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你剛才說的打了報告,上面真的誇我會自主修整錯誤了耶!】
得到系統的肯定回復,秋羲滿意地繼續閉目養神。
殿考開始前會有皇帝出面主持的儀禮,眾考生是萬萬不能遲到的。
秋羲五人到了皇宮外便下車步行入宮,路上又遇見了顧青書跟何長安兩人,眾人不敢在宮中喧嘩,只是簡單拱手見禮後便一同前往奉天殿。
身穿青色士服的考生們陸陸續續趕到奉天殿外,由巡綽官檢查後,眾人才在監試官的組織下來到奉天殿外的丹陛下分四隊排列。
丹陛下的四支隊伍按照會試的排名分配,文舉這邊,第一隊以柳鬱為首,均為單數名次考生,第二隊以秋羲為首,均為雙數名次考生。武舉考生在文舉考生旁邊,同樣按會試排名分單雙數排列。
文武百官也穿著統一的公服分列在丹陛內外,秋羲不動聲色地掃視四周,一眼便看見穿著一身小獨科花紋的緋色公服,肅立在文官隊伍中的柳尚書。
柳尚書板正著一張臉站在隊列裡,視線卻微微朝柳鬱的方向偏移,看向幼子的眼神中不自覺地帶上幾分驕傲。
各項事宜安排妥當後,奉天殿外傳來一陣禮炮響,一時間鼓樂齊鳴,殿試的儀禮開始了。
司禮太監高聲道:“皇上駕到!”
皇帝的儀仗隊在鼓樂聲中款款而來,貞元帝在大殿上首升座,大學士雙手捧著考題踱步出奉天殿,再由禮部柳尚書出列接過考題,將考題鄭重地放置在丹陛處的桌案上。
考題準備就緒,文武百官和待考貢士一同向貞元帝行禮。
等整套儀禮完成,參加武舉的考生在兵部官員的帶領下統一離開奉天殿,參加文舉的考生則繼續站立在原地。
等武舉考生全部離場,禮部這才下發試題紙。
全體貢士均領到試題紙後,眾人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進入奉天殿內按照會試名次尋找自己對應的桌案。
秋羲是會試第二名,柳鬱是會元,兩人的桌案緊鄰,就在奉天殿前排最靠近皇帝的位置。
桌案上提前擺放著朝廷準備的筆墨和硯台,秋羲就坐後將試卷端正地擺放在桌案上,聽到殿上傳來答題的口令,他這才打開自己的試卷。
第106章
奉天殿內,禮部傳皇帝口諭,下令諸考生開卷作答。
秋羲神色平靜地提起桌案上的毛筆蘸了蘸墨水,見試卷封面印著“貞元二十五年乙醜科廷試”字樣,他工整地在試卷封面上寫下籍貫和姓名,這才打開試卷內頁。
只見文題寫道:
“製策曰:昔始皇掃六合而統八荒,振長策而禦宇內,書同文車同軌,使舉國量一,兵強力壯,威震天下而蠻戎不敢犯。自□□攘外安內,立綱陳紀,行伍少壯戍於邊陲,百姓黎民安居樂業。夫治天下之道,在稷與戎,民富則兵馬壯,力強則蠻貘皆憚,觀之歷朝,此理甚明矣。然則田有肥瘠,天有旱澇,將有謀勇,卒有壯瘦,馬有駿駑,兵有長短,今北有戎狄騷邊,南有倭賊鬧海,何以積倉稟而強兵馬,練雄兵而攘外患歟?朕自袛承祖宗大統以來,日夜優思於稷戎二事,爾諸士子博古通今,必深知其道矣。其具以對,唯務直陳,論之以稷戎之策,毋忌毋隱,朕將親覽焉。”
秋羲看完整篇策問文題後不禁微微一笑,果然跟柳鬱推測的一樣,殿試這篇時務策是有關邊防的問題,而且一南一北兩廂顧及。
他拿過草稿紙,正要落筆,忽然想起來這次貞元帝會將一甲三個名額點給誰還有一番說道。
上個月會試放榜,榜上前三名是柳鬱和他還有何長安三個南卷考生,聽柳尚書說,南北兩派官員已經為此在早朝上吵過不下三回。
北派官員彈劾南派考官徇私,故意隻向主考官推薦南卷。
南派官員反劾北派官員汙蔑,三份拿到前三名的南卷實至名歸。畢竟會試隻限制了南北兩卷考生的通過人數,卻沒有限制兩方名次,所以只要考生自己的文章夠優秀,不管南卷考生還是北卷考生都能奪得魁首。
最後貞元帝被兩派官員吵得不耐煩,索性稱病罷朝兩日,此事才暫時告一段落。
所以這回殿試一甲的三個名額多半不會再出現南卷考生獨佔的情況,那最後一甲要麽是一個南卷考生兩個北卷考生,要麽就是兩個南卷考生一個北卷考生。
秋羲心道:“含章已經中了解元和會元,只要他正常發揮,這次殿試拿下狀元是沒問題的,而且在位期間如果能出一個三元及第的名臣,貞元帝是肯定樂見其成的。”
所以狀元的名額需要提前除開,那麽就只剩榜眼和探花了。
秋羲看著空白的草稿紙,單手支著下巴,心想,他和柳鬱都是南卷考生,那他現在如果想拿下一個一甲名額,最終的一甲歸屬就會是兩個南卷考生和一個北卷考生。
他先在心裡默默過了一遍會試榜上見到的那些北卷考生,發現一名叫陳長壽的考生極具競爭力。
此人已經年過七旬,光是能囫圇著堅持完九天的鄉試和會試,就不難看出他是個精神矍鑠身體硬朗的老頭,再加上這人名字叫陳長壽,對貞元帝這個姓陳的皇帝來說可是寓意大好啊。
歷史上不僅有皇帝因為考生長相調換過一甲的人選,也有皇帝因為考生姓名不吉利更改過人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