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38章 大戰青陽摧敵鋒
  這個問題只有沐劍聲可以解答。

  其實他最初也沒有想到會突然改變作戰目標,因為明軍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要趁清兵來不及返回時進行奇襲,一舉攻克池州,截斷尚善大軍的後路,同時威脅長江對岸的安慶城。不過在進兵時,他在船上無意間和士兵們閑聊,發現有幾名新兵,乃是青陽本地之人,隨後彼此閑談時,無意間聊起當地的地形水文等,其中有一位名叫莊大倉的士兵,自稱非常熟悉附近地形水文等,這頓時引起了沐劍聲的注意,他心想此後少不了要和清兵周旋,有個活動圖自然很重要,於是就把這幾個人士兵作為向導使用。

  此後沐劍聲通過和莊大倉仔細溝通,又對照地圖,很快就對池州銅陵一帶的地形山水有了較深刻的了解,再加上有莊大倉這個活動圖,提供了一個十分特殊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半路伏擊尚善大軍的想法就冒了出來。沐劍聲判斷,銅陵的清兵在得知自己前去攻打池州的消息後,為了不被切斷後路,必然會回軍救援,那麽自己完全可以設法在途中伏擊這股清兵,然後挾勝勢進逼池州。

  此後圍繞著這個目的,明軍幾名將軍和十幾名參謀,按照沐劍聲的要求制定出了具體的伏擊辦法:首先一點,大致判斷出尚善回軍的時間和路線,畢竟要渡青陽河的地方就那麽兩處,這樣就基本能夠判定對方在過河之後的扎營點;其次,想要把一萬多精兵成功隱藏起來,就需要莊大倉這個地頭蛇出主意了。

  莊大倉說,在距離梅龍鎮不遠的雙豐村附近,有一處低緩的山溝,一般外地人輕易都不知道,這裡原本是個湖泊,後來不知為何逐漸乾涸了,僅僅剩余最北面的低處還有一些水塘,因為在樹叢葦蕩遮擋,即便從附近走過,都不容易發覺,完全可以作為藏兵地點。而且這裡距離長江岸邊也就二十余裡路程,距離清兵預定的扎營點也就二十余裡,在此屯兵可以做到進退自如,戰事不利則轉往江邊,若需要急行軍對敵發起進攻,也能輕易做到,所以無論進退,都可以在半天之內完成,乃是一處上佳的屯兵設伏之地。

  有了理想的藏兵之地,沐劍聲就起了伏擊尚善所部的心思,畢竟此戰一旦獲勝的話,池州也能夠一舉拿下,就可以加快平定江南的進程。當然,沐劍聲也考慮到了失敗的可能性,畢竟萬余士兵,若是萬一行動不慎,暴露行跡,立時就有可能會陷入三倍敵人的包圍中,到時候敵眾我寡,難免會慘敗一場,那樣的話南京西線勢必會吃緊。

  不過沐劍聲仔細考慮後,覺得可以冒險一試,他自恃有水師為後盾,即便作戰不利,只要這些兵馬迅速撤往江邊,就會受到水師的接應,所以哪怕就是此戰有一定危險,會損失一些人馬,不過最多就是一場潰敗,而不會被對方全殲。兩下相比,與有可能獲取巨大勝利的利益之下,就算是可能會潰敗一場,也必須冒險一試。

  而且話說回來,關鍵是清兵又怎麽會知道自家分兵之事呢?自己這番的伏擊行動,純粹是靈光一閃的行動,恐怕孫吳在世,也很難進行有效的預判,從而有針對的進行反擊,所以這個險必須冒一下。

  沐劍聲下定決心,隨後臨時改變了作戰目標,指揮水師在江邊梅龍鎮暫時停靠,把一萬三千多陸師的精兵放下岸邊,隨後每人配發了三天的乾糧,以陳猛作為臨時統兵主將,義子沐清為副將,在莊大倉的指引下,悄悄前進到莊大倉所說的旱湖裡埋伏,

沐劍聲本著自身的安全考慮,沒有親自參與作戰,而是命水師在江邊扎下臨時大營,接應陳猛所部,以備不測。  作為出身崆峒派的掌門弟子陳猛,進入王府已經十幾年了,如今年近四十,不但武功已經有了宗師水準,而且性子也逐漸趨於沉穩。他頗受沐劍聲看重,常年跟隨左右言傳身教,又經過了王府軍校裡的多年學習,也算是一名文武雙全之人。

  他雖然沒有劉國軒、公孫雲那麽才略出眾,也沒有李西華那樣的家底身份憑借,不過他才智頗高,真正的學識武功、背景人緣卻也遠超一般人,而且能夠始終忠心不二,堅定的追隨沐劍聲的腳步。他自從追隨沐劍聲起兵以來,幾乎參加了王府的歷次大小戰役,同時還幾次短時間出鎮一方守備,穩定局面,可謂是功勳卓著。

