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鹿鼎外傳之大帝傳說》第4章 整武修文待天時(中)
  該校不但各種教學的設施十分齊全,還配備有大小教學船隻十余艘,可謂是部門齊全,設備繁多,可以說除了師資力量和底蘊外,這所學院裡面的其余各個方面,完全不下於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學院,也是當今世界最完善的海軍學堂之一。

  眼下已經有千余名學員在軍事學堂裡面進行學習,進行各種關於海戰的具體戰術和指揮的專業知識培訓,這些學員主要包括從各個艦隊裡面挑選出來的基層人才,此外還有從王府所收容的大批孤兒裡挑選的人才,也有呂宋當地居民的子弟,還有原屬台灣鄭家和福建耿家的一些軍官,以及部分從各個大小山寨裡面挑出來的水戰人才,還有少量的原海盜人員和外籍雇傭兵等,人員成分比較複雜。

  這些人要在這裡接受兩年時間的學習和培訓,然後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艦船指揮人才。在軍校裡面,他們除了學習技戰術知識,還將通過密集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國家民族的概念,明白榮譽二字,學會團結同事,盡量的消除彼此的生疏與隔閡,消除掉原本身上的各種惡習,重新熔鑄為一個新的團體,從而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學習。也是由於人員成分的複雜性,使得這些學員們反而有了競爭意識,快速的收斂了一些舊有的惡習,迅速的改變和提高自己,力爭能早日能夠順利畢業,進入軍隊任職,在戰鬥中獲取功勳。

  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各種不同地域和語言,也造成了各種矛盾,爭執與打鬧就在所難免,對於這種情況,除了嚴明紀律,對當事人予以懲處外,就是大力宣傳團結的重要性,比如軍事競賽,勞動競賽,歌詠比賽等活動不時舉行,大大拉近了學員間的距離,逐漸把他們捏合成為一個整體。

  當然,學校裡面也免不了拉幫結派,各種小團體也很多,對於這種情況,只要宗旨目標合乎大義,王府一般不予干涉。而負責教授這些學員的教官,成分也比較複雜,比如具體的水戰部分,除了如沐劍聲這種王府的核心人物外,還有有參加過幾次海戰的現役指揮官,以及負傷退役的殘疾軍官,甚至還有少量的西班牙、荷蘭等外籍軍官。

  其中至關重要的政工思想方面,則由一些從呂宋軍事學院轉來的老資格教官負責,以保證這些學員的思想能夠迅速消除舊有的惡習陋習,從思想上真正的轉變過來,成為具有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的合格軍人,為王府的統一大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一方面,崖山島上新建成的博物館,承擔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為了鼓舞這些學員,提升他們的戰鬥欲望和精神境界,崖山島被建成為一個遺址博物館,主要用來紀念四百多年前南宋王朝滅亡的那場悲壯一幕,來激勵水師學院這些學員,給予他們最為深刻的警示。十萬民眾齊蹈海,崖山之後無中華!南宋王朝最後一刻君臣子民的死亡之旅,詮釋了這個世界冰冷的一條鐵律——弱肉強食。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國雖安,忘戰必危,每一個弱小的民族,如果不能夠團結一心,逐步壯大,最終只會無聲消亡,而一個即便人員眾多的民族,如果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沒有足夠用於保護自己的軍事實力,也難以稱之為強大的民族,也就難免會遭受欺壓,面對國破家亡的結局,所謂的氣節,真的只是一種無奈的抗爭。

  除了崖山水師學堂,呂宋的軍事學校裡面也有水師科目,負責培養水上的軍事人才,但是就數量規模和科目種類劃分等等,

都遠遠不及崖山水師學堂眾多。崖山每兩年畢業千余人,而呂宋的水軍人才,一年一期學生畢業,不過二三百人規模,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呂宋的學院逐漸轉變為水師地勤後備人才的培訓,培訓期限也逐漸延長為兩年,以便培訓出來的人才更加專業稱職。  從永歷二十九年到複興監國時期,呂宋內湖湖心島上的軍事學校也逐步走向完善。目前該學院有學員近兩千人,分為大小二十個分科,其中水師學員四百多人,科目為造船、地勤、動力、技戰術指揮四大科目。陸軍分為步兵、騎兵和炮兵三大類,步兵有指揮、後勤、工程、訓導、諜戰等科目,騎兵則隻開設了指揮、獸醫和後勤三大科,炮兵則分為指揮、工程兩大科,而具體到每個學員,則要在一年的時間裡面,完成十余科目的學習,成績合格者才能夠畢業。

