暴露了身份,毫無掩飾之意。

 “這,這裡真的能過江?”

 說話的是一個老嫗,她手裡還牽著個孩童,話說得磕磕絆絆,眼淚長流。

 “官爺,老身的兒子兒媳都沒了,能投奔的親戚都在對岸。老身掄不動鋤頭,賺不了銀錢,隻盼著能將孫兒托付給江那邊的同宗。保甲看老身可憐,說這裡能過江,求官爺行行好,給我孫兒一條生路吧!”

 老嫗說著就要磕頭,船工連連擺手道:“什麽官爺,這兒沒官爺,給夠錢就過江。”

 老嫗連忙掏出一個舊荷包,掏空了,抖抖瑟瑟地遞上半吊錢。

 “就這點?”船工嫌棄地看,“這可只夠一個人的船資,咱朝廷跟那邊荊王都規定了片板兒不許下江,咱乾得可是掉腦袋的買賣。”

 老嫗滿臉是淚,直接跪下了沒起來。

 船工心煩地皺眉,又衝著蘆葦蕩裡張望。

 只見岸邊零零落落站了三個人,出了一個行商模樣的男子,另外兩個卻是看著氣宇不凡。

 左首那人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外衫,做老童生的裝扮,提著一個破舊的書囊,雖衣著落魄但雙目湛然有神,蒼髯銀發,儀范清泠,風神軒舉。他身旁的那位站得稍遠一些,白發白須仿若山中隱士,一副蕭疎淡遠,不沾人間煙火的意味。

 盡管衣著樸素,身無長物,可只要沒瞎眼都能一眼看出他們不是普通百姓。

 船工卻像是見怪不怪,隻斜了眼瞅著那邊。

 行商畏畏縮縮地避到一邊,老童生慢條斯理地踱步過來,打開書囊,給了船工一貫錢。

 船工掂了掂,見是齊朝的實心兒銅錢,臉上頓時笑開了,兩隻眼睛衝著書囊裡拚命瞧。

 結果只見到一些半新不舊的衣物,料子是細布,除此之外只有草藥、書本、墨汁、毛筆等等。船工撇了撇嘴,戀戀不舍地挪開了視線,不耐煩地揮手道:“上船罷。”

 隱士模樣的人路過哭求的老嫗時,微微低頭。

 那老嫗慌忙給他磕頭,似要乞討銀錢。

 “行了行了別在那裡磕磣人,今天生意不好客不滿,橫豎是空船過江那邊帶貨,帶你一個也不多,上來罷。”船工看了看天色,大踏步走向江邊。

 老嫗欣喜若狂,連忙拖著孫兒,緊著包袱,搶在那兩位蒼髯銀發的老者前面爬上船,似乎生怕船工反悔。

 天漸漸黑了,船工解了繩索,招呼旁邊蹲著的兩個抽煙鍋袋子的同伴,齊齊上了船。

 伴隨著船櫓的吱吱呀呀聲,小船貼著岸邊在一人多高的蘆葦蕩裡穿行。

 老嫗抱著孫兒縮在船艙一角,那個行腳商人卻像是緩過了氣,賠著笑主動跟船工打招呼:“常爺今兒怎地你親自來了,勞煩常爺,小的真真不好意思,這是給兄弟們吃茶的錢。”

 船工抬手就收了荷包,嘴裡道:“嗐,都怪下晌的天狗食日,屁的不吉利!一幫王八羔子膽小如鼠,死活不肯出來,可不就得我親自出馬?三天才走一回,這少一次進項,我怎麽跟上面交代?”

 行腳商人連連點頭道:“那是那是,都不容易。”

 說著又往船頭望了一眼,奉承道:“常爺是菩薩心腸,饒了那老嫗半貫錢不說,就連那兩位您也沒多要。”

 船工跟著望向站在船頭的那兩人,哼笑道:“本來這船資,什麽人什麽價,去了回頭的一個價,不回頭的又是一個價。那幫毛小子只會逮著肥羊大魚訛詐,招子卻不擦亮。王三,你瞧著那兩人是什麽來路?”

 “這……興許是有名望的讀書人。”

 行腳商人說得很謹慎,船工一邊搖櫓一邊低聲道:“可不就是,他們那衣裳破舊,行囊裡裝的裡衣卻都是好料子,一般人穿得起嗎?”

 “那——”

 行腳商人目中閃過一絲戾色,轉瞬又偽裝得唯唯諾諾。

 船工不在意地瞥他一眼,教訓道:“王三啊王三,你給咱們將軍辦事多年,怎麽還是一副沉不住氣的樣子?就算他們身份不凡,可能隨身帶著銀票財物又如何,讀書人最是難辦,特別是這種土埋到脖子的老頭,指不定就有哪個故交同年門生在做官,江這邊江那邊的都有。別說訛詐欺辱,倘若搶了殺了……你以為就沒人追尋他們的下落,到時候誰都不死,就死咱們這些下面跑腿辦差的。”

 行腳商人恍然大悟,同時明白了為什麽船工特別好說話,把老嫗也捎上了。

 “所以啊,這種人你敬著遠著,收了錢好好把人送過去就完了。”船工說著,唏噓道,“這些年陸陸續續往南邊的讀書人還少了嗎?南邊富庶,北邊乾旱,誰都覺得江南好……其實啊,除了什麽名士什麽大儒,那等舉家逃過去的鄉紳書生,我看腸子都能悔青嘍!”

