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無限破產危機》第六十章 資產配置5
“沒了?”雲珞問。

 “沒了。”金瑤手心裡捏了把汗, 靜靜等待命運宣判。

 努力學習後,她發現理財知識博大精深。光靠自己,只能看懂最基礎、最淺顯的部分, 剩下的自學相當困難。

 因此, 金瑤迫切希望系統同意指點自己。

 “自學效果比預計要好。”雲珞道, “老實說,我沒想到你會這麽拚。”

 不懂的內容到處查資料、翻文獻, 一遍又一遍琢磨, 仿佛不弄明白誓不罷休。

 金瑤悶聲道, “今年29了,再不奮鬥, 以後相親、結婚, 生活只能繞著孩子、家庭團團轉。”

 “這是我最後的機會。”

 成功也好, 失敗也罷,她都想再試一次。

 雲珞深深看了宿主一眼, 宣布, “你合格了。”

 金瑤面露喜色,“那接下來……”

 雲珞:“你說的大體上沒錯,不過有些方面需要補充。”

 金瑤麻利地掏出紙和筆, 準備記筆記。

 雲珞:“純債分短債和中長期債券。短債收益3%-4%。中長期債券4%-6%。”

 “債券型基金投資風險稍低,但並非絕對安全。公司發行企業債籌集資金,如果後續經營不善,有無法償還本息的風險。”

 “除了你說的普通債券, 還有另外一種特殊債券,叫做可轉債, 同時具備債券、股票兩種特性。”

 金瑤:“我知道可轉債,可是看不懂說明……”

 所以沒提。

 雲珞:“熊市的時候, 可轉債跟普通債券一樣每年付息。只是普通債券票面利率4%-6%,一般固定不變。可轉債票面利率逐年遞增票面利率,比如0.6%、0.8%、1%、1.2%、1.5%。”

 “那投資可轉債不劃算啊!”金瑤不解,“普通債券利息穩定,年年比它高。”

 雲珞:“牛市的時候,股市大漲。漲到一定程度,可轉債投資者選擇轉股,可以把手裡的可轉債轉換成對應公司的股票。”

 “上一輪牛市持續了不到一年時間,專門投資可轉債的基金收益超過100%(低谷到高峰)。”

 “如果投資普通債券,需要很多年才能賺到這麽多錢。”

 金瑤微怔,好像明白了什麽,又好像摸不著頭腦。

 雲珞直接挑明,“可轉債投資,相當於拿著超低利息,押注將來股市走牛。”

 “賭輸了,拿微薄利息。”

 “賭贏了,賺股票大漲的錢。”

 “原來是這樣。”金瑤筆杆子動的飛快,把系統說的話通通記下。

 等宿主寫完,雲珞才接著說,“指數基金也叫被動型基金,跟主動型基金相比,兩個品種各有優劣。”

 “股市整體環境不佳,股票普遍低迷。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人)恰巧選擇了優質股,基金(股票組合)可能大漲。”

 “股市投機氛圍濃重,眾多股票瘋漲。不巧基金經理選錯了股票,基金可能不漲反跌,白白錯過行情。”

 “對於主動型基金來說,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很重要。水平高,收益大幅超越市場平均。水平低,收益排名永遠在同類產品中墊底。”

 “混合基金類似。基金經理可能在股市走熊的時候加倉股票資產,造成額外虧損;股市走牛的時候減倉,減少預期收益。”

 “當然,厲害的人也有。完全踏準節奏,該減倉時減倉,該加倉時加倉。不僅降低風險,還顯著增加投資收益。”

 金瑤聽的心驚。她忍不住追問,“怎樣挑選好的主動型基金產品?”

 雲珞:“點擊‘近3年收益’排序或‘近5年收益’排序,看基金長期表現,擇優選取。”

 “不過存在一個問題。歷時數據隻代表基金過去表現良好,並不意味著將來一定能保持。”

 “更尷尬的是,基金投資往往長達數年、數十年。在這期間,優秀的基金經理往往會離職、換崗。在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將離任後,基金表現往往大不如前。”

 “在三千多隻基金裡選出表現格外優異的本就不容易,選中後還有經理離任、基金表現突然變差的風險,因此一般不建議。”

 金瑤恍然大悟,“難怪網頁上、論壇上,大家普遍推薦購買指數基金。”

 雲珞:“指數基金追蹤指數。標的指數由哪些股票構成,各自佔多少比例,指數基金完全複製。”

 “不管基金經理離不離任,指數基金永遠保持一貫的投資風格。”

 “相對的,指數表現不佳,基金收益好不到哪裡去。”

 金瑤寫了滿滿兩大頁,最後看著筆記,得出結論,“所謂的分散投資,其實就是貨幣基金、純債基金、指數基金分別配置一定比例?”

