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廢太子生存指南》第59章 辦學
第二日一早, 姚陶便跑到白沙村來參見蕭彧。

 蕭彧當時正在給傷患換藥,姚陶見了他便拜:“珠官縣令姚陶參見吾王!”

 蕭彧一聽,連忙說:“姚大人, 快請起, 千萬別這麽叫, 我並不是什麽王,你還是叫我郎君吧。”

 昨晚蕭彧想好了,他不必急著稱王, 朱元璋稱帝的方針是“高築牆, 廣積糧, 緩稱王”。

 他現在羽翼未豐, 正是需要積蓄力量的時候, 所以也不必急著稱王, 以免太露鋒芒,引起蕭禕的注意, 過早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現在交通不便, 信息傳播嚴重滯後,他完全可以傳遞假消息騙過蕭禕,就說自己已經死了。

 等到力量壯大之後,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姚陶問:“那郎君何時搬到刺史府去?我已經著人將刺史府收拾出來了。”

 “這個也不著急, 我這邊尚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日後再作商議。姚大人既然來了,我還有些事要跟大人商議,等我處理好這邊的事就來,吉海領姚大人先去歇息。”

 既然不著急稱王, 他也就不急著搬到崖州城去, 而且他在這邊還真有要緊的事, 他那些秧苗還在觀察對比中呢。

 蕭彧和大夫們一起給傷患換好藥,這才過來接待姚陶,主要問的是政務上的事。

 今年的賦稅已經征收完畢,除了崖州自留的,余下的糧食都已被送往吳縣糧倉。

 崖州的糧食本來是不送往吳縣倉庫儲存的,由於梁豫二王造反,蕭禕便開始為自己儲備糧草。要離京城越近越好,他便將崖州與廣州的糧食都征調去了吳縣糧倉。

 這樣一旦與梁王開戰,就有足夠的糧草補給。

 蕭彧覺得征調去了也好,至少在明年納糧之前,崖州沒有必要的事務必須同朝廷報備,可以爭取到將近一年的緩衝時間。

 至於自己已經伏誅,要送人頭過去,到時候完全可以推脫護送船只在海上失事,人頭已經遺失,這事完全可以瞞天過海。

 蕭彧問:“姚大人,現有崖州稅率幾何?”

 姚陶答:“崖州一年三熟,官田每畝每年四鬥,民田每畝三鬥。去歲災荒,崖州的田賦臨時又增加了三成。”

 蕭彧問:“商稅呢?”

 姚陶說:“除鹽鐵外,僅有酒課稅,余者皆不課稅。”

 蕭彧說:“以後田畝不論官私田,皆收三鬥每畝。過段時間,我還會鍛造一批鋤犁等鐵農具,以租賃的形式分發到各家,租賃鐵器者,每家每年多繳一鬥米。鼓勵大家墾荒,百姓家中有余糧者,我們出資按市值購買,你看如何?”

 姚陶驚訝道:“郎君,打造鐵農具需要大量精鐵,崖州精鐵皆由船隻自北面運來,每家都分發農具,只怕成本過於高昂,很難辦到。”

 蕭彧道:“鐵的事我有辦法解決,姚大人不必擔憂。人頭稅也將取締。姚大人覺得我這課稅法如何?”

 姚陶說:“郎君體恤百姓,自是百姓之福。只是官府無錢可收,只怕難以維持下去,郎君莫要忘了,我們還有朝廷那樣一個大敵,征兵、養兵、置辦兵器,哪樣都需花大錢。”

 蕭彧頷首:“姚大人所言極是,所以我沒有取締鹽鐵稅。減免田賦,分發鐵器,是為了提高百姓耕種的效率,這樣便能節省出勞力,從而募集青壯年男從軍。”

 姚陶愣了片刻:“郎君打算如何征兵?”

 安國是強行征兵製,獨子不入伍,二三抽其一,四子以上者抽其二,入伍至少兩年,這個政策引得百姓諸多不滿。

 但若是募兵,就需要足夠的軍餉來吸引人入伍。

 蕭彧說:“我想采取募兵製,願意守護家園、建功立業者,可征集入伍,采取自願原則。服役兩年可退伍,家中免除兩年賦稅,自動延長留伍時間者,將發放俸祿。”

 姚陶搖頭:“自願入伍恐有難度。郎君當前最需要的,便是大量的兵力,否則無法與朝廷抗衡。”

 言下之意,還是要強行征兵。

 蕭彧歎氣:“我知道,沒有人願意打仗。我也不願意,但是有些仗,是不能不打的,比如保家衛國。所以我想試試。”

 姚陶看著蕭彧,沒有說話,心裡覺得他這方面有些天真,普通人哪有保家衛國的覺悟。

 蕭彧又說:“還有一事需要姚大人去督辦。”

 “郎君請講!”姚陶說。

 蕭彧說:“我打算在各地興辦學塾,你將政令頒發下去,以臨近幾個村落為整體,找一個中間點,創辦一所學塾,令六至十二歲孩童免費入學,不拘男女,不論貴賤,一視同仁。”

 姚陶聽到此處,目瞪口呆:“辦學塾?不分貴賤,讓所有孩子都上學?”