 “這是如何說?”

 忽然冒出的聲音嚇了船工跟行腳商人一跳,抬頭只見那隱士模樣的長者不知何時到了這邊。

 船工心想這人怎麽走路沒聲,江面風浪搖晃,船行得並不穩當,這兩人卻像是沒事人一般在船頭佇立看景。他頓時一抹臉,得嘞估計真是什麽有來歷的人,不過這也跟他無關,於是裝似不經意地擺手道:“是我胡言亂語,擾了老丈清淨。”

 “無妨。”老童生也慢吞吞地走過來,他須發齊整,面容清臒,一開口說話就讓人無形中矮了半截。

 所謂居移氣養移體,人的舉止、說話的語調皆是不同。

 船工回過神時,方才發現自己半弓了腰。

 他在心裡暗罵一句,還好今個自己沒昏頭,這一看就是麻煩。

 這個姓常的“船工”壓根不想沾麻煩,他擠出幾分笑意,輕快地說:“得嘞,我等會兒說的話,就當被江面上的風刮散了,過了這條江,老丈別往心裡記,我也不認。”

 隱士皺了皺眉。

 船工放下槳,抽著煙鍋袋子說:“咱北邊鬧乾旱,顆粒無收,南邊風調雨順不假,種什麽出什麽也不假。可前提是,能買著地兒啊,再換句話說,買著了要能保得住!這不,荊州上月就出了一樁人命官司,有李秀才一家,耕讀傳家,二十畝上好的田地,傳了幾輩子的老底兒,叫人強買了去。二十畝啊,就給了三兩銀子……李秀才訴狀無門,一家老小直接掛在了州府門口,這要換了在我們北邊真真鬧大了,錦衣衛隔天就上門了。南邊呢?人拉下來亂葬崗一丟,啥事沒有。”

 “豈有此理!”

 “老丈息怒,慢說讀書人了,普通的鄉紳為這個家破人亡的不知多少。這南邊啊,看著盛世光景,人人富足,可要是老老實實做個佃戶家裡人都有口飯吃,窮得安心,怕就是怕在你有家底。”

 船工慢悠悠地繼續說,“比如那李秀才,他是招誰惹誰了嗎?沒有,他一家子人都老實本分。那是他家的田地肥沃,招人眼了嗎?沒有,放在北方算肥沃,在南邊不算什麽。我知老丈要問,如此這般,禍從何來啊?嗨,他家附近本是零散的田地,這些年逐漸被權貴盤買下了,一大片的看著舒爽,結果這中間,偏偏就夾了李家的二十畝。這就叫人不高興了,四面八方都是自家的,中間是別人的算怎麽回事啊?李家人也腦子迂腐,不肯賣祖產,如果他肯吃點虧,賣地拿銀子也好。可是呐,不夠市價的銀子李秀才不甘心,結果就是家破人亡。”

 說著,船工忽然感到後脖子雞皮疙瘩全部躥了起來。

 這……殺氣?

 船工嚇了一跳,連忙抬眼。

 隱士模樣的老者走到了船舷邊,似乎張望風景去了。

 其實這黑乎乎的天,月未出東山,江水沒啥好看,不過文人嘛都有點兒臭毛病。

 船工心想要是個牛脾氣的讀書人,一通文章罵得狗血淋頭,掀起江南大風浪就有趣了。

 “我不識字,沒什麽見識,不過聽人說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我看這話說得極妙,太平盛世能做的只有狗,人是做不成的。”船工打了個哈哈,繼續劃船了。

 作者有話要說:孟戚:這就是孟國師的樣貌,昂頭.jpg

 墨鯉:……回憶了一下秦老先生的裝扮,照著來。

 易什麽容,龍脈一鍵搞定【不是】,搖身一變即可

 孟戚:大夫,你八十歲好有氣度豐神俊秀好好看的……一座山【咽回後面三個字】

 墨鯉:……算了,變成八十歲,總比八歲好。

 兩個胖娃娃挽手上船過江是不可能的

 ————

 封建社會的土地兼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有些有名的文官,他們家人在老家買田置地,造成的問題很多,強買強賣基本操作,別人帶著田地主動來投基本國情,霸道一點的是在大災之後直接把百姓的田地佔了。流亡的難民回到故土也無田可耕,朝廷興建堤壩的時候,隻建保護官員田產那邊,百姓的就隨便了,發洪水衝了完事。泄洪的時候……也是這樣。

 李秀才那個事,就是土地兼並,人在家中坐禍從地裡來。聰明人可能見勢不妙,發現周圍的地被一家或者幾家瓜分,看到苗頭趕緊賣了跑了,但是古代賣祖產是敗家子乾的事,很少有人做,想做家裡也反對……

 所以如果穿越,穿到盛世,你家土地肥沃,你一心好好種田…………種不了的,這得架空,必須架空,不然種田文寫不下去,常規操作不做官的話只能家破人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