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唄,到時候崔家部曲一個人就能耕三十畝地,而他們只能耕二十畝地的時候,看他們還笑不笑得出來。
……
耕犁的改進提高了耕作的效率,也減輕了崔家部曲的負擔,使得崔筠可以抽出一部分人手來開展造紙和雕版印刷的工作。
不管是造紙還是雕版印刷,從它們的選材到投入使用,整個工藝製作耗時都要大半年以上,因此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準備。
首先是造紙的選材。
據崔筠所說,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紙是以苧麻為原料的麻紙,其中以黃麻紙最常見。崔家很多藏書、官府文書、寺廟經文抄寫用的都是黃麻紙。
但隨著苧麻的減少及苧麻生長季節的局限,使用皮紙的人越來越多。皮紙的原料更加豐富,桑、楮、藤、青檀等植物的皮都能用來加工製作,竇嬰從長安寄回來的信箋就是江南地區進貢的藤紙。
最後一類紙種是竹紙。這種在張棹歌生活的年代耳熟能詳的紙種,因現在的造紙工藝局限、紙品質量過於粗糙劣質,如今還沒什麽知名度。
張棹歌所熟悉的造紙工藝是楮皮紙,崔筠便讓人去砍伐崔家山林中的楮樹。
張棹歌在一旁補充說:“樹皮剝下來捆在一起放去水中浸泡,樹葉、樹汁和結出來的楮實子不要扔,我看醫書上說它們可以入藥,能補腎、明目。”
崔筠微微側目,待她說完,問:“大郎將《補養方》看完了?”
同樣被迫學習了《補養方》的崔筠記得關於楮實子能入藥的內容在第一卷的末尾,她由此推斷張棹歌是看完了第一卷。
“看完了。”張棹歌有些自得,她白天沒什麽事乾,除了看《補養方》,就是滿山溜達,去找實物來加深自己對這卷內容的印象。
崔筠又問:“那大郎可知具體要如何入藥?”
《補養方》上沒寫,但難不倒張棹歌。
她說:“我不知道,但三伯父肯定知道。”
又說:“咱們把楮葉拿去喂羊喂牛,楮實子就收集起來。很多百姓都不知道楮實子可以入藥,我們也不懂將它炮製成可入藥的藥材的方法,因此直接賣給老百姓行不通。”
崔筠問:“大郎的意思是三伯父懂炮製藥材,所以可以賣給他?”
張棹歌瞬間就讀懂了她的意思,說:“直接送給他吧。你的三伯父就是我的三伯父,更何況,我是因為他才有學習《補養方》的機會,不會那麽拎不清的。”
崔筠莞爾:“大郎做事向來周全,叫人安心。”
她又轉回頭吩咐不遠處十分自覺地假裝自己是一根柱子的青溪,說:“造紙和刻書一事不可外泄,我可用的人不多,只能辛苦你經常盯著了。”
青溪精神一震,立馬表態:“小的定不會叫娘子和阿郎失望。”
他一走,沒了旁人,崔筠對張棹歌說:“這些日子辛苦棹歌了。”
張棹歌心情不錯,她調侃說:“我看青溪比我還辛苦。”
“這不一樣。”崔筠說,“我有一份禮物要送給你。”
張棹歌心生期待:“什麽禮物?”
崔筠故意賣了個關子。她讓張棹歌隨她出門,連一個隨從都沒帶——對她來說,張棹歌一個人帶給她的安全感抵得上十幾個部曲奴仆。
她們進了山,張棹歌認出那是去峽谷溫泉的路。
雖然隱約猜到了崔筠的禮物是什麽,但張棹歌不想破壞了崔筠期待看到她得到禮物時的驚喜表現的心情,因此會佯裝不解地問:“你的禮物該不會是帶我去沐浴更衣吧?”
崔筠嗔說:“不是。”
很快,她們就來到了峽谷的深處。
昔日露天的溫泉此時已經被竹木給圍了起來,並加了一扇竹門。
推門進去,看到的是一塊竹子和草席製成的屏風,繞過它則可以看到溫泉向低處流去而形成的小溪。
至於張棹歌原本修築的溫泉池,上面蓋了個草棚,周圍還多了一圈既可以擋風又能增加私密性的草席。
張棹歌故作驚訝地看向崔筠:“你讓人蓋的?”
“嗯,你喜歡泡湯,我便買下這裡修建個草堂,以後只要你喜歡,隨時都可以來這兒泡湯。”
張棹歌說:“只有我泡會不會太浪費了?我們可以一起泡。”
崔筠不知是被烈日曬暈了腦袋,還是被張棹歌的“大膽邀請”給弄得面色漲紅、腦袋發脹,她說:“你……太孟浪了。”
第46章 撒嬌
有那麽一瞬間, 張棹歌從崔筠的反應中捕捉到了一絲朦朧的、曖昧的情意。
下一秒,她的腦子裡就彈出崔筠初次向她招婿時所說的話:因為……沒有比你更好的選擇。
張棹歌立馬刹住自己那旖旎、發散的心思。
想什麽呢?
崔筠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但凡有更好的選擇, 都不會走招她為婿這一步。
再說崔筠這份禮物,許是在報答她幫忙改良曲轅犁、拿出造紙術和印刷術。
她何必自作多情。
失落、不甘和空虛的情緒席卷而來。
張棹歌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在此之前興許已對崔筠生出超出友誼關系的好感, 她同樣清楚, 這只是她的一廂情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