 他想不明白,這些普通人讀了書又有何用,朝廷取仕皆是要看門第的。

 “正是,我免費提供書本。你負責找一批品行端正的讀書人來當老師。教授這些孩子識字算數。”

 蕭彧覺得,募兵製要想推行下去,首先得讓百姓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與從前相比,有了更好的變化,他們才願意為守護這樣的生活而付出努力和代價。

 姚陶不能理解:“可是郎君,這些平頭百姓讀了書又能做什麽呢?”

 蕭彧說:“可以參加考試,優異者錄入官府衙門當官為吏。”

 姚陶的嘴張圓了,在這個門第家世高於一切的時代,蕭彧想法簡直太驚世駭俗了。

 姚陶能當官,是參加九品中正製選拔出來的。能參加九品中正的,都是積累了數代的名門世家,至低也是門第稍低的寒門庶族,但寒門庶族,即便品學再優,也不可能被評為上品,姚陶就是其中之一。

 許久,姚陶才喃喃地說:“郎君預備怎樣考試?不看門第,只看學識?”

 蕭彧點頭:“對,不看門第,只看學識與品行,二者兼備,方能為官為吏。”

 姚陶雙手抱拳,深深作揖:“郎君此舉堪稱創舉。”

 蕭彧笑道:“也談不上什麽創舉,此舉在安國未必能推行下去,因為門閥勢族勢力龐大,在朝中盤根錯節,此舉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必會想方設法阻撓。在崖州這個門閥匱乏之地,這個舉措倒是沒什麽阻力。”

 姚陶此刻才真的佩服起蕭彧來:“郎君所言極是,郎君大才,是天下百姓之福。我這便去替郎君推行此事。對了,郎君所說書本,恐是一筆巨大開銷,光謄寫就頗費人力,怕是難以推行。”

 蕭彧笑著說:“這倒不怕,我自有解決辦法。姚大人且隨我來。”

 姚陶跟著蕭彧,去了印坊。

 印坊已經雕完了《論語》,印工師傅正在印刷,而雕工師父已經在雕刻《孟子》了。

 姚陶看著堆碼得整整齊齊的雕版,又看著一摞摞已經印好的《論語》,激動得簡直語無倫次:“這、這,郎君,書……”

 這書原本是打算印出來拿到北邊去賣的,誰知道竟發生了皇帝駕崩,梁王造反的事,一切計劃都打亂了。不過還好,這書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蕭彧說:“姚大人看這些書夠用嗎?”

 他想過,崖州怎麽也得有幾千學生,就書本來說,成本的確不算低,但相對於人才來說,這些投資太便宜了,畢竟人才是無價的。

 正在看印工印書的姚陶突然抹了一把眼淚:“郎君此舉實乃天下百姓之福,我代表天下讀書人向郎君表示感謝。”說完一撩袍子,就此拜了下去。

 蕭彧連忙將人扶起來:“姚大人,萬萬不可!你這是要折煞我啊。”

 “郎君受得起這一拜。”姚陶說著又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淚,“我想起了當年求學時借書的事來,真是千辛萬苦,很多時候,就是有錢也無處買。郎君此舉為天下讀書人解決了最難的書本問題,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郎君輕門閥,重學識品行,為天下底層百姓開通了上升渠道,此舉將改變整個安國乃至天下未來的格局,造福蒼生,澤被千秋,偉哉!”

 “姚大人謬讚了,蕭某實在不敢當。”蕭彧覺得很慚愧,這並非是自己的創舉,而是別人發明的。

 姚陶說:“郎君不必謙虛,你完全當得起。郎君,可還有事吩咐姚陶去做的?”他的語氣明顯多了幾分敬意。

 蕭彧說:“減免賦稅與募兵之事等農具到位的時候再談,目前你便去做推廣學塾一事,等這個做出了些許成績,募兵製才能推廣得更為順利。還有,你將挑選好的讀書人先送到我這裡來,我要統一訓練一下,才派往各地教學。”

 “姚陶明白。必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此事辦妥。”姚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猶豫片刻,又說,“郎君可否送我一本書?”

 “當然可以。”蕭彧拿了一本裝訂好的《論語》,送給了姚陶。

 姚陶雙手恭敬接過書,然後告辭離開。

 蕭彧看著姚陶的背影,十分欣慰,幸好又碰到一個推崇知識文化的人,否則對牛彈琴,這事就難辦多了。

 送走了姚陶,蕭彧便在賴峰和向陽的陪同下,挨個去昨天去世的幾位勇士家中慰問,並且送上撫恤金。

 雖然撫恤金給得不算少,但怎麽能抵得上失去的家人呢?

 七戶人家,蕭彧遇到了兩戶不能理解的家屬,對著他是又罵又打,認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家人。

 賴峰和向陽試圖攔住那些癲狂的家屬,蕭彧製止了他們,他並沒有回避,而是讓對方盡情發泄。

 向陽說:“這種事郎君以後不要親自去了,交給我們來辦就好。”

 蕭彧搖頭:“無妨,如果這樣能夠讓他們死去的親人回來就好了。”

 向陽說:“郎君不必負疚,能為郎君死,是我們的福分,我相信大家都是心甘情願的。”

 蕭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