 雲珞提醒,“還有保險。”

 “對,保險也得適當買一點,理財攻略裡有提到過。”金瑤低頭備注。

 學的越多,懂的越多。

 此刻她甚至覺得,不用系統幫忙,她就能為自己量身打造一款合適的資產配置方案。

 “我看論壇上說,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只要國家崛起,不管指數短期怎麽跌,長期都會漲回來,是真的麽?”金瑤提問。

 查資料的時候,她看見好多股民虧錢,心裡有點發虛。

 更何況,她自己也買過(公司)股票,結果虧的一塌糊塗。

 雲珞:“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太對。”

 金瑤豎起耳朵,作聆聽狀。

 雲珞:“有個很著名的指數叫‘申萬活躍股指數’,專門投資市場上短期最活躍的100隻股票,也就是所謂的‘熱門股’,每周調整一次。”

 “1999年12月30日發布指數,基點1000,2017年年初已經停止更新。因為它從1000跌到10,跌幅99%。”

 “所以就算國家繁榮昌盛,也要選個好指數。”

 “對於最常見的指數——滬深300而言,這句話邏輯成立。只要國家崛起,不管指數短期怎麽跌,長期都會漲回來。”

 “為什麽?”金瑤不太理解。

 雲珞:“滬深300指數是由市場上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隻股票組成,以綜合反映證券市場整體表現。”

 “指數按照一定規則編制,每年6月和12月調整樣本股,將不符合規則的股票剔出,將符合規則的新股票納入。”

 “因此,不管過了多久,滬深300指數永遠由市場上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隻股票構成。”

 “以米國道瓊斯指數為例,最初這個指數由市場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20家公司構成。10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20個成份股如今全軍覆沒,一家不剩。要麽破產倒閉,要麽被收購,而指數依然運行的好好的。”

 “這只能說明指數永存,不能說明指數永遠上漲。”金瑤提出異議。

 雲珞:“賺的到錢的公司組成的指數,點數只會越來越高。”

 “舉個例子。”

 “投入一百萬開了家超市,每年能賺10萬。如果賺到的錢全部取出,那麽10年回本(pe=10)。”

 “如果投入100萬,每年賺10萬。其中5萬分紅,另外5萬繼續投入,擴大經營規模。假設淨資產收益率(ROE)不變,第二年會發生什麽事?”

 金瑤思索後回答,“資產105萬,一年賺10.5萬。如果分紅比例恆定,那麽第二年分紅5.25萬,另外5.25萬投入生產。”

 雲珞:“第一年超市淨資產100萬,每年賺10萬。”

 “第二年超市淨資產105萬,每年賺10.5萬。”

 “如果有人想把超市生意盤下,第一年出資100萬,10年能回本。第二年出資105萬,10年能回本。”

 “同樣的估值(pe=10,pb=1),但是報價一年比一年高。”

 “滬深300就是300家能賺的公司湊到一起,形成的股票組合。”

 “等會兒,你等會兒。”金瑤感覺前面還是能聽懂的,突然就聽不明白了。

 雲珞:“一家超市每年能賺10萬,另一家超市每年能賺20萬。如果想盤下生意,第二家的報價是不是應該比第一家高?”

 “是啊。”金瑤下意識回答,“應該是兩倍。”

 雲珞:“所以,隨著成分股規模擴張,指數的點位會越來越高。”

 雲珞:“如果還是理解不了,打開股票軟件。”

 金瑤依言行動起來。

 雲珞報出一隻紅利指數基金的代碼,示意宿主查看。

 金瑤輸入代碼,發現紅利指數整體呈盤旋上升趨勢。

 雲珞:“紅利指數由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五十隻股票組成。”

 “六年前買入,六年後基金漲幅60%,年化收益率8%,另外每年還有4%-8%的分紅。”

 “兩個時間點,估值(pe、pb)基本相近。除了買入持有,不需要別的操作。”

 金瑤琢磨半天才琢磨明白,“這就相當於100萬資產的超市,經過幾年時間,發展成160萬的規模。如果有人想接手這門生意,報價必須比以前高。”

 “因為淨資產收益率不變,所以現在超市每年能賺16萬,其中8萬拿出來分紅。”

 “相較於最初的100萬資產,年分紅率從5%(每年5萬分紅)上漲到8%(每年8萬分紅)。”

 “賺的錢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每年分紅,一部分是資產增長。”

 “由於指數是永恆的,構成指數的成分股永遠是能賺錢的公司,因此這個組合/這個指數會越漲越高。”

 雲珞:“理解正確。”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有人說,銀行的理財產品其實是基金產品,可以這麽認為。銀行理財產品和理財型基金十分相似,收益、風險都差不多。

 那麽,銀行理財是否風險很大?

 並不是。

 在米國,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可以同屬於一個集團。

 在我國,銀行、基金公司、保險被分割開。

 比如建信基金公司,是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5%)、美國信安金融集團、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是國內首批由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比如工銀瑞信基金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80%)、瑞士信貸(20%)。

 民生加銀由民生銀行(63%)、加拿大皇家銀行和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

 還有招商、平安、交銀基金公司。

 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理財型基金投資的都是貨幣工具市場,理論上不會虧。

 建設銀行上的某款活期理財產品,其實就是建信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通過基金帳戶也能購買。

 興業、招商銀行也有類似的理財產品。

 **

 以前企業債暴雷,銀行都會幫還款,以後可能不會了。

 有人認為債券暴雷風險不大,值得配置。我習慣配置貨幣、國債、指數基金,絕對無風險產品+高風險產品。

 追求高收益就基金多配點,追求穩定就貨幣基金/國債多買點。

 本章部分內容引用自資料

 **

 文中說的紅利基金是紅利etf(510880)

 簡單點來說,就是50家特別喜歡分紅的穩健公司。

 pe=8買入,年化收益約為12%。

 其中4%作為分紅每年發放,另外8%體現在價格上,平均每年漲幅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