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嚴之默倒也沒打算給雇農蓋多好的房子, 老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即使第一眼瞧著還不錯的人, 也難保日後會不會不如人意。
但既把人招了來,起碼要給人一個安家之所。
若真是用著得力,日後定然不會虧待他們。
此番就不需要麻煩刁大伯了,直接從村裡請了幾個漢子,花了不到二百文,連工錢帶材料,就在自家地頭一側,蓋好了兩間土坯房。
又從各家搜羅了一些不要的舊家具,有些是拿吃食換的,有些直接是白送的。
基本大都不太結實的,自己重新加固一下也能用。
而今已經開春了,雖也有料峭春寒的說法,可一場春雨一場暖,住在這種屋子裡也不會冷,對於這一家雇農來說,已經是夢一般的好事了。
說起這家人,是來自北地一個叫做蔣家村的地方。
漢子名叫蔣元龍,其夫郎名叫荊雙,兩個孩子,大兒子叫蔣武,小女兒叫蔣星。
那場重創北地的雪災中,蔣家村受災嚴重,土屋十之損九,一個中等規模的村子,也就存活了不到三十人。
待到了逃難路上,有的失散,有的身亡,進入雙林縣境內時,蔣家人已經失去了所有同路鄉親的消息,也失去了自己家最年幼的孩子。
在涼水河旁的廢村裡住下後,一整個寒冬,都靠蔣元龍每日凌晨就起,步行到白楊鎮找活乾,再披星戴月地回家,如此勉強糊口。
而廢村裡,難民也不盡是好人,蔣元龍不在家時,就有那不正經之流,對著雙哥兒說些不三不四的話,虧得蔣武已經長大了,尚能護住自己的小爹和小妹。
蔣元龍本想著,等開了春,外頭不冷了,絕對要離開這個地方,去別的地方尋條生路,沒想到就運氣這麽好的,被嚴之默選中,成了童生老爺家的雇農。
雇農雖不算完全的奴籍,可也低人一等。
而且自古以來,但凡淪落到當雇農的,最後也大多會變成奴籍。
但蔣元龍現在沒有能力去推想那麽遙遠的事。
他挑著水回到屋裡,把水倒進一個大水缸。
這水缸破了一個角,但是在最上面,不妨礙用,只要別不小心碰到,劃傷了人就好。
荊雙見他回來了,便從灶房裡走出來,拍打了一番衣服下擺沾上的柴灰。
“正等著水做飯,且等一等,我預備熬些雜面野菜糊糊。”
蔣元龍添水的動作一頓,“雜面?咱家哪來的雜面?”
雜面就是粗面,上回過年時,好不容易買了一丁點,哪怕再省著吃,也早就吃完了。
荊雙的長發由一根樹枝挽起,示意蔣元龍進來看。
蔣元龍一進去,便發現灶房裡放了兩個口袋,還有些蘿卜和各種菜乾。
“這都是東家家裡的長隨元寶送來的,說是咱們既要乾活,可不得先吃飽了飯,再說家裡還有兩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些就算先借給咱們的,回頭還了就是。”
荊雙打開口袋,蔣元龍瞧見這兩口袋都是粗糧,一口袋米,一口袋面,全部乾乾淨淨的,夠一家人吃好一陣子。
蔣元龍動了動嘴,最後還是隻長歎了一聲。
他不善言辭,會說的只有一句,“我瞧著東家和東家夫郎都是好人,咱們可不能讓人家失望,覺得選錯了人。”
荊雙認真道:“不用你說我也明白,東家給咱蓋屋,置辦家具,借米借糧,還送了幾身舊衣,這可是天大的恩情,當牛做馬也不為過。”
說回做雇農這件事,蔣元龍本以為,不就是種地嗎?
雖說北地不種稻子,可只要讓他和村裡的種地老把式學上一日,他保管能種得明明白白。
其余的麥子、豆子、花生、各種常見的蔬菜,都是莊戶人打小就侍候的,無非是換了換氣候,也沒什麽難的。
結果當嚴之默拿著完全陌生的農具出現時,蔣元龍一家子齊刷刷揉了揉眼睛,都沒搞明白這是個什麽東西。
嚴之默今日拿來的,便是由方老大新做出來的耬鋤樣品。
因為耬鋤要用牲口牽引,家裡一直沒買牛,就先拉來了驢子。
“這個東西叫做耬鋤,是我自己根據一本書上的介紹,琢磨出來的農具,用於松土。”
嚴之默早就習慣了瞎編這些東西的來歷,反正聽到的人,都會將其一概歸為:讀書人懂得真多。
“因是從書上看來的,也不知是否真的好用,今日便拿來,你們試一試。”
耬鋤可以用牲口,也可以不用。
事實上,石坎村一共沒幾頭耕地的牲口,到了農忙時節,麻三和村長家的牛都要耕好幾家的地。
不過耬鋤的好處就在於,即使不用牲口牽引,也能省力不少。
故而一上來,嚴之默沒有套驢子,而是讓蔣元龍以人力試用一下。
蔣元龍接過耬鋤,覺得格外稀罕。
這東西有兩截長長的手柄,一看就知道該怎麽用。
他踏上田地,沿著一條田壟,拉起耬鋤向前拽動。
只見耬鋤所到之處,泥土紛紛被頂端的裝置成功翻起,連彎腰都不用,只需要一直向前走,輕輕松松即可鋤完一片地。
等蔣元龍走了個來回,再回到原地後,一臉地興奮。
“東家,您真是太厲害了!這東西好使得很,而且根本不費力,別說是漢子,就是女子、哥兒,也能使得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