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錦安忍無可忍:“該分的也都分了,不該分的,也不勞你們惦記了,都回吧,別杵這礙眼。”
他這態度其實已是遷怒了元勵之與元致之,方才兩個兒媳一唱一和,他們明明有機會阻止,卻毫無作為,將自己當成個啞巴,其實心裡也是不服氣的。
元錦安氣就是氣在這裡,這時也打定了主意,不再給他們分什麽好處。
施氏和張氏,自認理虧,本還想說幾句好話爭取一番,卻見元錦安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們再眼巴巴地看向陳氏,卻連一個眼神都撈不到,便是元寶珠都緊跟著陳氏走了。
沈氏一手牽著兒子,也慢悠悠地出了門,自始自終,都沒有說上一句話。
這樣一直到他們離去的那一天,元令辰都再沒有提過窯口的事。
走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大張旗鼓,一行人分了三輛馬車,在天還未亮時,悄悄地出了村。
駕車的三人分別是錢洄,嶽嬴,林仲山。
嶽嬴與林仲山此行也是為了投軍,因他們會駕車,便主動給他們駕了車。
元令辰與沈氏元寶珠坐在第一輛車上,由錢洄駕著,元錦安和陳氏喜靜,隻他們二人坐在一處,駕車的是林仲山,元令辰將禾山也放在了他們車裡。
後一輛車上是嶽嬴,裡面坐著趙福玉姐弟與薑氏母女。
一路行去,劫道的有不少,不是被他們提前避開,便是被錢洄三下五除二解決了,並未遇上什麽意外。
只不過越往外走,一行人的心越發揪在了一起。
元寶珠剛出來時還頗覺得新鮮,很快就不敢掀開車簾看了。
只是時不時的,自車外還能傳來一道道異樣的氣味。
頭一日,馬車所過之處,已遇上了不下五具屍骨。
沈氏是素來有善心的:“這天災也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也並不只是天災,未嘗不是因為人禍。”
災民數量真正開始爆發,是在夏收之後,那時地裡顆粒無收,卻還要拿米糧去應付收稅的官差,庶民們交不出足額的歲賦,便只能離鄉背井,使自己成為流民。
可離了鄉,到處是劫匪,僅有的一些米糧都保不住,最終也只能落得曝屍荒野的境地。
這意思沈氏自然也懂,若非朝廷暴政,元珉之也不至於會下定決定投奔靖王軍中。
她輕歎一聲,面上露出些愁緒。
元令辰寬慰道:“其實如今這樣的情況,已不算差了,聽聞陸家各個莊子都在施粥,應當能夠撐上一段時日。”
在史書中,有關這次的災情,有兩句話:“餓殍遍野”“人相食”。
如今這樣,比原先已不算差了,路上屍骨,其實未必都是餓死的。
畢竟比天災更可怕的,還是人心。
“聽聞陸家的莊子遍布各地,他們若是能堅持下去,恐怕要功德無量了。”沈氏並不知道,自家女兒給了陸家百萬石的米糧,此時聽她這樣說,神色便松了松。
“他們會堅持下去的。”即便堅持不下去,她也有系統的支持,大不了賣幾樣奇珍。
比起人命,這些珍寶總歸也是死物,偶爾賣個幾件,也並無什麽妨礙。
一路上,遇上那些沒有歹意的流民,元令辰也會給些吃食,再提醒他們去尋陸家莊子,雖說不是全部人相信,但也有很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找的。
元令辰也不止是隨口說說,她有系統在,只要它搜索到陸家莊子所在,都會給她一個大致的方向。
她便將那地方指給流民,倒真有不少人找到地方,撿回一條命的。
那些人在感激陸家的同時,也將這一行人的樣貌深深記在心裡,只等著有朝一日,結草銜環也要報答一二。
元令辰並不知道此時她的一時善念,會在日後給她多大的福報。
此時的他們已是到了一條寬闊的河邊,便是通州南邊的濼水,只要渡過這條河,便是到了靖王的地盤。
只不過,如今的濼水邊,早已沒了渡船,他們要想過河,也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即便有渡船,過了河也需避著那邊的兵馬,否則被當成奸細,就不好解釋了。
“這地方也有兵馬巡查的,不能在此久留。”
“先往後走,想個萬全之策。”
正要往回走,就聽到一道樂呵呵的聲音:“竟在這裡遇到了小女郎,真是巧啊。”
元令辰循聲望去,正看到一臉笑意的宋青衡:“你也在此?”
“我們也要過河呀。”
她這才看到宋青衡身後不疾不徐的那道身影,也不知是不是失憶的緣故,此時他看著她的目光已與從前大不相同了。
但這樣反而讓元令辰自在了許多:“那可真是巧了。”
宋青衡本是要再次謝一謝米糧的事,還未開口,就被元令辰用眼神阻了。
他笑了笑,將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
此時江邊有微風徐來,河的對面,卻有一艘船破浪而來。
很快就到了他們河邊上。
船頭隻立著一人,青衫墨發,劍眉星目。
待他上了岸,宋青衡笑著上前,口稱青權。
元令辰是上了岸後才知道,眼前這人竟是被靖王奉若上賓的青權先生。
只不過這青權先生為人頗有些傲氣,對他們雖客氣,卻不與他們多說話。
臨行前,倒是主動給了她一塊牌子,道是在靖王封地,隻憑這一塊牌子便可暢行無阻。
用他的話說,沒哪個不長眼的會上趕著找麻煩。
元令辰對這句話還是持了保留態度,畢竟這世上多的是不長腦子的人。
不過,這牌子對她的確有些用,若她此時沒有帶家人,說不得還會執意拒了,但有家人在,她也想給他們多一層保障。
便道了謝,將牌子收了,轉身卻從商城裡用能源點買了一批米糧,打算讓錢洄送到了宋青權府中,充作軍糧之用。
這批米糧是用能源點換的,足有一萬石。
只因這牌子的確於她有用,而她同樣知道,此時的米糧也是宋青權所需。
這樣便算是互不相欠。
此時雙方各自分別,元令辰一行人再次坐上馬車,並未在通州停留,而是往西而去,到了元珉之所處的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