  而沐清雖然出身流民,但是也因為聰明好學,且資質過人,遂被沐劍聲收為義子,賜予名姓後進行重點栽培,此後更是進入過近衛營,追隨沐劍聲多年,後來也進入軍校進行訓練,曾經多次領兵作戰,作風勇敢,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於是逐漸提拔起來,這二人配合進行一場臨時的突擊作戰,難度並不大。

  他們領命之後,立刻帶兵連夜出發,在預定地方埋伏起來,到了九月二十二日清晨,明軍趁清兵毫無防備之際展開攻擊,隨後一舉建功,大破敵軍。這次突襲破敵的主要依仗,主要是所謂的大炮,其實乃就是主力戰艦這次從呂宋帶來的一批簡易投擲器,它可以把製式的小型炸藥包投擲到二三百米之外,乃是一種支援步兵的利器,也是這次沐劍聲作戰的底牌之一,正是有了這個東西,沐劍聲才能夠放心大膽的展開這連續的軍事行動。

  要說清兵這次慘敗似乎很冤,但是仔細查看其中具體過程,其實也不算冤。雖然尚善老奸巨猾,也算是久歷行伍之人,按理輕易不會掉入伏擊圈,只是他剛剛成功的甩掉了張清山大軍,渡河扎營後安頓下來,心裡正自得意,難免就有所疏漏,從而給對手造成可乘之機。

  而且關鍵一點,他本人對於這附近的地理並不是十分了解,只能依靠地圖來指揮,可是地圖畢竟偏於簡單,疏漏在所難免,似這等小小的湖泊,地圖上又豈會標出?就連清兵的哨探,也只是打探了附近十余裡范圍,對於湖泊附近也只是遠遠粗看了一番,絲毫沒有發現不遠處看似平坦雜草叢生的地方,竟然會有一處低窪的旱湖存在,從而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而且尚善更沒有想到,明軍會放著守備空虛近在咫尺的池州城,卻不著急去攻城,反而會悄悄在半道上埋伏自家,自然疏於防范,這樣清兵在明且懵然不知,明軍藏在暗且有心算計,兼有破敵利器,自然佔據了絕對主動。

  此戰的具體經過:明軍通過急行軍後早早在窪地裡面進行潛伏,從而瞞過了清兵的哨探,並且通過跟蹤對方的哨探,查清了清兵大營的具體位置。隨後待天黑以後,明軍摸黑行軍近二十裡,抵達了清兵大營附近,吃過乾糧稍事休息,臨近天明時整頓好隊形發起攻擊。

  開戰之後,首先就用投擲器拋射炸藥包,對清兵大營進行打擊,清兵正在熟睡之中,如何能夠應對這種驟然降臨的打擊?於是很快潰散。而在徹底打散了清兵的組織序列,打掉了對方的士氣之後,明軍隨即發起了全面進攻,從幾裡寬的戰線上平推過去,火槍刺刀弩箭長槍等一起發威,清兵隨即潰不成軍,大敗而逃。。。

  又經過半天追擊,明軍幾乎追至青陽縣城,才大勝整隊而回。此戰最終擊斃清兵九千余人,俘虜一萬六千余人,逃回青陽縣城的清兵累計不足一萬,其余三千多清兵逃散失蹤, 這一路試圖反擊蕪湖的清兵精銳就此煙消雲散,清兵東西合擊反攻南京的企圖完全破產。

  此後不久,張清山領三萬明軍抵達青陽縣城,尚善手下雖然還有近萬人馬,不過卻被打亂建制,都是散兵遊勇,而且缺乏糧草和武器,士氣低迷,無法作出有效的防禦。加之返回池州的道路完全被截斷,尚善二人隻好再度領兵突圍向南逃竄,進入九華山裡面躲藏。此後又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跋涉,他們途中不但遭遇山賊伏擊,而且又有大批的士兵走散和逃離,他們最終僅僅帶領六千余人經太平逃回徽州,匯合這裡的部隊進行堅守,準備伺機而動。

  青陽伏擊戰,是一次具有非常歷史意義的作戰,也是沐劍聲軍事生涯比較得意的一次戰例,是他所指揮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以奇取勝,以少勝多的大戰役,被後世學者稱為‘平定江南的四大關鍵戰役之一’。此戰明軍以一萬三千余人,伏擊四萬精銳清兵,最終以僅僅戰死三十余人,負傷二百余人的輕微代價,就取得了擊敗四萬、殲滅三萬余敵軍的驕人戰績,從而一舉奠定了明軍在皖南地區的兵力優勢,得以徹底穩定了南京上遊的局勢,最後成功的達到了威脅安慶城,迫使清兵不得不開始施行戰略總撤退,達到了預期戰略目標,為明軍快速平定江南地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青陽一戰,陳猛和沐清二人通過這次戰役打出了威名,陳猛得以因功躋身統兵大將之列,而沐清也成為王府裡面新的骨乾領兵將領,此後二人領兵不斷獲取勝利,迅速躋身名將之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