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說是一個山賊聚集的山寨,不如說更像是一個生活在山中的村落。
他們中的大部人口音都有些細微不同,應該並非是出自同一個地方,但相互之間的關系卻很融洽。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拖家帶口,男女老少一家子生活在這裡。
如今是初春,這些人已經開始準備翻地種糧。
每過十天,大當家就會帶人下山一趟,順路劫奪一些財物,購買各種糧油種子和山上缺少的用品。
余弦的老仆余寬和四個護衛雖然不再被捆著了,但四個健壯的護衛全都被他們當成了農夫來使用。
從初春開始,整個山寨為了日後的口糧,就忙碌得熱火朝天。
寧秋沒有限制余弦的行動,她可以隨意在山寨中走動。
但山寨中的人對她往往是無視態度,看見她只有一些驚訝,但這份驚訝不會讓他們主動和余弦交談。
余弦就像是生活在山寨中的一抹影子。
只有每天上午寧秋前來為她講學的時候,余弦才覺得自己是真正生活在這個山寨裡。
沒錯,寧秋開始為她講學了。
世家貴女從四五歲開始,就會和族中男子一樣,開蒙入學。
余弦也是如此。
父親余逸春在政事上沒有什麽建樹,但他有一個巨大的優點,足夠余弦為他報仇。
余逸春和妻子潘氏感情甚篤,潘氏去世後,他不願再娶。
平日裡即使是飲酒作樂,也只是招來一幫舞姬,看她們跳舞而已。
作為余逸春唯一的後代,余弦在刺史府的地位一直極高。
余逸春甚至不惜為她請來雲州大儒,只是為了給她開蒙。
余弦從小受名師教導,因此當寧秋提出為她講學的時候,余弦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胡漢混血在雲易五州地位極低,他們大多是農夫,是寒門小戶的奴仆。
都說上品無寒門,就算是一般的沒落士族,都不一定能夠進學,又何況寧秋這樣的胡漢混血?
但一個時辰過去,余弦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寧秋完全可以用飽讀詩書,見識廣博來形容。
她講授的內容,甚至比當初教導余弦的大儒還要廣博深遠。
寧秋提出的觀點,更是讓余弦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余弦很快就對寧秋心悅誠服,第二天的時候不需要寧秋催促,就主動等著寧秋開講。
上午進學,下午余弦就要學習騎射了。
不過下午的騎射,變成了寧秋和大當家一起傳授。
大當家的外貌沒有明顯的胡人特征,但他的祖父是胡人,傳到他這一輩,胡人血脈不顯,胡人出眾的騎射本領他卻全都繼承了下來。
大當家對寧秋收留並且教導余弦的事情,十分不滿。
但他非常信任寧秋,即使不滿,也沒有拒絕寧秋的安排,只是在教導余弦騎射的時候,總是冷著一張臉。
大當家傳授騎射,寧秋則教導拳腳兵刃。
余弦不知道她是從哪裡學來的那些奇怪授課方式,比如站樁、負重。
這些名詞對余弦來說,完全是陌生的。
但寧秋為她講學時展現出來的水平,讓余弦對寧秋的能力多了一分信任。
她乖順地按照寧秋的要求進行所謂的“訓練”,短短一個月,就有了幾分成效。
至少現在的余弦若是下山的話,不會因為身體瘦弱而直接昏睡一天了。
也就在這一個月過去的時候,朝廷終於給了回應。
幼帝下旨申斥蘇義行事不端,又派了一位將領擔任雲州大都督,但仍舊讓蘇義兼任雲州刺史。
同時,朝廷冊封余弦為右雲鄉君,食邑五百戶。
且特準她前往封地右雲鄉,為父守孝。
右雲鄉是代州渾源縣管轄下的一個貧瘠之地,由於靠近雲州東側,這才得名右雲。
不僅如此,右雲鄉還正好處於雲州、朔州、代州、易州四州交界之地,位置十分顯眼。
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余弦就明白了朝廷這份旨意是什麽意思。
這是故意把她放在交界之處,就是為了提醒蘇義。
不過讓余弦意外的是,寧秋竟然真的把這件事辦成了。
她在京城也有人嗎?
既然如此,她又到底為什麽要待在這等窮鄉僻壤裡?
寧秋對此倒是毫不意外。
她們現在還沒有接收到旨意,只是寧秋通過一些途徑提前得到了消息。
於是很快,整個山寨就忙碌了起來。
余弦不知道寧秋對山寨中的其他人說了什麽,她只知道第三天后,山寨中的所有人就全都整理行囊,連剛剛種下去的糧食都不要了,直接離開了山寨。
余弦在寧秋等人的帶領下離開山寨走了五天,最終在易州的邊境迎來了宣旨的朝臣,從他手中得到了鄉君的冊書。
傳旨的官員並不在乎余弦長什麽樣子,也不在乎余弦帶了什麽人。
留下旨意之後,對方就直接離開。
余弦則繼續在寧秋的帶領下,進入代州渾源縣,和縣令交接過後,到達了臨時清理出來的鄉君府。
所謂鄉君府,就是原本渾源縣一個小士族的府邸,只是那士族一家人早在雲州大亂的時候就南下避禍。
他的府邸稍微整理之後,就成了鄉君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