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祥瑞》第108章鐵壞な欏1】
  第一百零八章鐵劵丹書【一】

  弘治皇帝現如今聽說張皇后懷有身孕,怎能不欣喜萬分,眾大臣聽聞皇上終於有了後嗣,也高興地跪倒在地向弘治皇帝賀喜,整個大殿的宮女、侍衛、大小太監等,也一一跪倒在地向弘治皇帝賀喜。

  弘治皇帝欣喜地說道:‘‘祥瑞伯解淳用牛痘防治天花惡症,極有成效,居功甚大,不賞不足以服眾。今特賜封解淳為世襲祥瑞伯爵,並賜以鐵劵丹書。其未婚妻陶氏宛賜封為正五品誥命夫人,蔭一子為錦衣衛天子親軍世襲百戶官。原吏部侍郎王鏊卸任陝西巡撫一職,仍然官複原職,蔭一子為天子親軍錦衣衛百戶官。錦衣衛百戶葉成升任為錦衣衛副千戶官。護衛解淳的四名錦衣衛均升一級。擢拔宜川縣戶房司吏解廉為濟寧州魚台縣從九品典史。參與實驗牛痘防治天花的太醫院醫官,均官升一級。宜川縣知縣和主簿在吏部年考中均為上上。詔令王鏊葉成二人返回京師。推廣農家三寶交由陝西布政使司管理,在全省推廣種植,若有懈怠,必嚴懲不殆。’’

  眾大臣聽了皇上對解淳的封賞,嫉妒的一個個眼珠通紅,伯爵雖然是散職,沒有官職任命,只是一種榮譽稱號,但皇上在其封號前加上‘世襲’二字,那就不得了啦,何況又封妻蔭子,這實在是天大的恩賜啊。

  但想起解淳為救其弟解儉,竟不顧及自身有生命危險,冒險一試才搏下此等大功,一個個又顯得心平氣和,此子雖然只有十五歲,卻立下進獻農家三寶,用牛痘防治天花惡病,件件都是惠民利民的大功,受此恩賞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而這時的解淳卻對此事一無所知,不知道弘治皇帝又要封賞他,如今他正在宜川城內和回家暫住的張誠聊天敘話,天花試驗已經於年前完成,由王鏊上書已經送往京師,此後解淳也沒有事做,和一家人熱熱鬧鬧度過了新年。

  正巧張誠放年假,剛好回來探望母親,解淳也剛好進城內走親戚,與他偶然在姑母家相見,二人見面自然是親熱無比,張誠此時已經有一個兒子,五六個月左右,這次回來便不帶她們母子倆,張誠準備單身上任。

  在閑談中張誠說起自己做官的不易,氣得眼睛都紅了,弘治朝時大多數官員都是以科舉入仕為榮,平時以舉人身份為官,都受人私下嘲諷,何況張誠沒有一絲功名,以吏員做到正九品主簿,雖然平時沒有人敢當面嘲諷,畢竟他是天子下詔賞賜的正九品官員,但在暗中有不少人詆毀張誠,使得他稍微有些自卑。

  雖然張誠平日有空閑時間,也抓緊學習四書五經和朱子注解,但對八股文的寫作,卻始終沒有多大的進步,甚至連入門都談不上,說起此事張誠就極其沮喪。

  解淳驚訝的責問張誠:‘‘表兄,你可是有意與參加貢舉?’’