  在這裡任職的老師,都有著超出常人的特別之處。他們要麽是武功絕倫,要麽是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要麽是有著特別的專業知識和一技之長,而他們的來源也很複雜,幾乎涵蓋了目前王府的各派大小勢力,是各個行業技術裡面幾乎最為拔尖的人才,就連沐劍聲自己,只要本人回到呂宋,就要抽空到這裡講上幾課,拉近和這些學員的關系,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核心地位。

  而有了這所學堂的支撐,沐劍聲加強了對於軍隊的掌控,而沐王府的軍官素質也逐年攀升,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斷提升,然後在不斷的血與火的考驗中不斷積累經驗和士氣,在一場場的勝利之中積累信心,逐漸成為一支真正的新式強兵。

  在完成了天地會的整訓工作之後,再加上不斷歸附來投的大小山寨的人馬,隨後通過篩選,到了複興二年中期,沐王府先後有了近五萬人的新兵,其中兩千余人因為有一定的水戰基礎,被挑選補充到水師,四千余人因為馬上功夫出色而補充進入騎兵,其余的三萬三千多人,加上幾百名軍校畢業的軍官和一千多名老兵,陸續新組建了二十個預備團,分別進入瓊州、台灣和廣州附近的新兵營裡面進行整訓。由於這批人有著足夠的江湖廝殺經驗,個人能力都比較突出,有很好的戰鬥基礎,在經過了近半年時間的密集訓練之後,這批新兵就完成了華麗轉身,成功的轉變為一名合格的戰士。

  此後這些人被補充進入各個基層連隊,除了完善以前時期各個部隊的缺額之外,又以剩余的兩萬多人,新建了十個新兵團,除了接替老部隊承擔守護地方的責任外,少數表現突出的幾個團還被補充進各個野戰師部,進一步充實了王府大軍的一線野戰部隊,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補充了戰力,奠定了基礎。

  在新兵完成整訓之前,沐王府共有軍隊近二十五萬人,而整訓之後,就達到了二十九萬人,這其中水師就有接近四萬人,為了便於下一步的作戰,沐劍聲重新調整了軍隊的部署。

  由於盤龍島土著的歸附,加上天海灣大海戰的獲勝,以及和滄海國盟約的進一步加深,另外要塞炮台也已經完全建成,呂宋群島的軍事壓力進一步減輕,因此駐防呂宋的陸軍可以進一步縮編。為了應對以後更大規模的陸上作戰,為此王府在呂宋群島又征發了一萬名新兵,這其中一千人來自當地華人,另外三千人是來自呂宋大島上的土著人員,還有幾千人,都來自原南方的棉蘭老島,即盤龍島等地的土著部落,為了說動這些部落首領同意王府在所屬區域裡征兵,王府也適當的讓步給他們一部分權益。

  所有這些士兵,被編為五個新兵團,進入到蘇州灣附近新建成的新兵營進行整訓。在這裡,他們將進行為期大半年的訓練,此後他們將被打亂補充到各地的部隊裡面,充實各地駐軍的力量,填補一些精銳士兵離開之後的空缺,保證部隊的戰鬥力。

  為了保證這些士兵能夠很好的服從命令,這些新兵團的骨乾基本都是王府老兵,此後進入軍隊執行任務,他們大多也是身處異地,所以這些人不老實都不行;至於眼下呂宋群島的駐防任務,將主要由來自瓊州的一個黎民團,和一個台灣的土著團來配合,外加王府的三個正規團和一個呂宋土著團,總共一萬多人完成,而這種異地服役的辦法,也有效的杜絕了這些士兵們抱團作亂的可能性。

  經過整編後,整個呂宋群島的部隊統編為新編第一師,師長由李西華兼任,具體由以下人員組成:天海城附近的陸軍統編為新編第一師獨立旅,旅長王楷,下轄三個團共九千余人,三個團長分別為王彪、彭大山、朱曉峰,他們分別駐防大島的中部天海城,以及南北兩個方向的幾個主要城鎮;此外在兩個要塞炮台,還有兩個團的陸軍和三個炮兵團的炮兵,其中陸軍由胡平統領,炮兵由張龍指揮,共計有近八千人,這樣呂宋大島共有駐軍一萬七千多人,再加上四千多人的水師,總數就超過了兩萬二千多人,他們全部由以李西華為首的呂宋留守府統一指揮,防守王府的大後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