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這才知曉,他消失的這些時日,究竟是做什麽去了。
賀蘭修身後的烏柘國王族各個面露土色,卻又不敢違抗,用不熟練的中原官話吞吞吐吐地道賀,而後又按大齊臣子的禮節向容慎叩首以表臣服。
容慎大喜,當即詔諭天下,太尉賀蘭修,拓土開疆,功高蓋世,封聖王爵,享天子禮,與天子一同主政,平起平坐,共居皇宮,百官見之,如見天子。
賀蘭修推辭再三而天子堅決不允,最終隻得領旨謝恩。
朝臣們各個心下大駭,可想起這兩位一個在宮變中、一個在戰場上展露出來的雷霆手段,卻又只能默然心道,一山尚不容二虎,一朝又豈能容二主。
不過是一時安撫的手段罷了,且等著吧,這二主早晚會鬧得天翻地覆,不死不休。
可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等了又等,卻始終沒有等到這兩個人翻臉的那一天。
而他們更沒有料到的是,這在他們眼中十足荒謬又禍根深埋的一天,卻成了大齊的盛世伊始,成了史書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齊康盛五年,天子容慎加冠親政,改年號為修平,以滅烏柘、平北境之戰功封太尉賀蘭修為聖王,形同天子,共同理政,出則共駕同輦,入則形影不離,史稱並主。
自此,民生殷富,文化昌盛,四夷賓服,萬國來朝。
第72章
天色初亮, 連紇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響起了不絕於耳的雞鳴聲。太陽還不見蹤影,人們就已經起床忙亂起來了。
吱呀一聲,其中一戶人家的門被人從裡面打開, 很快溜出來一個身形頎長、眉目清秀的少年, 尚還稚嫩的面孔上嵌著一雙黝黑的瞳仁,滴溜溜轉動間讓人覺得十足狡黠。
他背著一把正符合他身量的弓, 還有插滿了箭羽的背簍, 輕手輕腳地關上門,轉身離開了家。
農忙時節, 家家戶戶都早早下了地。田壟間一個扛著農具的壯碩漢子見著他,揚聲問道:“迎哥兒,又往山上去?”
少年聞聲回頭答道:“嗯!康哥這麽早就下地了?”
漢子爽朗一笑:“這幾年來大家種田都賣力著呢, 即便是村頭的懶漢, 也開始撿了輕省的活來乾。我若不勤快著些, 只怕就連那我七八十歲的老娘都要搶著下地來乾活了!”
傅迎面上露出了一點羨慕來。
他家裡沒有田地, 隻以打獵為生, 所以這些農戶的變化他都看在眼中, 卻也只能看在眼中。
前幾年朝廷改了稅法,具體是怎麽回事, 他也沒太弄清楚, 只知道從前大家交的賦稅跟收成相關,收成越多, 交的糧食就越多, 收成越少,交的也越少。
所以農戶們面朝黃土背朝天, 忙活了一整年,攢下來的糧食也未必能比村頭的懶漢多上多少。再加上沉重的丁稅兵役, 大家活得都十分苦悶。
可自從朝廷改了稅賦之法,家家戶戶的情況就跟從前大不相同了。
每年只收一定份額的稅,交了糧食之後,無論剩下多少,都全部是自己家的。這樣一來,家家戶戶打理農事的熱情頓時便高漲了起來。以前是多辛苦都白辛苦,可現在不同了,無論怎樣辛苦,最後都是進了自己的口袋。只要他們肯賣力,不愁日子過不好!
若遇到其他地方需要賑災或是起了戰事,官府也不會再像從前那般強行征糧,而是以稍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凡是在這種關頭願意賣糧給官家的,累計數次之後,便能免一口人的丁稅。丁稅既然減免,大家自然也不再不敢繁衍子孫了。
至於兵役,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強行征兵。凡自願從軍者,都能給家裡帶來一筆不小的收益,來日還鄉,還另有屋宅田地安置。
這些年來朝廷頒布的變革之法,零零總總還有許多,傅迎沒能全部記住,但每次去鎮上賣獵物的時候,他都會去官府門口聽一聽差役宣讀告示,再去茶館聽一聽那些讀書人是如何就此爭論的。
不過他覺著,這些讀書人,口中所說的話也未必都是有道理的。
朝廷開科舉選官不過數年,又在各郡縣設了公塾,收平民子弟入學,這讓許多的普通百姓心中升起了魚躍龍門的期望,卻也讓讀書識字這件事變得功利了許多。
在茶館高談闊論的那些書生,有許多就是從朝廷開了科舉之後才開始讀書的,字都未必識得多少,就先擺起了文人名士的做派。
朝廷一頒布有利於他們的決策,他們就歌功頌德,將當今兩位明主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可一旦頒布於他們不利或是無關的決策,譬如救濟老幼,幫扶婦人,鼓勵工商等,他們就登時換了一副嘴臉。
不過,他們無論怎樣不滿,都影響不到朝廷,更影響不到上面大刀闊斧推行變革的那兩位就是了。
那兩位……指的自然是當今天子和聖王了。
二主並行之初,還有許多人都不大適應,隻覺得皇帝是獨一無二的君主,怎麽可以有人跟皇帝平起平坐?雖然這些事情到底跟他們平民百姓沒有什麽關系,更何況這是皇帝自己樂意的事情,他們又管不著,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就夠了。
只是後來,各地的商路通了,他們這裡跟北境的商隊又多有往來,就連京中的商隊也不是沒有見過。時日一久,他們聽說了許多聖王的事跡,這才知曉,原來聖王是這般厲害,如果跟其他人一樣當普普通通的臣子,確實是委屈了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