  張誠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點頭:‘‘淳弟,你不知道我做官的難處,上官看不起,同僚們都故意疏遠,連胥隸都敢故意與我作對,要不是我在衙門也乾過幾年,早教他們設套算計住,脫不了身。’’

  原來大明朝有個規定,凡是已經有官身【必須是官員,吏員不行,最起碼是從九品官員】若有意參加科舉,可在停職、報備、卸任後參加貢舉,直接參加全國范圍內的會試,考上考不上無所謂,但從此與人交談就是貢舉出身了,但是以後再想謀個好職位,也是難上加難,張誠能萌發此等念想,看來平時也被逼急了。

  解淳見他信心堅定,

便隨意抽取四書五經和朱子注解之中的片段提問,發現張誠都答對了,解淳便微笑著對他說道:‘‘表兄看來是下了大功夫,真是士別三載當刮目相看,這樣吧,我先與你講解製藝格式,你首先記熟寫作八股文的格式和忌諱詞語。至於如何寫作製藝文章,我另有絕招教授與你,若上天可憐你的一番努力,也不是沒有可能考中會試,進而中得進士的機會,只是表兄要自覺學習,若不好好寫作,別怪我翻臉無情。’’  若是外人對張誠說這話,他早就一個耳光扇過去,你媽的。考會士進士若這般容易?天底下的人都去參加科考,誰還稀罕做別的;但解淳的話張誠是奉若聖綸,哪裡有一絲一毫懷疑,他現在對解淳是盲目崇拜,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

  張誠從此以後細心聽解淳講解,並且很快就寫出一篇八股文章,古人沒有經過現在白話文的影響,倒是比現代人入門快了許多,雖然張誠書寫的文章臭氣熏天,但畢竟製藝格式都對,解淳苦著臉看完張誠的處女作,指著他文章中的不足之處仔細講解,還選出其中的一句話大加讚揚,使得張誠的寫作信心頓時高漲起來,又轉回房間繼續寫作。

  又過了幾天,解淳又把後世寫作文章的技巧,揉碎掰爛後一一教給張誠,並再三叮囑他:‘‘只要記住格式和忌諱詞語,用此法慢慢寫作,每天一篇或二三篇,中間絕不間斷,到了弘治六年,咱們哥倆去京城搏一搏,也考個進士讓姑姑瞧一瞧,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

  你別說,解淳的一番話鼓動得張誠信心滿滿,每天寫出一篇或二三篇文章,交給解淳批改指正,解淳只能暗叫一聲:‘自作自受’, 苦著臉龐為張誠修改,並加以指出不足之處,在痛苦鬱悶中度過每一天。

  隨著時光的流逝,解淳發現張誠的文章大有起色,寫作水平與附生秀才的文章相差不大,心中不由得讚歎:‘古人說得果然不錯,心至誠業必到,苦工果然出好貨。’其實他沒有想到,張誠初次見他時,所表現出的聰明和絕佳記憶,解淳隨口說出的藥名和功能,張誠很快就記得住,當時還讓他大吃一驚,認為古代人都是聰明穎慧。

  這一天解淳正在與張誠講解其文章中的不足,解珍騎著騾子前來傳話:‘‘又有聖旨來到趙家溝村,讓解淳和陶宛一塊兒回家去接聖旨。’’解淳聽後微微一皺眉頭:‘自己與陶宛還沒有成親,怎麽讓她也一塊兒接聖旨?’

  解淳雖然有些不解,既然傳話要陶宛接聖旨,他也不敢違抗旨意,急忙與張誠告辭,騎上騾子直奔陶府小院,進府後首先拜見嶽母陶劉氏,將有聖旨要來到解家,指名通知他和陶宛一塊兒去接旨之事,詳細告訴嶽母。

  陶夫人也感到不解,陶宛與解淳已經完成婚姻六禮中的五禮,只差接親一道禮節未完成,按時下規矩已經屬於解淳的妻子,既然有聖旨到,也不用避諱什麽規矩禮節,母女二人便坐上租來的小轎,把陶宛的弟弟交予下人照管,和解淳解珍急匆匆趕到趙家溝村解家。

  此時王鏊、葉成、王成等人都已經匯聚在解淳的新居中,見解淳一行人急匆匆趕到,忙讓陶宛母女倆在後門處下轎進入後院,解淳和解珍被叫到前院客廳內,和前來宣讀聖旨的官員見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